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应用型高校国际合作教育的教学改革研究

2019-01-09 07:07王继英高永傅小飞张曼莹田泽永蒋莉
江苏理工学院学报 2019年4期
关键词:工程教育

王继英 高永 傅小飞 张曼莹 田泽永 蒋莉

摘    要:针对我国高等院校开展国际合作教育存在的问题,在分析国内外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探讨国际合作教育的模式,提出引进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构建完善教学体系等开展应用型高等院校国际合作教育的措施。

关键词:国际合作教育;工程教育;应用型高等院校

中图分类号:G648.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7394(2019)04-0043-04

1    国际合作教育研究现状

随着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的推进,为顺应经济全球化的大趋势,应用型高等教育要充分借鉴发达国家高等教育的先进理念和成功经验,大力引进外方优质教育资源,提升国际化合作办学水平。在中外合作办学过程中,办学模式与人才培养模式密不可分,办学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人才培养模式。

1.1  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学者多以“跨境高等教育”为视角来研究中外合作办学。美国波士顿学院终身教授、波士顿学院国际高等教育中心主任菲利普·G·阿特巴赫(Philip G.Altbach)对国际合作高等教育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1],他将“国际合作高等教育”定义为“一个国家的教育项目和同等院校为其他国家提供学位、课程、证书或其他学历资格”。研究发现,由于跨境高等教育的输出方与输入方在综合实力、国际地位等方面的差异,发达国家多为输出方,处于主导地位,常常是办学模式、课程和项目内容等的主导方,主要是以其品牌宣传和营利为目的;而发展中国家则更多地作为输入方,其合作办学主要目的是提高教育水平、丰富教育体系。美国纽约大学国际教育学者辛西娅·米勒·伊德里斯(Cynthia Miller Idriss)通过研究中东地区跨国教育,认为跨国高等教育主要表现为“趋同和国际化”,即保持与国际教育的一致性[2];“借鉴与本土化”,即借鉴国外模式并进行修改和创新。这些研究成果归纳与总结了国际合作教育的类型,扩展了国际合作教育的理论视角。

1.2  国内研究现状

目前,国内研究人员一般把国际合作教育归纳为“融合型”“嫁接型”和“松散型”三种模式。融合型包括:引进国外教学内容、原版教材,引进外方教师讲课并外派教师进修,引进国外课堂讨论、案例教学等教学方法,进行双语授课。嫁接型是指在国内、国外高校分阶段学习,通常有 “2 + 2” “3 + 1” “3 + 1.5”“3 + 1+ 1” 等模式。松散型就是通过聘请国外教师来讲学,选派学生去国外短期学习。不同办学模式下的人才培养模式其特征也有很大差异[3-4]。“嫁接型”模式主要在保留双方各自培养模式的基础上,通过双方课程的衔接来跨校园培养学生,一般国内阶段完成基础课和语言课,国外階段完成专业课及实习;“融合型”模式注重国际化与本土化相结合,将国外先进的培养模式与国内情况相结合。

李盛兵等在培养目标、培养制度、培养过程和培养评价四个方面,对比研究了中外合作办学人才培养模式[5],对模式移植、培养目标、师资、课程与质量保障等跨国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中的普遍问题进行了研究。

赵素波通过对国外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6],认为我国中外合作办学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和设计应当按照“培养目标和教育课程国际化”“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多元化”的途径来实施,要及时发现现存的问题,并从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教学方式和培养机制方面进行完善。

总之,国内外在人才培养模式研究方面存在诸多差异。首先,研究内容不同。国外学者的研究更注重培养模式具体细节,如课程设置、课程内容、教学方法、师资力量等;国内学者的研究则更着眼于宏观层面。其次,研究方法不同。国外研究多采用实证研究,而国内学者则多采用理论概述和文本分析的方法。第三,研究对象不同。国外研究更多地以海外分校、学位项目等为研究对象,而国内则更多地关注二级学院和中外合作项目。

2    国际合作教育急需解决的问题

2.1  引进国外优质教学资源

引进国外优质教学资源,进一步深挖双方的教育资源优势,双方课程对接,完善课程教学大纲和课程内容。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我国日益增长的国际教育需求迫切要求高等教育国际化水平不断提升。通过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可以有效弥补国内教育资源短缺的问题,助推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进程。

2.2  协调与融合国内与国外人才培养计划

为适应我国新形势下对人才能力需求的变化,需立足于国际化人才培养目标,进一步完善和优化合作办学项目人才培养方案,协调与融合国内与国外人才培养计划。

在国际化人才培养的过程中,要借鉴国外的教育理念,最大化地利用国外高校的资源优势,营造国际化的教学环境,配置国际化的课程体系,引入国际化的教学质量评价标准,突出“国际化”的培养特色。同时,还要兼顾国内高等教育的现实状况、文化及体制要求,将国外通识教育与国内思想政治教育及其他通识教育课程有机融合,改造语言课程,并增设传统文化校本课程。

2.3  国际化与本土化相互平衡

将中外合作办学先进的工程教育理念引入到国内相关专业的人才培养体系中,实现国际化与本土化相互平衡。

国际化教育必须与本国的社会发展与文化背景相结合,实施本土化改造,以适应国内高等教育现状,满足本土需求。为实现国际化发展和本土化要求之间的平衡,即找到一条基于我国本土实践的高等教育国际化新路径,要高度重视与当地社会经济的互动,并将其融入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中:依照当地产业结构设置专业,以满足产业需要;利用当地产业资源,深化产学研合作;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要获得当地政府在设施建设等方面的支持和帮助。

