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 萌,乜 勇
(陕西师范大学 教育学院,陕西 西安 710062)
自2007以来,“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从全球蔓延开来,但未能更大范围推广,原因是教师很难克服制作教学视频的障碍[1],这时美国出现了“可汗学院”,免费提供优质的教学视频,而这些视频也就是微课的雏形。微课以多媒体资源为主要载体,它的魅力在于“微”,结合多种教学媒体资源,讲解一个小的知识点,时间不宜过长,一般控制在10分钟以内[2],内容量少,主要就一个问题进行讲解,同时资源形式多样也更能够吸引学生,适合于数字化学习。
“运动镜头之移、跟镜头”是教育技术专业和视频制作相关专业在学习摄影摄像时必须掌握的知识点,当然这些内容对于一些摄影爱好者来说也是最基本的。运动镜头中的移跟镜头相对于推拉摇镜头来说可能会有些难,对于非本专业的学生或学习者来说可能不容易掌握要领,在教学中,基础性的知识简单易懂,但打好基础是必须的,不可忽略的。因此在传统的课堂中,教师可能会花大量的时间来重复讲解这些内容,可是课堂时间有限,教师不可能把每个学生都顾及到,使得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之间的交流变少,效率效果都达不到理想值。而对于不是学生的学习者来说,想要掌握一些知识内容却苦于没有资源和平台,只能放弃。
基于上述分析,笔者将“运动镜头之移、跟镜头”这部分内容做成了微课,通过将声音、视频、图片、动画、文字等合理组织,形象、直观地让学生了解移、跟镜头的相关知识内容。微课可以以多种数字格式存储、共享,学习者可以随时随地观看和学习。不论是课前预习、课后巩固还是对于翻转课堂的运用上,都大大提高了学习效率,弥补了教师课上不能一对一进行辅导的不足。
关于微课的概念,笔者查阅了国内外很多的期刊文献,还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概念。不同的人对于微课的看法略有不同。胡铁生[3]认为:“微课”是根据新课程标准和课堂教学实际,以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针对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的精彩的教与学活动中所需各种教学资源的有机结合体。焦建利[4]认为:微课是以阐述某一知识点为目标,以短小精悍的在线视频为表现形式,以学习或教学应用为目的的在线教学视频。可以看出,尽管两位学者在概念的表述上稍有不同,但在定义的内涵上是有共同点的,即“时间短、内容少、主题突出、以微视频为载体”。
①时间短[5]。教学视频是微课的核心组成内容。学校里一节课45分钟,而微课的时间通常控制在5分钟左右,最好不要超过10分钟[6],这是根据国外可汗课程的统计和脑科学的研究,人们在互联网上观看视频的耐心通常也不会超过10分钟。②内容少[5]。微课一般在5分钟左右,因此内容量会随着时间而缩短,主要集中在某个知识点的讲解上,主题较为突出,更适合学习者学习。③资源丰富。微课的资源形式多种多样,虽以微视频为主,但可结合音频、图片、PPT、文字、动画等多种资源,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④资源容量较小。因为时间较短,微课视频的文件很小,一般只有几十兆,更小甚至十几兆,所以师生可以流畅地在线观看,也可以灵活方便地下载保存到移动终端上进行学习。⑤自主学习为主。微课时间短,知识的针对性强,学习者可以进行自主学习,自由选择学习时间和场所,自由选择学习内容,自己把控学习进度。⑥设计精悍。设计微课就像拍片一样,除了必要的教学设计,还要有详细的脚本规划以及镜头的组织安排,再加上微课的时间有限,所以它的每一分钟、每一秒钟甚至每一帧都应该经过精心的设计,否则就无法在很短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
“运动镜头之移、跟镜头”是一个专题型微课,表达形式为混合式,它主要依据教学设计理论、戴尔的“经验之塔”理论而设计的。
