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价值链视角的图书馆古籍文献资源挖掘与利用研究

2019-01-09 07:06张青云
图书馆学刊 2018年10期
关键词:古籍馆藏价值链

张青云

(上海市金山区图书馆,上海 200540)

美国著名战略学家迈克尔·波特认为企业的所有经营活动,都可以用价值链进行解释,企业运营的目的是将原始资源增值转化为产品,让顾客认知其价值,这是其生存发展的意义所在。与企业类似,图书馆对馆藏文献资源的典藏、采访、编目、流通等一系列活动,本身就是创造价值的链状增值过程,这些活动的目的在于为用户创造价值。作为公益性文化服务机构,图书馆围绕用户需求开展的一系列价值增值活动,其总和就构成了动态价值链。价值链是图书馆在长期发展过程中,逐步积累起来的资源、管理与技术的融合体,决定着图书馆的战略方向,也是图书馆核心竞争力的体现。古籍文献资源是传统文化的载体,长期以来作为特殊馆藏,由于鲜少对外开放,给人的印象是神秘的[1]。然而现代图书馆不应该是“藏书阁”,应该倡导开放共享的理念,充分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对馆藏古籍文献进行深入地挖掘和利用。然而目前很多图书馆在古籍文献建设方面,并没有形成完善的配置流通机制,各部门之间沟通不畅,存储管理方式滞后,导致难以发挥古籍文献的使用价值。因此,笔者从价值链的视角,分析了图书馆开发利用古籍文献的价值,提出古籍文献的挖掘利用方法,旨在全面提升古籍文献资源的使用效能。

1 价值链理论及其在图书馆的应用

1.1 价值链的内涵

1945年,美国著名战略学家迈克尔·波特在《竞争优势》一书中,对价值链进行了深入论述。他指出,每个企业都由设计、生产、营销等多个环节构成,是由这些对产品增值起辅助作用活动构成的有机体,可以用价值链表示。美国哈佛商学院也引入价值链分析法,用于对企业的各项活动进行考察,以提高其竞争力[2]。价值链是创造价值的动态链状过程,包括基础活动和辅助活动两类,是企业竞争优势的基础和来源。作为促进资源与产品增值的业务过程,价值链的每一个环节都不孤立,而是密切联系、相辅相成。随着价值链理论的发展,其在很多行业得到广泛应用,而根据行业性质的差异,其价值链的构成也千差万别。

1.2 图书馆与价值链

图书馆是一个为用户提供知识服务的经营体,与企业存在类似的运作环境,也可以从价值链视角进行分析。图书馆拥有丰富的馆藏文献资源,其开展信息采集、编目和提供服务的过程,就是不断增值并获得用户认可的过程,这些业务活动的总和就形成了价值链。图书馆各项业务活动的开展,均以用户需求为主导,以实现社会价值为目标,包括基础活动与辅助活动两部分。其中基础活动包括文献采集、分类编目、信息服务等,是促进馆藏资源流通和知识增值,为用户获取、掌握这些信息创造条件的过程。而辅助活动包括组织架构、激励机制、文化建设和配套设施建设等,是价值链构建的有力支撑(如图1)。

图1 图书馆业务价值链的基本构成

1.3 图书馆的信息价值链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用户更加期望获得深层次的信息服务。图书馆以信息技术为依托,设置合理的信息整合、传播与服务流程,以一系列信息增值活动构建信息价值链,是获得用户认可、提升服务竞争力的关键[3]。其中对信息资源的整合过程,涉及出版商、供应商、读者等多个主体,需要多方密切合作。图书馆根据馆藏建设需求,做好信息采集、编目、整合工作,从获得用户价值认可层面优化资源配置,促进多重要素的有机融合,可以极大提升馆藏利用率。为促进馆藏文献增值,图书馆可以采用多种有效措施,对文献配置环节进行优化,让不同环节之间的交互关系更加符合价值链的要求,推动信息价值链优化,形成多方共赢的价值空间。

2 图书馆古籍文献资源开发利用的价值分析

古籍文献资源属于特色馆藏,是图书馆信息价值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古籍文献资源进行保护与开发,不仅有助于传承中华传统文化,也可以拓展图书馆信息价值链,促进知识发现与创新,为现代文化产业发展提供动力。

