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匡一 (海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当前,从传播媒介、传播受众的视角来看,价值虚无主义总是依托新媒体以跨时空的方式海量传播,诸多文本信息看似在去政治化或无政治化的外观下,隐匿着西方的意识形态,多元化与虚无化的价值观念侵袭大学生的思想,分析这一问题的关键在于准确辨析新媒体背景下的价值虚无主义挑战。
基于多种因素,当前大学生的突出心理特征之一在于重感性认识、轻理性认识,在认知判断上,比较易于受到外界的影响。在行为模式上,兼有理性与激情的混杂,带有明显的变动性、不平衡性等特征。在这一内在因素的驱使下,对青年大学生来说,新媒体往往具有较强的影响力,也容易赢得其认同。新媒体的传播形式较为简洁、直观、感性、生动,这类特征都倾向于被大学生所接纳与吸收。传播学界的权威专家尼尔·波兹曼曾在《娱乐至死》中指出,传播的内涵绝不仅仅只关涉到传播的内容,传播的载体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换言之,在尼尔·波兹曼看来,媒介绝不仅仅是传输信号的方式和载体,它还将决定传输的内容乃至意义。媒介、技术不仅仅只是形式和传输的中介,它们还将规定、制定内容。波兹曼提醒读者们注意:“只有意识到形式决定内容的实质这一点,我的观点才会显示出其重要性。”[1]一定程度上,我们甚至可以说,传播的载体将影响甚至规定传播的内容。据此而论,新媒体所展示的图片、文字、录像、录音等,对于大学生的价值观的形成与确立,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在大学生这一年龄阶段,假设不加以科学的指引与规范,形成其价值判断与价值认知框架的因素,往往不是严密的理性论证,而是朦胧的感觉与情绪,这种感觉和情绪如果不能经过合理地把握与梳理,长期反复生成后将沉淀为一种基本的认知体验结构,这种认知体验结构未必是理性的结果,而恰恰是习惯性所形成的思维定式。英国哲学家休谟指出:“习惯是人生最大的指导。”这一判断对于多数大学生而言,是较为有效的。根据上述考量与分析,笔者认为,作为传播载体、传播内容的新媒体,尽管看似传播一些感性的文本与素材,表面上看,似乎这些内容并未以意识形态或政治化的面貌出现,甚至有的学者认为,传媒的去政治性,但是,实质的情形却是,这是一场互联网时代的“没有硝烟的战争”,各种复杂的意识形态和政治思想,被包裹在光鲜的文化商品之内。对于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的意识形态而言,它们构成最为严重、也最值得重视的挑战。
价值虚无主义有两种典型的表现样态。其一,多元主义。这种观念在外观上以一种较为符合青年认同框架的形式呈现。它假定,个体、族群的价值体系、价值观念是多样的,并且,各种多样的价值体系仅仅只是一种偏好,它们之间没有高低之分,甚至没有对错之分,因此,善与恶、美与丑、崇高与卑劣,是因人而异、因时而异、因地而异的,概言之,是相对的,并没有绝对的价值,在这种逻辑的支配下,一切的价值规范都是等值的,偏好是其根本,其进一步的逻辑就是,舆论批判、道德批判、伦理审思等都是缺乏客观性的,只是某种偏好的再表达与再强调而已。多元主义有着明显的去中心化的倾向,由于,其表面的迷惑性与其所突出的所谓的“平等”价值,它较为容易为青年大学生所接纳。并且,它在话语呈现、传播形态上也体现得较为“温和”,容易赢得大学生的认同。其二,还有一种较为典型的价值虚无主义有两种典型的表现样态是虚无主义,这是一种较为极端的表现样态。其特征是,极端地认为一切价值本身都是人为的虚构,任何价值规范本身根本就没有价值。在西方历史上,尤其是在美国的20世纪60年代青年中那些“垮掉的一代”就是典型代表。美国作家凯鲁亚克的小说《在路上》描述了当代青年的价值虚无主义,他们否定一切规范价值的合理性,颓废与享乐交织,形构其生活状态。尽管,这一形式在我国青年中并不占有主流,但是,随着改革开放的市场化发展,已经出现苗头,值得高度的关注并提出有效的应对。
无论是较为极端的虚无主义,还是较为“温和”的多元主义、相对主义,它们都与新媒体密切交织在一起,持续性地形成了对于当前思政政治教育的压力与挑战。当前,中华民族致力于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中华优秀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是复兴大业的题中应有之义。在此历史阶段,确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主流价值观有着极为深远的现实考量与历史意义。因此,必须从根源上破解价值虚无主义与新媒体的联结,牢固确立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中心位置。
