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庆万 安 阳2* 马武开2 钟 琴2 项飞燕
贵州中医药大学,贵州 贵阳 550025;贵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贵州 贵阳 550002
痛风性关节炎(gout)是指机体嘌呤代谢异常造成体内尿酸蓄积,尿酸盐沉积在关节以及关节周围造成局部疼痛的一种代谢性疾病,俗称“痛风”[1],主要临床特征是突发非对称性关节红肿热痛。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目前我国约有2800万人罹患痛风,并且痛风发病率逐年上升[2]。痛风的常用药物(苯溴马隆[3]、秋水仙碱[4]、非布司他[5]等)长期使用时易出现不良反应,甚至肝肾功能损害,而传统中医药及少数民族医药在治疗痛风方面有独特的功效。笔者通过查阅文献,整理了蒙医、藏医、维医、壮医、傣医、彝医和苗医对痛风的认识和治疗报道,现综述如下。
痛风属于蒙医“图列”病,蒙医理论认为该病病是因赫依(气)、琪素(血)发生邪变,侵入关节,与黄水相混致关节出现肿胀、疼痛、活动受限、变形等表现的一种全身性疾病,根据不同的症状可将图列病分为黑图列、白图列、花图列。哈斯额尔敦等[6]发现运用具有燥协日乌素(黄水)、祛琪素(血)热功效的加味巴日格顺五味汤,可改善痛风患者的关节疼痛症状,同时降低患者的尿酸水平。额尔登苏和等[7]运用内服配合外治的方法治疗痛风,发现在以乌力础-18、珍宝丸、风湿二十五味丸、依曼章古-3、清热二十五味丸、状伦-5作内服的基础上,加以五味甘露散煎汤外洗患部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15例患者尿酸明显下降、痛风石明显变小甚至消失,有效率达100%;有研究[8]表明,珍宝丸不仅可以降低患者尿酸水平,还有一定保护肾功能的疗效;五味甘露散又称五花浴饮,由冬青叶、刺柏叶、水柏枝、麻黄、小白蒿组成,乌仁图雅[9]发现单用五味甘露散,痛风患者疼痛等临床症状可得到明显改善,总体有效率达100%。赵巴根那[10]发现文冠木等蒙药用白酒调成糊状外涂在局部,可以明显减轻红肿疼痛的症状,总有效率为92.5%。亦有文献[11]报道森登-4是图列病的常用复方,由文冠木、川楝子、诃子、栀子等组成,具有清热祛毒燥湿的功效,但未见相关药理学等研究报道。彻勒木格[12]予痛风患者口服苦参-3、合日呼-5、森登-4、嘎日迪-15为主的汤药后,配合在犊鼻、内膝眼、梁丘、血海、阳陵泉、鹤顶等处施以温针灸,取得较好的疗效(总有效率为72.0%)。
痛风与藏医学中的“直合乃”病类似,藏医经典《四部医典》中记载:人体三因(气、胆、涎)、血、黄水紊乱或瘀积局部,使血液中的杂质聚集于胆,胆汁可转化为“黄水” (有糟粕之义) ,黄水浸袭关节是导致直合乃发生的原因,根据临床表现可将直合乃分为气型、胆型、血型、涎型4类,治疗方法分为单药、复方及外治3个方面。
