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 童(江西师范大学 文学院,江西 南昌 330022)
刘松来(江西师范大学 当代形态文艺学研究中心,江西 南昌 330022)
清亡,不欲苟和民国新政权者,遂流为遗民。清遗民于文化上承继道统,虽显保守,然不失为文脉正宗。辛亥之后,以寓居海上之遗民为中心,其文化主张坚守传统,以正清明。《鼎脔》,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份研究金石书画之报刊,其价值长期以来并未受到学界重视。该刊由浙西名士王修主编,“巽社”同仁共襄辅办,以“究讨金石书画诸学术为宗旨”,一时流人遗老云集,声誉极盛。考其文献,《鼎脔》在编者理念与内容刊登方面,皆反映出浓厚之遗民情结,为传统艺术在新旧文化碰撞时期之产物。因此,该刊在探讨清遗民书法取向方面,具有重要之史料源价值。
一
《鼎脔》,又名《鼎脔美术周刊》,1925年12月7日创刊于上海,8开本,每期4页,至1927年3月14日终刊,共出65期(含特刊5期)。自1926年3月29日始,增刊《鼎脔副墨》,半月1期,共出24期。主编王修(1898-1936),字季欢,号杨弇,浙江长兴人。长兴王氏一门,耕读传家,诗书继世。自王修七世祖王继贤起,以诗文书画为业,颇富藏书。曾祖竹卿,祖毓奎,父承湛,皆工书画。①王修在《明宣德三年王宣继室潘氏诰命》(载《鼎脔》1925年第2期第3页)中谈及自身家世云:“吾家自洪武始从滁州来居长兴,科第联绵,代有显达。歌于斯,哭于斯,聚族于斯,六百年矣。宏光以还,子孙愙遵七世祖扬州公遗教,故自子嵩公讫高祖卫房公,二百年间,世守素业,耕读相承,学者固不乏人,兼有著述,然皆布衣终身,遁隐林泉,无入仕者。”王修追叙其父云:
先王父书宗平原,沉雄苍劲。(《杨弇漫语》)[1]
先子弱冠掇魏科,文名藉甚,生平谦然不自足,为文章以及词赋。(《谢光绪己丑文武乡试恩科表》跋)[2]
王修幼承庭训,受家风泽被,先后从湖州钮承琳及本邑丁绍猷二先生问学。16岁至沪,就教于词人郑文焯,自此得窥乾嘉门径。及长,宦游北京、山东、河南、陕西、湖北诸地,不惜重金搜集宋刻元椠、海内孤本,以实其“诒庄楼”。其既好藏书,亦擅著述,尤长于乡邦文献之辑录,用力至巨:弱冠即辑《长兴诗存》,搜罗本邑先辈遗著,“始于顺治,下迄宣统,凡三百七十余家,都一千四百余首,各体具备,并附诗人小传,博瞻详明。”[3]又携同仁“搜长兴艺人之遗闻轶事,为《箬溪艺人征略》”“载长兴自隋至清书画名人遗闻轶事,体例精严,考据明确。”[4]王修不独编校典籍,以彰先贤,更是隐逸遁世,与世不谐,徐璚《贻庄楼晒书图记》云:
晚近以来,士夫竞尚新奇,土苴汉籍。君独于举世披靡之会,笃念并徽,留心古义,古绳祖武,继序不忘,谓非好古敏求之士也邪?仆愿君本其所学,见诸政事,远以扬先达之清芬,近以拯斯民之沉溺,匪惟德门累叶之光,仰亦吾国前途之幸。庄生云,逃空谷□,闻人足音,跫然而喜,矧平生道义相亲者乎?[5]
王修虽长于清末,至辛亥时方13岁,然常以遗民高蹈自诩,不苟于俗,一派名士风流。“特其人傲岸,世无知音,致长使沉郁。”“既不屑与鸡鹜争事,宁得不孳孳焉?讬事业于破纸堆哉?”[6]性情所至,益好交游,遂结“巽社”,广交当世名流、前清遗老。
