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嘉文 江苏省苏州中学高二(1)班
我把那本装帧精美的食谱放到了柜子的最深处,合上柜门,味蕾记忆的门户便由此打开。
在我的早餐还未变成匆匆忙忙啃的一口面包时,外公总是早起“吊汤”——高汤的味道是唤醒我的最佳方式。我仰躺于床,用力嗅着空气中的香味——蹄膀与鳝骨调和出荤腥却不油腻的味道,炖得越来越浓郁——总害怕这些味道逸散到外头,或是落在灰尘上浪费了。一次,我被这香味勾得实在好奇,一骨碌爬起来潜入厨房。外公见我来,也没停下手中的动作,干脆和我讲解起来。他揭开锅盖,盛了一勺白花花的盐说道:“囡囡看好了,这么多汤,只要把手腕抖三抖,咸度就正好。”“面啊,煮八分,劲道最好。”“加蒜叶呢,只需一小撮,当然,也有人喜欢重青。”
我自然是听得半懂半懵,没想到汤面竟有这么多规矩,“抖三抖”“煮八分”“一小撮”,每一步都用数字框定了。但稀奇的是,这虽说是数字,却又没有一个确定的量,抖的力度如何,到底要抖下去多少? 又是从何而知面熟了几分? ……这些数字似乎没有含义,但每每谈及,外公总是小心翼翼,眼神温和,像是在欣赏着什么,又像是在传给我一味家传秘方。那时,我觉得自己永远都不会做这么玄乎的事情。
我终是顶不过面包馒头的长期轰炸,想着哪一天能吸溜一口自己烧的苏式汤面。好在现在有一种名为数字化烹调的烹饪方式,翻开烹饪书,找到苏式汤面——“两克盐,两克蒜叶,面煮八分钟后捞起……”精准配比的营养,明确给出的数字。站在那一台小秤前,看着上面的数字不停跳跃,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舒畅。我很笃定,精确才是数字的本质属性,一丝不苟是数字的哲学。
汤色晶莹纯正,气味、口感俱佳;然而,我瞪着那碗苏式汤面,面上飘着的碧绿生青的菜叶、肥而不腻的焖肉也回望着我,总觉得那气味里少了些什么,舒展不开。轻合菜谱,按我所记得的,使劲嗅了一下空气。
味蕾记忆之门轰然而开。
我仿佛看见那能够兼顾我们全家口味的富有经验的外公,看到那娴熟的“三抖”。我才明白,原来在我心中弥漫、集结的,不过是一碗“专属”汤面。正如李益“月如霜”的夜,同白居易“影伴身”的夜,定是不同的夜。触碰古今多少人心尖的,也定是他们个体的记忆。
再次看向我煮的苏式汤面,量化每一种食材,将其混合、搅拌、在火上加热,多么像穿着白大褂、戴着护目镜的实验人员,在观察已有确定结果的化学反应。苏式汤面被同质化了,我也被同质化了,在和我手执一样食谱的人之间,我们分不清彼此。而正是外公那玄妙的秘密数字,显示出烹饪的态度,制造出独家的温暖,好让我回望时,望见的不是和别人一样的“风味依旧”。
于是,我挪开冷冰冰的电子秤,洒下自己理解的“三抖盐”:观察面的色调,在调整火候间把握度的控制;捻下“一小撮”蒜叶时,融入饮食的审美。
“三抖盐”是食物的风味,更是生活的风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