2.1 单药 藏医药中许多单方可有效治疗痛风,其现代研究主要集中于对黄嘌呤氧化酶(xanthine oxidase,XOD)的影响及抑制炎症反应方面。XOD是促使嘌呤分解代谢形成尿酸的关键酶,通过抑制XOD的活性能减少尿酸合成,达到治疗痛风目的。曲玛孜(汉文载为西伯利亚蓼、塔黄、小大黄等)为藏医常用药,用药历史悠久,具有泻“黄水”、消水肿的功效。王晓云等[13]发现西伯利亚蓼可以降低小鼠肝脏XOD的活性,上调小鼠肾脏葡萄糖转运体9(glucosetransporter9,GLUT9) 、有机阴离子转运体1(organic anion transporter 1,OAT1)mRNA的表达水平,同时下调尿酸盐阴离子转运体1(urateaniontransporter1,URAT1) mRNA的表达,证实曲玛孜可以减少尿酸合成、增加尿酸排泄;熊雯雯等[14]发现藏药短穗兔耳草对高尿酸小鼠亦有类似作用。孙杰等[15]发现藏党参可抑制XOD代谢E而产生减少尿酸生成的作用。于瑞雪等[16]发现藏药水母雪莲乙醇提取物可以抑制LPS诱导小鼠血白细胞增高、下调小鼠血清中TNF-α和COX-2水平,具有很好的抗炎作用,王莉等[17]在药物测定时发现水母雪莲最多可以提取出0.0146%左右的秋水仙碱,印证了水母雪莲含有多种抗痛风的药理成分。桑当是藏药文冠木的树枝,王仁嫒等[18]发现桑当通过抑制NF-κB活化、降低ICAM-1的表达,可延缓炎症细胞积聚、黏附,发挥抗痛风的作用。此外,有学者报道藏药齿苞黄堇[19]、风毛菊等[20]传统藏药均能抑制XOD活性。
2.2 复方 复方是藏药治疗痛风的一大亮点。泽翁拥忠等[21]通过数据挖掘发现藏药治疗直合乃的规律是以具有清血瘀血热、干黄水、疏理气机、调节血液的三果(诃子、毛诃子、余甘子) 和三黄水药(决明子、黄葵子、乳香) 为核心药物进行治疗。十五味乳鹏散、十味乳香散有干黄水之效,寇毅英等[22]发现十五味乳鹏散可能通过降低COX-2 的表达,降低COX-2、PGE2的水平而产生抗痛风的作用。黄亚敏[23]运用十五味乳鹏散、十味乳香散及五味麝香丸灌胃痛风模型小鼠,发现三味藏药均能降低小鼠血尿酸水平、减轻耳廓肿胀度,具有较好降尿酸及抗炎作用。柳永明[24]运用十味乳香散内服联合五味甘露药浴局部熏洗治疗痛风,发现其能明显减低血尿酸及CRP水平,临床有效率82.5%;于福山[25]运用类似方法治疗痛风也取得较好疗效,总有效率达98.3%。刘忠[26]发现七味罗堆多吉颗粒可以降低血尿酸水平。孙晓波[27]运用复方猫乳散(由猫乳、诃子、乳香等干黄水藏药组成)可显著抑制高尿酸血症小鼠XOD活性、减少尿酸合成,具有降低痛风大鼠血清IL-1β、TNF-α、IL-6水平的作用,同时升高痛风大鼠模型5-羟色胺和多巴胺的含量,有镇痛止痛效果。
2.3 外治 桑吉才让[28]运用药消痛贴膏(曼乾消痛贴)外敷痛风患者的疼痛关节,可以明显缓解疼痛症状(VAS评分),降低血清尿酸水平。仁青卓玛[29]使用青鹏涂剂及藏药药粉敷于疼痛关节处能够有效缓解疼痛症状(治愈率95%)。梁红英[30]使用童子尿加短须棘豆粉软膏外敷局部配合内服二十五味驴血丸等方法,也能缓解疼痛症状(总有效率为97.32%),有迅速消除炎症的作用。罗启年[31]使用由棘豆、亚大黄、铁棒锤等制成的奇正青鹏膏治疗痛风性关节炎,发现其可以明显改善疼痛(VAS评分)、压痛和疼痛积分,总有效率93.33%。东知才让[32]给患者服用三果汤散或荜茇汤散后取红肿关节部位放血100-200 mL,放血后给予藏药十五味乳鹏丸、五味宽筋藤汤散二十五味驴血丸等口服,发现对痛风患者治愈率高达97.5%;这与杨毛才让[33]的观察基本一致。