王修既以遗民自居,《鼎脔》自然成为遗民结谊之土壤。“清遗民是有着复兴清朝,反对民国政体的政治立场以及恢复与赓续传统思想、文化与学术的文化观的群体,是道统与政统的双重维护者,在近代化中,这一群体并未从传统之‘士’转化为‘现代知识分子’ 。”[7]借《鼎脔》之风,抒禾黍之悲,匡扶道统,高标清洁,正是《鼎脔》遗民情结之集中体现。
一方面,《鼎脔》所刊金石书画,多有追思故物以慰家国愁痛之情愫。徐荣祖《禁扁楹题》序云:
京师故宫,自前岁始许人民瞻嘱。然往时题柱,或出宸翰,或为名笔,咸丰以来,迭经寇乱,迄今日已存者寥寥,宁非后之人谈目下旧闻之缺憾乎?仆曾游禁地,写其存者,搁置行囊,已逾一载。今补其见于记载而原物无存者,汇为一编,颜曰《禁扁楹题》,聊助谈资,并以志桑沧之感,抒禾黍之悲云尔。[8]
家国劫难,故物无存,唯旁搜文献,“志桑沧之感,抒禾黍之悲”,而此亦正是王修囊办《鼎脔》之初衷。另一方面,《鼎脔》同仁,志在匡扶道统,令文脉不废。“方兹教俗颓废,举世竞衣食,奔走全力,昔所鄙为争名者徒,且不可得。杨弇独务此,宜人之笑为痴也。”[6]家国破败,世风日下,名利相争,面对“诋古若恐不力”[9]之人,面对“纷拏纠错,离古愈远”之情形,《鼎脔》坚守古义,赓续文脉,自难免为人嗤笑。倪义抱《鼎脔丁卯元旦特刊书端》:
同学杨弇,博学而有志于古,居恒郁郁绝不得志,每求所以遣意而适其理者,于是攸《鼎脔》之刊,果哉与世之谈时务、炫学术、标思想殆不可一世者欤……由此以贡于好古君子,引其尽广其识,于声希味淡之中,以发挥而广大,杨弇一纸抑亦足以震流俗,而昭于沈周,卓然发异彩矣![10]
谈时务、炫学术、标思想,正是新文化运动前后浓烈之社会风气。王修本“好古敏求之士”,“有志于古”,刊印《鼎脔》,“贡于好古君子”,一呼而百应,流人遗士,纷纷致稿,使道统不废,确有昌国粹、“震流俗”之效。由是亦知,《鼎脔》周刊之囊办,有其时社会“醉心欧化”之背景所在。再者,遗民亦力求在维护政统上作出行动,倘若无力挽政,则退而标许人格,以志高洁,这在《鼎脔》中有明显反映。林白水(1874-1926),独立报人,曾在《鼎脔》刊发篆隶书例,向以笔锋犀利著称,终为军阀张宗昌所杀。林死后,王修撰《哭林白水》发刊:
(君)性情高亢,嫉恶太严,臧否群伦,不留余地,以致于斯……余谓君无党无私,有何仇家,岂今日尚有人畏清议耶?乃不图时仅三月,君竟以危言致祸。[11]
事实上,在军阀林立,视“清议”如虎之际,“危言致祸”又何尝不是王修之宿命?其曾于《鼎脔》刊“戊戌六君子”之杨锐行书扇面一祯,慕其为人,益重其书,遂“拟搜集六君子遗墨,综为一编,并详列六君子生平事迹”,且望“世有助余成斯志”[12]者;1927年,又因承印“打倒新军阀——蒋介石”传单被查抄,走避法租界方才脱厄。杀身成仁毕竟非常人所能,遗民们既难谐于世,则孑然以人格自命,《断珠楼笔记》于“艺术家”之驳正,便是典型例证:
凡尊贵之艺术家,必具奇特天才,异于常人,与现社会恒不合,而其品性又未有不孤洁自芳,犹东篱之黄菊也……然今之所谓艺术家者,恒急急于成名,不惜牺牲其人格,奔走权门,雌黄其事,或树党以号召,或宣布以广声,丑态百出,莫可言状。[13]
急于成名,甘饮盗泉,依附权势,结党营私,自为遗民高洁品性所鄙弃;而真正艺术家“异于常人”“与现社会恒不合”“孤洁自芳”“东篱黄菊”之基本要求,诚乎难矣!此诸性情,亦正是《鼎脔》遗民情结最重要之体现。
