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论“肺者,相傅之官,治节出焉”❋

2019-01-10 03:56徐勤磊周国琪包巨太赵心华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19年9期
关键词:节令素问阴阳

徐勤磊,丁 勇,周国琪,包巨太,赵心华

(1. 江苏护理职业学院,江苏 淮安 223300; 2. 上海中医药大学,上海 201203; 3. 华北理工大学中医学院, 河北 唐山 063000)

《素问·灵兰秘典论篇》曰:“肺者,相傅之官,治节出焉”[1],是中医藏象理论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在当今的临证中仍具有指导意义。历代医家对“治节”主要从“治理调节”的角度来理解,忽略了《内经》所描述的“相傅”和“治节”的先后逻辑关系,即忽视了《素问·灵兰秘典论篇》用官职来形象描述脏腑功能的写作章法,因而缩小了“治节”的内涵,其所反映的仅仅是肺的“对内”功能。如以张景岳为代表的医家在《类经·脏象类·十二官》中认为:“肺主气,气调则荣卫脏腑无所不治,故曰治节出焉。节,制也。[2]”肺的“对外”功能则是作为“相傅”的另外一面职能,亦是作为天人相应的基础,即机体获取外界风雨寒暑所蕴含的阴阳升降变化等信息。因此,本文从《内经》成书时期“相傅”两大类职责的角度,探析“治节”的“对内”“对外”两大功能。

1 “相傅”职权

“相”为辅助之义,“傅”为辅助,“相傅”即宰相,又称丞相、相国,是我国早期宰相的官职,在古代是辅佐君主处理政务的最高官职。先秦两汉时期宰相官制的职权范围概括起来主要有两大点,即对内和对外。一是对内总领朝议,参与国事决策和祭祀,举荐、任用、考核官吏,教化百姓;二是对外镇抚四夷,建立邦交。正如《史记·卷五十六·陈丞相世家》云:“宰相者,上佐天子理阴阳,顺四时,下育万物之宜,外镇抚四夷诸侯,内亲附百姓,使卿大夫各得任其职焉。[3]”《内经》的成书年代在学术界比较公认的是西汉时代[4],其内容亦受先秦两汉时期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天文、农业、物候等方面的影响。因而,先秦两汉时期的官制和职权范围对《素问·灵兰秘典论》亦是有影响的。因此,《内经》的作者对“肺”委以“相傅”之官,说明肺同样具有对内对外的两大职能,即肺作为“相傅”,其“治节”的含义不单有总领各脏腑之“对内”之责,同时还应具有顺应自然气候环境的“对外”之能。

2 “治节”含义

《说文解字·卷十一·水部》曰:“治,水。出东莱曲城阳丘山,南入海。[5]”引申为治水、治理。《说文解字·卷五·竹部》曰:“节,竹约也。[5]”引申为节令、节气、调节、节制。再者,“二十四节气”的划分在西汉时期已经成型,符合《内经》成书所在西汉时期的天文认识水平。如沈志忠在《二十四节气形成年代考》一文中明确指出:“西周时期人们进一步测得春分、秋分。到了春秋时期,随着测量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八节已经确立。战国时期随着二十四节气天文定位的确定,二十四节气已基本形成,并在秦汉之时趋于完善并定型。[6]”因此,治节理解为顺应节令是有证据基础的,而从节气的角度来解释“节”的含义[7],在褚桂克的“从‘节’的内涵探讨‘肺主治节’”一文中亦得到证实。

《素问·五运行大论篇》云:“阴阳之升降,寒暑彰其兆……候之所始,道之所生”[1],以及《周易·系辞上》曰:“一阴一阳之谓道”[8]。寒暑代指春夏秋冬四季,说明寒暑乃天地阴阳升降之象,四季变化的实质乃自然界阴阳升降变化的外在表现,这一认识在《礼记·月令》中亦可得到佐证。如“孟春之月……天气下降,地气上腾,天地和同,草木萌动。[9]”因此,节令的本质当是阴阳升降的状态,节令变化的本质当是自然界的阴阳升降变化。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云:“天气通于肺”[1]以及《素问·五常政大论篇》云:“根于外者,命曰气立,气止则化绝”[1],说明机体很依赖于外环境,并与自然之气以及气候变化息息相通。立,《说文解字·卷十·立部》曰:“立,住也。[3]”可见,“气立”就是气候变化的短暂停住,也是节令的特性,即相对稳定性。换言之,节令的相对稳定性源自于自然界阴阳升降变化很小,保持在机体可以适应的范围,这也符合《内经》的本意。如《素问·六节藏象论篇》曰:“五日谓之候,三候谓之气,六气谓之时,四时谓之岁。[1]”从物候学的角度看,“一候”代表5 d,5 d之内气候外环境是相对稳定的,一个节气15 d内的气候环境也是相对稳定的。这对于人体适应外环境是非常有意义的:处于气候变化太过剧烈的外环境,机体无法适应则会生病,这在“运气七篇”中就有明确的年份,如天符、岁会、太一天符、同天符、同岁会之年的气候变化较为剧烈,天地阴阳升降变化太快,人体因较难适应而发病。