维医认为痛风为体液失调,湿寒内盛,黏液质旺盛,多种体液混合附着于血管,造成血行郁滞,从而出现关节红肿热痛,故痛风急性发作期可归属于维医“黏液质疾病”。通滞苏润江胶囊是维医的千年验方,具有行气化瘀通络的功效,是痛风性关节炎临床中最常见的少数民族成药之一。朱芳晓等[34]在临床中发现通滞苏润江胶囊可以明显降低痛风患者的血清ESR、CRP、IL-1β、TNF-α水平,改善痛风症状积分;汪洋[35]运用该药治疗痛风,患者的尿酸和炎症指标有明显降低,治疗总有效率(93.3%)。槌果藤是维族特色用药,又名刺山柑、野西瓜、老鼠瓜,有清热解毒、祛风止痛的功效。周晓涛等[36]发现槌果藤能降低AA大鼠血清中TNF-α及sICAM-1水平,可有效抑制AA大鼠模型关节急性炎症反应;罗俊[37]取鲜刺山柑果捣成糊状包敷痛风患者患部,可以缓解患者关节红肿热痛的症状(总有效率60%)。王雨等[38]发现维药菊苣可显著降低高尿酸血症大鼠血清血清二胺氧化酶、血清D-乳酸、肠道β-防御素1水平,促进肠道sIgA分泌,改善肠道菌群结构,增加有益消化菌群数量,从通过增加尿酸排泄途径的方式降低血尿酸水平。乌英别兢[39]在阿是穴及患侧内庭、太冲穴行放血疗法15次,可明显缓解痛风患者疼痛症状(有效率100%)、降低血尿酸水平。
《傣族医药学》中记载:傣医学的理论基础是“四塔五蕴学说”,认为人体机能由土塔、水塔、火塔、风塔及色蕴、受蕴、想蕴、行蕴、识蕴调节,急性痛风可归为傣医“拢沙喉”的范畴,即由热风所引起,表现为肢体红肿热痛的疾病,倡导治疗中以清火除湿、祛风止痛为主。名老傣医康朗香[40]治疗痛风善用蔓荆根、黑心树、秀毛野枣、竹叶兰、定心藤、青竹标、腊肠树、人字树、山大黄等煎汤内服,同时配合姜黄、青牛胆、黄姜、蔓荆叶、除风草等鲜品捣碎外敷局部,在临床中取得较好疗效。玉罕[41]使用鲜品傣药(青牛胆、旱莲草、姜黄、大叶火桐等)捣碎冷敷患部,能明显改善患者痛风症状(治愈率77%)。傣药痹通胶囊有利水消肿、 活血化瘀、通络止痛之效,玉腊波[42]运用傣药痹通胶囊内服联合青牛胆、姜黄外敷治疗痛风,总有效率92.5%。张娴等[43]常规抗痛风治疗时配合比比篙、大黄和白芷为散调敷患部,发现能更好地降低患者ESR、CRP及尿酸水平,缓解疼痛症状(总有效率为90.0%)。陈清华等[44]发现傣痛消可降低高尿酸血症小鼠血尿酸水平;冯志江[45]使用傣痛消(油麻20 g,麦别20 g)治疗痛风性关节炎,证候积分、疼痛指数有明显改善,治疗有效率达86.20%。大麻药(Dolichosfalcata Klein.豆科镰扁豆属)是傣医用于消肿止痛的常用药,Chen L等[46]发现大麻药总皂苷是大麻药中抗痛风的主要成分,Wei H等[47]在实验中发现大麻药苷A抑制caspase-1激活、减少IL-1β分泌是大麻药抗痛风的一个途径。
