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在“学业水平考试与高考命题建议”里提出:命题时“选用的语言材料要具有时代性、典型性和多样性,贴近学生生活,充分体现语文学科特点”“减少针对单一知识点或能力点的简单、碎片化的试题数量,应体现语文素养的综合性、整体性”“避免以单纯的知识点和能力点设计考题”。近年来的高考现代文阅读、古代诗文阅读等都体现这种命题思路和原则。2018年全国卷开始将“成语的辨析与使用”“句式的辨析与选用”“病句的辨析与修改”放在同一个语段中,通过“同文语境”去考查,2019年高考也延续了这一命题形式,解决了“以单纯的知识点和能力点设计考题”导致试题简单化、碎片化的问题。可以说,备受诟病的标准化考题愈行愈远,“以阅读为中心”的语文高考改革理念已经得到全方位贯彻并深入人心。
对于高考命题而言,无论是现代文阅读、古代诗文阅读还是“同文语境”考查,都涉及对阅读材料的选用,而这些考试材料的选用标准应该是同课本教材一致的,“应具有典范性和时代性,文质兼美,体现正确的政治导向和价值取向……格调要积极向上、健康明快”。但是,现实却是,在可供选择的书海文林里,难有一篇文章恰好是符合高考材料要求能供命题直接使用的。可以说,再好的命题材料也都是需要“删改”的。因此,我们常常会看到试题材料文末注有“摘编自”“节选自”“有删改”之类的字眼,这也能体现命题的科学严谨。
但每一篇能够得以发表的文本都是一个有机整体,是难以分割的,经典尤其如此。在对论述类文本、文学类文本、实用类文本、文言文等考题材料的“摘编”“删改”中,尤以文学文本为最难。汪曾祺曾在《自报家门》里这样说:“语言的美不在一个一个句子,而在句与句之间的关系。包世臣论王羲之字,看来参差不齐,但如老翁携带幼孙,顾盼有情,痛痒相关。好的语言也当如此。语言像树,枝干内部液汁流转,一枝摇,百枝摇。语言像水,是不能切割的。一篇作品的语言,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可见,作家对作品语言是有追求的,有的甚至增之一字则太长,减之一字则太短,因而,对文学文本的“删改”具有代表性,也最见命题者的功力。
研究高考文学类文本删改手法及技巧,不仅可以沟通文本、文本作者和命题者,有助于我们触类旁通,举一反三,更加深入地理解命题意图,更好地指导我们的复习工作,提高复习效率;而且换个角度看待试题,帮助我们编制模拟试题,纠偏模拟试题的粗制滥造;甚至对学生的作文写作与修改也不无启迪与指导作用。下面,笔者以2018年全国卷Ⅰ文学类文本阅读《赵一曼女士》为例,从“留”“删”“改”“调”四个方面品鉴其“删改”手法和技巧。
在谈“留”之前,先谈一下“选”。
有相应命题经验的教师都明白,语文命题的过程主要是选材的过程,选材的同时,也就是在命题。材料选得好,试题就成功了一半。其实,选材时就需要考虑:这则材料是否符合《课程标准》和《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的命题要求;哪些内容可设置什么样的题目,这个题目是在考查哪个考点,这个题目能考查学生哪方面的能力;是否能对接课本,课本知识会得到怎样的迁移;学生可能得多少分,区分度如何;材料是否符合中学生阅读水平,是否触及宗教,是否触及政治底线等。
《赵一曼女士》是阿成的短篇小说代表作,曾获得首届鲁迅文学奖,具有典范性和时代性,且属“革命文化”成果。作品和作家也巧妙贯通了《课程标准》中的“中国革命传统作品研习”“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研习”几个学习任务群,三道试题能够有效检验考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因此,这个文学文本选材很成功。
