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街区的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开封“七角八巷七十二道胡同”调研

2019-01-10 21:11张献萍
中州建设 2019年3期
关键词:胡同历史

张献萍 李 莉

(1 河南大学土木建筑学院,副教授,475004 2 中州建设杂志社,450000)

1 开封城市历史

开封地处中原,素称“天下腹心,水陆都会。”夏,战国之魏,五代之梁、晋、汉、周、北宋与金先后定都于此,有“八朝古都”之誉,建城已有四千多年历史,一直是我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民国时期,开封仍是河南省会。直至1954年省会迁郑州,开封变为省辖市。

公元960年,后周殿前都点检赵匡胤在开封的陈桥驿发动“陈桥兵变”,建立了赵宋王朝,定国都于开封,称东京。北宋东京在中国城市发展历史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城市布局打破了隋唐封闭式的里坊制结构,商铺临街而设,前店后宅,宋都街区呈现出一派繁华的景象,从张择端《清明上河图》可窥一斑。据文献记载,东京有三重城,外城、内城、宫城,每重城墙之外都有护城壕环绕,整个城市形成以宫城为中心,以御路等城市干道为骨架向四周扩展的城市结构。城内有四条河道,汴河、蔡河、五丈河和金水河。汴河横穿东西、且是南北大运河的一段,是城市的主要交通线。

明代开封是宗室周王的封地,其统治的二百多年间,社会的稳定使经济相当繁荣,周王府建造在北宋故宫旧址基础上,城中遍布子孙王府七十二家。1641—1642年,李自成农民起义军三打开封,城中官军乘黄河涨水,夜决朱家寨和马家口以淹义军。黄河水灌城而过,整座城市,淤于地下。清代,在原城址上重建起来的开封随着政治、经济中心的转移,已不是原来意义上的开封,但惟城市格局保留至今,城市中轴线明显,以方格网为骨架,大小胡同如鱼骨状分布于方格状道路两侧。

2 “七角八巷七十二道胡同”的调查

2.1 “七角八巷七十二道胡同”概述

开封城内道路基本是东西和南北走向,构成棋盘状的格局,纵横交织,历史渊源较为深远。明、清两代流传的“七角八巷七十二道胡同”之说,通过查阅资料,该说法以清光绪年间为准。七角为:行宫角、吴胜角、都宅角、府角、县角、崔角、丁角。八巷为:双龙巷、南京巷、仙人巷、聚奎巷、保定巷、经奎巷、慈悲巷和第四巷。而七十二道胡同现无从考证,应为一个概数。

2.2 “七角”现状调研

都宅角、府角、崔角和县角现已不用。民国三年(1914)的开封府城图中,仍有都宅角、县角。在民国三十七年的城关区全图中,已没有都宅角、县角,改为自由路东段、中段,因扩宽街道所致。都宅角原是明代七十二王府之一的仪封王米在銮的府第,后万历癸丑(1613年)进士都任买下,该地即称都任府宅角,简称都宅角。县角所在地为明清时期的祥符县治所在地。吴胜角位于学院门街十字路口南,原名立圣庙角。从民国三年开封府城图上在学院门街南铁娘娘庙街处有一三圣庙。行宫角位于中山路北段南口的十字路口。清乾隆十五年(1750年)巡查开封,圣驾幸豫,巡抚将抚署改建成行宫(原开封市委大院),后其路口即名行宫角。行宫角现已改造,由四栋高层建筑围合,行宫角东为开封名吃—第一楼包子。丁角、崔角皆以明清时期的望门大族的姓氏而命名。丁角在西司广场以西地带,清光绪前后改称为丁角街,由丁角一街、二街、三街、四街、五街组成,东面包公西湖,西倚城墙,南临包公祠。崔角、府角使用时间不长,民国三年的开封府城图中已无崔角、府角。

2.3 “八巷”现状调研

“八巷”中保留至今的有双龙、南京、贤人、聚奎、保定、金奎(经奎)6巷。慈悲巷改名秀水胡同,第四巷改名生产街。在民国三年的开封府城图上八巷名称仍存在。

双龙巷、聚奎巷纵横垂直,双龙巷东西走向,长560米,因居住过宋太祖、宋太宗两位皇帝,故为双龙巷。双龙巷还有著名教育家杜孟模(1904~1974)故居。该区域被规划为开封市历史文化街区。贤人巷位于原第十四中学西边,南起理事厅街中段,该巷原建有八仙之一的吕祖阁庙,俗名仙人巷。紧挨贤人巷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刘家大院。辛亥革命先驱刘青霞生活和居住的地方。建于清光绪六年(1880年),坐北向南并排两座典型的三进四合院,左右对称。与刘家大院隔街相望的是刘少奇在开封纪念馆,民国年间是“同和裕银号”和河南省银行所在地,两进四面楼房的天井院,4座楼房互相垂直,连成一体。贤人巷的东邻为天主教开封教区的主教座堂,也是河南省最大的天主教堂。该区域也被规划为开封市历史文化街区。第四巷在清代和民国年间与北京的八大胡同齐名是妓女聚集地,1951年7月,人民政府封闭妓院,解放妓女,第四巷随之撤除,改名为生产前、中、后街。保定巷在市区西部,南通省府西街,东通大坑沿街,分保定前、后巷。此街为宋名将狄青得宝刀的地方;清代此处驻扎有兵营,保一方平安,故名保定巷;也有人说该巷有保定人修的祠堂,是保定人的聚集地而得名。金奎巷位于西大街北,东西向与城隍庙后街垂直。南京巷南起东大街,北临开封清代文庙的棂星门。慈悲巷改名为秀水胡同,南京巷西,与之平行。现南京巷路西旧城改造,已被多层商住楼取代,底层主要经营字画。秀水胡同已成死胡同。开封文庙已不存在,但棂星门保存完好,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4 “七十二”胡同现状调研

