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校合作背景下音乐学专业人才艺术实践能力的培养

2019-01-09 07:07米瑞玲曹阿信
文艺生活·下旬刊 2019年9期
关键词:实践能力

米瑞玲 曹阿信

摘要:在高校与中学校校合作的背景下,怎样有效地培养音乐学专业人才的艺术实践能力,是高师音乐学专业教师必须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主要从“在高校学习锻炼”与“在中学实践应用”两个方面论述音乐学专业人才艺术实践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校校合作;音乐学专业人才;实践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2;J6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9)27-0192-02

一、引言

为全面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国务院《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年)》、《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教发[2015]7号)等文件精神,主动适应基础教育发展和需求,进一步把师范专业人才培养工作落到实处,提升师范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开展实施校校合作即“一师范专业对接一示范中学”的人才培养模式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校校合作是高校的师范专业与中学之间全方位的深度合作。本文就如何通过校校合作培养高师音乐学专业人才艺术实践能力展开分析与论述,主要目的是为充分发挥校校双方的优势,在平等自愿、充分酝酿的基础上,经双方友好协商,按照教育规律和市场规则,本着優势互补、资源共享、互惠双赢、共同发展的原则,积极探索校校合作的新模式,探究双方合作的具体内容与措施,共同为中小学校培养更多高素质、高技能的具有较强艺术实践应用能力的专业人才。

二、现状分析

目前高师音乐学专业教学主要存在的问题,一是师生对基础音乐教育的发展现状缺乏了解,没有及时掌握中学音乐教学对音乐师资的需求,产生高师的人才培养与中学教学实践的需要脱节。二是我们的学生甚至有相当一部分的老师对学生的“专业”认识有偏差,我们音乐学专业的学生其专业就是“音乐教师教育”,而非“声乐”、“器乐”、“钢琴”等,这些只是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与基础情况在“教师教育”的专业中选择一个优势方向。作为一名合格的基础音乐教师,应该有全面的“弹、唱、跳、讲”等综合知识和扎实的艺术实践操作能力。有的学生只是一心埋头苦练其所谓的“主专业”,对院系开展的艺术实践活动缺乏参与的积极性,从而导致相当一部分学生毕业后由于既不了解中学一线教学的现状与发展动态,更对中学丰富的课外艺术实践活动(如建制班合唱、艺术节活动组织与排练等)一时无所适从,很难有效地开展教育教学及课外实践活动。

三、合作内容与措施

音乐学专业人才艺术实践能力的培养途径主要有两个:一是在高校学习锻炼的途径(接受高校与中学双方教师的教育与指导);二是在中学的实践应用的途径(向中学生传授知识与技能)。因此,校校双方合作的内容主要是共同指导高师音乐学专业学生的艺术实践、教育见习、教育实习、毕业论文写作与教学研究;培养高师音乐学专业学生开展中学艺术实践活动的能力等。

(一)共同指导高师学生艺术实践活动、教育见习及实习与教学研究

共同指导高师学生艺术实践活动、教育见习及实习与教学研究指的是音乐学专业学生在高校学习期间,在高校专业教师与中学一线教师的共同指导下训练自身的音乐艺术实践能力以及教学研究能力。

1.指导高师音乐学专业学生开展艺术实践活动

音乐学专业学生在大学学习期间,从入校之后就应使学生明确作为一名音乐专业的学生,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与锻炼至关重要。大学期间,不仅要认真学好各科音乐理论与文化知识,更要苦练专业技能与基本功,要利用一切实践锻炼机会与平台检验自己的专业应用能力。学校也要为学生尽可能提供多的艺术实践机会,如举办校院十佳歌手比赛、器乐比赛、舞蹈比赛、班级晚会、师范技能比赛、课堂教学比赛、抄谱比赛、文艺三下乡、公益演出、元旦晚会、迎新与毕业晚会等等各类专业比赛、文艺演出与社会实践活动。并且在开展这些活动的时候,既可以安排本校或中学专业教师共同参与指导,也可以安排高年级学生指导低年级学生等灵活多样的指导形式。

2.指导高师音乐学专业学生教育见习、实习与教学研究

教育见习是在双方专业教师的指导下,了解中学音乐教学的改革发展现状、一般的音乐教学特点、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及对音乐的认知等基本情况、课外活动开展情况等等。见习形式可以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请中学一线教师到高校课堂给学生上公开课、讲座并与学生面对面交流中学音乐教学与活动的开展情况;第二阶段是音乐学专业学生分批到中学观摩课堂教学、课外活动训练等,深入调研了解中学音乐课及课外活动开展的具体r况与特点。

教育实习主要是将学生按20人左右一个组分成若干个实习队,分赴合作中学进行为期一个学期的教育实习。合作双方指导老师指导学生制定一学期的课堂教学、课外活动、节目排练与班主任工作计划;共同指导实习生的教案撰写、课件制作、试教、听课评课、班级活动、课外活动、文艺演出与比赛节目的排练等,让学生全程参与中学的所有艺术实践活动,以便使学生在教学、组织课外活动及班级管理等方面的综合能力得到锻炼与提高。

