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惠灵,黄江宾,杨立民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75医院,厦门大学附属东南医院病理科,漳州 363000;*通讯作者,E-mail:ylm013@163.com)
皮脂腺在胚胎发育中属于内胚层来源,其异位常发生于同样来源外胚层的组织中,如口唇、外生殖器等,而异位于食管等内胚层来源的器官较罕见。我院收治1例,现报告如下。
患者,女性,47岁,因“上腹部间歇性闷胀痛1月余”于2017年5月30日就诊我院消化内科,与进食和体位无明显相关联,偶有反酸、嗳气,恶心,哽噎感;无呕吐,无畏寒、发热,无胸闷、心悸,无咳嗽、咳痰来我院就诊。查体未见异常。胃镜示距门齿35 cm见一0.4 cm×0.4 cm的黄色黏膜斑块(见图1,箭头所示)。胃镜诊断:食管黄素瘤,内窥镜下取部分组织活检。病理检查结果所见,巨检:灰白色小米大组织1块。镜检(见图2):食管黏膜下层见小叶状分布的细胞,胞质含脂质呈泡沫样细胞团,细胞团周围可见鳞状上皮及基底样细胞,界限清楚,周边见慢性炎细胞浸润。病理诊断:食管皮脂腺异位。患者行氩离子电凝术后6个月复查胃镜,一般情况良好,未见病变复发。
图2 食管黏膜中见皮脂腺小叶 (HE,×100)
食管皮脂腺异位在1962年被首次发现[1],较为罕见。该病发病原因尚不明确,目前有2种理论[2]:一是食管黏膜上皮化生,由食管黏膜上皮化生为异位皮脂腺上皮;二是先天性胚胎发育异常,指食管从内胚层发育中出现的错位。文献报道该病发病年龄在33-67岁之间[3],多数病变发生在年长患者,未见发生于儿童,这在一定程度上更支持食管黏膜上皮化生理论[4]。食管皮脂腺异位多见于食管中下段,该病无明显临床症状,多数在胃镜检查或尸检中偶然发现,内窥镜下无明显特异性,多表现为淡黄色隆起灶,与周围组织界限清楚,可为多发。食管皮脂腺异位内窥镜下表现与黄色瘤类似,内窥镜医师易误诊为黄色瘤[5],从而对病变进行氩离子电凝术,而未进行病理检查,导致该病的检出率较低,这可能也是该病较为罕见的原因之一。
病理检查,显微镜下可见含脂质的、胞质呈泡沫样的皮脂腺样细胞团,呈叶状分布,细胞团周围可见鳞状上皮及基底样细胞,界限清楚。食管皮脂腺异位显微镜下可见明确的皮脂腺小叶,有经验的病理医师不难诊断,但由于该病较为罕见,低年资病理医师对该病认识不足,容易误诊、漏诊。
食管皮脂腺异位主要需与以下病变进行鉴别诊断:①黄色瘤:表现为隆起于食管黏膜表面的黄色或灰黄色斑块,是吞噬类脂质的巨噬细胞在食管黏膜局灶性聚集形成的瘤样增生,内窥镜下两者较难鉴别。显微镜下两者不难鉴别,食管皮脂腺异位表现为叶状分布的含脂质的皮脂腺样细胞团,细胞团周围可见鳞状上皮及基底样细胞,黄色瘤则表现为片状分布的泡沫样细胞,通常不呈叶状分布。②颗粒细胞瘤:内窥镜下见表面黏膜完整、光滑,多为灰白色或黄白色半球形隆起,无分叶,与周围组织界限清楚,多为单发。内窥镜下两者表现相视,不易鉴别。显微镜下颗粒细胞瘤,肿瘤细胞排列成条索状或巢状,体积胖大,呈圆形或多角形,胞质丰富,内可见红色嗜酸性颗粒,细胞核位于中央,小而深染,核分裂像罕见。
食管皮脂腺异位属于良性病变,未见发生恶变倾向及严重并发症的报道[6],若患者无症状或病变较小可不做任何处理,伴有消化系统症状时可进行对症治疗。本例患者有反酸、嗳气、恶心、哽噎感等症状,在内窥镜下行氩离子电凝术,症状缓解,术后6个月行内窥镜复查,未见复发。
总之,食管皮脂腺异位为良性病变,较为罕见,内镜医师及病理医师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对该病的检出率。目前该病的报道较少,对于病变流行病学分析、疾病发展及预后有待进一步观察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