本刊记者 姜 波 邓文圣
“作为教师,你已经无限堆高了生命的厚度,因为你是在教书育人,你是在丰盈生命。呵护生命的历程注定是辛苦的,甚至要如履薄冰一般小心和精心,但这个过程却是最让我们教育人感到幸福的,因为儿童的笑脸就是世上最美的太阳,我们就是种太阳的人……”这是江苏省特级教师李吉银老师常挂在嘴边的话,在他看来,能做一名小学语文教师,是他这辈子最幸福的事,他热爱教育,他喜欢孩子,他从内心深处享受着教育的每一天。
“没有阅读就没有个人心灵的成长,就没有人的精神发育。”朱永新先生认为,人的成长,主要关乎阅读。而教师是教书的人,是教学生读书的人,自己首先就应该是个读书人。李吉银老师说,他三年中师、两年大专,几乎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
李老师的阅读,自由而随性,多以文学书籍为主,除了课程规定的教育学、心理学、教学法等教材,几乎没碰过什么教育理论方面的书籍。但是这随性阅读的五年,恰恰让他感受到语文的美妙、人生的美好,他穿透文字,看到了诗意和远方。
1997年走上教师岗位,阅读的目的性更强,“功利心”也更强。李吉银老师说:“有人不喜欢功利这个词,但我从来不避讳。功利往往是一种动力,特别是我们想做好某件事情的时候,刚刚起步,没有一点功利,是不大可能勇往直前的。不能狭隘地理解功利,让我们感到愉悦就是最大的功利。”刚工作那几年,李老师的阅读从只读文学书籍转向也阅读教育杂志,但凡学校有的教育杂志,全都会翻一翻,但真正用心读的还是语文学科方面的,这样的阅读一直持续了好多年。直到2007年,朱永新先生的“新教育”研究中心进驻李老师所在的学校。他从教导主任岗位上转任学校新教育研究中心主任,专门负责学校新教育实验工作,在与全国著名的干国祥、魏智渊、陈金铭等老师朝夕相处中。李老师才被他们阅读的“疯狂”’,阅读的高大上,阅读后对于各种教育教学案例基于教育理论的评点、剖析所带动。
从那时起,李老师开始捧起《教育哲学通论》《教学勇气》《言语教学论》《马斯洛人本哲学》《给教师的建议》这些原本认为自己一辈子也不可能去读的书籍。那两三年的阅读很艰难,几乎每天都会与让自己一头雾水的文字不期而遇;那段时间的阅读很幸福,你无法预知何时何地,关于教育、教学的“灵光”便会与你蓦然相逢。如此“痛并快乐着”的阅读,让李老师走在不断“开悟”的道路上。现在想来,他对教育的那些最原初、本真而比较通透的理解,主要得益于这段时间的阅读。
成了江苏省特级教师,阅读似乎又少了前些年的功利性,但床头丢放的书刊却更多,每天阅读的时间或长或短,但从未远离,因为“学然后知不足”,因为“三日不读书,便觉面目可憎”,因为天天都在教小孩子读书,因为常常要与同行们交流读书,也因为对于同行的敬畏,对于本领的恐慌,对于成长的渴望,所以,阅读成了一种使命,一种闲情,一种生活。李老师说:“床头书本偶读之,你会感到生活的意义与存在的价值,尤其是因阅读而让你在讲台上变得睿智和伟岸,实在是一种幸福。”
既要埋头走路,也要仰望星空。李老师被实小校长慧眼识珠,“暗箱操作”要到学校的那几年,都是在埋头走路,虽然没有什么人要求他,可他却是尽心尽力,因此,很快赢得了同事的认可和领导的器重。然而,李老师不是个容易满足的人,突然间的一件事,又使他开始仰望星空。他把这件事称作“重要他人”。他说:“我专业成长道路上的重要他人不是一个人,而是一件事,一件不期而遇的事。”
2014年秋天,李老师可以评小学高级职称。教育局下发了一个文件,各类有名师称号的教师可以不占学校职称名额,直接晋升。文件里赫然列着他的名字,但是他却没有任何名师称号。工作七年来,他每年都要上几节公开课,每年都会与教师们在多个场合聊教学心得,聊教育教学的各色话题,可能小有名气,以至教育局相关部门领导认为他理所当然是名师了。他感到有点郁闷:“再努力,没有名师称号,也可能影响你前进的步伐。”这时,同样身为特级教师的教研室刘咏春主任语重心长地提醒他:“你要好好思考一下自己的发展,找到自己的专业短板,给自己制定一个专业成长规划。”一语点醒梦中人,他开始梳理自己工作七年来所走过的路,对照市县名师评审的文件要求,查找不足,发奋努力。2006年县里面评审名师,他觉得自己可以试试直接申报最高级别的学科带头人,他成功了。2007年扬州市名师申报,他成为扬州市小学语文学科带头人。2008年扬州市在全国开创先河,评审扬州市特级教师,他成了扬州市首批10名小学语文特级教师中的一名。现在回头想想,那个时候的三年三大步,与他对教育事业的无限热爱也是分不开的。
