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扶贫视野下高校资助育人工作探究

2019-01-10 06:57于晶晶王健周银
科技视界 2019年35期
关键词:资助育人精准扶贫高校

于晶晶 王健 周银

【摘 要】资助育人关乎教育公平与高校人才培养,历来被党和国家所重视。自21世纪以来,高校扩招使高校入学人数以及教育成本不断增加,高校贫困生数量增加,但高校资助育人资源却相对有限。尽管近年来高校加强了贫困学生资助工作,资助育人体系不断健全,但仍存在不少问题,致使一些真正有需求的学生未能得到资助。本文首先对当前高校资助育人工作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在精准扶贫政策视角下探讨了高校资助育人工作改进策略,希望能为提升高校资助育人工作质量与效率提供依据。

【关键词】资助育人;高校;精准扶贫

中图分类号: G647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2457(2019)35-0114-003

DOI:10.19694/j.cnki.issn2095-2457.2019.35.052

0 引言

自教育改革工作开展以来,我国高等教育体系发生了较大的变化,高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学校教育质量不断提高,但同时仍存在教育资源分配不均、部分农村学生因贫难以入学等问题,高额的学费以及生活费给部分学生的家庭带来沉重的负担。教育公平一直是党和国家重视的问题,近年来有关部门也出台了许多资助制度帮助困难学生,旨在帮助有能力的贫困学生可以顺利入学、完成学业,但在实际操作中依旧存在资助对象识别不精准等问题。面对资助育人过程中的问题,高校应以精准扶贫理念为指导,不断探索高校资助育人工作精准化机制,从而提高高校资助育人工作成效。

1 当前高校资助育人工作存在的问题

1.1 资助对象识别不精准

目前,绝大多数高校确定资助对象主要是通过学生递交申请与材料、学校有关部门审核等方式确定,即学生在户籍所在地民政部门开具贫困证明,并将其与其他证明材料以及申请上交至班级学生干部手中,再经过班级筛选、学院(院系)审核、学校终审的方式确定受助对象。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常常因认定依据过于简单等造成一些不符合标准的学生成为学校资助对象,而一些真正有困难的学生却并未得到资助。究其原因,一是高校资助对象認定标准过于缺乏科学性。高校资助对象的复审与终审大多依据学生家庭教育开支以及家庭经济收入确定。然而,高校学生大多来自全国各个省市,不同城市经济发展水平以及居民消费水平存在较大的差异,采用“一刀切”的判定方式有效判定学生贫困情况,加之学生在校消费情况难以量化跟踪,故仅据此确定资助对象不合理。同时,不少学生家庭收入虽然可观,但有家属生病,每月医药支出数额较大,存在因病致贫的现象,倘若仅以家庭收入和学生消费水平衡量就难免存在误差。二是高校认定贫困学生的依据过于简单。大部分教师以及审核人员将学生递交的家庭经济情况证明以及其他证明材料作为认定依据不够合理,这是因为工作人员因经费不足等因素无法通过实地走访对学生提交证明的真假进行辨别[1]。与此同时,学生户籍所在地民政部门本应严格按照有关要求与流程开具证明,但一些工作人员却因为人情关系疏于核实开具证明,致使部分学生提交的贫困证明与其实际情况存在一定的差距,多方信息不对称导致高校资助对象识别不精准。

1.2 资助方式较为单一

首先,从已建立的资助育人体系来看,只要被认定为贫困生,且每学期考核无不及格的现象,基本都可以获得资助,其中国家奖学金最高可达八千元,励志奖学金可达五千元,这在一定 程度上缓解了贫困生的经济压力。但该资助体系均侧重于资金的资助,并且大部分是免费、无偿性或单向式的资金扶助。而部分成绩优异的非贫困生奖学金金额少且竞争大,在趋利思想下,不少学生争当贫困生。其次,每位学生经济家庭情况存在较大的差异,高校资助育人体系有一定的限制,即使学生面临同样的苦难条件,但学生获得的助学金或奖学金金额有着较大的不同。或是不用困难等级下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获得的助学金等次相同,有失公平[2]。此外,贫困生认定由学生本人主观提交申请,一些学生虽然贫困但却碍于面子等不愿意接受帮助,另有学生在其他人看来并不贫困,但自己觉得贫困而提交申请,甚至有一些学生认为贫困生更容易获得资助,认为奖学金、助学金是意外收入,“不要白不要”。

1.3 不够重视精神层面帮扶

从现实情况来看,贫困学生家庭不仅经济贫困,也存在着精神贫困的问题。目前,高校在资助育人工作中十分重视贫困生的物质资助,却轻视精神资助,并未建立起配套的精神教育体系,对学生的精神教育滞后。在班级评定贫困生环节,一些学生为了获得贫困生资格,故意夸大实际情况,甚至流眼泪、穿旧衣博同情,不少网友将此称为“比惨大会”,部分学生在资格认定过程中缺乏诚信意识。而部分真正有困难的贫困生因为自尊心过强,在其他学生面前诉说贫困情况很容易给他们带来二次伤害,认为今后班级里的学生会嘲笑自己,严重的可能会产生心理问题。除此之外,一些学生在获得助学贷款后,肆意挥霍或者没有及时偿还,缺乏责任意识。