教学设计指运用系统方法分析教学问题、确定目标,建立解决问题的策略方案,施行解决方案,评价施行结果和对方案进行修改的过程。它需要分析教学目标,根据学习者的情况确定和陈述教学内容;明确学习者的准备状态;组织教学资源,形成教学方案;确立评价项目,评价学习效果几个环节。
根据教学设计理论,本微课在设计和开发上必须建立在系统分析的基础上,通过科学、有效的分析,确定问题并准确把握问题产生的原因和性质,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
戴尔视听教学理论的核心是“经验之塔”。最底层的经验最具体,越往上越抽象。通常来说,教学活动是从具体经验入手逐步过渡到抽象的经验,而“运动镜头之移、跟镜头”这部分知识如果从具体经验着手,就需要学生自己架着摄像机亲自拍摄感受,但是这种学习方式耗时长问题多。因此,该微课根据戴尔“经验之塔”具体抽象程度关系,利用位于塔中间的电影、电视、录音等媒体,给学生提供一种观察的经验便于他们切身体会,以媒体的形式来呈现知识。因此,运用微课学习的方式来解决这一问题是恰当的。
微课与传统的课堂不同,不是一味地以教师讲授为主,而是学生自己掌握自己的学习。因此,此微课的设计最主要的是要遵循学生为主体的原则。
微课的时间较短,所以就不能像传统的45分钟课堂那样讲很多知识点,要集中在一个具体的内容上,在这个内容上进行不断地细化,做到精细。但我们不能因为微课时间有限,就忽略掉某一个简单的部分,而是要讲清每一个知识点,尤其是针对这门微课,移镜头、跟镜头的概念这种概念性的内容更应该讲解清晰,为后面的内容打基础。
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微课的时间虽都在5分钟左右,但教师要做的就是要讲清楚讲细致每一个知识点,把它当做一节完整的课来讲授。
(1)学习者分析
“运动镜头之移、跟镜头”微课的学习者主要是教育技术专业和视频拍摄相关的学生,少部分是社会大众。对于大学生而言,他们的知识能力、认知水平都达到了较高的层次,在观看微课的时候,会对微课里呈现的理论知识以及操作技巧有一定的理解。而对于社会大众而言,他们的信息素养水平参差不齐,而且对于镜头知识的掌握也大有不同。因此为了能够让大多数的学习者了解并掌握这部分内容,笔者把整个视频的整体风格定义为幽默的风格,能够轻松吸引每一位学生的注意力,同时选择了一些较为诙谐典型的音视频、图片作为辅助。
(2)学习内容分析
“运动镜头之移、跟镜头”是一个系列微课,包括“趣解移镜头”和“趣解跟镜头”两部分内容,移镜头微课的主要内容有移镜头概念、移镜头特点、拍摄移镜头的设备、拍摄移镜头的技巧及反例和特殊举例分析,如图1所示。其中,镜头的概念及拍摄技巧分析是本微课的重点,也是难点所在。跟镜头微课的模式与移镜头相同,它包括的主要内容有跟镜头的概念、跟镜头种类、跟镜头特征、跟镜头的拍摄要领,如图1所示。其中,跟镜头的种类和拍摄要领是重点,特征特点和拍摄要领是难点。
图1 移、跟镜头内容分析
本微课中讲解的内容都是移、跟镜头中最基本的内容,是运动镜头及摄影摄像知识中较为基础的知识,学会并掌握了“运动镜头之移、跟镜头”系列微课的内容,才能为以后的多媒体数字化学习提供保证。
(3)学习目标分析
“运动镜头之移、跟镜头”系列微课的学习目标分析,见表1。
表1 学习目标分析
“运动镜头之移、跟镜头”系列微课是一个用于辅助教学和学习者自主学习的教学资源。
在结构上主要分为“趣解移镜头”和“趣解跟镜头”图2分别展示了每一个微课名称以及根据不同的知识点的特征使用的微课制作方法。
图2 “运动镜头之移、跟镜头”微课整体规划
在性能上,笔者通过合理地运用文本、声音、图形图像、视频各种多媒体素材表达教学内容,给学习者提供一个生动、形象的立体化学习环境,使学习者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教学内容,提高学习效率。