机体顺应自然界的风寒暑湿燥火等六气则不发病;一旦六气转化为六淫时,机体则无法适应外界风雨寒暑等节令气候的剧烈变化,邪气循皮毛肌腠入肺,引发肺的功能障碍。如《灵枢·五变》云:“百疾之始期也,必生于风雨寒暑,循毫毛而入腠理。[10]”风雨寒暑作为节令的表现形式,其气候剧烈变化的实质也就可以理解为机体外环境的阴阳升降状态变化剧烈,若机体无法与之适应则发病。可见,相傅顺应节令的本质是获取外环境中所蕴含的阴阳升降状态信息。

因此,“相傅之官,治节出焉”的含义可以归结为两方面:首先是对外的一面,肺顺应并获取自然节令气候变化所蕴含的阴阳升降变化信息;其次是对内的一面,肺根据对外获取节令变化的阴阳升降信息,调整机体内在的阴阳升降。

3 肺主治节的机制

《素问·六节藏象论篇》曰:“肺者,气之本,魄之处也,其华在毛,其充在皮。[1]”肺为气之本,通于天气,天气又蕴含了机体所处外环境的阴阳升降变化信息和阴阳分布状态,故气乃人与自然信息交流的载体;皮毛为一身表,也是接触自然、感受寒暑变化的最直接途径,而腠理则是气、津液运行的途径。

《灵枢·刺节真邪》曰:“阴阳者,寒暑也,热则滋雨而在上,根荄少汁,人气在外,皮肤缓,腠理开,血气减,汗大泄,皮淖泽。[10]”肺和皮毛感受外界的节令气候变化信息,通过人气出入于人体之门,将寒暑风雨的信息传递给肺,从而调节人体的阴阳升降变化和运行分布,调节腠理的开阖、血气的分布、肌肉的松紧等。一旦伤肺则外界的气候信息无法有效的作用于机体,机体则无法作出准确阴阳升降的调整。如《灵枢·邪气脏腑病形》曰:“形寒寒饮则伤肺,以其两寒相感,中外皆伤。[10]”

人体的阴阳升降若欲与天地阴阳升降同步,即人体内的阴阳升降运动及阴阳分布状态与风雨寒暑节令变化中所蕴含的阴阳升降变化和分布状态一致,以成“天人相应”之势,那么对外获取气候环境中的阴阳升降变化信息则显得至关重要。《素问·六微旨大论篇》又云:“出入废则神机化灭,升降息则气立孤危”[1],说明机体一旦停止对外获取信息,则损伤神机;机体的阴阳升降运动若停止,则相对稳定的气候对机体亦毫无意义。《说文解字·卷一·示部》曰:“神,天神,引出万物者也。[3]”天气下降,地气上腾,阴阳相交方可萌动万物,因而“神”可以理解为阴阳的有序运动变化,这在《内经》中得到了确证。一是《素问·天元纪大论篇》云:“阴阳不测谓之神”[1],说明阴阳的有序运动变化被称之为“神”; 其二,互文的修辞手法也说明“神机”和“升降”密切相关,“出入”和“气立”密切相关;其三,机,機的简化字。《说文解字·卷六·木部》曰:“主发谓之機。[3]”又《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篇》云:“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1],说明机乃生机。因此,“神机”指的是天地间的阴阳升降导致生命的萌动发生,乃机体内外的天人之阴阳按序升降;“出入”的运动方式是获取外界“气立”信息的主要方式,而“出入废”则意味着人体“治节”失去了对外获取信息的能力,机体的阴阳升降次序则无法与自然相适应,生命过程亦将紊乱甚或停止。