二
《鼎脔》书作文献,既有金石拓本,亦有先贤遗墨,复有时贤翰迹,更有“巽社”社员之作;其稿源,或为王修“诒庄楼”所藏,或为艺林人士寄刊。欲据《鼎脔》考察清遗民书风,时贤与“巽社”社员之作,自然是最直接之史料。据笔者统计,《鼎脔》所刊与“巽社”有直接或间接交往之作者,以传统书法形式所书作品共63种,其中篆书10种,隶书8种,楷书27种,行书13种,草书5种。①“与‘巽社’有直接或间接交往之作者”:一方面,《鼎脔》所刊书作作者,有些逝于辛亥之前,严格来看,并非遗民。但是这些书家作品,刊于《鼎脔》,便意味着编者对该作之认可,故《鼎脔》对该书家和作品之评论,正是考察遗民书风取向之重要资料。另一方面,遗民身份鉴别复杂,但可以肯定者,《鼎脔》本身所具有之遗民情结,决定了大部分稿源具有标本性价值。如《鼎脔》第27期第4页王修《八贤合作便面》跋云:“此扇为张忍盦年伯所有。书者为寐沈叟、冯蒿叟、朱疆村、郑苏戡、吴苦铁、曾农髯、王潜老、谭组庵诸贤。体具篆隶正草,珠联璧合,洵为至宝。”王修命沈曾植、冯煦、朱祖谋、郑孝胥、吴昌硕、曾熙、王仁治、谭廷闿为“八贤”,其中前7人便为名重士林之遗老,与“巽社”过从甚密。“以传统书法形式所书作品共63种”:据张一弛《美术周刊<鼎脔>的研究》(《民族艺术研究》2017年第4期第100页)统计,《鼎脔》所刊书法作品共193幅,为便考察,笔者剔除刊题、手稿、拓本题跋、画跋、印跋等不以书法艺术为主要表现目的之作品。考诸刊作,书风上受到碑学流波影响较深,然帖学面貌依旧成熟,并占据主要优势。
碑学名家荟萃,精品迭然,但书风并不全为遗士接受。《鼎脔》先后刊篆书10种,涉及书家8人,分别为吴昌硕(2种)、钟麟(2种)、罗振玉、俞樾、张度、金梁、陈师曾、黄牧甫,皆为名儒硕学。第29期刊《钟琳图篆》,为钟麟(字琳图)所临《虢季子白盘》,点画精劲,纤而不弱,气骨嶙峋。第23期刊《钟麟图临碣石颂》,不拘泥形似,益以李阳冰遗意,而谨严或有过之,后有《泉园随笔》评曰:“先生之篆,虽未能追踪冰、铉,钱献之、孙渊如无多让矣。”[14]比之清季铁线名家钱坫(字献之)、孙星衍(字渊如)辈,殊无逊色。第30期刊《金息侯楹帖》,书“不及天下家国事,唯有经史子集文”一联,王修跋云:
息侯少宝,自津沽以篆联见宠,赐言过当,余何人,宁不惶悚!惟有奉为训勉嘉言,夕惕若厉,敬悬座右,以当亲炙尔。[15]
金梁(号息侯),著名前清遗老,收藏极富,与王修交谊匪浅,《鼎脔》先后刊载其藏印7方,皆为当世珍萃。观其篆联,取法《毛公鼎》,而愈加静穆,气度雍容。隶书8种之中,《鼎脔》就曾先后刊载张度隶书4种。张度(晚号辟非老人),治小学,工书画,善篆隶,尤工八分书,自成一家。第15期刊《辟非老人楹帖》,王修跋云:
老人于光绪乙未八月归道山,年六十有六。此联乃壬辰为先大夫所书,以时考之,盖已六十有三矣。杨东山谓公笔势姿横,观此而益信。[16]
