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光文
(内蒙古艺术学院,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10)
蒙古族是东北亚主要民族之一,也是蒙古国的主体民族。除蒙古国外,也是俄罗斯、哈萨克斯坦等国家的主要民族。全世界蒙古族人口约一千万人,其中约60%居住在中国,约43%居住在内蒙古自治区[1]。蒙古族服饰是蒙古族文化的重要载体,体现了蒙古族人的生存智慧、审美情趣、价值取向、性格气质和风俗习惯,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发展蒙古族服饰产业,具有重要的文化和经济意义。针对蒙古族服饰产业在产品供给、要素支撑、政策支持方面存在的问题,本文提出发展路径及具体措施,以期对蒙古族服饰产业有所裨益。
1.有利于提高相关人员的文化自觉
文化自觉是指特定族群的人对其文化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的自主认知[2],是本族群文化与其他文化交流互动后的自觉借鉴、自觉调整和自觉适应。高水平发展蒙古族服饰产业,能提高蒙古族服饰设计师、传承人、推广人、使用者等相关人员的服饰文化自觉,强化蒙古族人的集体记忆、情感认同、心理归属和文化传承,促进蒙古族与其他民族的服饰文化交流、相互借鉴和共同发展。
2.有利于增强服饰领域的文化自信
特定民族的文化自信,主要源于其文化的普遍意义的先进性[3],源于其具有反思性的文化自觉[4]。唯有如此,文化自信才能真切、理性。高水平发展蒙古族服饰产业,能以现代技术、质量管理和品牌创建体现其先进性,改变以往蒙古族服饰缺少科技含量、质量保障、时代气息和品牌资产的状况,解决单调陈旧、缺乏规范、粗制滥造、假冒伪劣等问题;能展现服饰文化的独特内涵和魅力,使人们乐于欣赏并产生需求,而且消费后认为物有所值;能以反思性的文化自觉,处理好蒙古族服饰现代化、标准化、商业化与传承性、多样性、民族性的关系。
3.有利于提升服饰产品的文化价值
产品的文化价值可分为精神价值、审美价值、社会价值、历史价值、真实价值和象征价值[5]。显然,产品的文化价值比其物质价值具有更大的增长空间。而且,随着人类创意和科技能力的提升,文化价值的重要性愈加突出,其在产品价值中的占比也逐渐加大。同样道理,蒙古族服饰最吸引人的地方不在于特殊材料、防风防寒、耐穿耐用等物质价值,而在于其精神内涵、美观时尚、品味表达、社会意义、民族记忆、保护传承、身份象征、个性彰显等文化价值。通过卓有成效的发展,蒙古族服饰产业能在更大范围、更高层面提升其产品的文化价值,进而更好地适应和开拓市场,让更多的人关注、了解、认可和消费蒙古族服饰,这反过来又能促进其文化价值的提升。
4.有利于促进多种渠道的文化传播
蒙古族服饰是蒙古族人“穿在身上的文化”,能够通过日常穿着、服装表演、展览展销、节事活动、互联网络、传统媒体等渠道实现文化传播。高水平发展蒙古族服饰产业,有利于更好地传播蒙古族服饰文化,促进极具张力的多元文化融合以及文化与相关产业融合,构建蒙古族的外在生活显现和地方性的文化景观,并引发大众兴趣、促进产品消费、获得社会关注。尤其是消费者和专家的网络发布、反馈与评论,不但能够扩大蒙古族服饰文化的传播范围,而且有利于减少对蒙古族服饰文化的不求甚解、随意抽取、胡乱拼贴、歪曲利用,进而有利于蒙古族服饰产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1.有利于激发和满足需求