在教学研究方面主要应开展以下一些工作:每年邀请几位一线教育专家或音乐教师来学院向全院师生就中学艺术教育现状与趋势、教师职业素养与专业要求及大学生就业创业等课题进行专题讲座与研讨,音乐学院也可以每年指派专家到合作中学进行学术交流与讲座;利用高校音乐学院科研团队的优势,结合中学教学一线的艺术课程学情教情,开展科学研究合作;针对中学生艺术教育、素质教育等课题积极合作申报各级各类关于中学艺术教育的科研教研项目,推动合作双方教师教研科研水平迈上新台阶;双方专业老师不定期的就中学音乐教学现状及中学音乐教学内容与形式的改革进行交流;对高师音乐专业的人才培养如何对接中学音乐教学(中学音乐教材、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进行研讨,以有利于学生的师范技能的培养与提高。同时还邀请中学教师参与毕业生毕业论文的指导工作,使学生的毕业论文从选题到论文撰写更接地气更具有针对性与应用性。

(二)培养高师音乐学专业学生开展中学艺术实践活动的能力

基于教学相长、学以致用的基本原则,鼓励学生不仅在大学要积极参加校内外的艺术实践活动,在教育实习期间更是既要认真上好每一节音乐课,又要积极组织、指导中学生开展课内外艺术实践活动,在教中学,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提高艺术实践与教育教学能力。

我们平时在中学开展的课外音乐活动,通常分为两个大的方面内容:一是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音乐素质而面向全体学生(自愿)而开展的学生合唱团、舞蹈队、民乐队、管乐队等课外活动。二是为了参加文艺演出或比赛;三是给音乐专业生(特长生)进行专业训练。

1.开展中学音乐艺术实践活动的节目排练、合唱比赛、课外活动、活动方案(策划书)的设计

全校性的音乐课外活动是中学有限的音乐课堂教学之外的有效延伸与补充,是丰富的校园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主要是将音乐课堂上所学的音乐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应用于艺术实践的活动。我们要鼓励中学生积极参加学校开展的如学生合唱团、学生舞蹈队、声乐兴趣小组、器乐(分不同乐器组)兴趣小组等等,以便给学生提供更多感受音乐、表现音乐乃至创造音乐的平台与机会,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音乐艺术实践中来,感受音乐审美的体验愉悦。

中学学校组织开展各种形式多样的音乐课外活动,既可以调节学生紧张的中学学习生活,更能激发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和表演潜能,提高学生的综合音乐素质与艺术修养。

高师音乐学专业学生通过在大学2-3年的系统的专业学习之后,可以有意识地分批安排到合作中学或附近的中小学协助其音乐教师开展短期或阶段性的或临时性的音乐课外活动的艺术实践。当然,更多的是利用第七学期一个学期的教育教学实习机会,在中学有计划地组织开展课外实践活动。

学生在来到中学实习的第一个星期,在高校及实习中学双方指导老师的指导下,在开展调查了解的基础上,撰写整个学期的音乐课外活动计划:组建什么类型的课外活动(声乐、器乐、舞蹈等),制定切实可行的学期活动计划,需要什么样的活动场地与硬件设施,明确要达到什么样的活动目标等等;

2.参加文艺演出或比赛

实习生应思考在一个学期的实习期间,准备开展什么样的文艺晚会(合唱比赛、元旦晚会等),编排什么样的文艺节目,并制定合理的活动策划书等等。

通过实习学校与音乐院系的老师的共同指导,音乐学专业学生首先应学会能熟练地策划设计、撰写活动方案,可以先从简单的活动策划开始。如要组织班级合唱排练,首先就要考虑合唱主题(合唱作品)的选择、人员结构与数量(男女人数)、排练场地与时间安排、伴奏形式、服装设计等等。在此基础上再学习策划班级晚会、年级晚会、校级晚会的活动方案。

3.指导中学音乐特长生的专业训练

实习生在指导中学音乐特长生的专业训练时,主要是要了解中学专业学生(声乐、器乐、舞蹈等)目前主要存在什么问题?我们在一个学期的实习期应着重解决什么问题?针对不同学生不同问题不同的专业基础和条件如何因材施教,给学生选择合适的练习曲与作品?在施教过程中遇到新的问题如何解决?如何针对学生不同的接受能力与突发情况实时调整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等等。

四、结语

总之,通过校校合作,有利于扩大办学视野,拓展办学思路,改进人才培养模式,提升办学水平;有利于建立健全高校音乐专业教学实践基地、艺术实践基地、中学艺术特长生培训辅导基地等平台,有效提升音乐学专业学生的教育教学能力及艺术实践能力,提高学生就业质量;有利于促进产学研融合發展,强化‘双师”结构教学团队建设和实习实训硬件条件建设;有利于发挥音乐院系教学科研优势,结合合作中学一线教学实践经验,共同开展教学与科学研究,开发教学课程资源,推动教研科研水平提升;有利于推动音乐院系转型发展,促进学院教育教学等各项工作质量的稳步提高,使之成为能切实提高音乐院系教育教学质量、强化学生师范应用能力培养、提高就业竞争力的有效模式。

基金项目:2019年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基于校校合作模式的高师音乐学专业教学改革与实践研究”阶段成果。

猜你喜欢
实践能力
工农结合提升大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研究与实践
浅谈独立院校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的组织与实践
地方高校学前教育专业手工制作课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大创项目对大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培养的作用研究
探究式教学在创新实践课程中的应用
高校单片机课程设计教学方法探讨
刍议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