1.4 资助育人管理体系滞后

高校资助育人工作是为了帮助有求学意愿的学生减轻经济压力,确保其可以顺利入学、完成学业。但一些学生尚未形成正确的“三观”,加之经不起各类诱惑,荒废自己的学业。一些高校在资助育人工作中不够重视对贫困学生的日常管理,对受助对象没有后续跟进与监督,导致一些学生形成生等、靠等不劳而获思想,也使一些学生利用助学金、助学贷款等超额消费,浪费资源[3]。实证案例,湖南某高校法学专业大二学生因生活拮据向助学平台贷款上万元,自获得助学贷款后,该名学生在游戏平台上花费了四千多元,而其他的助学贷款则被其用于旅游、餐饮消费等。之后,面对还款压力,该名学生在夜宵摊上抢夺两名女子的背包,虽已被取保候审,但这一经历很可能在该名学生的履历中留下案底。另有学生毕业后为按期归还助学贷款,工作五年后申请住房贷款遭拒,虽然其立即结清了助学贷款本息,但该违约记录仍会被保留5年,今后申请贷款等业务需要面临更严格的审核。上述案例均体现了大部分高校资助育人管理体系滞后,对资助对象受助后的情况缺乏监督。

三是加强诚信教育。在评选资助对象前,高校应该在校内广泛地进行诚信教育,通过演讲比赛、辩论赛等形式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强化学生诚信意识。对于申请资助的学生,可以通过签订诚信承诺书等方式进行诚信教育。在资助过程中,高校各个学院可以组织学生观看诚信为主体的影视作品等,在感情层面加强教育。对于申请助学贷款的困难学生,高校应该定期开展法制教育,向学生宣传诚信记录(征信记录)对个人生活的影响,了解自身的权利与义务,了解拖欠还款所带来的严重后果,让学生要在助学贷款的全程中保持诚信。

四是加強感恩教育。一些受助学生在受助后肆意挥霍资金,一些受助学生认为即便受到了资助,也没必要让其背负现阶段无法承担的责任,另有一些受助学生表示自己不会参加志愿活动。因此,高校在物质资助学生的同时也应该加强对受助学生感恩教育。首先,有关部门应该向学生积极宣传资助政策,让贫困学生感受到来自教师、学校以及社会的关爱。其次,社会、高校、家庭应该通力合作,通过电视活动、校内感恩主题教育活动等强化学生感恩教育意识,在全社会营造感恩氛围。除此之外,学校还可以组织“我的家书”主题活动,多让学生阅读《傅雷家书》等作品,让学生体会父母伟大的爱,激励他们积极进取,以优异的成绩将来报答父母与社会。

3.4 健全资助育人监管体系

一方面,在大数据背景下,高校可以利用大数据技术对被资助的学生进行动态跟踪,根据其校园卡消费情况、贫困学生数据库中的数据判断学生的实际情况,对于受助期间家庭经济情况好转的学生在下次的资格认定与审核中取消其资格,让其他符合资助标准的学生受助。另一方面,高校应该在校园官网、微信公众号等平台上开通线上线下学生意见接收渠道,这种非面对面可匿名交流的方式有助于学生说真话,使学生可以更客观地反映高校资助育人工作中的问题,可以更好地遏制争当贫困生、受助学生超前消费与挥霍助学金的行为。除此之外,高校针对工作的问题还应该进行总结与反思,以预防同类事件的发生。

4 结语

高校资助育人工作应该以习近平总书记精准扶贫思想为指导,面向全体学生开展宣传工作。在资助育人工作中,高校应该从实际情况出发,针对现有工作中的问题,采用更客观、合理的认定标准与程序精准识别受助对象,积极寻求校外力量的参与,可以寻求合作企业的帮助,加强与合作企业沟通,与社会力量合作实现精准资助。同时,高校还应该加强精神层面的教育,健全资助育人监管体系,精准帮助贫困学生成完成学业、实现个人价值。

【参考文献】

[1]李想.精准扶贫背景下提升高校资助育人工作水平的研究[J].山西农经,2019(8):4-5.

[2]罗春桃.精准扶贫视角下高校资助育人工作的实践与思考[J].科教导刊(中旬刊),2019(2):177-178.

[3]杜翠芳.精准扶贫视域下西安市高校精准资助新模式探究[J].长江丛刊,2019(3):175-176.

[4]曾繁隆,赵文志,崔常铭.新时期高校学生精准资助工作探究[J].吉林教育,2019(Z1):68-69.

[5]牛晓锋.高校精准化资助育人模式探究[J].河南教育(高教),2019(7):36-38.

[6]刘晓杰.“精准扶贫”思想下的大学生“精准资助”[J].教育教学论坛,2017(3):3-5.

[7]黄涛,顾艳霞,李兹良.精准扶贫视域下高职贫困生精准认定的实践研究[J].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3):201-202.

猜你喜欢
资助育人精准扶贫高校
高职院校资助育人工作的探索与实践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