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旭 吴杰 徐小阳 吴有龙 邾劲宇
摘 要: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教育应在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上突出自己的特点,文中从电子类课程教学改革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展开论述,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从教学实践反馈中进行总结,提出适应当前新工科背景下的人才培养模式。通过教学改革,学生能在学习课堂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增加更具针对性的实践训练,提升学生的全面能力,为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培养人才提供借鉴。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电子技术;一体化;教学改革;实践反馈;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TP3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302(2019)12-0-02
0 引 言
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效果是检验我国高等教育质量的根本标准。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高校本科毕业生达6 000多万人,大学为社会提供的毕业生中87%是本科生,本科生培养质量的高低直接决定着高等教育的整体质量。学术界将新建本科院校的发展划分为新建、新兴、新型三个阶段,接受了一轮水平评估和审核评估的新建本科院校大多进入新兴阶段并向新型阶段发展。新建本科院校都属于应用型高校,如何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所有应用型高校面临的共同问题,也是其追求一流应用型人才培养要解决的关键问题。作为非“双一流”建设的应用型本科高校,需结合学校特点和办学实际,在办学中做出异于“双一流”建设高校的现实抉择[1-2]。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决策部署,2015年10月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发布指导意见,指出当前我国已经建成了世界上最大规模的高等教育体系,为现代化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但随着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人才培养结构和质量尚不适应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要求。因此需要积极推进转型发展,各地各高校要以改革创新精神,推动部分普通本科高校转型发展。2013年6月在教育部的推动指导下,国内35所地方院校成立了应用技术大学联盟[3]。我校作为联盟创始单位及成员,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积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做出了积极的努力与尝试,学校重视对外交流与合作,积极借鉴境外高校先进办学理念,推进学校教育教学改革。
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是一个基础知识面宽、应用领域广泛的综合性专业。在多学科交叉背景下,该类课程培养基础深厚、专业面宽,具有自主学习能力、创新意识的综合型人才。因此针对应用型大学培养计划,开展电子类课程教学改革的研究与探索,对提升人才素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就电子类课程教学改革展开讨论,针对当前教育实践问题进行研究,为创新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提供思路。
1 现状分析
电子类课程包含的科目较多,如基础理论知识课程、应用技术课程,其逻辑性较强,与工程相关系数较高,因此对学生的数学基础要求较高。该类课程的目标是使学生获得电子技术基础理论知识,具备基本电路设计与调试能力,了解电子行业发展现状,为毕业后从事工程应用实践和科学研究打下基础[4]。在日常教学工作中曾参与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通信工程、网络工程及中外合作办学等专业学生的电子课程讲授,由于培养目标和专业诉求不同,虽然是相同课程,但各自的学时及授课内容也都不尽相同。通过教学反馈可以得知,大多数学生对此类课程的基础课比较排斥,对专业实践类课程比较偏爱。基础类课程要求更多的是基本功,包括数学基础、逻辑思维能力等,并且内容相对丰富,学习过程中难点较多,理论抽象,不易理解,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浓。相对应的应用实践类课程比较容易提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因为此类课程都通过仿真实验或实际操作、设计等方式呈现,学生可直接看到现象,知道做的是什么,通过什么做,因此学习效果较课堂理论授课要好。
2 传统教学存在的问题
传统意义上的教学模式以理论为主,实验为辅,这种教育模式曾长期较好地适应了我国国情,也体现了老一辈教育工作者扎实肯干的精神,曾一度为国家培养了数以万计的科研及工业制造发展人才。虽然有过悠久辉煌的历史,但是科技发展的车轮滚动太快,以至于进入新世纪后,很多教育业从事者都发现传统教学内容及教学模式不再完全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学生也不再是单方面接受知识的群体,他们需要更广阔的空间去展示和实践。
当前我国高等工程教育一直走学术化、科学化道路,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轻能力的现象长期存在,实践教学处于从属地位[5-7]。从电子类课程来看,主要有以下问题。
