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亚林 (南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教育的发展离不开技术的进步与支持。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教育再一次以之为帆,加快了自身前进的步伐,于是MOOC、翻转课堂等新兴教学模式层出不穷。这些新的理念、新的方法的确为教育教学带来了变革的思路,但它们所关注的内容与形式始终以课堂教学为中心,以知识、技能的传授为重点,这些变化,更多的只是作为传统教育触角的延伸。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这也就意味着,作为育人载体的学校,不仅仅要关注课堂时间,也要将目光覆盖到传统的教育教学没有关注到的学生的闲暇时光,要对其进行有效的引导与管理,尤其学生的思想意识领域。本文尝试从“互联网+”教育的角度,借助“闲暇”教育的理念,来探究新时代高校学生德育工作开展的一种方法。
对于当下的人们来说,无论是科研工作者还是普通老百姓,“互联网+”的概念已经深入人心。从2015年概念被正式提出,到如今的火热应用,各行各业依托于互联网加速发展,让人们看到了更多的有待开发的潜力。
在教育界中,所有的从教者也要清晰地认识到,“互联网+”教育的最终目标是人的发展,这与马克思提出的“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不谋而合。“互联网+”教育拉近了时空距离,异步化了教育模式,真正地将学习者推向了学习的中心。但当前多数高校对于“互联网+”教育的概念的应用更多的还是局限在“专业学习”上,而忽略了思想教育。大学生正处于获取信息、积累知识、模仿社会、锻造能力、建立三观的重要时期,通过互联网传递的各类有关学习、生活方面的观点、理念、行为最容易被接收。但纵观当前网络平台,思想多元、内容繁杂、各类信息良莠不齐,不少互联网的角落还充斥着低俗、暴力、敌对的观点,学校教育如果不能从根本上占领这方平台的制高点、发出符合时代潮流的最强音,很容易形成课堂之外、教室之外的真空,这就给青年学生正确的“三观”的形成留下了很大的隐患。“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1],如何让高校学生无论是课堂内外都能合理应用互联网,正确处理网络信息,明辨是非,择其善者而从之,从而实现党和国家要求的“全过程、全方位”育人,这是当前高校思政工作亟待解决的一项问题。
“闲暇”一词来源于拉丁语,泛指人们在完成了必需的劳动工作之后可以去自由支配和进行自由创造的时间[2]。对于高校学生而言,课堂之外能够自主管理的一系列时间都可以广义地理解为他们的闲暇时间。据有关资料统计,一年中我国高校学生的规定假期平均在170 天左右,而正常的学习时期,除去正常的休息,平均每天也有5 小时左右的空余时间。将这些空余时间汇集在一起,将是一个非常可观的闲暇时光。
如此丰富的闲暇时光对于大学生而言既可能是成就未来的无尽的宝藏,也可能是吞噬希望的无边的黑洞。一方面,大量的闲暇时光为学生的全面发展、个性发展提供了课堂之外的可能;另一方面,由于闲暇时光中没有老师的规划、没有课堂的约束,其极度自由的一面也会导致那些缺乏规划、放任自流、奉行娱乐至上的大学生处于一种盲目状态。这部分学生在思想上三观不明、是非不分、意志恍惚,对于外界腐朽观念的侵蚀毫无抵抗能力,这种没有规划、缺乏约束的闲暇时光会影响到大学生的身心健康,会对正常的课堂教学效果产生对冲,甚至会影响到校园安宁、社会稳定。
因此,如何将大学生求学期间近乎占到二分之一的闲暇时间充分利用起来,让他们合情、合理、合法、合规地去开展有意义的活动,在“闲暇”时光里适时、适度地开展“德育”,通过“闲暇德育”引导大学生避免沉沦、走向成熟是高校德育工作中必须直面的一项课题。
这里提到的“闲暇德育”可以理解为:利用学生的“闲暇时间”开展以思想道德教育为主题的理论与实践活动。它应该具有以下特点:以德育为主旨,以闲暇为平台,目标明确,重视内涵,突显实践,注重载体,贴近学生实际,强调学生话语,兴趣导向,寓教于乐;其最终目的在于,帮助学生树正确三观、立高尚品行、育良好情操。
开展“闲暇德育”,既是对大学生课余生活填空补位,更是要让他们对“闲暇”的概念有一个正确的认知,从而更好地把握和应用闲暇时光。不仅为当前,更是为将来养成一个良好的“闲暇”习惯,丰富自己的人生。