1990年开封市普查有75条胡同,加上与胡同规模相近的小街,应有百余条之多。胡同以历史掌故、祠庙寺观及历史遗迹、衙府坊宅、生产作坊、吉祥仁爱以及景物和街形走势命名。比如龙亭公园东游梁祠街,此街建有游梁祠,为纪念先秦时期的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孟子在大梁数月游说梁惠王事件,宋、清代先后修建了孟子游梁祠。徐府街,东起南书店街北口,西至中山路北段,明代第一功臣徐达的府宅建于此,故名徐府街,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山陕甘会馆在徐府故址上兴建。油坊胡同、酱醋胡同、烧鸡胡同、炒米胡同、黑墨胡同、镟匠胡同,与《东京梦华录》、《如梦录》等专述开封的古代典籍对照来看,可以显见当年商业、手工业繁荣发达的情景。比如福寿胡同、博爱胡同、仁义胡同等。如翠花胡同、绣球胡同、马齿苋胡同、水车胡同、三眼井(街内有一井而三孔)、鹁鸽市(明代为禽类市场)、北羊市(现今为羊肉市场)、耳朵眼(街形弯曲多,状如耳朵)等。

穿行于开封的街巷胡同,深深感受到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深厚底韵,但同时强烈地感到担忧,作为历史文化名城的标志之街巷,已残破不堪,基础设施简陋、私搭乱建,在原有的房基上加层,尽可能向外扩展,破坏了原有院落的布局,使街道变得狭窄,呈现出衰败的趋势。

现在已经建设完成的鼓楼新天地商业区,拆除了徐府街以南,南书店街以西的大片街区,使明、清乃至民国以经营各种山货、皮草闻名的山货店街消失了以及很有革命意义的三民胡同也消失了。御街东邻的新都汇商业区,也拆除了大片街区。南、北土街拓宽改为解放大道,位于南土街上的吴胜角消失。东西大街拓宽,临街建成商住建筑,虽然在墙头、檐口、外墙面颜色上进行处理,但走在拓宽的道路上,置身于这些“现代建筑”中有一种茫然。振河商业城使鱼池沿街、相国寺后街等一片老街巷消失,取而代之的是风格迥同的现代建筑,丧失了原有的文化风韵。随着特色街道的消失,特色商铺的消失,开封古城的特色也随之消失!新建的鼓楼新天地、新都汇商业区运行并不好。

3 开封历史街区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城市是不断生长的有机体,老城更新发展应遵循城市内在的发展规律,顺应社会进步的要求,有计划地进行城市改造和现代化建设,改善旧城环境,提高环境品质,构筑城市良好品质。

3.1 原则

1)新建:在空间布局混乱、城市环境恶化而又没有可保留的历史建筑的区域,根据规划拆除整体衰败的建筑物和构筑物,梳理道路交通网络,建设基础和服务设施,在考虑城市传统特色和文脉的前提下完善城市功能,提高环境质量。

2)控制:在历史街区的周边区域进行新建时,对建筑的高度、体量、外观、色彩进行引导性规定,使其与街区的传统风貌相协调,成为历史街区的背景,达到历史街区与现代化城市环境过渡的效果。

3)修复:在历史保护价值较低,建筑物和环境质量参差不齐的区域,拆除质量较差的建筑物和构筑物,对有一定保留价值的建筑进行修缮或改造,新建各种必要的城市设施,使这一区域能容纳新的功能,适应现代化生活和发展的需要。

4)保护:历史街区的保护改造要以维护历史街区原有风貌为原则,尽量保持建筑外立面的特征和基本材料以及历史街区的环境氛围,延续历史文脉。为改善居民生活环境,可以根据使用要求对建筑内部设施和空间布局进行合理改造,配备现代化设施。

3.2 策略:

“七角八巷七十二道胡同”铭刻着时代的色彩,体现着时代的文化风貌和精神,它是开封的城市肌理,应有行之有效的对策对这座古城进行保护。

“往昔的唯一魅力就在于它已是过去。”对历史街区的保护,不能太过强调其使用价值,而忽视其巨大的情感和文化价值,要妥善处理历史、今天与未来的关系,以延续城市的历史之脉。世界现代化与城市化步伐日益加快,许多大都市中现代摩天大楼比肩而立,现代文化强烈地冲击着古老的传统文化,日益变化的生活空间影响着城乡环境和人民的生活方式。历史街区的保护与发展变得更复杂、更多样,它不仅仅是物质环境的更新改造问题,而且还广泛涉及到社会、文化甚至是时空等因素。历史街区的保护、发展不管是什么模式的探讨,真正的保护与发展需要在实践中检验。

猜你喜欢
胡同历史
北京胡同
最不像胡同的胡同
Preserving and Honoring Beijing’s Hutongs
胡同凶案
新历史
东明胡同
要钱还是要命
历史上的6月
历史上的九月
历史上的八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