痛风急性期属于壮医“发旺”之“隆芡”病[48]。壮医认为“三道两路” (谷道、气道、水道及火路、龙路)是人体机能的核心,且以通为用。邪毒郁滞谷道、水道,两路壅滞,某道或路不畅则致体内气血失于均衡、阴阳衰盛不调,正气不足或邪毒侵袭机体,使天、地、人三气不能同步运行,痹阻筋骨关节,故局部出现红肿疼痛突然发作、迅速加重、疼势剧烈难忍的症状。葫芦茶除痹汤是名壮医黄汉儒教授治疗隆芡病的主方之一,主要组成为葫芦茶、金银花、见肿消、土牛膝等,曾翠琼[49]发现该方可明显降低痛风患者血尿酸水平和关节肿痛指数,改善中医证候评分。李凤珍等[50]将隆芡分为阳证和阴证,治疗上阴证以除湿解毒、化瘀通络为原则,予倒水莲、阴阳莲、土茯苓、田七等;阳证以清热除湿、解毒通络为原则,予宽筋藤、透骨消、忍冬藤、藤当归、两面针等;发现该法可以缓和降低痛风患者(尿酸值低于700 umol/L为宜)的尿酸水平,关节疼痛症状得到有效缓解,且无不良反应。钟丽雁等[51]使用壮药内服配合武打将军酒外治综合治疗痛风,结果显示可降低患者尿酸及血沉,关节改善有效率为 87.9%。结果显示可降低患者尿酸及血沉,关节改善有效率为 87.9%。苏等华[52]发现痛风康颗粒(铁扫帚、土太片、车前草等)可降低高尿酸血症小鼠血清尿酸水平,抑制MSU致关节炎大鼠足跖肿胀度,能提高小鼠的痛阈,有一定的镇痛作用。 广西民间有使用拟黑多刺蚁治痛风的验方,韦桂宁等[53]发现拟黑多翅蚁醇提物和水提物可以降低小鼠血清尿酸水平,抑制MSU性关节炎大鼠关节肿胀度;进一步研究[54]显示拟黑多刺蚁乙醇提取物石油醚部位较富含抗痛风物质。赤苍藤(当地称“排毒菜”)是壮族人民生活中常食用的野菜,具有排毒利尿的效果,黄元河等[55]发现赤苍藤醇提物可以降低高尿酸血症的尿酸水平,对肾功能亦有一定保护作用。
点线灸是壮医使用药线对局部梅花穴(阿是穴及其上下左右各1.5 cm处,5个穴位呈梅花状)进行灸烤的一种疗法,陈日兰等[56]用该法治疗湿热蕴结型痛风,患者的尿酸水平和关节肿痛积分有明显改善,总有效率93.3%;有研究[57]还发现点刺放血结合点线灸可以明显降低痛风患者的关节肿痛数及血尿酸、血胆固醇、甘油三酯水平,不良反应仅6.4%,远低于英太青治疗组;廖子龙等[58]发现单独运用点线灸、点刺放血均能有效促进痛风患者尿酸排泄、改善疼痛症状(总有效率分别为83.33%、86.67%),但二者结合的疗效最佳(总有效率96.67%)。壮医刮痧排毒疗法是指用牛角刮痧板和生山茶油对背部进行刮痧,出痧处再与三棱针进行点刺拔罐放血,牙廷艺[59]发现运用该法结合别嘌醇、苯溴马隆口服可更好缓解疼痛、降低尿酸(总有效率96.4%)。壮医莲花针拔罐逐瘀法是用莲花针叩刺局部,然后予拔罐疏通二路气血、驱散瘀血邪毒,最后予活络逐瘀酒外擦。梁振兴[60]将90例痛风患者随机分组,与口服尼美舒利、别嘌呤醇治疗相比,运用莲花针拔罐逐瘀法总有效率更高(91.1%)。壮医针挑疗法指在红肿部位予无菌三棱针挑破表皮后挑断皮下纤维,针眼有血渗出后用竹罐在该部位拔附,有疏通道路瘀滞毒邪、鼓舞正气之效,杨秀静等[61]发现运用针挑疗法治疗痛风可明显缓解红肿疼痛症状,但无降尿酸作用。