蒙古族服饰的市场需求可解析为三个方面:一是什么场合的需求,如日常家居、人际交往、社会礼仪、节日庆典、婚礼祭祀、民族演艺、影视拍摄、旅游服务。二是需求什么,如美观大方、方便实用、做工精细、身份象征、文化传承、个体爱好、表达个性、品味认同、时尚追求、职业着装、特殊纪念。三是需求的不确定性,如族群差异、地域文化、时尚潮流、媒体炒作、突发事件、环境变迁。高水平发展蒙古族服饰产业,必然要倚重内容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提供更多的高品质服饰,开发更多的融合型产品,如包含蒙古族服饰元素的旅游吸引物、人偶、陶瓷、玩具、纪念品等,并以定制营销、体验营销、节庆营销、赛事营销、展会营销、网络营销等营销方式开拓实体消费空间(店铺、专柜、街区、景区、展销会、博览会、节事举办地等)和虚拟消费空间(各种网店、在线平台),使对于蒙古族服饰的潜在需求显性化、模糊需求清晰化、抽象需求具体化、单一需求多样化、缓慢需求紧迫化、次要需求重要化。
2.有利于优化产业要素
高水平发展蒙古族服饰产业,有利于优化以下类别的产业要素:一是优化核心要素,包括研发设计、加工制作、经营管理方面的人才,并形成人才合理流动、协同创新、利益共享的格局。二是优化支持要素,包括支持蒙古族服饰产业的金融、培训、科技、媒体、广告、会展等机构,以及数据库、研发设计、多媒体展示、市场营销、服饰租赁、知识产权等服务平台。三是优化资源要素,包括研究、发掘、整理、提炼蒙古族服饰文化资源,并根据市场定位或应用领域对其进行创新性开发和创造性转化,以及研发和应用新型材料,如轻便、抗菌、除臭、防水、防污、透气、保暖、防静电的面辅料。这些都有利于蒙古族服饰企业走出工艺粗、质量劣、技术差、效率低、创新少、市场窄的发展困境,并围绕版权、商标、专利、品牌等创意资本构建价值体系和完善产业链网。
3.有利于发展特色经济
截至2018年6月底,在内蒙古各级工商管理部门注册的主营蒙古族服饰的企业达一千六百多家,其中90%以上是小微企业。一些蒙古族服饰企业以先进的理念、高品质的产品脱颖而出,如“蒙元素”文化产业有限公司。整体来看,这些企业有了创意设计、加工制作、批发零售的专业化分工,可按照不同风格、年龄、季节、职业、身份、档次、偏好进行细分化的生产和经营,并形成了“呼和浩特市蒙古族服饰一条街”、“锡林浩特市蒙元文化广场”等集聚区,产生了初步的集聚效应。而且,发展蒙古族服饰产业有利于文化扶贫。例如,兴安盟科尔沁右翼中旗依托“图什业图王府刺绣”这一著名品牌大力发展蒙古族刺绣产业,2017年14家企业、12个村、19000多人参与,2600名贫困人口由此脱贫,并形成了“企业—基地—协会”三位一体的合作模式,即,企业提供投资、房屋和原料,基地提供培训和组织生产,企业和协会共同提供图案设计、订单派发、市场销售、技术支持等服务。尤为突出的是,蒙古族服饰文化节吸引了国内外大批参与者和旅游者,促进了节事经济的发展,推动了蒙古族服饰产业与文化产业、旅游产业的融合,对地方品牌打造、周边产业带动起到了积极作用。
当今,蒙古族服饰产业有所发展,但仍然存在诸多的制约性问题。这些问题可归结为三个层面:产品供给、要素支撑、政策支持。这些问题如果得不到有效解决,将严重制约蒙古族服饰产业的转型升级,将加大其结构性矛盾和供需错位。
1.产业事业不分
