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年前炮击金门记

2019-01-10 02:43
世纪风采 2018年10期
关键词:叶飞金门蒋介石

解放军炮击金门

1958年5月9日,黎巴嫩人民举行起义,反对本国的亲美政权;美国公然派海军陆战队在黎巴嫩登陆,占领了贝鲁特,干涉黎巴嫩内政,大力支持亲美政府。同年夏天,伊拉克发生卡塞姆政变,美英迅速出兵干涉。这一系列事件,引发了中东危机。

7月16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发表声明,谴责美国侵略行径,要求美军立即撤出黎巴嫩。

美国为了转移世界舆论对中东局势的关注,便扩大对中国的威胁,积极地鼓动蒋介石“反攻大陆”,并从本国和地中海舰队调派大批军舰、飞机加强了在台湾海峡活动的第七舰队的力量。

蒋介石洋洋得意地宣称:由于有了老朋友的合作和支持,胜利就有了保证。

面对台海地区的紧张局势,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抓住了这一时机,决定对金门实施大规模警告性炮击,以此摸摸美国对华政策的动向,尤其是美台《共同防御条约》对双方的约束力究竟如何。通过有限的军事行动不仅可以达到战略上摸底的目的,还能维护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安全,进一步激发和调动国内人民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积极性;而且也能牵制美帝国主义部署在远东的兵力使其不能西调中东,以减轻美国对中东人民的压力。

1958年7月中旬之初,时任中共中央候补委员、中共福建省委第一书记的叶飞,正在福州市郊区开会部署防台风工作,突然接到紧急通知,要他立即到军区作战值班室接从北京打来的保密电话。

叶飞拿起电话机,传来了总参作战部部长王尚荣的声音。他告诉叶飞,中央决定组织部队炮击金门,指定由他负责指挥。

接到这一电话,叶飞有些不解,这是一个重大军事行动,理所当然地应该由军事指挥员指挥,自己虽然身为上将,曾担任过福州军区司令员,现在还兼任福州军区第一政治委员,但一年前工作重心就转到省委这边,抓地方工作了。于是,他问道:“是不是中央要我指挥的?这应当由军区领导指挥呀!”

王尚荣回答:“是中央要你指挥的。”

叶飞又问:“毛主席知道吗?是不是毛主席决定的?”

王尚荣意识到叶飞有顾虑,就说:“刘培善同志在这里,你直接和他讲话吧!”

接着,话筒里响起了正在总参作战室的福州军区副政委刘培善中将的声音:“叶政委,我是刘培善,要你指挥是毛主席亲自决定的!”

叶飞又问:“军区韩(先楚)司令员现在北京,应该由他指挥啊!”

刘培善说:“中央已经这样决定,那你就不用问了。”

听到这里,叶飞不由得心头一热,热泪在眼眶翻转:“毛主席啊,你老人家太了解我叶飞了!”

毛泽东是了解叶飞的。他知道,身经百战、被人称为“小叶挺”的常胜将军叶飞,对1949年10月下旬指挥第二十八军攻击金门的失利,一直怀着深深的愧疚,心头留下了伤痕。而解除愧疚、弥合伤痕最有效的办法就是胜利,就是建功。

于是叶飞坚定地对刘培善回答道:“既然这样,那好,我接受命令来指挥!”

1958年7月18日,中共中央军委召开紧急会议,毛泽东在会上宣布:“世界上有一个地方叫中东,最近那里很热闹,搞得我们远东也不太平;人家唱大戏,我们不能只做看客,政治局做出了一个决定——炮击金门!”毛泽东表示,中国民众上街举行游行示威是道义上和政治上支援“中东人民反侵略”,但光是道义支援不够,必须有实际行动,攻打金门、马祖地区,牵制美军在远东的兵力。