痛风急性期可归属于“热风湿”一类,苗医学[62]认为筋和脉是人体最重要的运输系统,苗医有言“无乱不成疾”,筋行气、脉行血,风湿热毒浸犯筋脉,致机体正常物质运输不畅,能量溢出化为邪毒,体内生毒乱而发为热风湿,治疗时应以通筋脉、除毒乱为主。云雪林等[63]发现用通痹排浊验方(伸筋草、大血藤、走马胎、透骨香、飞龙掌血、铁筷子等苗药组成)能改善MSU所致大鼠足肿胀度、降低血尿酸,有较好止痛疗效。泻酸灵[64]是苗医欧沛修自创苗方,服用泻酸灵后可出现腹泻、尿黄尿臭、小便沉淀物等尿酸排泄增多现象,有明显的降尿酸效果,但目前无详细配方及进一步深入研究的报道。夏景富[65]用以土茯苓、山慈菇、萆薢、虎杖为主方内服兼以鲜鱼腥草、鲜虎杖捣烂醋炒热敷患处,最后以八角枫根皮浸酒涂擦局部的综合方法治疗痛风,发现此法可以有效降低尿酸、缓解疼痛(13例有效12例)。曹永芬等[66]运用由豨莶草、络石藤、狗尾巴花、三百棒等苗药制成的痛风胶囊治疗34例高尿酸血症,发现口服由痛风胶囊降尿酸药效与丙磺舒基本相同。甘琳等[67]将40例痛风患者分为两组分别予苗药痛风汤联合双柏散、双氯芬酸钠双释放肠溶胶囊治疗,发现苗药组CRP、ESR、尿酸水平低于西药组。苗药痛风停治疗痛风的研究颇丰富,痛风停方主要由生石膏、川牛膝、络石藤、大血藤、观音草、芭蕉根、黄柏、萆薢等组成,研究[68-69]显示痛风停方可以降低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模型大鼠血清IL-8、IL-1β、IL-6 及TNF-α水平;刘正奇[70]进一步证实痛风停促尿酸排泄作用是通过抑制URAT1基因的表达、上调UAT的基因表达而实现。透骨香是滇白珠茎叶,是苗医治疗关节疼痛的常用药,陈应康等[71]发现透骨香可降低痛风大鼠踝关节关节液K+、DA、NE、5-HT 含量和血清PGE2、LTB4水平,升高痛阈,且药效呈剂量依赖性。飞龙掌血是用于消肿止痛的典型苗药,田培燕等[72]发现其可以明显减低痛风大鼠血血清IL-1β、IL-6和TNF-α,减少关节滑膜组织中IL-1β、IL-6 、TNF-αmRNA 及NF-kBp65的表达,并指出飞龙掌血可以下调Toll样受体4(toll—like receptor 4,TLR4)、髓样分化因子88(MyD88)、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相关因子6(TRAF-6)的表达,而TLR4/ MyD88是痛风的炎症反应的关键过程。
笔者主要对蒙古族、藏族、维吾尔族、傣族、壮族、苗族当前的中文文献进行了整理。痛风是常见的代谢病,因其症状以关节疼痛为主,各民族医学对本病都有较深的认识,产生了各具特色的治疗方法。然而,只有经过科学和明确的研究,用客观明了的临床或实验数据验证其功效和机制,这些方法才更会被接受和认同。在文献调研中,笔者发现许多临床确有实效的疗法还没有得到科学的验证,缺乏可信的说服力;较多的民族药治疗痛风的机制研究、基础研究等还停留在症状表现、炎症细胞因子的观察上,需深化到分子生物学的研究层面;临床观察也缺乏多中心大样本的随机对照试验。进一步明确痛风的发病和治疗机制,将临床与基础研究结合起来,更好地将传统医学与现代医学结合起来,才能为解决患者的病痛提供更多更好的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