一些人把蒙古族服饰产业混同于保护传统蒙古族服饰的文化事业,因而以文化事业的保护和传承标准要求服饰产业,即,要求其固守传统的纯正性、原真性、完整性,要求其必须完全按照传统样式和手艺进行生产,缺乏对创意创新的包容度。从国内外相关经验来看,产业和事业是各有目标、并行不悖的两个系统。如果以事业的标准发展蒙古族服饰产业,材料、技法、审美、功能就难以与现代需求对接,人员就难以了解国内外服饰产业动态,产品就难以走向国内国际市场,其发展之路就会越走越窄。
2.滥用服饰文化
一些人对蒙古族服饰文化没有太多研究,或研究深度不够,因而没有足够的兴趣和敬仰。由此,其设计生产就会脱离传统、无根无源,或者对传统不求甚解、随意抽取、胡乱拼贴,其结果是泯灭了蒙古族服饰的文化价值,丢失了蒙古族服饰的文化底蕴,对蒙古族传统服饰文化造成歪曲和破坏。
3.供给能力低下
一是管理粗放、融资困难、技术滞后、人才短缺,因而难以改变小本经营、低端低效、无序发展、产品雷同、低价竞争的发展状态。二是盲目生产,没有发展定位和规划。企业只要有客户、有活干,男女老少、各种用途的蒙古族服饰都可以开工生产,没有明确自身的发展定位,没有专攻某一细分市场并做到优质甚至极致,没有基于质量管理的品牌创建策略和企业发展规划,其结果往往是产品供给低质、同质、过剩和积压。
4.产品质量堪忧
在一些商场、景区、店铺和电子商务网站,充斥着材质低劣、雷同模仿、不伦不类、价格低廉、款式单调、胡乱拼贴的中低档蒙古族服饰,这不仅不利于蒙古族服饰产业发展,而且对其文化产生了严重的负面影响。高档次的蒙古族服饰也不尽如人意,其质量与国内外的品牌产品还有明显差距,尤其是精神层面的质量(创意设计、个性塑造、格调品味、文化内涵、心理服务)差距较大。
1.资金供给短缺
由于蒙古族服饰企业规模普遍较小、可抵押物少、贷款风险高,因而难以获得金融机构的支持。尽管一些银行和小额贷款公司为小微企业提供信贷服务,但其设置了较高的服务门槛,将大多数的蒙古族服饰企业挡在了门外。蒙古族服饰产业虽然属于特色文化产业,但由于创意属性不强、项目论证较差、投资前景不被看好等原因,极少获得文化产业专项资金和投资基金支持。
2.面辅料供给困难
蒙古族服饰产业尚未形成专门的面辅料市场,企业需要长期派遣人员到江浙等地采购面辅料。在呼和浩特的电影制片西巷,有近60家制作蒙古族服饰的商店,但只有一家提供面辅料,而且质地、花色较为陈旧,这一供给不足极大地限制了蒙古族服饰产业的发展。
3.人员供给不足
善于创新的研发和设计人才、技艺高超的工匠和技术人才、打造品牌的经营和管理人才是蒙古族服饰产业的核心要素。但是,这几类人才在蒙古族服饰产业中为数极少。现有的从业人员大多数专业水平低,尤其缺乏产品研发、创意设计、标准制定和品牌打造能力,因而难以控制服饰产业价值链的关键节点,难以提升服饰产业的供给水平。
1.缺乏产业专项政策
产业专项政策是支持产业起步和发展的针对性、具体化政策。发达国家的服饰产业具有典型的文化创意特征,因而能够得到专项政策的大力扶持。但蒙古族服饰产业文化创意属性不强,很多企业与小作坊、裁缝铺没有什么区别,申报的项目往往论证较差,距离扶持标准较远,因而难以获得专项政策扶持。
2.缺乏引进、激励和培养人才的政策
在服饰产业领域,蒙古族服饰企业实力弱小,难以实施有效的人才引进、激励和培养政策。在高等和职业教育领域,蒙古族服饰专业人才培养政策缺失,学科建设滞后,专业师资较少,既懂蒙古族服饰文化又懂现代服饰设计的教师更为稀缺。虽然一些院校与企业、传承人联合培养学员,但由于培训机制不合理,其成效也不够显著。在民间传承领域,由于缺乏有力的传承保障政策,很多传承人招不到学徒,年轻人也不愿意沉下心勤学苦练。