2.1 促进图书馆信息价值链拓展

对古籍文献进行保护、挖掘与利用,是图书馆信息服务的基本内容之一。2007年我国国务院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古籍保护工作的意见》,指出古籍保护的意义与基本目标,并在全国范围内推行“中华古籍保护计划”。古籍文献作为特殊馆藏,图书馆需要做好采集、修复、整理工作,深入研究与古籍保护相关的事务,强化与博物馆、地方志研究所等机构的合作。在古籍开发过程中,馆员需要掌握与古籍修复、出版、修订等相关的知识,并引入数字化处理技术,促进古籍文献的开放共享[4]。这些操作都要求图书馆转变服务理念,拓展服务职能,强化对外交流,调整内部管理制度,而这也是拓展信息价值链的必要途径。

2.2 为科学研究提供可靠素材

古籍文献资源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具备人文、艺术、科技等多方面的研究价值。当前很多学科的建立与发展,都是建立在对古籍文献的研究基础上的。例如,中国哲学中的很多理论知识就来源于古籍文献资料。古籍文献本身即是一种历史文化遗产,记载的内容具有真实、连续和可靠性的特点。自我国建立王朝以来,多种文化思潮的更迭与洗礼,历代先贤的著书评论,都反映了特定时期的社会发展状况,也通过古籍这一载体,为我们提供了窥探历史的窗口,有助于我们借鉴古人的思想精华,为现代社会的发展提供启示。古籍中记载了包括政治、经济、地理、文学等多方面的内容,深入挖掘分析这些信息,也可以为现代科研和政府科学决策提供依据。

2.3 传承与弘扬优秀民族文化

图书馆对古籍文献资源进行保护利用,是审视过去以指导当下,以“古为今用”服务现代经济,促进中华文明传承的需要。图书馆开展古籍文献普查、采集与整合工作,能够全面掌握各地古籍文献的留存情况,及时对珍贵文献进行抢修处理,让古籍的价值得以体现和传承(如图2)。图书馆安排古籍方面的专业人才,做好古籍普查与编目工作,可以摸清家底,建立综合古籍信息库,为古籍的开发利用提供指导[5]。而图书馆规范古籍文献数字化建设标准,可以让更多的读者获取和利用这些信息,促进古籍文献价值的传播,让古籍在信息流通中获得增值,让更多的人加入到古籍保护工作中,形成良性循环价值链,进一步发挥古籍在弘扬民族精神、促进社会文明方面的作用。

3 基于价值链视角的图书馆古籍文献资源挖掘方法

古籍文献资源是民族文化与记忆的载体,拥有多方面的应用价值。图书馆不仅要做好古籍保护工作,也需要强化多方合作,有步骤、有目标地开展古籍文献挖掘工作,将具有价值的信息全方位地展现出来,进一步提高图书馆信息服务的竞争力。

3.1 古籍文献的二次编纂

古籍文献资源是随着社会发展长期积累的文化成果,其数量与类型是日益增加的。面对内容庞杂的古籍资料,图书馆不可能也没有精力进行全盘翻译整理,因此可以根据重要程度与服务需求,有选择、有计划地开展古籍整合工作。一方面,可以组织专家学者共同参与,对馆藏古籍文献进行分类鉴定和评估,将其中有价值的文献筛选出来,在今译、校勘、注释等基础上,做好文献的二次编纂工作,揭示其中有价值的信息内容,通过编制书目和重新出版的方式扩大流通率。由于古籍文献著录规范多样,为促进古籍资源共享,编译人员应尽量选择可以兼容的元数据标准,根据需要对著录规则进行修订,全面审视和挖掘古籍文献特色,以提高珍贵藏本的利用价值。

3.2 古籍文献的专题整理

在对古籍文献进行整理过程中,图书馆需要根据当代社会实际,并根据不同类型用户的需求,将古籍中具有价值的信息提炼出来,整合散存于不同文献中的知识与经验,形成符合不同学科、行业发展需求的专题资料库。由于当前从事古籍文献保护工作的人员不足,普通图书馆员掌握的技能又相对有限,在古籍挖掘利用方面还存在很多障碍[6]。这就要求图书馆应定期组织古籍文献整理、开发与利用人员进行严格培训,让他们掌握必备的知识和技能,为古籍文献的科学管理提供保障。为促进古籍文献的广泛传播,图书馆还需要依靠科研机构、博物馆等多方力量,围绕古籍文献保护成立联合体,以促进人力、物力与技术共享,共同制定古籍文献挖掘方案,以发挥整体的最佳效能。