新媒体语境下,应对价值虚无主义的根本原则在于从理论上批驳价值相对主义,确立价值的客观性基础。首先,坚守理论的彻底性。从理论的彻底性中寻求受众的认同感,应是马克思主义所追求的目标与方向,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指出:“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2]因此,必须从理论上建立价值规范的客观性基础,从而,为抵御、超越价值相对主义、多元主义及其衍生的虚无主义提供坚实基础。将价值规范理解为随着时间、空间和主体而转移的相对性概念,是现代性以来,西方主流的思想框架。它瓦解了价值伦理标准的客观性基础,使得价值、规范本身局限于习俗、意见的层次上。其最大的内在困难和危害在于,如果价值本身丧失了超越时空与个体的客观性基础,那么,价值反思、道德反省,对规范本身之前提的省察都丧失了必要性与可能性,如此一来,基础性的规范学科都无从建立,而只能跟随俗世的价值判断旋转,这就从根本上取消了价值科学、规范科学、伦理科学的必要性,以流行的意见取代理性的思考,根本性地弃绝了价值反思的可能。因此,虚无主义的背景下,势必引发道德的滑坡与规范的崩塌,甚至,也将彻底取消人文科学的存在性依据。结果就是道德价值问题变成了一部分人对另一部分人的永恒的分歧与博弈。从理论上看,唯有重建规范、价值之基础的客观性,才能在此客观性的基础上实现对价值虚无主义超越。
其次,从内蕴的层次上看,社会主义潜藏着价值规范的公共客观性这一前提。资本主义强调的价值规范是个体优先于共同体的个体本位主义,它基于朴素的经验常识。典型化的资本主义价值观首先产生于英国,它继承了苏格兰的经验主义传统,将个体视为民族和共同体的前提与基础,功利主义的个体主义是其道德哲学的内核。在尊重个体的表现逻辑下,隐含着倾向于资本的实际运作,因此,在马克思看来,资本主义体系下的个体主义与个人主义,实质是资产阶级利益的隐晦表达。社会主义突出并强调回复人的社会属性,强调社会属性的优先性。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马克思写道:“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3]资本主义扭曲并以异化的形式呈现人的社会性本质,而社会主义从社会形态层面为回复人的社会性本质提供历史性的基础。在这一思路的观照下,共同体优先于个体是社会主义的题中应有之义,因此,在我国强调价值规范的公共性有其社会的现实基础。
再次,相对主义并非实现各类价值的真实平等,而会整体上矮化一切对于价值本身的追求,并塑造一种平庸性的特征。其潜在的观念性前提是:超越性的、绝对同一性的客观价值是没有的,即使有,人无法能去认识它,并且人类的生活——无论是个体的还是公共的——都必须有价值指引,因此,民众可以也只能自行决断价值问题,这就认同了每个个体都可以自行设定其、伸张其主观价值。“每个个体都可以”这意味着平等化、均质化,意味着高尚或低贱都平等地被对待,也意味着开放,宽容或者说是纵容,意味着容纳“他者”、包容边缘、鼓励个性化的解放和崇尚个人主义。按此逻辑,各类价值都是等同的,应被均等化地对待,这种现代性的平等原则会将崇高与平庸混淆在一起,使青年大学生缺乏对于价值本身的辨识能力,滋生随波逐流的生活态度和价值取向。价值相对主义的结果是必然削弱共同体的公共意识,强化对于私人领域的敏感,在私人领域,以各种理由来设定价值原则——附和他人,附和自己的想象、附和自己的虚荣、附和社会的舆论、附和传统、附和自己的家庭的价值观、附和个人的某种似乎是理性的思考、附和切己的某种独特的感觉体验等等,甚至在这个或许只被自己认同的私人领域,永远保有消极的自由,永远有保持沉默(保留意见、弃权)或伸张自我的自由,人和人的分歧可以永远继续下去,人和人的私交在私人生活里,可以永远孤独下去。价值问题可以被妥善地保留在私人领域,在公共领域内,则求同存异,寻求暂时的妥协,其势必滋生现代性语境下那种满足于甚至醉心于个人利益的孤独个体。对于处于民族复兴关键历史阶段的中国,建立超越个体与私人的公共性实为必要。
最后,引导大学生自觉思考并反省自媒体。考虑到媒体对于受众的巨大作用,它已经超出简单地传播信息的功能,它还在积极地暗中塑造观念。同此,作为传播中介,媒体制约并塑造表达的内涵。当前,自媒体的娱乐化表达,醉心于肤浅、刺激的内容,从长远看,既不利于大学生的积极成长,又不利于民族复兴。尼尔·波兹曼曾写道:“如果一个民族分心于繁杂琐事,如果文化生活被重新定义为娱乐的周而复始,如果严肃的公众对话变成了幼稚的婴儿语言,总而言之,如果人民蜕化为被动的受众,而一切公共事务形同杂耍,那么这个民族就会发现自己危在旦夕,无画面王的命运就在劫难逃。”[4]结合现今实情,自媒体的碎片化、浅表化、反智化易于消磨、耗损青年大学生的心力和定力,最终,模糊主流价值观,陷入价值虚无主义的漩涡。因此,引导大学生深度理解媒体的本质,全方位掌握媒体运作的逻辑与程序,准确把握媒体的商业本质,让大学生从由媒体塑造思维模式的限制中解脱出来。通过阅读和研习经典著作,进入深度的学习与思考,形成对于信息的准确判断。
如何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角度应对新媒体语境下的价值虚无主义,这是一个较为宏观的问题,也是将长期面对的复杂问题,应科学寻找突破点与着力点。首先,强化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内涵建设,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应有明确的教学内容,直接针对价值虚无主义问题,并且,应坚持科学性与价值性相统一的原则,引领学生超越价值虚无主义。无疑,现有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材与教学话语凝聚了国内学界的多年努力,编著质量上乘,但是,为突出思政课的实效性,教材及教学话语的针对性应更加清晰、分明。