3.缺乏推进服务平台建设的政策
现代产业发展一般离不开产业服务平台。对于蒙古族服饰产业,应重点推进数据库服务平台、产品研发服务平台、多媒体展示服务平台、产品营销服务平台、知识产权服务平台的建设。推进这些平台建设的关键是形成支持性、保障性政策,政策内容包括如何支持和保障、何方投资和建设、如何建设和运营以及合作方的分工、权限、职责等。目前,此类政策在蒙古族服饰产业领域还处于空白状态。
针对以上问题,发展蒙古族服饰产业的路径也应在产品供给、要素支撑、政策支持这三个层面予以细化。这些路径及其具体措施有着各自的原则和标准,但又相辅相成、部分交叉。
1.传统蒙古族服饰供给——以生产性保护为核心,小批量、精品化生产
生产性保护是在保持非遗真实性、整体性和传承性的前提下,借助生产、流通、销售等手段,将非遗转化为文化产品的保护方式。生产性保护不是固守所有细节、形式、材料、手法,不是盲目守旧,一成不变,而是强调对非遗核心技艺的坚守。所谓核心技艺,就是最能够体现劳动者的创造力、智慧、情感、能力以及文化历史积淀的那一部分技艺。但是,如果只追求非遗的经济价值,重开发轻保护,甚至借保护之名进行过度开发,那就从本质上颠覆了生产性保护的意义。
传统蒙古族服饰供给之所以要走小批量、精品化路线,主要是因为其刚性需求难以逆转地逐渐减少,但消费者对其文化内涵、传统技艺、工匠精神、标准化程度极为看重。传统蒙古族服饰的制作者在坚守核心技艺的前提下,为了提高质量和效率,可以适当应用现代生产工具,但不能改变其原有的材料和款式。在材料短缺、需求减少但同时要传承文化的情况下,减量提质是传统蒙古族服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基本方向。
2.现代蒙古族服饰供给——以研发设计为核心,注重技术应用和标准规范
现代蒙古族服饰不拘一格,可以在唯美、质朴、复古、新潮、怀旧、新奇、奢华、简洁、科技、自然等风格中自由选择。借鉴相关产业经验,现代蒙古族服饰的研发设计可采用以下步骤:第一步是线上与线下市场调研,目的是了解市场结构、消费心理和竞争情况,进而明确产品定位、材料来源、目标消费者、竞争策略等。第二步是制定计划,包括面辅料购买、员工工资、设备购买、其他投入、预计产量、产品类型、营销推广等。第三步是制定研发设计方案,包括主题、品类、版型、色彩、廓形、图案、工艺细节、陈列搭配等。第四步是研发设计成果展示、交流、修改并确定方案。第五步是样品制作、试用、反馈和修改。第六步是正式生产。在整个流程中,供给方内部之间(研发人员、设计师、打版师、产品经理、销售人员等)、供给方与消费方之间应及时沟通,尤其要重视消费方的意见,以更好的满足消费需求。
技术应用是现代蒙古族服饰供给侧改革的主要推动力,其资金来源包括企业自筹、项目补贴、银行贷款等。其类型主要有柔性智能生产技术、三维虚拟设计技术、3D体感试衣镜技术、3D打印技术等。柔性智能生产技术能帮助服饰企业构建柔性智能生产链,实现信息互通、设计协同、柔性生产、智能制造,进而缩短生产周期,提高产品质量,降低运营成本,实现转型升级。三维虚拟设计技术能更好地分析服装型号和人的体型,解决了人体扫描点云数据处理、人体建模、三维服装虚拟缝合与试衣等关键问题。3D体感试衣镜技术具有操作者远距离控制、智能识别各种身材、自动调节服装大小、360度全方位展示、海量服装储存、减少陈列空间、缩小店铺面积、缩短试衣时间、实时购买和即时支付、智能后台管理等优点。3D打印技术能够大幅度提升生产效率,以批量的价格进行单件制作,并且减少材料浪费,免去饰品生产中的手工起版和铸造环节,免去模具制作和生产线建设费用。
