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基础类课程 实施思政教育的路径与方法

2019-01-10 08:24高成慧付正飞李月安
教书育人·高教论坛 2019年12期
关键词:机械基础机械制图思政教育

高成慧 付正飞 李月安

[摘 要] 机械基础类课程是高等学校机械专业大学生最先接触的重要的技术基础课程,在课程育人中具有先导性。以“机械制图”课程为例,分析课程教学中融入思政教育的目的及意义,探索工科专业课程教学中融入思政教育的路径,提出教师应为人师表,做好引领示范作用,在课程内容、教学方法、考核评价方式中融入思政教育,建立良好的协同育人机制,合理地利用第二课堂和网络平台,通过线上线下、课堂内外、校内校外等途径践行“机械制图”课程的思政教育,让学生在专业课的学习中自然地形成良好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力求提高课程育人实效。

[关键词] 机械制图;思政教育;机械基础;路径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8-2549(2019) 12-0081-03

机械工程是传统的工科专业,是理科生选报的热门专业之一,在该专业的课程学习中,机械制图、机械设计、机械原理等课程都是该专业必修的机械基础课程,其中机械制图课程一般最先开设,它是实用的认识工程的入门课程,是工程界表达、交流技术思想的语言。本课程理论严谨,实践性强,与工程实践联系密切,可以培养学生依据投影理论用二维图形表达三维形体的能力;工程图样的绘制、阅读以及形象思维能力;计算机二维绘图和三维建模能力等,对培养学生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增强工程意识和创新意识具有重要的作用。在专业知识传授的同时,将思政教育融入其中,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学生知识、能力和育人“三位一体”课程教学目标的实现。

一 专业课程教学中融入思政教育的目的及意义

(一)让教育回归教育的本质和初心,教师回归教书育人的本分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教育的初心是立德树人、教书育人、为国家培养合格的人才,国家把青年交给大学,等于把民族的未来交给了老师。因而,教师的责任关系着家庭的幸福和民族的未来,不忘初心,就得时刻牢记教师使命并恪守教师职责。

课堂教学是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阵地,课堂教学过程是育人最主要的过程,也是教书育人最重要的途径,育人不应只是在思政课程中完成,所有课程的所有教师都有育人职责,所有课堂都应实现知识传授与育人的有机结合、同向同行,在专业学习中使青年学生受到全面教育,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让教育回归教育的本质和初心,教师回归教书育人的本分。

(二)时代发展和学生成长的需要

大学阶段是学生心智日趋成熟,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根据学生成长规律,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国家发展大势,肩负起时代所赋予的责任和历史使命,对学生端正学习态度,树立正确的三观有着重要的意义。

2016年12月习主席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所有课程必须渗透思想德育因素,激励教师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2017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中也指出:“充分发掘和运用各学科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健全高校课堂教学管理办法”。2017年3月,为贯彻落实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上海市教委启动了上海高校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试点工作。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12所高校成为上海市首批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整体试点学校”,其他高校也都在积极进行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以更好地适应新时代对人才培养的要求。

工科专业课程难度一般较大,机械制图课程在机械专业中一般大一上学期就开设,学生在学习积极性、学风建设以及人文素养等方面相對薄弱。长期以来,专业课教师在课程教学中普遍重视专业培养,强调知识和技能的获取,而忽视了“育人”工作。课程思政就是要挖掘、发挥各门课程自身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并有机融入教学中,使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接受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教育,为学生今后的专业学习及个人成长奠定基础。

(三)中国制造业发展的需要

制造业和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无论一个社会的文明发展到何等程度,都离不开机械制造,它是人们物质生活用品供应的基本保障。大到万吨巨轮,高精到航天飞机,小到订书机,普通到一双筷子的制造,都离不开机械专业人才。国产大飞机C919首飞的激动,复兴号列车飞速疾驰的豪迈,无不彰显中国制造业的实力。虽然中国制造业近年来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与世界制造强国相比,中国一些制造行业还缺少核心技术或关键技术,中国要建设制造强国必须正视中国制造业面临的压力,重树制造业的地位。

“机械制图”作为高等学校机械专业的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对制造业人才培养担负着基础性、专业性的作用,在本专业中有着育人的先导性。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课程教学全过程,在课堂教学中传播思想政治理论和道德价值观念,培养学生的责任感、使命感和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为实施制造业强国战略,推进“中国制造2025”战略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 专业课程教学中融入思政教育的路径探索

