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竞赛节目中学者的角色错位与“演员”本质

2019-01-10 05:20
文化与传播 2019年4期
关键词:演员错位学者

韦 强

自2013年河南卫视《汉字英雄》与央视《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开播以来,以传统文化为内容的真人竞赛节目流行起来。从中央电视台到各地方卫视,此类型的节目多达20余种,并收获了传播中华文化的美誉。然而笔者认为,此类节目虽然在普及传统文化上具有一定社会贡献,但节目本身仍有诸多问题。其中一点是:该类节目往往邀请著名学者作为答疑解惑的嘉宾,然而学者在节目中却往往存在角色错位的现象。所谓学者的角色错位,概言之是学者在此类节目中的本质角色并非“学者”而是“演员”,具体言之可分为三个方面。

一、学者的三种错位与“演员”本质

第一,层次错位。在传统文化竞赛节目中,学者普遍存在一种“大材小有”的层次错位。他们都是中国名校的教授、副教授,是研究生导师层次的人物,掌握着专业内精深的学科知识。然而由于节目观众与参赛选手都是文化层次相对不高的非专业人士,因此学者在对相关问题进行答疑解惑时,全部讲解的都是最为浅层次的知识。例如《中国戏曲大会》的某期节目中问到“梨园”的出处,著名学者王立群对此解释:“梨园是唐代皇帝宫中的一个娱乐场所,在玄宗以前就有,那个时候的梨园可以拔河,可以打球,各种游戏都可以做,但是因为唐玄宗特别喜爱戏剧,特别喜爱戏曲,所以他找了一帮宫中的人在那儿演戏,而且他亲自去指导,演错了他还纠正,所以后来就把梨园作为一个戏班的代称。”实际上,“梨园”代指戏班是属于常识性的知识,稍微涉猎古代历史、文学、文化的人都会知道,即便不知道者,也可通过搜索引擎迅速获得相关知识,而王立群对“梨园”的解释也仅仅是对搜索引擎所提供的知识的复述而已。事实上,传统文化竞赛节目中,绝大部分的问题都是相关专业内基础性、通识性、浅层次的问题,解答这些问题,青年学者绰绰有余。动辄邀请教授级别的学者,实际上是一种知识资源的浪费:一方面,教授们并不能把自己真正的研究心得分享于众,他们只是在不断的重复早已成为公共常识的知识而已;另一方面,他们每期节目回答、解释大量简易、基础的知识,实际上只是充当一种“活体搜索引擎”,他们只是把普及性的知识“搬运”给选手与观众,而很少能够体现学者自身的思考与卓见。

第二,专业错位。传统文化竞赛节目,主要分为汉字、诗词、成语、综合文化四个内容。学者们术业有专攻,在学术上与专业上各有所长,但是节目对学者的邀请,却往往存在专业错位的现象。中央民族大学的蒙曼是历史学出身,但是成语、诗词、汉字的节目都有她的身影。成语、诗词属于泛文化范畴,蒙曼教授博学多才,胜任嘉宾没有问题。但是汉字涉及到文字学的专业知识,而文字学是具有独立系统的一个学科,因此节目应当邀请文字学背景的学者更为合适。同样,在河南卫视《汉字英雄》担任嘉宾的于丹、张颐武也都是泛文化类的学者,而并非专业的文字学学者。2017年央视新近推出的《中华戏曲大会》,则邀请王立群教授为嘉宾。王立群教授是研究《史记》与《文选》的专家,可能他对戏曲也拥有一定的研究,但戏曲显然并非他的专长。所以戏曲类的竞赛节目,邀请戏曲方面的专家更为合适。纵观所有类型的传统文化竞赛节目,虽然题材多样,但邀请的专家总是常在电视露脸的少数几位学者。学者往往只专修一门专业,却要在不同内容的节目抛头露面,于是“专业错位”就成为在所难免的问题。

