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本刊迎来了今年第四期。
本期的“媒介文化与传播”栏目,刊登了田德新教授及其研究生合作撰写的《习近平总书记在〈大国外交〉中展示的个人魅力与国际形象研究》。文章基于身势学和非语言交际理论,运用文本分析的研究方法,探析《大国外交》纪录片中习总书记的非语言交际艺术。习总书记所展现的大国领导人风范,既得到世人的高度赞赏和真诚认可,也让公众领会到中国文化的精髓。
“传统文化与传播”栏目,刊登了陈峻俊教授及其研究生合作撰写的《唐崖土司文化的当代价值与传播》。该文认为,湖北恩施咸丰县土家族唐崖土司城遗址已进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但即便在当地,关于土司城已产生了普遍的记忆断层现象,对其主要的想象是“落后”、“野蛮”等,为唐崖土司文化的传播造成困难。通过对策性研究,侧重探讨采取何种传播策略,以期有效利用唐崖土司文化的传播服务于当地文化经济建设。
该栏目还刊登了韦强博士的《传统文化竞赛节目中学者的角色错位与“演员”本质》。文章认为,以传统文化为内容的真人竞赛节目为文化传播做出一定贡献,但也存在诸多问题,其中一个重要问题是:参与节目的学者存在角色错位问题。具体而言,学者存在层次错位、专业错位、地位错位三个方面。归纳而言,学者的角色并非“学者”而是“演员”。这导致节目的品质格调降低,学者的学识涵养也未能得到充分发挥。所以此类节目应该调整学者的角色定位,让学者做回真正的“学者”而非“演员”。
“影视文化与传播”栏目,刊登了博士研究生高森、卢新亮联合撰写的《国产主旋律电视剧的传播问题与对策思考》。论文从传播内容、传播平台、传播辨识度、传播受众等方面系统梳理当下国产主旋律电视剧的传播问题,并从认知模糊、理念滞后、政策机制配套不足等方面对问题进行归因分析,从配套契合、特色聚合、渠道融合等方面对破解传播问题提出应对策略,以期为学界和业界提供理论参考。
“网络文化与传播”栏目,刊登了陆高峰副教授的《少数民族用户对微信内容质量评价和治理意见》。文章指出,相当数量的少数民族用户认为微信上虚假欺诈、色情淫秽信息、侵权盗版、宣扬迷信与伪科学,甚至危害国家安全、煽动仇恨与不良情绪类信息较多,且对微信中不良或有害信息数量程度评价总体高于汉族用户。与汉族用户相比,少数民族用户对微信整体质量和对法律法规遵守情况评价均低于汉族用户,少数民族用户更加倾向于通过运营方加强技术手段监控和政务有关部门加强管制来加强微信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