3    开展国际合作教育的思路

3.1  引进教育理念,拓宽办学视野

积极引进国外先进工程教育思想,深刻领会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明确国际化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突出学生专业应用能力培养;构建以“提高解决问题和专业发展能力”为核心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适应工程实践发展趋势。通过与外方的专业交流,拓宽专业办学视野,为高等教育大众化条件下应用型人才培养提供新的思路。

3.2  引进教学模式,完善课程体系

借鉴外方注重应用能力培养的经验,深化学校教学改革。发挥国外高等工程教育注重基础、突出技能训练的优势,改革现有课程过分强调课程及其体系完整性的观念,面向工程实际,以职业实践活动和学生发展为重心精心筛选课程体系。

课程设置以职业实践活动为核心,以培养实践应用能力为导向,科学有效地把专业知识传授与基本技能和思维方法的训练,专业能力与个人品质的培养整合起来,按学生认知规律和职业发展导向构建阶梯式课程体系,将理论教学与工程训练紧密结合,采取理论、实验、实践、实训一体化模式,让学生做到学以致用,从而实现教学模式国际化与本土化的统一。

3.3  构建完善的专业教学体系

从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培养目标出发,构建完善的专业教学体系,明确目标、优化计划、加强执行。课程要以市场需求和职业发展为导向,培养学生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必须在企业进行,由学校教授和企业技术人员共同指导,全面培养学生工程实践技能。

3.4  引进教学方法,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根据专业课程内容,运用项目教学、案例分析和互动交流等教学方法,突出学生能力训练。课堂教学分为教授讲课和学生操练两部分,讲课以生产过程专题为中心,鼓励学生结合专题撰写学习报告并在课堂汇报,采取翻转课堂和项目教学的模式,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培养其自主学习及创新思维能力。

4    开展国际合作教育的方法

通过多层次多角度学习借鉴外方学校先进的教育理念、培养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管理经验等,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和学生教育及服务理念等,提升学校专业建设和学科建设水平。通过合作项目,对学校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产生积极影响,发挥良好的辐射作用。

4.1   更新教育理念

贯彻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学习教人“应该怎样思考”, 而非“应该思考什么”的教学方式,推进重视教师胜于重视教材的教学过程。突出学生专业应用能力培养,优化设计课程内容及教学方法,更新教育理念,拓宽办学视野。

4.2  借鉴先进教学模式,明确培养目标,完善培养方案

总结合作办学经验体会,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在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工作中,坚持做好企业调研,认真分析职业岗位所要求的知识、能力和素质,围绕培养目标,根据能力分解,精心筛选课程内容,阶段式形成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使整合后的课程体系,更符合学生的认知习惯和职业岗位能力要求。

4.3   改进教学方法

将国外先进的教学方法,如头脑风暴法、案例教学法、项目教学法和引导教学法等融入专业的教学实践中,改进传统教学方法。按照课程特点,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为学生参与实践活动搭建平台,从而最大限度发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逻辑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技术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

4.4   推进教材建设

积极引进外方原版教材和讲义,同时为适应教学需要,加强教材建设。

4.5  推进师资队伍建设

通过教改项目实施,可以在中外教授之间搭建友谊的桥梁,国内专业教师可以到国外高校和企业,合作开展教学研究和科学研究,提高教学水平。另外,可聘请国外教授利用项目教学的机会,举办学术讲座,举行教学会谈,研讨提高教学质量与科研水平的有效途径。

4.6  改革教学与实践模式

在课程教学体系、实践教学体系和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进一步开展深度研究和改革实践。可以参照外方学校实验室方案,进行专业实践教学装置的开发与研制,提升实践教学实力。

4.7  构建毕业设计(论文)的新模式

借鉴国外先进的工程教育办学理念,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突出应用能力的培养,融合教师科研和教学成果,构建“校企结合,研学结合,就业导向”的毕业设计(论文)新模式。合理设置课程体系,突出应用能力培养,服务经济和社会进步。

参考文献:

[1] PHILIP G, REISBERG A L, RUMBLEY L . Trends in Global Higher Education: Tracking an Academic Revolution[M]. Chestnut Hill, MA: Boston College Center for International Higher Education, 2009.

[2] IDRISS C M. Challenge and change in the German Vocational System since 1990[J]. Oxford Review of Education, 2002,28(4):10122-10128.

[3] 林金辉. 新时代中外合作办学的新特点、新问题、新趋势[J]. 中国高教研究,2017(12):35-37.

[4] 林金辉. 中外合作办学的政策目标及其实现条件[J]. 教育研究,2018,39(10):70-75.

[5] 李盛兵. 中国成为世界教育中心八问:与菲利普·阿特巴赫教授的对话[J]. 教育发展研究,2018,38(17):1-5.

[6] 赵素波,岳好平,周清明. 我国高等学校中外合作办学研究综述[J]. 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8(2):154-156.

Abstract: In view of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development of international cooperative education in Chinas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research status at home and abroad,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mode of international cooperative education, and puts forward some measures to carry out international cooperative education in applied universities, such as introducing educational ideas and teaching modes, constructing and improving teaching system.

Key words: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education; engineering education; applied universities

責任编辑    张志钊

猜你喜欢
工程教育
基于CDIO模式的多层次工程实践教学体系探讨
基于CDIO理念的移动组网实训教学改革
“卓越计划”背景下工程导论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CDIO模式下JaVa程序设计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基于CDIO理念的计算机类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索
法国高等工程教育的早期发展
基于工程思维的Java程序设计课程教学研究
金属材料类工程教育人才培养初探
基于工程教育认证和评价体系的应用型人才培养
CDIO工程教育模式在管理类专业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