关于闲暇概念的认知,有很多学者都做出了相应的阐释,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当属美国学者纳希建立的闲暇层次理论,它根据人们在闲暇时间内从事活动的价值从低至高将闲暇活动分为了6 个层次[3]。正确理解了闲暇活动的6 个层次,就能正确看待闲暇生活对人们的学习工作与生活带来的影响。人的生活是一个统一的整体,闲暇生活是这个整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不能安排好“闲暇”,那肯定也无法规划好人生。因此,作为高校的工作者,要从正面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闲暇意识,帮助学生认识到以下几点。
1 正确的闲暇意识能促进高尚道德情操的养成
我们的教育要培养的是有着高尚道德情操的人。这种情操的培养不仅仅在于楷模的示范、课堂的说教、校园的濡染,更在于本人的“修行”。而这样的“修行”,则是要看其在自由支配的闲暇时光中的所言所行。亚里士多德在其《政治学》一书中提道:闲暇愈多,也就愈需要智慧、节制和正义。这也就再一次说明了,无论是学生个人还是高校,都需要充分认识到闲暇时光对于学生成长的重要性。古语云:“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人的情操与修养和其生活的环境密切相关,所以古时即有“孟母三迁”之说。因此,高校要创造条件、创设氛围、创建平台,从思想意识的高度,帮助青年学生在闲暇时光中脱离“任性”、远离“低级趣味”,用主流的视角指导个人行为,从而促进其高尚道德情操的养成。
2 正确的闲暇意识能促进良好社会认知的形成
人的生活离不开社会。爱因斯坦曾经说过:“人只有献身于社会,才能找出那实际上是短暂而有风险的生命的意义。”社会是一个多棱镜,不同的角度会看到不同的现象,因此引导学生从一个正确的角度融入社会对于其后续的人生发展是极为重要的,只有进入到正确的人生轨道,也才能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对于青年学生而言,其接触社会、认知社会、奉献社会的主要时间则在于闲暇时光。在闲暇时间,他们的兴趣、爱好就会影响其从事社会活动的切入点,正是这样一个个看似微小的与社会接触的切入点,会丰富一个人社会认知的形成,并影响一个人由“自然人”向“社会人”的转变[4]。因此,正确的闲暇意识对于良好社会认知的形成有着关键的作用。
3 正确的闲暇意识能促进知识技能体系的构建
《传习录》中说:“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学习最终是为了应用,学校培养学生的目标也是为了使其成为人才。如何检验个人的知识技能是否与社会需求相符,如何了解社会对与人才的准确需求?引领青年学生建立正确的闲暇意识,结合个人发展目标,充分利用时间,通过具体活动践行个人所学,这样才能促进学生知行并重,并在一次又一次的践行发现不足、完善自身,从而构建起符合社会所需人才的知识技能体系。
综上,不难发现,正确对待闲暇时光是一个人积极工作、健康成长、快乐生活的重要保障,高校学生的闲暇意识关乎社会稳定、校园和谐、个人幸福。
笔者对“互联网+”的应用能力做了这样一个简单的阐释,即使用互联网及与之相关的工具来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应用、应用信息和分享信息并且使用这些信息来改变个人学习、工作和生活的能力。这种能力的培养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1 信息获取能力
如今的青年学生都是互联网时代的原住民,他们视互联网为生活中的一个自然组成部分,所以对于各类信息终端的操作并不陌生。这里提到的“互联网+”应用能力不仅仅是单纯的软件操作能力,这其中还包含着对各类信息进行甄别、汲取、加工的过程。互联网上各类信息鱼龙混杂,这其中不乏大量的伪哲理、毒鸡汤,这样的信息对于学生的成长贻害无穷。因此,引导学生养成正确的信息安全观是“互联网+”应用能力形成的关键核心。
2 碎片统整能力
互联网上的信息基本是以碎片化形态存在的。碎片化的信息有其传播上的优势,例如呈现灵活、获取便捷、存储方便,但其没有结构、不成体系也是其在个人知识体系建立过程中最大的弱点。对于已经形成完整知识体系和有着独立思考能力的人来说,碎片化可以最大限度地拓展其知识面,但对于尚未有明晰的知识架构、没有明确的研究目标、思考能力尚未形成的人来说,即使通过互联网获取再多的信息,也只是碎片化的拼图,不能形成一个人真正的知识库去指导其思考、言谈,甚至对其未来独立人格的形成都会产生负面影响。因此,引导学生学会处理“互联网+”背景下碎片化信息的统整,是互联网应用能力形成的关键。