第三,地位错位。传统文化竞赛节目的初衷是弘扬传统文化,各档节目也以文化的普及传扬为标榜。然而,和所有通过打造明星而博取收视率的节目一样,此类节目为了提升节目的收视率和关注度,不约而同的展开“造星”运动,通过对学者的推捧、包装而使他们成为“学者明星”。此类节目把学者包装成明星的手段,主要有三种:第一,场内外的大力宣传。在节目开始之前,往往都会播放关于学者的片花,把学者最好的一面展现于众。进入节目,主持人介绍学者时,都会特意强调学者的出身,如某某名校的博士、教授等,并为学者冠以各种美名:博学、儒雅、多识、才子、才女等。而在场下,节目也会通过微博、微信等媒体工具为学者进行各种宣传。第二,由主持人衬托学者的博识广见,凸显学者的学识和素养。在节目遇到具体问题时,主持人都会扮演渴求知识的“学生”,以求学之态抛出各种疑问,等待学者答疑解惑。主持人通过表演自己的“无知”,来衬托学者的博学。第三,表现学者的专长或才艺,凸显学者的个人魅力。例如康震在《中国诗词大会》中就常常朗诵诗歌,他扎实的朗诵功底不仅为自己的形象魅力增分,同时赢得很多观众的追捧。通过精心设置的包装手段,节目不仅成功“造星”,最终“造星”还会走向“造神”,学者成为观众心中的“男神”、“女神”。于是学者个人的知名度急剧提升,成为国民偶像,蒙曼在新浪微博的粉丝有27万,郦波更是高达87万,康震则有自己的粉丝团。在视频网站播放“明星学者”参加的传统文化节目,可以看到评论中充斥着“来看男神”、“支持女神”之类的言论。然而,虽然学者人气的剧增确实促升了收视率,但无疑也使节目的文化本位遭到冲击,本该文化至上的节目却可能屈于学者的光环之下。此时,明星学者已经喧宾夺主,使得节目的重心在他们而非文化本身。

层次错位、专业错位、地位错位,归根结底是角色错位。所谓学者的角色错位,是指学者出现于节目之中,其所承担的角色功能与学者本身的身份并不相符。作为传统文化竞赛的节目,其中涉及到大量文化知识,而作为文化专家的学者,在节目中的首要功能,应该是对相关文化知识进行说明、讲解、阐释。学者即便出现于电视节目之中,其首要角色也应该是“学者”,而“学者”的内涵应该是知识的讲释者、文化的传播者。然而在传统文化竞赛节目中,学者们的角色其实是“演员”。

例如,传统文化竞赛节目之所以出现学者的“层次错位”,是因为以常识基础类问题为主的节目却邀请教授级别的学者参与。那么,此类节目为什么一定要请教授作为评委呢?实际上,这就是“演出”的需要。为了提高节目的品质,显示节目的品味,所以节目就必须拥有若干具有社会名望的“文化名流”来为节目增光添色。同时,为了使问题的解答与知识的讲授更具有权威性与信服度,因此节目也需要若干“文化权威”的角色。而能够担起“文化权威”角色的,当然非教授莫属。所以,节目预设了若干“文化名流”与“文化权威”的角色,而为了使该角色的扮演更具有说服力,因此便由真实的教授来扮演。但是教授毕竟不是演员,所以虽然全国拥有数以万计的教授,但是必须从中选择能够适应镜头、具有表演天赋、乐于参与综艺的教授加盟节目。由于绝大部分教授要么并无镜头感觉或表演能力,要么深居象牙塔中不愿涉及电视,所以实际上真正具备适应镜头、表演天赋、乐于上镜三个要素的教授寥寥无几,这也就解答了另一个问题:为什么电视上出现的学者总是少数几个人,因为并非只要是学问渊博的教授就可以登上电视,教授除了考虑自己的意愿,也要遵循电视场阈的运行规则,接受电视逻辑的遴选。所谓电视逻辑,是指电视节目通过一系列内容策划与呈现来博取观众的关注,其最终旨归,是高收视率。所以电视对教授的挑选,最终服务的目标也是高收视率。于是,那些木讷、不善言谈、无法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的教授便被电视逻辑所淘汰,而活泼、风趣幽默、善于制造话题、具有观众缘的教授则被选择。因此,电视对于教授的挑选,其核心依据并不是学者学问的高低,而是演技的优劣。本质上,它遵循的不是学术逻辑而是电视逻辑,甄选的不是学者而是演员。所以,纵观所有传统文化竞赛节目,出现的嘉宾无非蒙曼、康震、郦波等人,这便是因为他们相比于其他学者,更具“演员”的能力,更适应电视场阈的逻辑。尤其是郦波,他机智活波,非常善于表演,例如央视《中国成语大会》第二季1月29日(2016年)播放的节目,主持人调侃选手王蕊穿的衣服具有民国色彩,郦波则应时应景的接过话茬,调侃选手张恒睿穿的像超人和蜘蛛侠。而在评价选手李剑章时,郦波更是声情并茂的表演起来:“剑章的表现一直非常可爱。虽然他不穿超人的小裤衩,但每答一个题就是超人腾飞的架势,后生可畏,yeah!”边说边举着右手,引发观众一片笑声。在李剑章答对一道颇具难度的问题之后,郦波又用滑稽的声腔模仿一句网络流行语:“我看好你哦!”此时,郦波显然并不是一个学者角色,而更像是一个脱口秀演员。