杨逸(字东山)曾撰《海上墨林》,评张度“工八分书,笔势恣横,书《张公方碑》,神意古茂,如读古匋文字,论者谓清季书家当与何蝯叟抗衡。”[17]说张度与何绍基相伯仲云云,似有过誉之嫌,然此“秀干终为栋,精钢不作钩”联,书本小《爨》,取其篆隶相参之意,纵横捭阖,无不如意。再对比品味第3期“门对花田藏殊曼,春深鸟语唤频伽”楹帖,步何绍基遗踪,天真烂漫,举止自如,方知杨逸“笔势恣横”之谓,诚然不虚。张度之外,尚刊杨岘(字见山,号藐翁)隶书2种。如第33期刊《杨见山隶屏》4条,其中3条取法东汉名碑,秀雅遒劲,虽稍乏个人风格,然一望而知为大家手笔;1条取法汉印瓦当,许荣祖跋云:“藐翁隶书,知者争宝,此为范步庐君所藏,摹瓦当文一幅,范君尤为宝爱,以其不易见也。”[18]受金石学风气影响,其时书家眼界愈加宽博,融精思于瓦甓之中,于兹可见一斑。碑学书风自不囿于篆隶,习六朝碑刻者大有人在,赵之谦自为翘楚。第五期刊《赵悲盦楹帖》,楷书“北方佳人遗世而独立,东邻处子窥臣者三年”联,署“阿四”(失考)者跋曰:
(赵之谦)于学无所不窥,读书丹黄灿然,书画奇逸天成,刻印能夺完白山人之席,而独树一帜。近因南海康先生推崇备至,而名益高。独同时其乡人李莼客深恶之,致呼为妄人。《越缦堂日记》中,诋毁之词数见不鲜。岂与其有夙嫌耶?真诚可异也。[19]
赵之谦天资纵逸,以魏碑笔势作四体,力主创新。其自白“独立者贵,天地极大,多人说总尽,独立难索难求”[20],即知不傍人篱落尤难。而开风气者,要在不与人同,故质疑亦在情理之中,李慈铭(号莼客)与康有为对赵之谦截然相左之态度,便为明证。事实上,肩负道统之遗民,大部分明显有固守文化壁垒之特征。反映于碑学书风上,尽管其风已成燎原,然在中庸与创新之间矛盾,而更趋中庸,是其时遗民之普遍心态。第38期刊《赵㧑叔行书》扇面一祯,未片言题识,就已略知消息。
因此,就《鼎脔》作品分析而言,更具书卷气之帖学作品在数量上占尽优势,书风亦雅正醇和,时出新意于法度之外,遗民“帖学为体,碑学为用”之书法取向,已尽露端倪。细考之,《鼎脔》所涉帖学书家数十人,就中不仅时出精意之作,且不乏杨守敬、樊增祥、姚华、朱祖谋等一时名手。第5期刊“巽社”成员王井陶书孟浩然诗,王修跋云:“井陶深思好学,磊落自奇,学书不宗一家,与时贤抗衡,殊无愧色。”[21]虽不免相捧之意,然观其作,历历有苏黄横斜恣肆之韵,自具高格。第16期刊《孙琴西墨迹》,徐达跋云:
此扇为先生遗墨,虽寥寥数字,而笔势姿纵,风骨凛凛,严肃之气浮动于笔踪墨渖之外,盖先生得意之作也。[22]
孙衣言(号琴西)行书扇面,宗米襄阳,用笔劲折翻飞,结体欹侧磊落,气度高迈,虽韵不足而势有余,所谓“严肃之气浮动于笔踪墨渖之外”云者,可谓知者良言。第25期刊《苏戡先生书画扇》,载草书、墨松各1帧,张均(号忍盦)跋云:
太夷先生负书名,海内无不宗仰之,然草书恒不多见,画尤罕作。余谬讬知交,荷其作草并绘墨松于扇,诚布世之珍也。扇骨亦为其书,浼将君雅初刻之,洵属难得之品。爰为制版,以公同好焉。[23]
郑孝胥(字苏戡)辛亥后以遗老身份避居上海,一时俊彦皆从之游,后随溥仪赴东北建伪满洲国,声明剧败。笔者数年前作《郑孝胥书法研究》专论苏戡众体书法,深知其书占尽沪上风流,名动海内;独草书不及见之,有传世甚孤之说,然玩味其论草之语,惊其于此道颇有深悟。今观此草书扇面,一派虔礼风规,而益以骨力峻拔,风神料峭,诚然绝品耳,亦始信苏戡论草之不虚。第35期刊《朝鲜金江沧书》,王修跋云:
余在京师,与朝鲜权五石进士(相铢)友善,其人忠介博学,为余搜集朝鲜史籍不少,至可感也。其兄活川先生,年七十余,工书能诗,邮筒唱和,虽未谋面,情好颇惬。金沧江先生,余因权氏兄弟,早闻其人,今蒙削牍见惠,因乞书,益钦其人。余不知诗,殊无以益徐君为愧尔。[24]