“在本该拼搏的年纪,却想得太多,做得太少!”“只有先改变自己的态度,才能改变人生的高度。”李老师认为要成为一名好老师,既要爱教育,又要爱孩子。他说,孩子天生就是哲学家,他们问出的很多问题,往往富有哲理,能引起我们的哲思。他写过一篇论文《小学语文应有的儿童视野》,发表在中文核心期刊上,后来又被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就语文教学,有很深造诣的李老师认为,语文教学要认识儿童,发现儿童,教儿童的语文,这才是适应教育规律的,被大家广泛认可的。教育是爱的艺术,围绕教育的爱,李老师有一段精彩的概括“热爱,首先是热爱生活,做一个乐观、豁达的人;其次是热爱职业,做一个享受教育的幸福教师;再次,是热爱学生,要用仰视的目光去研究学生,因为他们代表着国家的明天,代表着社会的未来,更代表着我们的当下,太值得去仰视和研究了。”
几年前,李老师的学生居夏怡写过这样一篇作文《我爱您,老师》——
9月1号,新学期的第一节语文课。我看见一位男老师走进了教室。他面无表情,甚至还一脸寒冰,他快速扫视了一眼全班同学,又从头开始,认认真真、仔仔细细地打量起同学们。目光落在一个同学的脸上,好长一会儿,才移到另一个同学的脸上……看来,这真是一位严厉的老师,这么让人恐怖,惹不起啊,我得多加小心了。
这时,老师的目光突然停留在我的脸上。怎么还不离开,他看什么呢?我的脸上难道有什么地方没洗干净?不可能啊。坏了,我昨天报名在走廊上奔跑时,就是他把我拦住,叫我不要跑的,难道他想起了昨天的事?——真是冤家路窄!我的脸突然像火烧一样热,心也扑通扑通狂跳起来。好漫长的时间啊,老师的目光终于移向了别处,我暗暗松了一口气。
看看同学们,一个个都静静地坐着,仿佛雕塑一般,真是从未有过的安静啊。我想,此时此刻,如果真有一根针掉到地上,一定是惊天动地的响声。
“呵呵,吓坏了吧。”刚才还是冷若冰霜的脸,突然间灿烂起来。“第一次见面,送给大家一个见面礼。刚才我的目光扫过或者停留在每位同学脸上的时候,大家心里一定有很多想法,这就叫心理活动。”
老师停了停,依旧满面笑容地说:“写好心理活动,是把作文写具体、写生动的重要法宝。今天,我把这个法宝作为见面礼送给大家。还等什么,拿出纸笔,把刚才的所见所想写出来吧。”
“哈哈,这个老师可真有意思!”我一边拿纸笔一边想,“如果每位老师都这样教作文,作文还有什么可怕的呢?”
开学第一课,就让我喜欢上了您,敬爱的李老师!
教育就是成就学生,阵地是课堂。课堂上学生凭什么要听你的?秘诀就是“亲其师,信其道”。怎样让学生“亲师”,这就要讲究课堂教学的艺术,教学要无限贴近儿童。在李老师看来,贴近儿童的课堂,一定是好玩的课堂,所以他提出“语文好玩”“作文好玩”,带领他工作室的老师们,以及身边有志于语文教育的同行们,一起去研究和实践。
他经常参加各类工作检查,在一次教学“飞检”中,他终于忍无可忍对一位语文教师说:“你可能不会教作文,你班上孩子也应该不喜欢作文。”教师很惊讶地看着他:“李特,您是怎么知道的?”“我翻开你班上不少孩子的作文本,一个学期八篇大作,竟然是八个‘良好’,孩子一个学期辛辛苦苦写出来的作文,每一次都满怀期待,每一次都是良好,他会爱上作文吗?”李老师说,“学生作文本上最多只能出现一次良好,那就是第一次。你想想,一个孩子本就害怕作文,是教师逼着他挤牙膏似的完成了一篇作文,有时候课堂上完成不了,还得带回家继续写。这篇作文或长或短,或通顺或不通顺,但他付出了千辛万苦,第一篇给个良好,第二次就应该引导他,上次写了六行是良好,这次多写两行就可以得优秀,如果再用上教师给的几个精彩词语,还可以加一颗星……这个孩子会不会努力去试一下,完全有可能。只要他去努力了,有了点滴进步,就应该得优秀。”
课堂教学的艺术,是激励和唤醒,是让学生自己学,让学生快乐地学,让学生学会学。李老师说:“语文教学,很多时候真的没有教给学生一生有用的东西,没有帮助学生形成‘带得走的能力’,所以课堂教学的研究与改革需要‘深耕’,花再多的气力都不为过,课堂教学的改革永远在路上。”
人海中的李吉银老师也许貌不出众,但孩子喜欢他,家长信任他,同行称赞他,名师工作室的几十位教师都视他为精神领袖,觉得在李老师的带领下研究语文、教学语文是最幸福的事。
优秀的教师,理应有这样的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