7月19日,叶飞奉命带着新成立的炮击金门前线指挥部成员赶到厦门。前线指挥部阵容很强:叶飞任总指挥,福州军区副司令员张翼翔、副政委刘培善为副总指挥协助叶飞指挥,海军、空军分别以东海舰队副司令员彭德清、福州军区空军司令员聂凤智为首组成指挥所。大家一到厦门,就各司其职,展开紧张的战前准备工作。一时间,空军入闽,炮兵到位,一切都准备得相当严密。7月27日,作战部署一切就绪,随时可以进行炮击。

8月20日,北京来电:毛主席召见,要叶飞立即去北戴河。叶飞接到命令后,便乘空军运输机北飞,因中途遇暴风雨,天空有一片雷区,飞机只好降落在开封。第二天上午,再次起飞,于中午赶到北戴河。当天下午3时,毛泽东在他的居处接见了叶飞。当时,彭德怀、林彪、王尚荣在座。

毛泽东坐定后,叶飞立即把炮击金门的准备情况,炮兵的数量、部署和打法,一一作了汇报。毛泽东一边凝神盯着摊在地上的地图,一边听汇报。听完汇报,毛泽东突然问:“你用这么多的炮打,会不会把美国人打死呢?”

叶飞回答:“哎呀,那是打得到的啊!主席。”

彭德怀在旁插话说:“美国顾问一直配备到国民党部队的营一级。”彭德怀的意思是告诉毛泽东,炮弹是很容易伤及美国人的。

叶飞、彭德怀这么一说,毛泽东不讲话了,在场的人都陷于深思,一方面不太了解毛泽东的意图,另一方面又为不能避开美国人而伤脑筋。

好一阵,毛泽东才说:“能不能不打美国人?”

叶飞摇摇头:“主席,那是无法避免的!”

毛泽东没有再深问下去,对叶飞说:“你也够辛苦的了,先到住处休息一下,养养精神!”

第二天会议继续进行。

经过一夜的思考,毛泽东下了决心,直截了当地对叶飞说:“那好,照你们拟定的计划打!”。

毛泽东又对叶飞说:“你不必回福州了,就留在北戴河指挥炮击,有什么事我们也好及时研究。”

在金门对岸的厦门,解放军炮兵阵地的459门大炮已经在一个月的阴雨当中悄然布置完。

然而,福建前线的解放军虽然在频频调动,国民党空军也屡屡出动侦察机,进行高空侦察,但对中共的具体意图尚不明了。所以,在解放军大规模炮击金门的前两天,蒋介石还亲临大小金门巡视。

1958年8月21日一大早,蒋介石携“国防部长”俞大维、“陆军总司令”彭孟缉以及“国防委员会”副秘书长蒋经国一行,由台北乘船驶抵大金门,上岸后,即亲登太武山顶对大陆进行观察。蒋介石观察良久,凭他戎马一生的经验,深感战局有一触即发之势,但却一言未发,便登舟前往小金门。

上午10时,蒋介石一行抵达小金门岛。已接到通知的国民党军驻小金门第九师师长郝柏村早已率众在码头恭迎。

虽然天气闷热,蒋介石还是一身戎装,戴着军帽。有军官敬礼时,总是一一还礼。他将手杖挂在臂弯里,跟着随员,来到23高地第二十七团第四连阵地的坑道式防炮掩体察看,后又来到卫生连,用带着白手套的手,四处摸了摸,看有无灰尘。在木椅上坐了片刻,侍从递上随身携带的白开水,蒋介石喝了几口,润润嗓子,便开始对已在招待所集合好的营长以上主官训话:

我只讲三点:第一,现在一切胜利基础已建立,今后全看我人之精神如何,亦即全在决心意志,决心就是与阵地共存亡,亦即与国家共存亡,而此次金马作战应负责开反攻复国胜利的基础。第二,敌人两个月内一定要来攻我们,故时时刻刻准备防御敌之来攻,加强技术战术及胆力,两个月内敌如不来,则我们也要打敌了,要反攻复国。第三,各级务要服从命令,严守纪律,贯彻到底,不可放纵。

蒋介石说,有些话他在此不讲,要留到大金门去讲。蒋介石训话完毕,即下岸登船,返回大金门。于是,郝柏村带上团长代表一人,政治部主任及士兵代表一人,乘船到大金门去继续听训。