由此可见,肺的“治节”机制可以概括为“天地阴阳升降-节气-出入-腠理与肺-肺-人体阴阳升降”,主要体现在两大方面:一是对外方面,肺通过气的“出入”获得外界“气立”所蕴含的阴阳升降信息,而“气立”的表现形式正是二十四节气;二是对内方面,根据“气立”所蕴含的阴阳升降变化信息,促使机体内部的阴阳升降作出调整,从而使机体适应外环境的阴阳升降和分布状态。

4 相傅与治节在“治未病”中的应用

《素问·调经论篇》曰:“夫邪之生也,或生于阴,或生于阳。其生于阳者,得之风雨寒暑。其生于阴者,得之饮食居处,阴阳喜怒。[1]”《内经》首将病因分为内外两类,外因代表的则是风雨寒暑,与肺主治节之对外职能密切相关。根据“天地阴阳升降-节气-出入-腠理与肺-肺-人体阴阳升降”的机制,针对外邪侵袭,人体须作出反应,而肺正是感受外环境的风雨寒暑信息进行对内调整阴阳,若肺功能强大、调节得当则不发病。如《素问·刺法论篇》曰:“正气存内,邪不可干”;若肺气虚损,调整失宜,阴阳升降失序则发病。如《素问·评热病论篇》云:“邪之所凑,其气必虚。[1]”

《素问·气交变大论篇》云:“岁金太过,燥气流行,肝木受邪。[1]”在逢庚之年这样特定的“气立”环境下,肺通过“对外”功能获得了相应的信息,而肺金在该年份又易损伤,故调整自身阴阳升降之力不

及,则肺金和肝木均会受到损伤。其中,肺金之伤源于燥气太过,伤及肺气,临证则以养阴润肺为主;肝木受邪则燥气袭肺,肃降太过进而伤及肝木春升之气。因此,保养肺气因时制宜,以顺应节令来调整机体内在的阴阳升降和分布状态,可达“未病先防”之效。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篇》曰:“春三月,此谓发陈……夏三月,此谓蕃秀……秋三月,此谓容平……冬三月,此谓闭藏”[1],说明机体也遵循着大自然的“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等规律,即春夏阳气升浮而秋冬阳气敛藏。那么在治疗冬病之时,需要谨慎处理以防阳气不能敛藏而形成“伤肾”“痿厥”“奉生者少”等病症。如肺之痰喘以冬令多发,外寒袭肺,机体阳气肃杀潜藏而无力代谢水液,以成“停饮”之势,故急性发作期治以小青龙之类方温化体内之寒饮,借以恢复机体的水液代谢,然须中病即止,以防违反肺“对外”功能所获得的阳气敛藏指令,可达“既病防变”之效。

5 结语

从“相傅”对内和对外的职权范围来研究“治节”问题,笔者通过梳理相傅、气立、神机、节气等概念发现,司马迁在描述丞相的职能所用的“内”“外”功能,为理解“肺之发挥对外感应、对内调节的作用”奠定了社会文化基础;二十四节气在西汉时期已经定型和完善,也为从“肺顺应节令变化调整机体内在的阴阳升降变化”的角度理解“治节”,奠定了合理的天文方面的证据基础;“气立”是实现机体内外阴阳升降变化协同稳定的气候环境基础,气的“出入”运动是肺获取外界气候环境信息的主要方式,是实现机体内外阴阳升降变化同步的信息交流基础,肺与皮毛腠理是获取外界气候环境信息的主要途径。因此,肺主“治节”所拥有的对外对内两方面功能,是实现天人相应的基础,也为言天验人的学术思想找到了支撑点。

猜你喜欢
节令素问阴阳
Ancient and modern medication laws of aromatic Chinese medicines in treating angina pectoris based on data mining
立 秋
The Visible and the Invisible as Shadows of Light and Dark Shade:An Introduction to the Special Issue
Discussion on Etiology and Pathogenesis of 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 from “Cold-dampness and Insidious Dryness”
五月节令百草之艾 日暖桑麻光似泼 风来蒿艾气如熏
正月节令百草之柏叶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Clinical Trial on Efficacy and Safety of Electroacupuncture on Oral Oxycodone Hydrochloride Prolonged-Release Tablets Related Constipation
阴阳学说在杨式太极拳中的表现浅探
廿四节令鼓队震响华大20年
法于阴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