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 凯 □ 康剑梁
上海海洋大学 工程学院 上海 201316
双证融通指基于学历教育与职业资格培训之间共同的以职业能力为本的教育培训要求,探索专业教学标准和职业技能标准的融通,以及学历教育课程评价方式和职业技能鉴定方式的融通,从而实现学历教育与职业资格培训的衔接贯通,实现职业资格证书和学历教育课程学分的转换互认。
双证融通有四种类型:面向院校学生的课程重组型双证融通、面向院校学生的学分认可型双证融通、面向培训学员的直通车式双证融通和面向持证学员的证书认可型双证融通。
我国作为制造业大国,将制造视为国家战略,立足“中国制造 2025”,坚持创新驱动、智能转型、强化基础、绿色发展,加快从制造大国转向制造强国。
为贯彻落实 “中国制造 2025”,2018年上半年,上海发布了全力打响“上海制造”品牌加快迈向全球卓越制造基地三年行动计划,引领“上海制造”再出发,擦亮新时代“上海制造”新名片,迈向全球卓越制造基地。
上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共同出台双证融通相关政策,通过学历教育和职业资格培训成果可以转换互认的局面,满足“上海制造”市场需求及高技能人才培养的有力保障。“上海制造”已成为上海工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战略选择,上海各高等院校根据自身的发展,成立制造类研究院所。2016年1月,由上海交通大学、临港集团和临港管委会联合发起上海智能制造研究院筹建工作,在临港科技城园区打造具有国内影响力和国际知名度的智能制造前沿关键基础平台,建设智能机器人、智能传感与物联、智能生产系统等九个研究所。
目前,职业技能学习可分为学历教育和社会培训两大部分。随着市场的发展,社会对技能人才的培养有了更高的要求。
职业院校针对职业教学体系开始逐步完善。为了更好地指引院校职业教学,上海市职业技能鉴定中心开设了一些新的职业技能鉴定项目,包括计算机辅助设计 (CAD)、计算机辅助制造(CAM)、工业机器人等鉴定项目,目的在于给上海各相关职业院校在技能培养上有据可依。
学历教育主要由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部分组成。我国学历教学中的实践教学学时数占总学时数的比例一般为20%~25%,即使近几年部分应用型本科院校为强化工科人才实践能力的培养,增加实训教学学时数,逐步优化实践教学体系,但由于受专业评价指标体系的约束,实践教学学时数比例也维持在30%左右。
上海市就此提出了学分认可型双证融通项目,主要针对上海市高等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开设的学历教育课程,经认定其内容达到相应国家职业资格证书理论考试项目要求的,经过学历教育的学生在取得相应课程的学分后,可凭上海市终身教育学分银行成绩证明,向本市职业技能鉴定部门提出免考相应国家职业资格证书理论知识的申请。审核后,上海市职业技能鉴定部门向符合要求的学生办理相应职业资格证书理论知识免考手续。
通过对学历教育理论知识与职业技能鉴定知识进行对比发现,学历教育中的理论知识和考核要求完全包含了职业技能知识的考核要求。
数控职业资格认证与专业理论教育的对比如图1所示。
▲图1 数控职业资格认证与专业理论教育对比
目前,各个高校都开设数控技术相关课程,也有部分院校开设数控技术专业。由于学生层次结构不同,因此对数控技术而言有着不同的学习方向,中高职重实践、轻理论,本科院校强理论轻实践。
针对上海工业发展趋势,机械专业教师对数控技术相关课程的理论、试验、实践做了探究性教学,确认通过院校的学历教育使学生已经具备了职业技能专业知识及工程实践能力,与职业技能鉴定完全可以对接。
另一方面,学历教育在理论知识的教学过程中,知识储备量远大于职业资格认证考核的知识量,学历教育不仅着重知识教学,更重视素质教育。
数控类课程实训教学是一门综合性实践课程,学生在前期已经学习了专业基础课程,开设的综合应用实训课程,用于培养学生的数控加工实践应用能力。课程培养学生分析图纸,选择加工方案,编写工艺规程,从而进行数控加工编程,完成零件的加工,使零件满足加工精度的要求。
实践教学与职业鉴定的共同目标是提高实践应用水平,主要的实训课程有CAD实训、CAM实训、机床加工实训、测绘实训等。