下午5时半,蒋介石在金门防卫司令部召集团长以上主官点名,并即席训话:

……退出大陆已九年,从三十七年开始失败,则已失败十年。十年来受耻忍辱,含辛茹苦,日日期望反攻复国才能扬眉吐气,此机已待十年。越王勾践十年生聚十年教训,近已时代不同,十年工夫不算少,此机如不到,徒有此心,并不能达到目的……

已近晚餐时间,军官们饿着肚子,精力早不集中,只盼望着蒋介石能早点结束训话,但他一讲那套历史就长,仿佛在考验军官的意志,故意“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越讲越慢,越讲声调越高:“我们再不打胜仗,尚有何面目见世人,而决心牺牲就是成功的条件。金马四面环海,敌四面可来,再加以空中威胁,指挥第一要紧是作战纪律,只许看海面不许看上空,此即吾我锻炼精神,争取胜利之大好时机……”

一直到晚上7时半,训话才结束。食堂的大门打开,蒋介石缓缓走向首席。“陆军总司令”彭孟缉请蒋介石用饭,蒋介石慢悠悠地用手巾擦着手,叫大家先吃。他只拣几个素菜伸筷子,不要酒,也不吃肉。他吃完半碗饭,擦擦嘴,又开始说话,这次不是对所有军官训话,而是对着第一桌上负要职的军官布置战术。尽管高级军官们一再点头称是,可是蒋介石讲得太碎,太无重点,根本让人无法记得要领。蒋介石也看出高级军官们不用心听,有些生气,教训道:“你们要研究干部教育之回顾,以及‘剿共’战术之检讨!”

蒋介石于当晚离开金门返回台湾时,对金门防卫部司令官胡琏说:“你牢牢守住金门,便是对党国的尽忠。”并令“国防部长”俞大维暂住金门,主持防区作战计划。

1958年8月23日,星期六。为了保证当晚盛大舞会能于7时整准时开幕,金门防卫部,拟在5时45分举行周末官兵“同心聚餐会”,届时“国防部长”俞大维将代表“蒋总统”带着慰劳品入席犒劳三军将士代表,白兰地、香槟及丰盛的冷餐自不必说,热闹非凡。

下午5时15分许,在夕阳映照下,金门海面风平浪静,波光粼粼,一片金黄。金门防卫部司令官胡琏和赵家骧、吉星文、章杰三位副司令官,陪着俞大维从北太武山的国民党军防卫司令部出来,向翠谷湖湖心亭宴会厅漫步走去。俞大维兴致特别高,边走边说笑开来:“某次偕殷格索协防司令视察高登后,我笑着对殷格索将军说,‘假如你是共产党,你计划如何来攻这个岛’,殷格索将军很幽默地说,‘我考虑的结果是不攻’。”

“哈哈!”“哈哈!”在一片笑声中,经过翠谷湖岸边的桥头,几个人便歇步海侃胡吹起来。

胡琏抬腕看看表,离开宴还有会儿,便把俞大维拉到一边,说:“让他们吹吧,我陪你在湖边遛几步。”俞大维知道胡琏是要和他讲什么事的,便跟那三位副司令官打个招呼就随胡琏走了。

此时,他们的对面,海峡的对面,从团头、莲河到厦门,如林的459门重炮,已褪下炮衣,向金门方向摇起粗大的炮筒。

8月23日下午,5点30分,严阵以待的人民解放军炮兵,接到福建前线炮击金门总指挥叶飞从北戴河毛泽东身边发出的“开始炮击”的命令,随着一连串红色信号弹升起,459门重炮集中目标,向太武山侧的金门防卫部及其附近地区轰击。霎时间,炮声震天,山摇地动,火光蔽空,弹片横飞,整个金门岛笼罩在一片硝烟中,蒋军猝不及防,官兵伤亡惨重,纷纷逃入掩体。