(一)教师应为人师表,起到引领示范作用

教师对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作为教师,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教师身教重于言教,教师一言一行中表现出来的高尚思想境界和良好的道德品质,会成为最直接有力的德育教育因素。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认真的工作作风、严谨的治学态度、高尚的道德情操、独特的人格魅力会影响学生、教育学生和改变学生。教师在不断提高业务水平的同时,更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政治水平和道德修养,以身作则、严于律己,努力成为学生心目中的榜样,行为中的楷模,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充分发挥模范带头作用。用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去影响学生,用高尚纯洁的思想去教育学生,用渊博的知识征服学生,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三观”,从而完成教育“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二)结合课程内容恰到好处地选择育人切入点,简明扼要、比较自然地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深入挖掘课程教学内容中的育人资源,精选育人素材,不断提炼爱国情怀、法制意识、社会责任、人文精神等育人要素充实教材内容,研究确定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思想育人等三方面有机结合的“三位一体”课程教学总目标,设计一系列自然、巧妙的课堂教学育人结合点,并在教学大纲中明确课程所要达成的育人目标,固化于教学大纲中。育人资源通过与专业教学内容的恰当嵌入,引导学生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内化和道德情操的提升,“机械制图”课程教学中包含的思政教育要素如表1所示。

(三)改革课程教学模式,精心设计教学活动,在教学过程中融入思政教育

1 开展问题式、启发式教学,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在专业课程教学中实施“千问计划”,在学生学习过程中,规划了先学习再提问、边学习边提问、学习后再提问、一个问题连续问等多种提问路径。课堂上设计了生问师答、生问生答、师问生答等多种形式,营造出一种让学生敢于理性质疑的氛围,推动师生深度互动,使学生真正参与课堂,成为学习的主人,养成独立思考、善于思考、勤于思考的好习惯,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 教学中精讲多练,讲、练、演相结合,强化工匠精神和职业素养培养

“机械制图”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对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要求较高,新生刚接触该课程普遍感觉难学。教学中通过三维软件辅助演示三维空间形体,培养学生空间思维能力,通过看图方法和画图过程的讲解,训练学生逻辑思维和辩证思维能力,通过徒手绘图、尺规绘图、计算机绘图的实践练习,强化学生“工匠”精神的培养,提高职业素养。

3 引导学生课外阅读,拓宽学生视野,激发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情怀

新课程开始,第一次讲授绪论课时,结合本课程的地位及作用,让学生了解《中国制造2025》和中国政府的“制造业强国战略”,推荐学生观看《超级工程》《大国重器》,《厉害了,我的国》等视频,激发学生民族自豪感,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和爱国主义情怀,勇敢地肩负起时代赋予的光榮使命,为实现中国的强国之梦打下坚实的基础。给学生开出课外学习书单,如《工程制图与图学思维方法》《工程图学教学思想与方法》《国学经典全集》《习惯的力量》等书籍,指导学生阅读并撰写读书心得,在班级交流。通过课外阅读,拓展学生视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哲学思维,学习古人智慧,感悟中国传统文化,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4 采用翻转课堂和讨论式教学,提高终生学习能力

新课讲授前,老师事先布置预习作业,学生通过课程网站提前在线学习,记录学习难点,课堂上采用讨论式教学,检验学生自主学习效果并进行总结反馈。这种先学后教翻转课堂式的教学模式,让教师实现了从“主演”到“导演”的转变,做到让教适应学,让教辅助学,让教服务学,让学生逐渐成为学习的主角,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例如表达方法的综合应用是机械制图课程中机件表达方法一章中的难点,课前要求学生先预习该部分内容,并给出要表达的零件。课堂上组织学生分组讨论,针对该零件的表达方案让学生畅所欲言,最后各组代表发言、小组互评、教师点评。通过分组讨论,引导学生合理分工和有效组织,培养了团队协作精神。并在讨论中鼓励学生积极发言,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在讨论中培养自信豁达和友善的性格。