二、错位的问题与成因

学者角色错位带来一个显著问题,就是传统文化竞赛节目的品味与格调遭到极大的削弱。传统文化竞赛节目本以弘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为初衷,肩负着面向大众普及优秀文化、提高大众人文素养与情操情怀的重担,所以节目本身应该是具有优良的品格格调与高雅的人文情趣的。节目邀请教授学者加盟,本意也是为了提高节目的品味与格调。然而因为学者的角色错位,导致节目品格急剧降低。例如央视2015年12月25日播出的《中国成语大会》开场,主持人介绍郦波:“儒雅、博学的江南才子苍溟先生郦波!苍溟老师很有特点,是一位德艺双馨的老师,我们简称为苍老师!”根据节目的演出设计,此时郦波需要作为“捧哏”积极配合,于是他笑着说:“无论场上场下,经常这样尊敬的称呼我!”“苍老师”是网民对于日本成人节目女优苍井空的戏称,在文化节目中出现如此媚俗失品的笑话,颇为损害节目的品格。虽然此类节目并不是经常出现如此俗恶的桥段,但是为了增加节目的活跃气氛,学者往往也在节目中把大量精力浪费在与文化无关的“相声表演”上。例如《中国诗词大会》的某期节目涉及到成语“掷果盈车”,蒙曼与康震便与主持人董卿一起演出了一幕群口相声。首先蒙曼用诙谐的语言解读“掷果”之人:“掷果的不是别人,是一群老太太,就是现在跳广场舞的大妈们这个级别的人,她们可能对美男子表达起来就比较直接奔放了。”后来她调侃董卿:“董老师小心,以后有人朝您扔苹果。”康震附和说:“这些老太太对潘岳,拿果子去扔他,也许里头有蔬菜、水果、火龙果,我想这可能是在表达一种她们对他喜爱的甜蜜之情。你怎么不扔萝卜?”董卿说:“这掷果也没说没扔萝卜,也许有萝卜、土豆、大白菜。”蒙曼跟着调侃:“水菠萝赛梨了。”此段表演成功调动了现场氛围,然而其无聊、空洞的对白却与主题并无相关。在有的节目中,学者更是需要现场参与游戏进行表演,例如贵州卫视《最爱是中华》有一个“名师高徒”环节,选手背对大屏幕,屏幕上打出八个文化名词,由学者通过动作表演、语言提示等方法,让选手猜出所有名词。承担知识载体的学者,此时并没有通过自己的学养来提升节目的品质,相反却被品次低拙的节目设计同化为只能够手舞足蹈的“提线木偶”。

之所以出现这种学者错位的局面,首先在于传统文化竞赛节目的本质,其实并不是它们所标榜的“传播文化”,而依然是对收视率的追逐。节目邀请学者,本质目的也并不是借学者来宣传文化知识、提升民众学养,而是作为打造节目品牌的工具。刘连喜《高清电视论:高清电视运营与管理》在谈到“频道内容规划方案”时说:“与文化、历史、自然等领域的权威学者专家合作,通过名人战略,来提升频道的知名度与美誉度。同时频道还需要着力打造品牌‘评论家’队伍以及品牌栏目,造就知名电视学者,提升频道的影响力。”[1]作者直截了当的指出,邀请权威学者合作的根本目的,是“提升频道的知名度与美誉度”和“影响力”。