在留存方面,命题者最大限度地保留了原作的内核、内容及文本特色、作家风格。
先说对内容的保留。赵一曼是一位真实存在的抗日女英雄。《赵一曼女士》通过讲述赵一曼被捕、受审、逃走、就义的过程,表现了她的坚贞不屈、大义凛然、视死如归。不同的是,阿成的小说《赵一曼女士》带有“新历史主义小说”的痕迹,作者除了表现“赵一曼”这一人物形象在人们传统印象中的“硬”外,还复原了热爱生活、热爱生命的“人”性。小说重点讲述了她策反警士、护士,出逃再被捕及英勇就义的经过,复现了她给儿子的遗书,突出表现她“身上弥漫着拔俗的文人气质和职业军人的冷峻”。
命题者对小说塑造的人物形象未作任何拔高,而是原封保留,因而考生眼中的“赵一曼”是一位机智聪慧,刚柔并济,集英雄、凡人、母亲、女人等诸多身份于一身的抗日女英雄。这样的人物形象不是平面、单一的,而是真实、立体、有血有肉的,其榜样性高而可攀,触手可及,更令人信服、敬佩。
再说对写作手法的保留。这篇小说突破了传统写法,“在相当小的尺度内安排了三种声音:有现实对历史的追问、沉思,历史的现场叙事,还有史料的拼贴。在这三重声音沉着从容的合鸣中,人们看到了一位英雄和圣女”(著名评论家、鲁奖评委李敬泽语)。小说以第一人称“我”展开散文化叙事,内聚焦(限知视角)、零聚焦(全知视角)、插叙等多种叙事角度和方法交互使用,机动灵活地展示了赵一曼的性格与人格。这些手法,命题者尽最大限度地予以保留。
小说还特别保留了“陌生化”的称谓和写作“闲笔”。
与传统的烈士、同志、英雄等称谓不同,阿成创造性地称赵一曼为“女士”,这个称谓对读者来讲是“陌生化”的。“陌生化”是一个著名的文学理论,由俄国形式主义评论家什克洛夫斯基提出。这个理论强调的是在内容与形式上违反人们习见的常情、常理、常事,同时在艺术上超越常境,给人以感官的刺激或情感的震动。“赵一曼女士”这一称谓即是这样,尽管人们传统印象中的“赵一曼(女英雄)”和“女士”表面似不相关,但内里存在联系,这两种因素形成对立和冲突,而正是这种对立和冲突造成了“陌生化”,这便既表达了作者对主人公的尊敬,又引起了读者的注意和震动,取得了意外的艺术效果。
而“闲笔”一词,最早出自金圣叹之口,他认为小说中的“闲笔”是非关情节因素的描写,但能“向闲处设色”,即丰富小说的审美情趣,增强小说的艺术感染力。叶朗在《中国小说美学》中也指出:“所谓闲笔,就是用点缀穿插的手段,打破描写的单一性,使不同节奏、不同的气氛互相交织,从而增加生活情景的空间感和真实感。”由此可见,“闲笔不闲”,它具有多重审美功效:强化作品的真实感和动感,拓展小说的叙事空间,调节小说的张弛度,增强阅读的趣味性等。
《赵一曼女士》中有多处“闲笔”,命题者特别保留了结尾部分“我”和“老人”两个陌生人之间有意无意搭讪的“闲笔”,以说明赵一曼永远活在人们的记忆里。
高考文本较为完好地保留了原作人物形象特点及独特的写法,并以之入题(三道试题均有涉及),既让考生“深入体会革命志士以及广大群众为民族解放事业英勇奋斗、百折不挠的革命精神和革命人格……感受其无私无畏的爱国精神……陶冶性情,坚定志向,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实现高考“立德树人”的考试目标,也很好地考查了考生语文核心素养。
这一文本的选留彰显了命题者高度的政策水平,开阔的阅读视野,深厚的理论功底及扎实的鉴赏学养。