(四)积极开展第二课堂和课外实践活动,使学生在实践环境中自然提升自身思想政治水平

一是利用新生入学教育组织学生参观校内金工实训中心和实验室,了解本专业的发展历史,培养学生的专业认知。二是为响应感恩月主题活动,举行“感恩教育,励志成才”专题讲座,组织学生参加“夕阳红敬老院”等志愿活动,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三是通过观看十九大视频,学习十九大精神,了解国家时事政治,举办十九大知识竞赛,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四是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级别的学科竞赛活动,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合作意识。通过课堂内外、校园和社会的全方位无缝对接,将思政教育渗透到大学生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逐渐形成以第二课堂为途径、以实践教学为载体的“全过程、全方位、立体化、大思政”育人格局。

(五)建立良好的协同育人机制,提高育人实效

思政工作复杂而繁重,学校应该对各种资源进行整合,建立良好的协同育人机制。各部门通力合作,将专业教师、思政教师、班主任、管理人员、辅导员等凝聚成“全员育人共同体”,以导师团队的形式服务学生,教务处、马克思主义学院要在专业教师与思政教师之间搭建联系桥梁,实现思政教师和专业教师优势叠加、职能互补,共同探讨专业课程与思政课程之间的深度融合,做到教学与育人的有机统一,增强知识学习、技能培养和思政教育“同向同行”的协同效应,将专业教育与学生的职业精神、社会公德、人文素养培养等有机融合,建立良好的教学质量保障机制,提高育人实效。

(六)科学合理地利用网络平台,促进思政教育的普及和深入

随着新媒体技术和网络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网络对于大学生的影响日益深刻,大学生逐渐成为我国网民群体的主体,用大学生喜欢和常用的方式进行交流,这对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来说尤为重要。我们建立了“机械制图”课程网络教学平台,在网络平台上开展课程预习、作业提交、师生在线交流互动、学生签到点名等活动,提高了学习效率。在课程教学网站上除基本教学资源、交流讨论区以外,还上传大量拓展资源,使学生了解先进制造技术和中国制造业的发展,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和民族自豪感,使学生树立远大理想,热爱本专业,勇敢地肩负起时代赋予的光荣使命,为实现中国的强国之梦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建立了班级QQ、微信等交流群,主动和学生成为好友,从交友到交心,了解他们的思想状况和真实想法,特别留心“后进生”的思想动态,挖掘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并及时给予鼓励,有的放矢地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发现问题及时教育和整改。通过“线上+线下”的结合,实现互联网与课程教学的深度融合,以润物无声的方式,构建互联网+时代“大思政”宣传教育阵地,切实提升思政工作的亲和力和针对性,让课程的“思政”作用更加明显。

(七)课程教学评价方式上融入思政教育

“机械制图”课程学习成效评价,主要采用平时学习过程评价与期末考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以课堂考核为主体,行为考核为特色,过程考核评价为重点,过程与结果相结合的原则。建立学生平时学习档案,平时成绩主要包含平时考勤、思想表现、课堂表现、平时测验、作业成绩、在线学习等。加大平时考核力度,检查课前预习情况,培养学生自我管理意识,要求学生按时上课,按时完成作业,培养学生守时守纪意识,在独立完成作业和考试中,培养学生诚实守信的道德品质等,通过线上线下、课堂内外、校内校外等多层次的“课堂考核、实践考核、网络考核、行为考核”等考核体系,提升课程思政的教学实效。

总之,高等院校不仅是培养技术型人才的摇篮,也是大学生思想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高校应加强顶层设计,对“课程思政”进行总体部署,在各类课程的教学中把育人作为第一位,立足自身专业优势,结合课程内容,找准切入点,不断提炼爱国情怀、法制意识、社会责任、人文精神等育人要素充实教材内容,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式,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内容融入教学全过程,让学生在专业课的学习中顺其自然的形成良好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升学生综合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1).

[2]杨新田.高职机械制图课程育人的先导性及先导作用的发挥[J].甘肃科技,2011(12).

(责任编辑: 王义祥)

猜你喜欢
机械基础机械制图思政教育
CAD三维转二维在《机械制图》教学中的应用
基于Visual LISP的机械制图自动组卷
基于工程师启蒙教育的机械制图课改的几点思考
多媒体在《机械制图》课中的应用
情境化教学在机械基础中的应用
新媒体在理工科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
浅析新形势下的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政教育的融合
论微信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与对策
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路径探讨
浅议中职机械基础课程信息化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