金泽荣(号沧江),学术文艺名重两邦。观《鼎脔》所刊,作行书七绝1首,有磊落不羁之气。第36期刊日本画家小室翠云诗翰,有米元章、赵松雪笔意,“秀雅”而不失锋芒,确为名手。由是略知,其时外邦来华书家,多寻师京沪,负箦遗老,然除极个别之外,并不为碑学书风所染,而多承继帖学传统,于行草一路用功。遗民“帖学为体,碑学为用”之书法取向,此当为绝佳之注脚。
三
《鼎脔》书论文献,多散见于碑帖题跋、书作题记中。其囊办之始,便立志大兴金石学,延续满清重考据庋藏之学术传统,由此,亦难避免“碑眼看帖”之思维局限。然抽绎考察其书论文献,尊六朝而不卑唐,持中秉正,维护帖学道统,为清遗民书学取向之缩影。
尊崇六朝碑刻,为清末书坛大势,遗民囿于时风熏染,自不例外。《鼎脔》第1期刊罗振玉《凉王旦渠安周造象记》:
晋宋间石刻极少,此碑极似《爨宝子》及《嵩岳灵庙碑》,至可宝也。[25]
《安周碑》,北凉承平三年(445)刻石,光绪间出土于新疆吐鲁番高昌故城,后流入德国柏林,毁于二战。端方于光绪三十二年(1906)自柏林拓得全本及四分之一拓本而归,遂为孤本。罗振玉次年自端方处借原拓珂罗影印10份,录跋于纸背遗路孝植(字壬甫)。王修注:“此拓影为路丹父表姊丈转赠余者,丹父与壬甫为昆仲,原拓世亦罕见,拓影自是可珍。”[26]知珂罗本递藏有序。全拓原本有况周颐、梁鼎芬、缪荃孙等人作跋,考证源流至细,揭橥书艺亦明,而罗振玉更以之较于《爨宝子碑》和《中岳嵩高灵庙碑》,肯定其楷隶相参之体,至为高许。第56期刊陶濬宣《郑文公下碑跋》:
包安吴以郑文公碑篆势、隶意、草情毕具,又谓九宫之法于此可见,颇为知言。察其入锋处,多用隶法;转折句抚,时杂篆意。伟丽朴茂,肃穆浑融,北碑中别成一派,极不易学也。[27]
《郑文公碑》,北魏永平四年(511)刻石,自包世臣而下,康有为、叶昌炽、杨守敬、沈尹默无不推崇备至。陶濬宣此跋,自实践甘苦中来,入锋转折,气味格调,皆评述有矢。跋署“甲申七夕”,知作于光绪十年(1884),“北碑中别成一派”云者,同康有为“魏碑大有三种”之说旨意趋同,而早于康氏5年提出此论。第59、60期连续刊载郑文焯《昙乐造象记》3段拓本题跋,第2段云:
(《昙乐造象记》)书势宕逸,波恌矫健,信北朝草隶之工,非率尔操瓢者也。足与北魏之《李洪演》、北齐之《陶长贵》两造像并立。而参体势神妙,无不备具,学者得之,思过半已。[28]
《昙乐造象记》,北周建德元年(572)刻石,用笔精审,结体流荡,从容浑穆之气熠于其间,一望而知为王褒入关后之佳构,隐隐然有南梁风规。《周书》卷41《王褒传》:“梁国子祭酒萧子雲,褒之姑父也,特善草隶。褒少以姻戚,去来其家,遂相模范。俄而名亚子雲,并见重于世。”[29]此跋称其具“北朝草隶之工”,对比《万岁通天帖》王褒书迹,当得仿佛;而列与《李洪演》《陶长贵》鼎足而三,或当过之。
对唐书之肯定态度,则为《鼎脔》有别浪潮之书学特征。康有为“卑唐”之论,固一时风气,然独立品评唐书者,依然大有人在。第九期刊《李芝该遗墨》,上书帖论一则:
唐人书无不原本六朝者,若率更得法于刘珉,河南得法于史陵是也。然推其嗣法之始,必以《黄庭》为昆仑墟,合之《兰亭》《宣示》而篆隶之法备矣。[30]