首先,教师一般会花费巨大的时间准备理论知识,忽略实践课程的开展,仅通过少量的实验验证基础原理与现象,因此学生大部分学了理論但是又不很了解具体的理论知识应该用在哪、怎么用。长期的传统教学导致学生只会解题与考试,对所学知识有多大的应用空间一无所知,也越来越缺乏学习的兴趣,从而将导致对专业兴趣的缺失。而实践教学是教学体系中重要的环节之一,因此需要改变重理论轻实践的传统思维。
其次,实践设备是造成实践滞后的另一个重要原因。以电子课程教学为例,很多实验设备是固定的,可以验证理论,但进入专业课程之后的电子类课程需要的设备各种各样,硬件支撑尤其重要,包括实验场地、器材、耗材等,需要学校各相关部门的紧密配合协调,但由于经费及扩招等原因,大部分高校实验室设备陈旧落后,可供使用的完整器材数量不足,并不能较好地满足实践教学过程。
最后,教育体制和职称体制的矛盾造成了当前教育环节的严重脱钩,高校排名也使得教师们花费较多精力去做学术研究,新入校的教师为了职称和项目也需要花费更多时间与精力去做科学研究,所以大部分教师为理论学术型教师,缺乏工程实践经验,必然会影响教学效果。
3 改革思路及措施
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同样重要,但是对于地方应用型本科而言,实践教学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培养学生的效果。电大类专业的学生数目众多,几乎涵盖所有工科大类和其他相关专业,因此电子技术的学习无论从夯实基础知识角度,还是从科学研究、工程实践角度来看,都直接影响我国的教育水平与教育质量。电子类课程或多或少地会出现在计算机、电子、通信、光机电等专业教学任务中,扎实的电子课程基础将影响学生发展的高度。因此目前出现重软件轻硬件、较多专业大幅压缩削减电子类课程教学学时的现象,这些都对电子类基础型课程产生了负面影响。针对不同的专业需求可以略作调整,也应适当转变教育观念,积极跟随发展形势,调整教学课程内容与方式。本文就网络工程及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两个专业展开研究,从以下三个方面对教学改革思路及措施进行论述。
(1)课程与教材
传统电子类课程都从基础课到专业课进行展开。这样教学的优点是学生在学习了基础理论课程之后可以更深入地对电子类专业课程进行学习;缺点是基础课程学习难度大,学生学完后很难长久记忆,一般在学习后续课程时前面的基础理论课几乎都忘记了。
针对此现象,从课程安排方面来看,应根据实际社会需求增删课程的排课学时,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服务地方发展为原则进行排课。同时课程具体安排要与教材一体化配套实施,适当的教材会增进教学效果,当前的教材大部分属于经典理论学派,知识点多、内容丰富,很适合科研学术型教学模式。但是对应用型本科高校的学生而言,内容过于丰富,知识过于深奥,因此要针对应用型高校编写浅显易懂的教材,并且增加应用实例,引导学生的学习兴趣。
(2)课程实践
当前实验室设备大部分陈旧老化,而且大多属于原理验证型设备,虽然经典但是由于实验条件限制,学生学习兴趣不浓。同时学生按步骤实现实验内容,但是在实验结束后撰写实验报告过程中,不能够认真书写。事实上,撰写实验报告可以加深对原理内容的理解,也能更好地掌握知识点。因此要解决教学实验设备与实验后总结的一体化教学问题,除了尽量争取实验设备的配套及安装,从学校角度给予资助外,也可在教研组教师的带领下,和学生一起研发适合应用型本科教学的实验设备。这个过程既可以增强学生学习理论知识的能力,又能引导学生动手实践。
(3)师资培养
教师在学习的整个过程起到了启发与引导的作用,大部分教师在课程方面都能认真准备,但是在现实条件影响下,教师的工程实践经验较少,因此教学与实践的一体化改革刻不容缓,应适当增加学术研讨和挂职锻炼的机会,以提升教师的工程实践经验。金陵科技学院作为应用型大学联盟成员,在这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鼓励具有博士学历、学位或讲师以上职称的专任青年教师赴企事业单位参加实践锻炼,以脱产实践锻炼为主,形式可以是挂职、“技术副总”及其他方式,以此达到锻炼教师工程实践的能力,教师返校后也可将所学知识应用到教学改革与创新中,带给学生不一样的感受,学生也能更快更及时地了解当前社会需求,并在进入社会前做好一切准备工作,更好地服务地方与社会。
4 结 语
针对高等教育结构性矛盾更加突出,同质化倾向严重,毕业生就业难、就业质量低的问题,本文以应用型高校的视角提出了电子类课程一体化教学改革的一些措施与思路,包括针对教材与课程、课程实践与总结、师资培养工程实践与理论等改革措施,为培养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提供借鉴参考。
参 考 文 献
[1]王洪才,李湘萍,卢晓东,等.“推进一流本科教育,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理念、路径与方法(笔谈)[J].重庆高教研究, 2019,7(1):25-48.
[2]毕杨.新工科背景下应用型本科院校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课程体系改革探索与实践[J].高教学刊,2019(11):143-144.
[3]王瑩.应用技术大学定位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6.
[4]彭帅.应用型大学办学模式下电路与电子技术课程教改探索[J].科技创新导报,2018,15(30):122-123.
[5]蔚婧,李道江,郭西京.新工科背景下的高校实践教学改革探索[J].物联网技术,2019,9(2):118-120.
[6]李敏.浅谈应用型人才培养背景下的《嵌入式系统开发与应用》课程建设[J].物联网技术,2019,9(2):121-122.
[7]邹心遥.创新能力导向的高职理实一体化实训室建设[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7(4):225-228.
[8]缪成贵,俞浩,张孝林.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实践教学改革探索[J].黑河学院学报,2019(4):102-103.
[9]石黄霞,董晓红,刘光辉.应用型本科《数字电子技术》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新智慧,2018(7):27-28.
[10]尤莉艳,姜辉,马朝红.应用型本科结构化学教学改革的探索与思考[J].求知导刊,2017(16):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