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蔚蔚 (江苏南通市天元小学校)
小学美术创作教学作为一门对于学生的艺术细胞开放与想象力的发展有着重要启蒙作用的课程,深受学校重视。根据教育心理学所划分的人的发展的八个阶段,童年期的学生很容易受到学校、教师、同学的影响,同时,这也是教师对于学生完整人格的塑造的过程,应该抓紧时机,采用合理的引导策略,塑造学生健康心理。
相较于语数外等传统课程,小学美术创作作为一门实践课,更加注重实践性与操作性。由于学生年龄偏低,具有极强的好奇心与新鲜感,也会诱发他们的浮躁心理。美术知识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有一定理解难度。学生可能产生抵触心理与消极情绪。教师应该进行健康积极的引导,循序渐进地引发他们的兴趣,使其产生学习热情。
例如,在学习人教版二年级上册“风来了”一课时,为了让学生在后期绘画的过程中能够更加生动形象地描绘风,教师首先应该让学生知道什么是风,这就涉及理论知识的传递,如果只是单纯从科学物理的角度为学生讲述什么是风,未免太过枯燥。这时教师可以针对低年级学生好奇心强、好动等特征,打开窗户让他们站在窗前,自己感受一下风的存在,感受风对于物体外在形态的改变作用。这种做法既能够让学生快速接受关于风的理论知识,也能有效规避传统教学法中可能产生的消极情绪、信心受挫等一系列弊端。
经过了第一个阶段理论知识的传递,让学生充分动手动脑,进行实践创作便成了第二阶段的重中之重。在这一阶段就要培养学生实践创作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开发他们的创新创作意识,从而对于他们艺术审美意识和想象力进行培养。只有实践才能出真知,故而多多引导学生主动积极投入实践创作就成了这一阶段的重中之重,但是由于低年级学生对于艺术表现力参差不齐,在这一过程当中,学生容易出现对于自己的创作得不到理想反馈而气馁的心态。教师在这一过程中则应该注重关注学生的心理发展表现,在他们实践创作过程中合理指导,塑造他们不畏困难敢于实践的心态。
例如,人教版四年级“杯子的设计”一课的教学当中,教学目的是要达到让学生能够自己设计出新颖独特的杯子,而在实践创作过程当中,学生很难一次达到目的,需要进行多次尝试与修改。教师在此过程中,应该多多关注学生心态,注意有没有学生因为多次修改尝试而失去信心、不耐烦等。采取积极互动与帮助措施,给予学生一定的引导,让他们一步步达成自己的目标,注意在此过程中对让学生明白“失败乃成功之母”的健康心理的塑造。
学生经过了理论知识的积累、具体创作的实践,就到了很关键的教师反馈阶段。由于学生年纪小,正处于学龄时期,极易受到外界事物尤其是学校教师的影响,产生自卑心理。此阶段教师除了要做到有效评价的同时,更应该注意呵护学生的心理健康,对于他们作品的反馈在客观的基础上尽量以合理的表扬为主,以达到保护学生自尊心、增强学生自信心的目的。同时采用鼓励手段,以表达期望的形式催发学生的下一次创作。从而让学生在日后的实践创作中更加具有积极性与创新创造能力,培养学生形成积极向上、敢于创新的健康心理。
例如,在学习人教版小学一年级“童话里的小屋”时,学生采用拼贴剪的方式制作出属于自己的小屋,等待教师的反馈的时候,教师应该首先从学生作品的优点出发,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实践作品中具有自己独特风格的地方,再指出创作还有哪些不足之处,鼓励学生在今后的创作过程当中能够继续发扬自己的作品中独特新颖之处,尽量完善稍显不足之处。在保护学生自尊心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创新创作能力,敢于动手能力,以及对于艺术创作的持续热情。
众所周知,只有拥有了健康的心态才能更加积极地学习、生活和工作。小学美术创作教学作为学生艺术意识的启蒙过程,更应该与心理健康教育密切结合起来,养成学生积极向上敢于创新的健康心态,还可使得其他科目的学习触类旁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