标准规范主要针对现代蒙古族服饰供给中的传统元素运用,如传统纹饰、图案的提取和重构,传统造型、功能的变换和改进,传统部件的搭配和重组。在此过程中,很容易出现把握不准、滥用歪曲、胡乱搭配等问题。这就要求针对此类问题形成标准规范,并在从业人员中进行培训和普及,使其明确蒙古族传统元素所代表的文化内涵、信仰禁忌,同时提高其合理运用传统元素的能力,使传统元素的创意转化和创新运用既符合保护传承要求,又满足现代审美需求。
1.资金要素支撑——提升企业融资能力
在企业管理方面,蒙古族服饰企业应建立规范的财务管理体系,完善财务管理制度,增加企业的有形和无形资产,提高企业的信用度,降低融资的风险性。同时,依靠创意人员增强自身的文化创意属性,依靠知名专家和公司进行文化创意项目论证,积极争取文化产业专项资金支持和相关投资基金支持。
在政府作为方面,各级主管部门应将有关文化产业、小微企业的金融政策信息及时准确地传达给蒙古族服饰企业,并积极落实政策内容;应针对蒙古族服饰产业设立专项基金,或将蒙古族服饰产业发展专项经费纳入地方财政预算,为其提供稳定的财力保障;应积极引导、鼓励银行和小额贷款公司为蒙古族服饰企业提供专项融资服务或开发金融产品。
2.材料要素支撑——建设蒙古族服饰面辅料供应基地
在一些盟市旗县,已形成了规模不等的蒙古族服饰产业集聚区。这些集聚区的面辅料需求相当可观,却没有其自己的面辅料供应基地,其面辅料采购存在人力不足、路途遥远、地点分散、渠道过窄、信息闭塞等问题。其解决之道,只能是建设自己的面辅料供应基地。该类基地可派出人员直接到国内外厂家、展销会、批发市场挑选面辅料,并以批量进货的价格集中采购,以多点订货的方式增加类型品种。
蒙古族服饰产业的面辅料供应基地,应是信息集中透明、成本优势明显、类型品种齐全的供货平台,能解决制约蒙古族服饰产业发展的关键瓶颈问题,能做到面辅料的及时更新、功能拓展、创意利用、多元化开发和适应性改进,能将蒙古族传统元素与面辅料的生产工艺、加工技术相融合。
3.人力要素支撑——偏重研发设计人才、经营管理人才
一是以蒙古族服饰研发设计中心吸引整合研发设计人才。该中心可建在创新创业产业园区,以优惠条件吸引整合内蒙古的研发和设计人才,支持其成立工作室;以优惠条件吸引国内外服饰研发和设计机构落户,吸纳高校和研究机构人员参与,通过产学研合作形成专业研发设计团队;政府和企业应支持研发和设计人员到国内外学习、交流、考察、参会、参展和参赛,构建功能完善、服务配套的研发和设计人才服务网络,提供场所、设备、材料、培训、后勤保障等服务。
二是培育经营和管理人才。通过继续教育、留学访学、考察调研、创业培训等活动,培育一批思维超前、勇于创新、具有全球视野、善于把握机遇的蒙古族服饰产业经营和管理人才,引导其不断改进产品和服务,扩大网络营销、微商营销、体验营销、展示营销、网红营销等业务,在满足、维护现有消费群体的同时,吸引、开拓更大范围的消费群体,提升传承人品牌、设计师品牌、产品品牌和企业品牌的国内外影响力。
1.制定完善产业政策
一是制定完善企业培育政策,重点培育领军型、创新型企业,打造服饰产业聚集区。政府要鼓励和引导蒙古族服饰企业整合重组,进行产业链的专业化分工,与文创、旅游等产业相融合,完善专业化配套服务,形成聚集上下游企业的蒙古族服饰产业集聚区,或者依托特色小镇和文化产业园区建设蒙古族服饰产业集聚区。集聚区内的所有企业可共享政策优惠、公共设施,可共建共享服务平台,进而降低独立发展的成本和风险,并形成紧密型产业链。此外,可按照自愿申报、审核入库、定期更新、动态管理、适时增补的原则,将符合条件的蒙古族服饰企业列入培育库。针对入库企业的不足对其进行全面辅导服务,帮助其制定解决方案;对经过认定的有发展前景的入库企业予以优先支持。