料罗湾海域,炮弹炸起-道道白色的水柱,弹片把海面打得好像沸腾起来,停在那里的“台生”号运输船完全瘫痪,几艘兵舰飞快向深海逃逸。金门防卫部通信系统立刻被完全摧毁,指挥中断。

炮击分三个波次。笫一波作战暗语“台风”,持续时间15分钟,对大、小金门及附属岛屿进行了猛烈而密切的炮击,发射数万发炮弹;笫二波作战暗语“暴雨”,持续时间5分钟,重点压制开始零星还击的蒋军炮兵阵地;笫三波是一次短促的急袭,7时35分开始,每门炮打4发,对预计中的抢救、维修予以打击。仅前两个波次,解放军就发射了近3万发的炮弹,平均每分钟发射1500发炮弹,都是152、172口径以上加农炮弹,大约600吨钢铁落在金门的预定目标区域上面。

解放军阵地一片发射烟尘,而对岸金门则是一片热火硝烟。海风把大担岛上的硝烟吹到海面,与小金门的硝烟相接,继而又与大金门的硝烟连在一起。在解放军阵地前方海面,形成了一道厚厚的灰黑色的把整个金门都遮挡在后面的巨大烟墙。

当胡琏陪同俞大维离开翠谷湖边的桥头不到三分钟,解放军第一波炮击便开始了。胡琏凭多年的战场经验,突然听到嘶叫声划过太武山头,驰落翠湖,立刻觉得不好,丢下俞大维,回到司令部的地下室,第一个动作就是用电话命令炮兵赶快还击,电话线已被炸断。他又抓起其他几部电话机,对着话筒大喊,叫炮兵阵地,可是所有的电话线都被炸断……

文官“国防部长”俞大维吓傻了,浑身瑟瑟发抖,不知所措。随行的一个叫廖光华的科长手疾眼快,跟卫兵一道,急忙地把他拉到路边钻入山石下躲避,但已是血流满面。

俞大维手臂受伤,后脑部被一颗米粒大小的弹片击中,所幸没有穿透头骨,总算捡回一条命。

那三位防卫副司令官则在劫难逃。正当他们三人兴致勃勃地交谈时,鬼使神差般的飞来了几发炮弹,在烈焰与爆炸声中,赵家骧、章杰被当场炸死,吉星文腰部中弹,延至次日身亡。

翠谷,成了死亡之谷!

不过,令台方震惊的并不仅仅是三名高级将领的中弹身亡,而是共军的大炮为何能打到这个位置。因为被炮击的金门防卫部司令部及那个宴会厅位于太武山的翠谷之内,这一位置是由台湾方面和美国众多专家反复测量选定的炮击死角,他们认为此处不可能遭到常规炮弹的轰击,难道共军装备了什么先进的秘密武器?正当台方对此疑惑未解之际,几天之后,国民党军200毫米美制“巨无霸”大炮又被解放军击毁。这起事件令蒋军更加震惊和恐慌。因为当时台湾方面费尽心机从美国购入的这种大炮重达45吨,整个炮身都配备了防弹钢板,号称“坚不可摧”。此事严重地削弱了国民党军队士气,他们普遍认为共军装备了某种先进武器,与大陆交战只有死路一条。

解放军之所以能打得奇准,其实并不神秘。一是因为炮兵训练有素,技能精湛;二是因为在当时特定的风向和风速下,炮弹飞过高高的太武山顶后,射程达到极限,便垂直掉下来,正好掉进了被视为射击死角的翠谷。“巨无霸”被毁,也是基于这个原因,基本上是一种战场巧合。

炮战震惊了台湾。

台湾岛上的军人都紧张万分,海峡两岸战火虽然从未断绝,但像8月23日一个晚上就朝金门岛这个弹丸之地打来数万发炮弹,不但金门战场从未有过,就是整个国共战争史上,都是闻所未闻。