当然,电视节目的生存、利益与收视率息息相关,电视经营者通过邀请学者来实现自身利益也无可厚非。问题的关键在于,学者加盟电视,并非电视单方面的决定。布尔迪厄《关于电视》说:“传媒的力量,若要对科学界这样的领域施加影响,那它必须在它看重的场中找到同谋。借助社会学,我们可以弄清这种同谋关系。记者们往往非常得意地看到,众学者纷纷投奔传媒。希望自己的作品得到介绍,乞求传媒的邀请,抱怨自己被遗忘,昕了他们的那些有根有据的抱怨,相当让人吃惊,不禁真要怀疑那些作家、艺术家、学者自己主观上是否想保持自主性。我们应该注意到这种依赖性,并力图找出其出现的理由或原因。在某种意义上,必须弄清楚是谁在合作。”[2]中国学者陈红梅《电视场对学术场的介越研究》中也表达了相似的观点:“学术场域内有“不自主的知识分子”,他们有着强烈的突围渴望,而他们能否突围成功,能否由此获得他们想要的‘传媒资本’,这就要看他们与电视场域的合作程度,取决于二者如何‘互搭梯子’,这是一种隐秘的合作。”[3]在他们看来,电视与学者其实是合作关系,电视固然在利用学者,而学者其实也在利用电视。现代传媒可以让学者获得更大的社会声誉与名望,而成名后的学者又可以通过开展讲座、售书等方式获得金钱利益,更为重要的是,在获得社会认可后,可以让他们在文化领域内的话语权得到大幅提升。所以参与电视节目可以为学者带来象牙塔中所不能带来的诸多利益,驱使着很多学者加盟电视领域,即便在其中需要将角色由学者调换为演员也在所不惜。

三、结语

从2005年左右《百家讲坛》捧红一系列学者明星开始,学者参与电视的现象就成为具有争议的话题。有的学者持赞赏态度,认为学者登陆电视有利于文化的传扬,王先霈、王又平《文学理论批评术语汇释》说:“新型文化媒介人积极地推进知识分子生活方式的发展,并向更多的观众推广普及。他们同时还积极参与拆除文化知识的排外壁垒,开放专属知识分子的思考与追求的领域,就有助于消解高雅文化与大众文化之间旧的障碍和符号等级;同样,这也有助于培养和创造大批观众,使他们能够以后现代主义现象中十分引人注目的感悟力去接受知识艺术的产品和体验。”[4]有的学者则对“明星学者”十分反感,秦绍德《和谐发展的十年》提到复旦学术圈即如此:“复旦的学术圈非常鄙薄浅尝辄止的人,鄙薄所谓的‘电视学者’。如果某个人在电视里太张扬,在学校里是会挨骂的。”[5]然而《百家讲坛》成就的“明星学者”虽然也伴有争议,但他们在电视中的职责仍然是讲课,只是把讲台从教室搬到了电视,并没有脱离教书育人、传讲知识的学者角色。他们所受的非议,更多源自于他们的学术能力和部分观点不能令所有人信服。而在传统文化竞赛节目中,学者不再是站在讲台之上,而是要时刻参与到节目互动之中:他们时而故作高深,时而耍帅卖萌,时而互相戏谑,时而抖落段子。虽然他们也一直在对比赛内容所涉及的相关知识进行介绍,但实际上这本身也成为表演的一部分——学者在扮演“学者”。在此类竞赛节目中,需要若干代表知识权威的裁判和专家来做出令选手信服的裁决、令观众满意的讲解,所以节目中首先预设一个“学者”的角色,这个角色其实本身也是需要演员扮演的,只不过现实中的学者作为演员填充了节目中的“学者”。但是节目中的“学者”也不再是现实中的学者,因为学者需要按照导演的要求、节目的设计、观众的预期来完成节目中“学者”的扮演。现实学者在节目中虽然扮演的其实还是“自己”,但他们执行的本质角色已经不是“学者”,而是“演员”。这一现象最终导致学者为了演好角色,将更多的精力耗费在嬉笑斗嘴、调动气氛、取悦观众上,从而牺牲了自己的学术品格与学识专长,同时节目自身也未能充分利用学者的知识水平与文化涵养来提升格调。所以,传统文化类的真人竞赛节目,应该重新定位学者的角色,让学者专注于知识的讲授、阐释与传播,而不应该过分参与娱乐环节,从而让学者回归真正的“学者”角色,而非综艺演出中的一名“演员”。

猜你喜欢
演员错位学者
学者介绍
学者简介
学者介绍
有趣的错位摄影
杂技艺术与音乐简析
学者介绍
《琅琊榜》浅评
避免“错位相减,一用就错”的锦囊妙计
“错位教育”要不得
角色错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