在制作和呈现策略上,笔者采用了万彩动画大师、PPT、画中画以及Premiere视频等形式。在移镜头与跟镜头的概念这种理论性知识的表述时,用PPT呈现文字概念简单明了;对于概念深入剖析时,两个微课同时都采用了拍摄的视频,这样能使学生对于概念有更加明确和正确的认识;讲授跟镜头种类时,采用万彩动画大师制作的小动画,万彩动画大师中的动画效果丰富多样,能够使用的素材也应有尽有,采用用手机播放视频的形式在贴近生活的同时又很新颖,这样制作的小动画既可以吸引学生的兴趣,在顺序播放的方式下,又能够把不同种类的跟镜头进行对比,使学生对于每种跟镜头都有很清晰的认识;移镜头拍摄技巧中的“匀”这个知识点采用的呈现方式是“画中画”,“画中画”可以拉近教师与学生的距离,让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的同时又愿意去观看视频。在整个视频中,除配音外的背景音乐和特色音效目的是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而添加的一些视频特效及转场特效例如放大镜、标注、光标跟随和字幕等起到强调的目的。
在视觉的风格上,整个微课系列的风格要保持一致,笔者所采用的是幽默的风格,屏幕上的信息编排和谐一致,片头和片尾统一风格。
根据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素材,包括PPT演示文稿、拍摄的视频、图片、讲稿、万彩动画大师等。PPT要突出重点,每个页面上的字要做到少、精、准。因为笔者的视频整体的色调为蓝绿色,因此在PPT的颜色上也同样选择了浅绿色。拍摄的人物视频在对移、跟镜头深入讲解时会用到,这样可以给学生以真实的情境,使视频变得生动。万彩动画大师更为灵活形象,例如在讲解移镜头的拍摄技巧平稳匀时,运用到万彩动画大师做的小动画,这样既增加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又使得这些晦涩难懂的知识更为形象的传授给学生。
所有需要的素材准备好以后,就要进行微课的拍摄、动画的制作和屏幕录制等后续的工作了。在“运动镜头之移、跟镜头”的微课中,在“跟镜头概念的讲解”这一知识点时,采取的是拍摄跟镜头视频和PPT的方式。录制与拍摄相结合,更好地呈现教学形式的多样性,使知识点的传授更为形象化,方便学生理解。在讲解跟镜头种类时,采用万彩小动画的方式,这其中又结合了拍摄的三种跟镜头的视频,动画文字视频相结合的方式,在让学生了解不同种类的跟镜头的同时又加深了他们对于跟镜头种类的区分的印象。
动画制作和拍摄完成之后,将进行合成编辑视频。因为做的是系列微课,所以移、跟镜头两个微课的风格是一致的,都是以一个动画小人物串场的方式进行的。一个微课里有可能出现几种方式,这就需要将这些方式按顺序合理地安排在一起,也就是合成。例如在“趣解移镜头”这一微课中,运用到的方式有画中画、PPT以及万彩小动画,这就需要将这些方式依次合成在一起。
视频合成完毕就要对视频进行编辑。录制和拍摄的视频中难免会有差错还有多余的部分,需要将这些部分剪辑掉。笔者合成和编辑视频所使用的是Premiere软件。形成微课的初稿之后,要对视频进行编辑。例如,在讲解移跟镜头的概念时,要对重要的部分如“机位移动”进行放大处理,微课中还要适当增加音效、光标、转场等效果,这样会吸引学习者的注意力。视频、PPT以及动画等要合理安排出现的时间,要有一定的顺序性,遵循学习规律。视频之间要有过渡,切换不能生硬。
在该微课制作完成后,对选修《电视教材设计与制作》的教育技术专业大三学生进行了试验教学,试放后询问采纳了学生的意见:在讲解移镜头方向时,单纯地把不同的方向用文字写出太过于平凡,表达得不明显突出,修改成了Flash数轴动画的形式,这样使移镜头不同方向这一内容一眼明了,更容易使学生理解;在讲解移镜头拍摄技巧“匀”的时候把拍摄方式和效果用顺序播放的方式播放呈现的对比效果不明显,最后修改成了画中画的方式,这样的表达方式把移镜头的“匀”展现的一目了然。通过观察学生的课堂效率及其反馈进行了调整和修改,使之更适合学习者的学习,提高学习效率。
微课的开发能够更好地满足学习者的个性化学习需求,是目前课堂里、网络上最佳的学习方式之一。“运动镜头之移、跟镜头”系列微课改革了传统的教学方式,不仅让专业的学生在学习中有了更大的收获,同时也支持学生在课外零碎时间进行有效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