“删”是命制文学类文本阅读试题的一项大工程。
“删”的目的和原则是压缩文字量,保留命题点。为此,既要大刀阔斧,将“旁逸斜出”、与命题无关的文字斫删刈除,又需原汁原味地保留作家作品的风格特色。其实,一旦选中阅读材料,命题人可能就会把它们视如己出,难以割舍,因此,“删”也是一个艰苦甚至痛苦的过程。
《赵一曼女士》原文4 800多字,共78段(根据原刊《人民文学》1995年第5期统计,小说引用的审讯报告、遗书及附件均按1段计,下同);用作高考文学类文本阅读材料时1 600多字,共30段。原作被删掉了3 000多字,占三分之二篇幅,其删刈可谓大刀阔斧。
命题者的删刈主要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1.对段落的删刈
这是删刈的重头戏。命题者删除了40多个段落,这些段落主要为以下几个方面。
①环境描写。如对医院、教堂、哈尔滨城市、冬雪、逃走时的天气等环境描写。这些散文化的环境描写,表现出地处东北的哈尔滨别样的城市风貌,也有着营造小说独特的艺术氛围、烘托赵一曼人物形象的作用,本是小说特色之一,但为了制题需要,命题者大胆舍弃了。
②次要人物及其一些言行的描写。如滨江省警务厅的大野泰治、撰写对联的孙羽林、开车的白俄、远间警佐、司法主任千叶巡官、司法警士松本英雄、特务科翻译周质彬以及哈尔滨侨民群像等。作者详列这些人物职务及姓名,是为了强化小说的真实性。这些人物有的无关紧要,有的则在小说中占有重要席位,如大野泰治,他是赵一曼的主审,“不仅是一个军人,也是一个工于心计的政客”,狡猾、凶残,他的形象反衬了赵一曼的坚强和民族精神;又如女护士韩勇义,在帮助赵一曼逃跑筹措经费时“卖掉了自己的两个戒指,两件大衣和其他衣物,共得六十元”,这也从侧面看出赵一曼的“策反”能力和共产党人的人格魅力;还有白俄司机,他边开车边哼唱,一车人默听,这也是精彩之笔,创造出一种紧张、压抑的氛围。但因这些人物或其言行不足以表现主要人物及命题要旨,也被命题者忍痛割爱了。
③“我”的表述(抒情或议论)。如“我”去医院的心理,“我”对赵一曼的猜测,“我”对“白山黑水”“四境桑麻”的联想和理解,“我”对共产党员赵一曼的敬佩和“有人”对该党“工作能力”的恐惧,“我”对女人倾吐欲的分析等。这些表述,是小说跨时空的内聚焦形式的呈现,勾连起作品的现实和历史,强化了作品的真实性,也是小说一大特色,但限于篇幅字数,命题人做了取舍。
④对赵一曼的一些描写。如写赵一曼“是一个善于表达,又善于捉摸对方心理的女人,与她接触过的人都十分信赖她”“是一个细致,也很谨慎的女人”。尽管这些直接描写也很好地展示了赵一曼的性格特点和人格魅力,但过于直白,限于篇幅,也删掉了。
⑤赵一曼第二封遗书及附件。原作写赵一曼被日军枪杀前,曾留下两份遗书,内容不尽相同,第一份遗书慷慨豪迈,第二份遗书相对悲戚,但都表达了赵一曼对儿子的殷切期望和坚定的抗日决心。试题文本留存了第一份,删掉了第二份。原作最后有一个“附件”《滨江省警务厅关于赵一曼的情况报告》的一部分,介绍了赵一曼的基本情况,“附件”第四部分的三条“意见”,表面看是日方的教训总结,实则又从另一个角度表现了赵一曼极强的工作能力及牺牲的意义。遗书及附件据命题需要,命题人做了取舍。
2.对语句的删刈
语句的删刈有多处,可谓遍布全文。此举几例。