在学历教育中,各个实训模块往往分学期进行,没有成熟的体系构建与知识点进行衔接。体系构建的目的是培养综合能力,技能鉴定只是一种考核的形式,而不是关键所在。数控等级考核随着技术发展也一直在更新与提高,目的是使持有职业资格证书的技能人才符合市场需求。机械制造类专业在学历教育的实践教学中,已经逐步与市场需求接轨。
由于学历教育与职业技能鉴定还处于部分对接状态,没有重视各个实训项目之间的联系或体系构建,因此目前上海市中高等院校机械类学生参加相关职业证书考试,在参加证书鉴定前仍然需要一段时间进行考试备考。
培养能力是为了满足服务市场的需求,以目前智能制造为例,智能制造归根结底是制造,关键在于加工出的零件符合工艺参数要求。计算机数控机床作为机械制造业中的核心智能制造装备,在制造业中处于无法替代的重要地位,是机械零件生产母体、传统机械制造方法与手段的科学结晶。数控机床是应用数控技术创新机械产品的最初推动力和最成功典范,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各种数控机床得到了非常广泛且高水平的应用[1]。对于设备的应用,关键是需要有一批高技能人才为支撑,学历教育与职业技能教育是有力保障。
应用型本科院校在原有的数控实训基础之上,对相关教学体系进行了完善与优化。根据上海市职业技能等级鉴定能力的要求,对数控加工试题进行分析与探究,结合生源及教学设备开展实训教学实践。针对上海市职业技能鉴定试题库中数控二级、数控三级、数控四级部分鉴定题库与典型案例教学,以技能等级为梯度进行实训教学,可以使学生对应考取相关的数控类职业资格证书。
日常教学中,数控教学体系与考试等级对应关系如图2所示。
▲图2 数控教学体系与考级等级对应关系
以零件加工过程初级、中级、高级为梯度进行案例讲解,学生分组领取任务案例,进行团队协作完成任务。在实践教学过程中,选择上海市职业技能鉴定题库中有指导意义的典型加工案例和加工图纸,进行具体讲解和分析。
采用逐级递进式项目教学法,其实施步骤如图3所示。
▲图3 逐级递进式项目教学法实施步骤
数控实训教学体系的构建是为了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使学生具有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符合实践生产要求。随着数控技术应用的智能化,出现了具有代表性的智能制造装备,如五轴加工中心、车铣复合中心、三维打印机等。新技术的出现促使制造业飞速发展,生产出的产品在精度上有新的突破。双证融通的最终目的是使学历教育更好地与职业技能鉴定接轨,为在应用型本科教学计划中构建实践教学体系做铺垫,是学生就业及社会发展的需要。
以CAD和CAM技术为例,利用现代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网络技术,将各种图像数据、工艺信息、加工数据通过数据库集成在一起,形成信息处理的高度一体化,进而支撑现代化制造,成为现代工业制造的基础。这其中,职业技能鉴定与理论知识积累在后期综合应用中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设计双证融通课程体系时,要具体分析职业标准所要求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将这些要求融合到教学和评价体系中,优化训练条件,创新训练手段,提高训练效果,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同时,按源于标准、高于标准及教学标准化的原则,及时将企业新技术、新工艺等渗透到课程体系或课程教学内容中。对目前没有合适的国家职业标准的专业,可引进国内外知名企业的专业技术证书,与政府、行业、企业合作,共同开展地区或行业的规范性职业标准制定工作,以形成以国家职业资格标准与国内外大公司专业证书相结合的双证体系,体现新课程体系的先进性、职业性与实践性[2]。
双证融通促使职业教育与学历教育衔接,为高技能人才培养提供有效路径,从而显著提升学生的基本实践能力与基本操作技能、专业技术应用能力与专业技能、综合实践能力与综合技能、实际动手能力与实践经验,开发学生潜在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使学生符合社会需求和企业需要,成为满足岗位对接要求的机械类专业人才,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