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有玲
摘 要:当前农村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不容乐观,主要表现在教育者的观念陈旧落后、教育效果单一不明显、部分师生心理状态不好、硬件保障不到位、专业师资严重缺乏、培训交流活动过少、制度机制不健全等十方面问题。我们要正视问题所在,积极改进相关策略,促进农村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持续、健康发展。
关键词:农村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现状及问题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9)01-0101-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9.01.061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年修订)》要求,以中西部地区和农村地区发展为重点,推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全面、协调发展。近年心理健康教育在农村中小学备受重视,已經作为地方课程开设,成为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实施素质教育、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提供了有效途径。但发展现状不容乐观,还是存在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亟待研究解决。
一、教育者的观念陈旧落后
首先,许多教育管理者的“应试教育”观念根深蒂固,认为心理健康教育是多余的,在师资配备、经费支持、课程实施等方面都落实不够,主观上边缘化心理健康教育。
其次,许多教师都认为心理健康教育主要面向的是有心理问题的学生,重视解决心理问题,而不加强心理预防。还有些教师认为心理健康教育是专职心理辅导教师的工作,与自己毫无关系,使得心理健康教育成果打了折扣。
第三,许多农村学校虽然开设了心理健康教育课,但往往被主干学科所取代,心理咨询辅导走过场、应付上级检查。加上从教人员以非专业教师兼任居多,缺乏必要的心理学理论知识,谈不上什么策略与技巧,使得课程实施形同虚设。
二、教育效果单一不明显
学生心理健康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家校共同发力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但往往是学校的心理咨询辅导教师孤军奋战,其他学科排挤、家庭教育缺失,导致心理健康教育效果不好。
全社会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尚未普及,文化氛围不浓厚。社会、学校、家庭对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不够,许多中小学生的心理状态会被不良的社会现象所影响,尤其是现代信息快速传递的今天,不良、消极的手机信息对孩子们的负面影响也特别严重,仅靠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是远远不够的。
三、部分师生心理状态不好
当今社会经济高速发展,许多教师行业内外的竞争压力巨大,诸如薪酬待遇、升学压力等,导致他们心理健康状态不佳,职业倦怠、情绪烦躁、人格障碍等现象比较严重,师德行为偏差、过激的不在少数,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的行为时有发生。这种亚健康心理状态不容忽视。
信息化时代下,诸如暴力、色情、庸俗的许多不良信息充斥着网络,严重影响着孩子们的身心健康。许多孩子思想偏执、行为自私、唯我独尊、三观缺失,抗挫能力太差,厌学情绪严重……这些表现都是心理出现了问题。
四、硬件保障不到位
硬件保障不完备是农村心理健康教育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经费投入少、硬件设施差、教育资源不足等现象严重,有些学校心理健康咨询室只是一间办公室,功能区设立不合理,还有的和其他功能室“一室几用”,心理健康教育无法正常开展。
五、专业师资严重缺乏
近年,省市县高度重视心理健康教育专业教师的培养,但农村学校的专业师资缺乏仍然是制约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许多学校的心理咨询教师都由班主任或其他学科教师兼任,简单把心理健康教育划分到德育管理中,形式单一、不科学,往往忽视了学生心理出现的深层次问题。变了味的咨询与辅导,不但未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有时却适得其反。
六、培训交流活动过少
农村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专职教师很少,学校内部心理教研活动几乎空白,校级之间的交流活动几乎没有过。他们授教过程中的困惑无法得到交流,甚至对学生的心理辅导效果有时会持怀疑态度。这就需要农村学校搭建校级交流平台,有效保证专职心理教师进行交流,行政教育部门也要着力组织培训活动,及时解决他们在一线心理辅导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满足这些专职教师的工作需要和业务能力提升需求,促进其自身的专业成长。
七、制度机制不健全
目前,农村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督导考评以及专职心理教师的职称晋升、培训深造等尚未制度化。正是因为缺乏必要的规章制度做保障,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正常开展无法保证。虽然有些学校建立了组织体系,制定了运行机制,但由于不切合学校实际,未充分考虑到学校的实际条件,所以运行效果还是不尽如人意。
八、农村学校社团活动开展不丰富
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有利于促进学生良好的心理、行为习惯养成,让他们在活动中塑造积极向上、乐观豁达、自立自信、自主自强的人格品质。但是由于农村学校办学条件相对落后,硬件不完善,加上应试压力大,只是一味地追求教学高质量,许多社团活动形式单一、活动次数少,孩子们没有了欢乐的歌声,没有了灿烂的笑容。这样的校园压抑、无生机,孩子们的心理容易出现问题。
九、农村留守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不佳
许多留守学生的家庭教育严重缺失,几乎是个空白。由于父母长期在外打工,留在家里照顾他们的监护人不能顾及到学生的心理情绪变化,容易出现孤僻、胆小、自卑等心理问题,害怕与人交往,厌学、逃学现象时有发生,出现了许许多多的心理、行为偏差,令人担心。
十、社会关注留守学生心理问题不够
解决农村留守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需要社会、家庭和学校互动完成,但是社会群团组织关注留守学生不够,没有尽到教育、管理职责,加上群团组织功能发挥不充分,不能定期开展诸如道德教育、传统文化教育和心理专题辅导教育活动等,使得留守学生的心理问题不能及时解决。
综上十个方面,农村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还存在许多问题,我们要用发展的眼光审视这些难题,分析原因所在,改进举措办法,积极促进各项工作稳步向前发展,努力开创农村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新局面。
参考文献:
[1] 赖运成,余函静,陈建霞.我国农村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应对策略[J].宿州学院学报,2015(11).
[2] 杨会芹,张波,郭雪萍,等.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与教育对策[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