唐书原本六朝,世无间言,唐人即已从史学角度证论之:窦臮《述书赋》:“若乃出自三公(刘珉),一家面首。欧阳在焉,不顾偏丑。”[31]李嗣真《书后品》:“太宗与汉王元昌、褚仆射遂良等皆受之于史陵。”[32]而从书法内里角度,唐书原本六朝,更多在于“篆隶之法”未为消亡:以《黄庭》为本,《兰亭》《宣示》共相交融,自可得之,不必神游三代。此固有“碑眼看帖”之思维局限。然观李在铦(字芝该)《遗墨》卷,脱胎《圣教序》《十七帖》,真行草俱备,清肃隽逸,一派东晋遗风,于晚清书坛已属上乘。王修跋云:“(李在铦)学问渊博,书法师隋唐以上,名重京师。此卷长六尺余,乃先生生平不经意之作。而‘龙跳天门,虎卧凤阙’之评,殊无多让。”[33]诚不虚语。同主“唐书原本六朝”,第38期刊张度《元秘塔碑跋》即已脱“碑眼看帖”格局:
诚恳书学,出自乌彤,出自怀素,而素直溯永师。师为羲之裔孙,其笔法纯出于王也。弇州山人谓晋法至柳书大变,殆徒观其劲健之形耳。善书者由柳法以窥晋书,欹弱之病,庶乎免矣。[34]
柳书“筋骨太露,不免剑拔弩张之态”,然从旧拓观之,“用笔虽极遒健,而内蕴实为圆浑”。晋韵唐法,似迥然有别,然追溯之,二者渊源确然可考。此“晋法”为纯粹之帖学话语,《鼎脔》先后录《王居士砖塔铭》评论数则,于兹有所解释:
(王居士砖塔铭)书法全得褚意,唐楷之最精纤者。褚书之妙,乃在上同隶古,证合欧虞,后有作者,未免失其冲和之度。此碑婉润秀整,已开后人无数法门,而尚未失河南规矩。(易孺《王居士砖塔铭跋》)[35]
《王居士砖塔》,为唐人书之逸品,神韵以冲潦胜。(严修《天津王砚农先生临砖塔铭跋》)[36]
所谓“逸品”“神韵”者,具体表现,即“瘦劲”“精纤”“冲和”“婉润秀整”,此皆为《王居士砖塔铭》与褚遂良书风之美学范畴,同“晋法”一理。顾印愚《圣教序跋》更为此增一注脚:
黄屋亲题序,青宫钞属文。经传释元奘,书重晋将军。集腋珍唐碣,标签袭宋芸。临池日三复,未许换鹅群。”[37]
重墨迹,重初拓善拓,向为帖学之内涵,其于五律之后,并叙《圣教序》历代拓本曰:“怀仁集圣教,昔人谓如千狐集腋,毫无襞积之迹。盖当时右军墨迹存者尚多,而文皇酷嗜其书,搜罗甚富,故能挑类精妙若此。自唐迄今逾千年,碑石虽犹峙关中,然旧本罕见。不论宋元所拓,邈不可得,即明中叶暨国初,亦珍如星凤焉。”[37]对怀仁集古重许如此。或概言之:正因为唐书具备晋法“不激不厉而风规自远”之高格,故能开后世无数法门。
维护明清帖学道统,在康氏《广艺舟双楫》大行之际,《鼎脔》之书学取向更显得持中秉正。就《鼎脔》所刊,遗士们对碑学书家题识无多,且常停留于赏评之上(对久负盛名之赵之谦、吴昌硕依旧如此,前述不赘);而对帖学书家之题跋,则颇具思辨性、学术性。第20期刊陈矩《王梦楼墨迹跋》:
国朝书家能以禅理悟书法者,惟梦楼先生而已。余旧题先生自书帖后,有句云:“乐散酒阑禅定后,萧疏风味缘天僧。”盖先生常以声妓自随,人或谏之,不听。然酒阑歌罢,先生已入定矣。尝自言诗字皆从禅理悟出,信哉斯言。今得先生杂临古帖,初不经意,而宗法具在,洵为妙品。[38]
王文治(号梦楼)《元人书悟真篇》云:“书家品韵,望而可知。辨古人书,当于精神中求之,形貌之似,已落第二义。若纷纷考证年月事迹,相与斗诤,去之更远矣。”[39]陈矩称王文治书“初不经意,而宗法具在”,有“禅理书法之妙”,亦正是梦楼“品韵”说在清末之践行。需知,“品韵”之论,于乾嘉动辄言考据之朴学大盛之际,可谓发聩震聋之言;于清末随世碌碌而以“碑眼看帖”之人而言,亦无异于一剂良药。王文治常言“诗字皆禅理”,其书法清恬淡雅,颇得香光神髓。无独有偶,《鼎脔》第14期刊黃绍箕《跋董香光真迹》:
