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思静
摘 要:智力障碍儿童由于大脑受损,使他们的认知、情感、沟通能力以及自我服务、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明显落后于其他正常智力的儿童。然而,他们将来也是要走向社会、适应社会,成为社会自食其力的劳动者。基于此种情况,通过在生活中发展智力障碍儿童的社会适应能力;根据智力障碍儿童的特点培养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教师营造良好的班级氛围,提高智力障碍儿童社会适应能力;家庭合作,提高智力障碍儿童的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阐述培养智力障碍儿童社会适应能力的重要性。
关键词:智力障碍儿童;社会适应能力;研究
智力障碍儿童的社会适应能力是我们最为关注的问题,很多落后地区智力障碍儿童的能力培养无法得到重视,这在一定程度上对家庭、社会以及儿童自身来说都是一种负担。但是若能培养智力障碍儿童的社会是适应能力,不可否认,无论是对家庭,还是社会,抑或者智力障碍儿童均是有好处的。鉴于此,我们在培养智力障碍儿童社会适应能力时,可以从下面几点着手开展,详情如下。
一、在生活中发展智力障碍儿童的社会适应能力
智力障碍儿童由于大脑受损,以至于他们无法在生活中自理,无法表达自己的需求,不具备生存的基本能力。因此,我们在生活中要想发展智力障碍儿童的社会适应能力,应该根据智力障碍儿童的特征发展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总的来说,智力障碍儿童社会特征主要表现为学习和社會适应的障碍,他们普遍存在焦虑、恐惧、孤独等心理问题,和正常的儿童相比,智力障碍儿童在情绪上表现不稳定,害怕和陌生人说话,自卑心理较重。此外,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上缺乏坚韧性,很自我且比较固执,容易冲动。基于智力障碍儿童的这些特征,家长在生活中应该注重培养智力障碍儿童的生活自理能力和与人交往能力,借此促使他们养成社会适应能力。
例如,家长可以在生活中改变智力障碍儿童依赖他人的习惯,尽最大的力量促使他们形成健全的人格,打消他们的焦虑、自卑等心理,培养他们的坚韧性,提高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从而帮助他们可以自己立足于社会上。
二、教师营造良好的班级氛围,提高智力障碍儿童社会适应能力
智力障碍儿童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想促使班级智力障碍儿童的社会适应能力得到提高,应注重为他们营造良好的班级氛围,促使他们可以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愉快地学习。教师可以为智力障碍儿童创设情景,在此基础上培养智力障碍儿童的社会适应能力,为他们今后独自一人在社会上生存奠定扎实的基础。详细地说,教师可以为智力障碍儿童播放一些与社会适应能力相关的知识,引导智力障碍儿童观看,在此基础上向智力障碍儿童提出一些与他们实际情况相关的知识,促使其可以从中学习到如何适应社会。例如,笔者在教育教学中通过借助相关软件为智力障碍儿童播放日常生活作息时间表,吸引他们的注意力,促使其懂得自己一天从早到晚的时间作息。在播放这些时间作息表时,笔者发现多数智力障碍儿童都被眼前的画面所吸引。看到这样的情况,笔者适时地向智力障碍儿童提出了如下问题,如:“小朋友们,刚才PPT播放的内容是什么?”“你们看到PPT播放的内容有没有想说的?”当然,教师在向智力障碍儿童提出这些问题时,需要根据班级智力儿童的实际情况对其提出问题,旨在通过这些问题可以让智力障碍儿童跳一跳就可以够得着,从而提高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
三、家校合作,提高智力障碍儿童的社会适应能力
家校合作顾名思义就是指学校和智力障碍儿童家长,本着提高智力障碍儿童的社会适应能力这个目标开展的一项合作。概括地讲,主要是教师将智力障碍儿童在校的实际情况向家长进行反馈,在此基础上得到家长的帮助。如教师可和智力障碍儿童家长反馈孩子哪方面得到了提高,在此基础上促使家长在家中着重巩固智力障碍儿童这方面的能力。当然,家长也需要将智力障碍儿童在家中的情况反馈给教师,从而促使教师和学校可以针对智力障碍儿童的实际情况针对性地进行培养。例如,小张家长向教师反馈自己的孩子渴了可以用手指向水杯,饿了可以用手比画,不在乱抢东西吃,以前走路摇摇晃晃,现在走路稳多了。又如,小丽的父母向教师反馈,自己的孩子在端汤勺时,没有撤出来的情况了,一只手拿杯子喝水也比较稳了。教师通过小张和小丽家长的反馈,就可以针对性地培养小张其他方面的能力,从而为其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奠定坚实的基础。
总之,智力障碍儿童教师在教育教学中,除了采取上述几种方法提高或培养智力障碍儿童社会适应能力外,还可以尝试其他方法培养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另外,培养和提高智力障碍儿童的社会适应能力是一件艰难而持久的任务,因此,教师需要不断地学习和探索,唯有这样才可以提高智力障碍儿童的社会适应能力。
参考文献:
[1]张盈盈.论家校合作对智力障碍儿童社会适应能力培养的影响[J].内蒙古教育,2018(4):117-118.
[2]郞艳.智力障碍儿童的课堂适应探微[J].才智,2018(33):154.
注:本文系一般规划课题GS[2019]GHB0460 《智力障碍儿童的社会适应能力研究》。
编辑 王彦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