“互联网+”是高校闲暇德育开展的一条有效途径。当解决了传播途径、传播方式、传播理念等问题后,最为重要的一点就是传播内容。
文字、图片、影音等媒体元素都可以是闲暇德育教育资源的载体形式,而活动的开展更可以调动学生认知、参与、提升的积极性。高校要围绕“教书育人”的目标,基于以上元素形式建立起一整套目的明确、自成体系、内容渐进、行之有效、线上线下互动结合的认知与活动素材。笔者认为这些教育资源主要包括以下几类。
1 正确的时事形势分析
青年学生是国家的未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青年学生思想认识培养的重要性。所以,让青年学生正确、及时地认识、分析当下的时事形势是极其重要的。青年学生思维活跃、获取信息途径广泛,他们的信息获取、传播与交流在闲暇时间表现得更为热烈。当热点事件发生时,如果主流声音不能占据宣传高点、不能引导青年学生的认识,那么一些别有用心的言论就会蛊惑人心,带偏认识,甚至造成不良后果。因此,在青年学生的闲暇之余,作为高校也不能放松对这一类情况的引导。要有针对性地围绕各类时事形势建立起言之有理、言之有物的宣传资源,并通过线上线下的宣传工具加强对各类时事形势的分析,让青年学生从心底里认同观点。
2 深刻的文化学习体验
高校学生处在人生的积累期、变革期,其最重要的任务还是在于进入社会之前的不断的自我完善,因此归根结底还是要进行学习。这种学习不局限于传统的课堂学习,不仅仅是专业需要的知识的学习,还在于各类文化的积累与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四个自信”中就包含了“文化自信”,对于高校而言,文化育人也是其职责之一。对于文化的解剖,可以根据高校自身特色各有不同。既有宏观层面的国家文化、红色文化、传统文化,也有微观层面的校史文化、班级文化等等。高校可以将这些文化与年级、与专业、与时令融合,开发出相应的闲暇德育网络课程与社团等学生团体以及“第二课堂”等课外学习形式相结合,供青年学生在闲暇时间通过线上活动进行阅读、探讨,设置线下活动供学生探访、践行。在线上线下结合的活动中提升认知,学以致用。
3 深入的志愿公益服务
志愿服务与公益行为是一个社会文明与成熟的重要标志,参与志愿公益服务对于高校学生而言,也有着深远的意义。从志愿公益事业的角度出发,志工服务能传递爱心、传播文明,有助于建立和谐社会,能促进社会进步;从志工服务参与者的角度出发,这是奉献社会的一种体现,是丰富社会生活体验的一种方式,是也学习的一种渠道;从接受服务对象的角度出发,可以帮助其融入社会,增强归属感。因此,组织合适的志愿公益服务,吸引青年学生参与进来,也是使其闲暇时光变得更有意义的一种体现。当前的志愿服务平台众多,以笔者所在的江苏南通而言,就有“志愿者打卡器”“江海志愿者”等主流网络平台。其借助于互联网的平台,发布志愿服务信息、记载志愿服务过程、记录志愿服务时间,让志愿公益服务与互联网紧密联合起来,成为青年学生中不可或缺的流行元素。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没有自我教育就没有真正的教育”。闲暇德育的关键在于青年学生形成正确的闲暇观,并且能在这种观念的指导之下去参与活动。观念的形成需要思想的引导,也依赖于行为的规范。高校为青年学生提供了众多闲暇时间选项,但如果没有相应的监督与反馈,那这种闲暇德育就会流于形式。因此,设计一套操作性强、可量化反馈的评价机制显得尤为重要。这种机制应该是与各个学校设计的闲暇德育内容紧密相关的,可以有着不同的表达方式。一般而言,可以借助“第二课堂”“活动育人”等平台以学分、综合评价等形式促进学生参与,保持其参与的积极性,从而让闲暇德育工作落到实处,让闲暇德育内容被学生真正的自我内化,并激发出其在活动参与过程中的实效性和创新性。
“每个人都应该享有时间去培养他个人和社会的兴趣。如果能被合理地使用,那么,这种闲暇将会重新扩大他的力量并进一步丰富其生活,从而使他能更好地履行自己的职责。相反,滥用闲暇将损害健康、扰乱家庭、降低工作效率并破坏其公民意识”[5]。这段话也在警示着高校,在紧抓课堂教学的同时,不能对学生“闲暇”时光听之任之,尤其是此间的德行方面的教育与引导。在“闲暇德育”这条看似悠久且平常的路上,我们任重而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