香光晚年得意之作,笔涩而意淡,然随方酬应,间亦不免率尔操觚。此册以字里金生行间玉润之姿,并层台缓步高谢风尘之致,行笔导源北海,而出以虚和,临《兰亭》乃参用颍上黄庭坚法,当是中年用意之作。[40]
董其昌为有清帖学一脉教化主,地位尊崇。其中年用意尘生物润,晚年信笔意淡心闲,皆臻妙境。尽管黃绍箕对香光晚年所作有“率尔操觚”之诘责,然其倾慕之情闪烁其间,读者自不难体会。黃绍箕本与维新首领康有为交往甚密,于光绪二十一年(1895)评注康氏《广艺舟双楫》,先以钞本行世,后赖王修蒐校,刊于《鼎脔》,连载5期,为世人所知。其对康著“论书不取唐碑上”一节评注,持论最为公允:
此说须分别言之。初拓之妙,非磨翻所能有,墨迹之妙,又非石刻所能及。学碑有得,仍当浏览墨迹,以为广益之资,即元明名迹,亦不可不观。予尝见唐人写经,及苏黄米赵真迹,神采飞动,波澜老成,令人惊叹,忘其结体之不古。用笔与结体本相因,精言之,则为两事。宋元以后,书家正坐耽溺帖学,不肯问途古碑耳,其中固未尝无杰出抗古之才也。[41]
康有为《广艺舟双楫》一出,顿开一时风气,天下士子无不论学纷纷,似有碑学一门独大之势,其固有维新思潮矫枉必须过正之理念在。针对康氏卑唐之论,黃绍箕既肯定六朝古碑导源之功,亦尊崇唐宋元明帖学笔法,思辨显得更为宏观辩证。[42]黃绍箕于光绪三十四年(1908)逝世,未及辛亥,自然不算遗民;然其作为改革派人士,正视碑学,不弃帖学道统,从某一层面上讲,最能代表清遗民在所谓碑学大兴下之书学取向,具有重要之文献价值。
1922年,胡先骕《评俞恪士<斛庵诗存>》论清遗民思想特征云:
以颠覆清室为不道,视辛亥革命为叛乱,不惜为清室遗老者,如沈乙庵、陈伯严、郑海藏、赵尧生诸先生是也;有志维新,对清室初无仇视之心,而并不以清室逊国、民国兴建为纲纪不隳的巨变,可是却以流人遗老而终其一生者。[43]
清遗民为其时社会特殊群体,数量庞大,鉴别复杂。《鼎脔》编者、作者,或为干政先锋,或为流人耆旧,多有着浓厚之遗民情结。其所刊书法文献,从书作、书论两方面,集中反映出清遗民在书风、书学取向上“帖学为体、碑学为用”之特征。通过解读,略可形成以下几点认识。
第一、以《鼎脔》为纽带之遗民群体,承继汉学余脉,有着长期学习馆阁书风之生涯,在地覆天翻之家国背景下,尽管“碑眼看帖”思维已成定式,但大部分遗民惟知追思故物,心气沉郁,缺乏赵之谦、康有为那种执牛耳、开风气之魄力,而只能在既有之碑帖格局下从事书法生活。
第二、清遗民“帖学为体、碑学为用”之书法取向,是中国书法史上文质别辨、雅俗交锋之产物,清遗民自恃其乃文化道统之持有者,其书法取向亦代表着书法道统所在。换言之,抽绎清遗民群体,回溯返流,从对清遗民书法取向之研究,进一步观照清代书法史,不失为一极佳之切入点。
第三、清遗民“帖学为体、碑学为用”之书法取向,是民国以来书法话语之逻辑起点:书法实践、批评、研究,皆无法疏离清遗民学术体系。碑帖二道体用之思,经于右任、沈尹默、祝嘉、沙孟海等学人先后阐教,一同开创了民国建国以后书坛新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