国民党当局一时摸不清底细,估计解放军会登陆金门,进攻台湾,一时间,台北市等一些城市进行了紧急布防,一些政府机构也进行了快速疏散。

蒋介石侍从室的人,都庆幸老蒋命大,如果共军提前两日炮击,那后果真是不堪设想!炮战震动了美国。

1950年初,叶飞在厦门前线与官兵在一起

美国兵力毕竟有限,顾此失彼,它的注意力从中东一下子转到远东来。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立即下令,从在中东战场的第六舰队调出两艘航空母舰驶过苏伊士运河,加入台湾海峡第七舰队战斗序列,中东便逐渐冷却下去。

8月24日,全球各知名报刊都以最重要的消息报道了金门炮战,金门炮战一时成了焦点。新华社却仅在不特别显著的位置刊了一条简短的消息:神炮手严惩贼军,敌炮兵变得哑然无声,运输舰一支被我击中。对一次如此重大的军事行动,只是轻描淡写的一语带过,显然,毛泽东并不想把此事大肆张扬,他要审慎地观察一下对方将如何应对。

毛泽东坐在北戴河的书房里,看着墙上的地图和桌上的情报,笑了。

八二三炮战中人民解放军取得了重大胜利,根据中央军委的预定计划,福建前线的人民解放军陆海空三军开始着手对金门进行全面封锁。

8月24日,前线部队决定扩大战果,一面继续炮击金门岛上的国民党军,一面出动海军舰艇,开始对其海上运输线进行打击。

炮击持续10天,金门蒋军出现了严重的后勤供应危机,眼看将难以为继。福建前线广大官兵开始等待,等待命令攻占金门,就连叶飞这样全权负责前线指挥的高级将领,也认为下一步的作战目标应该是登陆夺取金门了。

1951年10月,叶飞(右起)、王平、张爱萍、杨勇在一起

叶飞后来在自己的回忆录中写道:“此时,如果我军发动登陆,金门唾手可得。所以,福建前线这些人,都在焦急地等毛主席下命令了。我们都摸不透毛主席下一步的意图何在?”

正当台湾国民党当局估计我军登陆作战即将来临,美国人也在为如何采取对策而煞费脑筋的重要关头,毛泽东却于9月3日突然指示福建前线,宣布停止炮击三天。

9月4日,炮声停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郑重发表了关于领海的声明,声明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领海宽度为12海里,一切外国飞机和军用舰船,未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许可,不得进入中国领海及其上空。同时向全世界宣告,保卫本国领海不受侵犯的决心。当时,中国海军海岸火炮的有效射程已在12海里以上,武装入侵这一水域的外国军用舰船都将受到惩罚。

中国政府在发表声明时考虑慎重行事,暂停炮击,以观察国际范围内的反映,尤其是看一下美国的态度。

9月4日至9月7日,是难得的三天机遇,但惊魂未定的台湾当局没敢利用这三天加强向金门运输,而是一味地乞求美国派出军舰为其运输舰队护航。声称金门形势危急,已有三名副司令官阵亡,要求美国迅速行动。

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同意了这一请求。

9月7日,国民党海军副司令黎玉玺和美军顾问率领一个由14艘舰只组成的庞大的舰队向金门方向驶来。

解放军海军海上观察哨向指挥部报告:这是一支由美台两方面军舰混合编队的舰队,其中有两艘美军巡洋舰、五艘驱逐舰,其余是国民党海军的两艘运输舰、五艘作战舰。看来,美国人对中国政府9月4日的声明“不予理睬”。

当美蒋这14艘舰只进入金门海域时,美国人做出了一副掩护姿态。前线部队指挥员看到这种混合编制的舰队,因尚不明确中央的处理方针,故没有进行射击。当天,外交部发言人就美舰进入中国领海这一严重事件,发出严重警告,警告美国政府的侵略行为。

“如何行动?”已于8月下旬回到厦门前线,奉命实施具体指挥炮击金门的叶飞将军,请示毛泽东。

毛泽东认为这是摸清美国政府底牌的绝好时机,为避免中美直接开战,便命令叶飞:“只打蒋舰,不打美舰。”

叶飞问道:“如果美舰向我们开火呢?要不要还击?”