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应直接面对价值虚无主义的问题,据调研,现在,这门课在大部分高校存在一个明显的问题,即课程的思想深度难以充分满足大学生的要求,有观点甚至认为,这门课仍停留在大学生道德行为规范的高阶版水平。在价值观的塑造方面,可直接针对价值虚无主义来积极阐述道德规范与价值问题,引导大学生从理论的高度深刻认识价值虚无主义的危害。强化大学生对于价值虚无主义的认知、警惕与反思。应精心设计线索式问题,以“问题”为线索,生成关于价值虚无主义的教学话语,突出“问题意识”与“问题导向”,紧扣“问题”设计、生成教学话语,将整节课堂设计为“以问题为中心”的课堂,“以问题为动力”的课堂,以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为主要线索贯穿课堂的讲授与学习。具体而言,应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价值虚无主义?价值虚无主义的逻辑前设是什么?价值虚无主义的认知导向与实践导向又是什么?以问题为轴心生成教学话语。破解价值虚无主义的难题应在教育教学话语的生成中,长期坚持科学性与价值性的统一。将科学性与价值性割裂开来的具体表现是:部分教师过于突出意识形态性与价值性,强调思政课的政治性意义,这种强调并没有错误,但是如果忽视了科学性,如果简单地将科学性与价值性对立起来,那就不能很好地实现价值导向与意识形态的有效教育作用。反而影响了大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政治觉悟。同此,还存在一种错误的理念与倾向,即在价值观的教育教学中,只强调科学性,只基于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价值,而对马克思主义的价值性质视而不见,仅仅将马克思主义视为、理解为纯粹的客观的科学,而忽视其代表无产阶级利益的阶级立场,也忽视其所代表的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意识形态的先进性。上述取向均不可取,应克服、超越上述二者的极端性,在应对价值虚无主义、突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流话语中,强调科学性与价值性的统一。在科学性的基础上,树立学生的正确的价值导向。
其次,沿着实践的维度,引导学生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抵制价值虚无主义。就青年大学生而言,其认知特征兼具理性化与感性化,既往的教育更为重视理性化、逻辑化的说服与引导,笔者不否定这一层次的努力及其成效,但是,仍应突出和强调感性化的层次,很多情况下,价值观念的形成、定型,往往是和习惯、感觉、体验有着密切的关系,长久的、潜移默化的情感浸润往往会在无形中塑造价值观念。从这一视角来看,价值观的形成有其非理性或超理性的理由。在这一思路的暗示下,实践、体验是强化价值观教育的重要路径。应合理地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渗透到某种实践载体之中,让学生徜徉于实践的体验之中,逐渐地生成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这种隐性的教育与引导,在效果上甚至更优于显性的教育或引导。科学合理地设计实践教学内容,编排实践教学模式,均有助于丰富学生的体验,强化学生换位思考的能力,有了共通的情感体验,对于诚信、友善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规范性内涵,将形成积极的接受基础。
最后,创新教育模式,突出教育教学的设计意识,提高教育引领的针对性。针对当前存在的价值虚无主义问题,应科学设计教育教学内容,采取专题化的模式进行引导。在教育教学的设计中,应考虑学生的维度,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通过调研来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及其演化趋势,再根据学生的实情来进行教学内容的调配与组合。在依托作为根本性依据的教材体系的基础上,将教材体系转化为教学体系、教学话语,在师生的对话中展开教学活动。研判学生的思想动态,才能加以正确的引导,同时,更新教学话语,在一种师生互动的“对话式”语境中开展教学,而非简单的灌输式教育,在教学话语上,贴近学生的所感、所思、所惑,突出问题意识,强调教育教学对于实际问题的解决。专题化的教学模式,有助于在较少的课时量的背景下,达到教育教学的目标。
总之,从教育教学的内涵上看,引导学生从逻辑上、认知上把握价值的客观性问题,这是抵御价值虚无主义的根本途径。从方法上看,准确研判学生受到价值虚无主义的影响程度及其层次,是我们构建教学载体,形成教育教学路径的重要环节。针对新媒体背景的价值虚无主义影响,既要突出问题意识,又要突出目标意识,直面大学生精神生活的价值虚无主义的风险与挑战,将其引向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与坚信,这一目标,内嵌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题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