①原作:后来,得知赵一曼女士在日伪统治时期曾在这里住过院,我便翻阅了有关她的一些资料。删作:后来得知赵一曼女士曾在这里住过院,我便翻阅了她的一些资料。②原作:在任何地方见到她,你都能很快在众多的人当中看出她别于他人的风度。也正是由于这一点,大野泰治认定自己捕获了东北抗日联军的一个重要人物。删作:在任何地方,你都能看出她有别于他人的风度。③原作:那儿的钟声,响在冬夜里,会传得很远很远,山壁还会有幽远的回声。钟声里,抗联的兵士正在森林里烤火,烤野味儿吃,或者唱着杨靖宇将军谱写的歌曲“火烤胸前暖,风吹背后寒……战士们哟”,这些都能给躺在病床上的赵一曼女士留下清晰的回忆。删作:冬夜里,钟声会传得很远很远。钟声里,抗联的兵士正在森林里烤火,烤野味儿吃,或者唱着“火烤胸前暖,风吹背后寒……战士们哟”……这些都给躺在病床上的赵一曼女士留下清晰回忆。④原作:在医院里,赵一曼女士单独一个病房,由南岗警察署派来的警察昼夜24小时轮流看守。删作:赵一曼女士单独一间病房,由警察昼夜看守。
语句的删刈,要么是因为繁冗赘余,如例①;要么是蒙后省,如例②;要么是为了不蔓不枝,如例③④(“昼夜24小时”也赘余)。总之,是为了最大限度地节省文字,以便更好地命题。
为了保留原作内容和特色,命题的一般原则是能不动则尽量不动,但如果原作用词、语意等存在问题,或删刈后不够流畅,则需要修改或增补,其目的是为了给考生提供一篇语言规范、流畅,文脉浑然一体,文意严丝合缝,堪为范文的文本。
对《赵一曼女士》词句的修改与增补亦有多处,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一是修改词语。如:①“一个病房”改为“一间病房”;②“被抓获”改为“被捕”;③“叔父”改为“叔叔”;④“一棵烟”改为“一颗烟”;⑤“一伙人立刻向宾县方向逃去”中的“一伙人”改为“大家”;⑥“以后,赵一曼女士经常对董警士聊抗联的战斗和生活”中的“以后”改为“此后”,“对”改为“与”;⑦“赵一曼女士用通俗的、饶有趣味的小说体裁记述日军侵略东北的罪行,写在药纸上”中的“饶有趣味”改为“有吸引力”,“药纸”改为“包药的纸”,删掉“裁”;⑧“(日军)马上乘车去追”中的“乘车”改为“开车”。⑨“一个年迈的老人”中的“个”改为“位”。
修改词语,要么是为了更为精准,如例①(“一间”)④(“一颗”)⑥(“此后”),要么是为了强化感情色彩,如例②(“被捕”一词更能突出赵一曼的英勇)⑤(“大家”一词更显“团结”,更具褒赞性)⑥(“对”是单向的,“与”则是双向的,突出赵一曼的随和,双方的融洽)⑧(“开车”一词更见日军的急迫、凶恶)⑨(“位”是尊称),要么为了便于考生理解,语意更为明确,如例③(“叔叔”)⑦(“药纸”表意不明)。
二是增补词语。如:①“看出她别于他人的风度”中,“别”前加“有”;②“她觉得有把握试一试”中,“试一试”前加“去”;③“赵一曼女士端庄地说”中,“端庄”前加“神情”。
增补词语是为了让语言更为流畅,更富节奏感和形象感。
三是修改句子。如:①“哈尔滨市的伪市立医院,如今仍是医院”修改为“伪满时期的哈尔滨市立医院,如今仍是医院”;②“在赵一曼女士率领抗联活动的小兴安岭的崇山峻岭之中,在珠河县附近,也能够听到来自坡镇(一面坡)那座教堂的钟声”修改为“赵一曼女士率领的抗联活动在小兴安岭的崇山峻岭中,那儿能够听到来自坡镇的钟声”。
句①是小说的首句,改句一开始便复现了小说的背景,更切考试文本;句②语句繁冗且淹没主语,改句规范、简洁、流畅。
需要说明的是,为了尊重历史,突出小说的真实可信,考试文本引用的审讯报告及遗书在内容上只字未改,尽管其大有可改的空间。
“调”,即调整语(段)序。
这主要体现在考题文本的第5段:①白色的小柜上有一个玻璃花瓶,里面插着丁香花。②赵一曼女士喜欢丁香花。③这束丁香花,是女护士韩勇义折来摆放在那里的。④听说,丁香花现在已成为这座城市的“市花”了。