“没有命令,不许还击!”毛泽东态度十分坚决。

9月8日上午国民党海军由于昨天运输平安得手,此日又派出4艘登陆舰在4艘美国军舰的护航下,再次驶向金门。上午11时,中国政府就美国军舰进入领海提出警告,美国军舰停在金门外海,由国民党海军登陆舰靠岸卸货。

这下可好了,美舰、蒋舰终于分开!

12时43分,叶飞将军一声令下,人民解放军炮兵部队以43个地面炮营又6个炮兵连组成强大炮群,连续发射2.17万发炮弹,突然而猛烈地炮击金门港口、军事目标及驶入料罗湾的国民党军登陆舰。炮击中,国民党海军运输舰“美乐”号当即被击中起火爆炸而沉没,“美珍”号中弹向外海逃窜,另2艘登陆舰也在中弹后逃走。炮战中,美舰根本不管国民党军舰船,急忙退到公海,徘徊观望,始终未发一弹,未鸣一枪。

金门岛的蒋军和料罗湾的蒋舰向台湾告急。

台湾“国防部”问:“美国朋友呢?美舰哪里去了?”

蒋舰答:“什么朋友不朋友?美国佬早就掉头跑了!”

旋即“国防部”大骂“美国佬混蛋”。由于情况过分紧急,蒋舰使用报话机通话,连密码也不用了,我前线电台听得清清楚楚。

9月11日,美台军舰混合编队,又一次侵入金门中国领域,前线解放军又奉命开始猛烈炮击。美国军舰故伎重演,同9月8日的表现如出一辙,迅速逃往公海,仍一炮未发。台湾海峡的形势非常明朗,蒋介石千方百计拉美国下水,而我们则力避中美发生直接冲突,美国也不愿被台湾拖入战争的泥潭。

自摸清美国的战略底牌后,毛泽东就毅然决定改变封锁金门的方针,让金门、马祖继续留在蒋介石手中。因为如果只能夺取金、马而不能解放台湾,如果逼蒋介石从金门、马祖撤兵,那国共之间的地理距离将由现在的不足10公里扩大到100公里,那只能斩断了“金门”这个台湾和大陆相联系的纽带,从而使国共接触更加困难。蒋介石失去了象征其在大陆存在的最后据点,这无疑会助长制造“两个中国”的阴谋。相反留下金门、马祖,有利于激化美蒋矛盾,争取台湾军民的支持,形成牵制美国的“绞索政策”。因此中央确定了“打而不登,封而不死”的政策。

炮兵某部在炮击金门前表决心

10月6日,《人民日报》发表了毛泽东亲自撰写的以国防部长彭德怀名义的《告台湾同胞书》文告,宣布从16日起暂停10天炮击,以便金、马驻军输送供应,并建议谈判解决分歧。文告在海内外引起了广泛的反响,标志着这场炮击金门,不仅仅是一场军事仗,而是一场政治仗、外交仗、宣传仗。

以后又宣布单(日)打双(日)停的新方针,即逢双日不炮击金门。这种奇特的作战方式正表明中共中央有意取消封锁,让国民党驻军固守金门、马祖,将绞索套在美国政府的脖子上,并向台湾当局和广大军民表示中共的和平诚意。

1959年1月9日,中共中央军委决定对金门、马祖只实施零星炮击,持续了4个多月的对金门炮击,在事实上宣告结束,正式解除了对金门、马祖的封锁。但是,由于台湾当局拒绝和谈,美国拒不从台湾海峡撤军,使得海峡两岸依然维持军事对峙局面,这种局面一直到1978年底才结束。

猜你喜欢
叶飞金门蒋介石
“子弹头”背后的故事
蒋介石:我敬佩一人、畏惧两人
福建加大供水 助金门“解渴”
Golden Gate Bridge History
韩练成:蒋介石身边最隐蔽的传奇将军
叶飞一生担任的职务研究
吸烟的礼节
论清代金门书法家吕世宜的文化影响
宋美龄弄错蒋介石的秘密替身
天下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