3.3 古籍文献的数字化建设

图书馆对古籍文献资源进行数字化处理,是适应信息时代用户习惯的必然选择[7]。很多图书馆的古籍资料被读者冷落,究其原因在于这些文献晦涩难懂,很难被应用于现代生活中。而现代信息技术的引入,能够方便图书馆将纸质古籍资料数字化,在编译处理基础上提高检索效率,让更多的用户可以理解和利用。如对于珍贵的文献资料,采用数字化处理技术将其变为光盘或微缩胶卷,也可以延长古籍的存储周期,让孤本得到广泛传播。由于古籍文献数字化涉及多个环节,图书馆还需要与出版社、信息技术供应商等合作,促进馆内硬件设施、管理制度的逐步完善,快速理顺古籍采集、修复与编纂等业务流程,建立古籍珍本数据库,全面完善古籍数字化建设机制。

4 基于价值链视角的图书馆古籍文献资源阅读推广途径

图书馆古籍文献保护工作的实施,最终目的在于传承优秀文化,更好地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为改变古籍文献利用率不高的现状,图书馆需要做好古籍文献阅读推广工作,根据信息价值链不同环节的特点,采用多样化宣传手段,让用户有更多阅览的机会,更好地发挥古籍的利用价值。

4.1 采用多元化宣传推广方式

为了让更多的人接触与了解古籍文献资源,图书馆可以采用多样化的方式开展宣传工作,强化广大用户对古籍文献的价值认知度,促进古籍文献在信息价值链中的多向传递。一方面,图书馆可以采用制作公益广告的形式,对外介绍馆藏古籍文献的类型、特点与价值,并通过开展古籍展览的方式,吸引更多用户前来参观。另一方面,图书馆可以引入具有趣味性的应用软件,开发具有游戏化功能的古籍阅览系统,根据不同的古籍类型与特色,设置人机互动的游戏环节,让用户在愉悦的环境中发现阅读古籍的乐趣。此外,图书馆可以借助微信、微博等新媒体工具,扩大古籍文献宣传范围,设计与古籍文献相关的创意产品,让更多的人领略到古籍资源的文化魅力。

4.2 建立古籍文献资源检索系统

图书馆对古籍文献资源进行数字化处理后,还需要设置统一的古籍文献检索标准,建立便于用户检索利用的检索系统[8]。由于古籍文献资源种类繁多,规模庞大,在数字化处理过程中,要做好今译和文字转换工作,要求各部门严格依据相关标准,共同开展古籍文献编目与整合工作,避免出现资源、人力的浪费。在检索系统设计方面,图书馆需要安排专业技术人员,保障系统界面的简洁友好性,保障系统响应速度,保障系统功能科学完备,能够满足不同类型用户的阅览需求。同时图书馆也需要设置检索系统操作指南,并在系统主页面做好古籍文献宣传工作,方便用户的便捷检索与使用。

4.3 建立完善的信息服务平台

为了让更多的用户认知古籍文献的价值,图书馆需要以古籍文献数据库为依托,建设功能完备的信息服务平台,增加古籍文献服务方式,进一步吸引广大用户的目光。为全面真实地反映馆藏古籍文献结构,图书馆可以设置标准书目索引,遵循统一的古籍著录标引规则,让每一条书目包含尽可能详尽的信息,提高这些文献的可读性。图书馆也可以借助云计算、超链接等技术,强化不同资源之间的链接,设计在线联机检索与阅览系统,将不同数据库、网站中的资源汇聚起来,建立具有导航功能的虚拟古籍文献库,提供基于超文本的立体阅读环境。例如,首都图书馆、上海图书馆等都根据馆藏建设需求,构建了在线馆藏古籍书目数据库,设计了科学合理的服务平台,支持用户的多样化检索与阅览方式。

5 结语

古籍文献资源是先贤留给我们的宝贵文化财富,是连接历史与现实的桥梁。图书馆对古籍文献资源进行挖掘与利用,是保留与传承中华文明的需要,也是优化信息服务价值链,提升古籍文献社会认知度的需要。各地图书馆应该积极响应“中华古籍保护计划”号召,制定科学合理的古籍文献整合与利用方案,从价值链视角完善工作机制,拓展古籍文献推广思路,保障古籍文献价值传承的持续有效性。

猜你喜欢
古籍馆藏价值链
中医古籍“疒”部俗字考辨举隅
馆藏几件残损《佚目》书画琐记
浅谈低碳价值链构建——以A公司为例
关于版本学的问答——《古籍善本》修订重版说明
基于价值链会计的财务风险识别与控制
博物馆的生存之道:馆藏能否变卖?
关于古籍保护人才培养的若干思考
知还印馆藏印选——古印篇
试析基于价值链理论的成本管理模式
我是古籍修复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