这一段70多字,由原作第13、14、15段3个段落200多字调整压缩而成,其中句②是由第14段压缩后插入的,句③是由第15段修改后插入的,如此调整段(语)序,节省了文字,便于考生阅读作答。
“删改”原文犹如焗匠焗碗,需要严丝合缝、滴水不漏;又如修复师修复古董,需要不留痕迹、复旧如旧、复新如新。由上述的比较分析,我们足见命题者的苦心与匠心,值得慨叹赞佩其能力、功底和才华。
当然,正如有人偏激地认为“任何形式的名著缩写都是对原著的背叛,都无法表现原著韵味于万一”一样,仔细比对原文,深入思考,我们也会看到高考文学类文本“删改”方面的一些缺憾。
一篇具有“典型性”的优秀文学作品,其特色成就往往是多维的,但由于命题“删节”的需要,其典型性、丰富性会被普遍降低。特别是对一些看似与命题无关、“旁逸斜出”的文字的删除,有的可能无伤考题,甚至值得称赞,如2012年全国卷对老舍小说《马裤先生》中另一人物——“一位四十来岁平平无奇”“脸上的肉还可观”的“我”的“对面的客人”的删除,使故事更集中,人物形象更鲜明;有的则影响考生的理解和答题,如2010年全国卷文学类文本阅读选的是莫泊桑的《保护人》,命题者删除了一些介绍人物活动社会背景的文字及玛兰喋喋不休的语言描写,看似无用,却恰是对其形象的凸显,删去就削弱了人物性格的鲜明度,使其形象模糊不清。这就难怪有的考生难以判断玛兰是干好事还是干错事,是一个好人还是一个爱“显摆”的人。删改后的玛兰确实给人“有责任感”“乐于助人”,是一个“忠厚而上了当”的好人的错觉,甚至和逢事便推诿扯皮的一些官员形成对比,这就和答案中提到的玛兰“自私”“伪善”的评价有很大出入。
再说《赵一曼女士》,这篇小说同阿成的其他小说一样,有对哈尔滨城市地域文化特色的描写,也有“我”叙述故事时的自嘲、调侃,还有着喜用短句、一句一段的句段形式,这些都是阿成小说的特色,尽管命题者努力留存,但限于篇幅,还是不可避免地被削弱或淹没了,这是高考文学类文本阅读材料“删改”方面的软肋和弊端,也是命题者的无奈,可幸的是,经过多年的考试实践,大多数文本作者、应试师生均适应、理解、认可和赞同了。
此外,对这篇小说的删改还有一些技术性的问题可再进行推敲与商讨。比如,对前例中的词语的删补,窃以为在不违反书写及语法规范,不影响考生理解的情况下,不必苛求,大部分还是以尊重原作原样为好。而有的删补则可能违背了原意,如考题文本第9段的“《滨江省警务厅关于赵一曼的情况》”原作为“《滨江省警务厅关于赵一曼的情况报告》”,删掉“报告”二字,书名号何用?体裁何存?又如考题文本有句“这束丁香花,是女护士韩勇义折来摆放在那里的”,“折来”一词是增补的,这似乎有点臆测原意,也许是为了表现韩勇义的主动和善良,为下一步的“策反”做铺垫?
对比原文,有的修改又不够彻底,如“叔父”一词,考题文本第10段改为“叔叔”,第25段的“叔父”又未进行修改,这便让人生疑,到底是“叔叔”还是“叔父”?是一个人还是两个人?
还有在前述语序调整上,考题文本语序是①②③④,但窃以为①③②④似乎更为连贯,衔接更恰当,更具逻辑性。
高考语文试题对选材原文的“删改”也是一门“遗憾的艺术”,列举上述问题也许有些吹毛求疵,但发现和指出是为了改进和完善。作为被千万人字斟句酌的语文试题更应该精益求精,力争完美无瑕,也只有这样,我们的试题才可能少一些错误、漏洞和瑕疵,才能更好地实现“立德树人、服务选材、引导教学”的高考核心功能。
但瑕不掩瑜,2018年全国卷Ⅰ《赵一曼女士》的选材和“删改”乃至试题命制,在近年来的文学类文本阅读中还是出类拔萃,多维体现了高考的“一核四层四翼”,堪称范本,足以为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