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镒杰 □ 赵 华 □ 李欣仪 □ 赵 娜
上海电机学院 201306
垃圾分类可以避免由填埋或焚烧引起的环境污染,是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环节和内容,既可以减少土地占用,又可以减少环境污染,同时还能够节约资源,是实现垃圾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的最佳途径,在垃圾管理中具有重要的意义。根据我国现行政策,垃圾分为有害垃圾、易腐垃圾和可回收物。笔者对我国垃圾分类的现状进行分析,基于此提出促进垃圾分类的解决方法。
我国目前的垃圾回收方法是垃圾集中回收,由居民将生活垃圾收集后丢弃至公共垃圾桶。政府部门并没有强制的垃圾分类要求,致使居民对于垃圾分类的意识不够强。以上海市为例,上海市政府每年用于建设垃圾分类设施、支付垃圾收运服务、开展宣传培训等实施垃圾分类政策的费用已高达3亿~4亿元,尽管不少市民表现出垃圾分类的意愿,但实际由于大部分居民不了解垃圾分类的意义及对垃圾分类带来的环境福利直观感受不深刻,实际参与度并不高,分类正确率也较低。
而在日本,公民参与是垃圾分类协同治理机制的核心。日本政府很早就对中、小学生进行环境教育,将垃圾问题纳入小学社会课课本。在日本,垃圾要分类,要定时定点扔垃圾,早已成为家喻户晓、老幼皆知的规矩,完全融入到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每户日本家庭都要定期参与垃圾回收地点的相关工作,负责给每家每户投放出来的垃圾套上蒙罩,以保持垃圾堆放地点的清洁。
一个完整的垃圾分类体系,在分类投放、分类运输及分类处置方面均需要配置相应的设施,这样才能实现真正的垃圾分类。
目前,我国垃圾终端处理方式普遍是填埋和焚烧。这两种方法都是将任何成分的垃圾混合处理,而没有做到分类处理,实质上并没有真正实现垃圾的减量化和资源化。
我国生活垃圾分类处理法律体系尚不完善,现行的法律法规,如《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城市生活垃圾管理办法》等,都提到对城市生活垃圾应该逐步做到分类收集、运输和处理,这是原则性规定,缺乏相应的配套法规与实施细则,内容不够明确和细致,导致虽然很多地区已经开展垃圾分类工作,但是垃圾分类的标准不一致,垃圾分类五花八门。
相比而言,日本制定了三个层次的法律来保障垃圾回收的有效实施,通过法律明确国家、地方政府、企业和民众所应承担的责任。
在我国,90%以上的可利用废弃物实际被填埋或焚烧。每年15亿t的建筑垃圾中,再生利用的仅有几千吨。实现垃圾最大利用的前提便是垃圾分类,在北京、杭州等地,垃圾分类试点已经推行了约15年,却未见明显成效。
随着更多地区开始推行垃圾分类,以政府购买服务形式进行垃圾分类项目的地区越来越多。近年来,北京、上海、浙江等地的垃圾分类服务业务呈扩大趋势。2015~2017年,我国垃圾分类招标项目数量对比如图1所示。
▲图1 2015~2017年垃圾分类招标项目数量对比
利用互联网设计开发垃圾分类的终端设备,使居民易于参与并通过垃圾分类获得积分、参与公益项目,进而使居民意识到参与垃圾分类是一件有意义的事情,激励并引导居民进行垃圾合理分类,使垃圾进入合理的垃圾桶。
所设计的垃圾分类终端设备,实质为一款智能分类压缩垃圾桶,是新型分类垃圾桶与小程序相结合的智能产品,主要用于社区垃圾分类,可将垃圾分为有害垃圾、易腐垃圾、可回收垃圾、其它垃圾。
移动电话中对应的程序界面如图2所示。用户扫描垃圾桶上的二维码,通过微信自动登录小程序,在个人中心内点击领取二维码贴后,即可得到二维码贴。
用户可在自动垃圾袋领取点领取对应分类的垃圾袋,垃圾袋具有不同颜色,每一种颜色代表一种类别。
用户扔垃圾时,不需要携带移动电话,只需将所领取的二维码贴贴在垃圾袋上,即可分类扔垃圾成功,并且获得相应的积分。
▲图2 程序界面
垃圾桶具有监测装置,通过内部摄像头来监测扔垃圾行为;具有计数功能,通过传感器计数,并传送至后台记录;具有扫码功能,可通过扫码用户二维码来匹配用户;具有饱和提醒功能,在垃圾桶饱和状态下发出提醒。部分垃圾桶还具有压缩功能,在垃圾累积到一定程度时,将自动压缩垃圾,节省空间。
用户扫码后扔每一批垃圾,都会获得一定的拼图百分比,百分比达到100%,就可以获得一块小拼图,九块小拼图即可拼出一张完美的图画。每个小拼图和大拼图都可以兑换一定的商品奖励,奖励按照拼图的数量与大小进行区分。
用户扫码后每扔一批垃圾,除有拼图累积外,还会有公益积分。公益积分可以兑换相对应的公益产品,然后进行捐赠。
目前我国垃圾分类现状堪忧,其原因在于居民对于垃圾分类的意识不强,参与度不高,法律政策体系权责不明晰,以及垃圾分类基础配套设施不完善。我国垃圾分类现状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甚远,国家正努力完善并健全相关法律法规,明确垃圾分类标准。除此之外,还应提高居民参与意识,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并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笔者提出促进垃圾分类的解决方法,设计开发垃圾分类终端设备,提高居民参与度及公益性,使垃圾分类真正成为一件有意义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