二是制定完善行业管理政策,推进行业质量体系和诚信体系建设。以行业主管部门为主导,以行业协会为主体,制定完善质量管理、企业管理、传承人管理等行业管理制度。行业协会应联合质检、质监部门,建立健全蒙古族服饰质量认证体系,加强对蒙古族服饰企业生产的监管力度,帮助其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同时,推行诚信企业星级评比制度,完善诚信等级评价指标体系,对上星企业进行严格的质量审查和行为监督,并建立消费者网络评价和意见反馈平台,进而推进蒙古族服饰产业的诚信体系建设。
2.制定完善人才引进、激励和培养政策
一是人才引进政策。依托领军企业、高校、项目等,引进国内外服饰产业的高端人才,可实行个性化、针对性的引进政策,即“一人一策”;建立自治区级的蒙古族服饰研究院,加大其研究投入,奖励其研究成果转化,并建立人才柔性引进制度,充分发挥外脑的作用,从北京服装学院、中关村服饰产业园、中国时尚设计研究院等机构柔性引进人才。
二是人才激励政策。政策内容可包括资格认证、荣誉称号、业绩奖金、绩效工资、股权分配、职位升迁、职称评定、安家落户等方面,其重点是建立创意型、技能型、管理型人才的评价和激励机制,切实提高人才的地位和收入,进而吸引更多的人从事蒙古族服饰产业。
三是人才培养政策。由教育系统、文化系统出台专项政策,鼓励本地院校与国内外相关院校建立合作关系,以技能培训、专题培训、上岗培训、进修学习等方式培养服饰产业人才;设立蒙古族服饰文化传承基地、教学实习基地、技艺讲习所、大师工作室、手工作坊、非遗创客中心,对从业人员加强培训。对于学员自主创业或与服饰企业签订1年以上劳动合同的培训机构,按人数给予其最高限额内的一定补助。对企业选送员工参加培训活动的,在其选送的员工完成规定课程并取得相关证书后,按其实缴培训费的一定额度给予补助。
3.制定完善服务平台建设政策
该类政策的目的是引导和鼓励行业协会、企业、院校、科研院所、专业服务机构参与平台建设。蒙古族服饰产业的服务平台应包括以下类型:
蒙古族服饰数据库服务平台。该平台的数据库可分成服饰文化研究数据库、服饰形制数据库、服饰图案数据库、服饰制作工艺数据库、服饰创意产品数据库等子库,主要为蒙古族服饰教学研究、研发设计、加工制作提供数据库服务。
研发和设计平台。该平台收集、发布蒙古族服饰研发和设计信息,以及可参考的面辅料、服装、饰品的流行资讯及其研发和设计信息,并建立数字化研发和设计平台、服饰类众创空间,为蒙古族服饰研发和设计人员提供场所、技术、创意、培训、交流合作、资源共享、消费反馈等服务。
多媒体展示平台。该平台以文字、图像、视频、三维模型、虚拟现实等形式,生动形象地展示蒙古族服饰以及相关知识、人物和故事;以多媒体互动设备带动观众了解蒙古族服饰制作工艺和流程,以3D体感试衣镜等技术激发观众的穿戴兴趣和消费欲望,并引导观众进入在线交易平台;以多媒体直播和转播蒙古族服饰文化节、设计大赛、技能大赛等节事活动,扩大节事在国内和国际的影响力。
市场营销平台。该平台利用网站、微信、传统媒体等渠道发布信息,同时与服饰企业、服装表演团体、民族演艺机构、商场、景区、节事主办方、网红等组织和个人合作,进行线上线下一体化营销,并由专业团队负责订单、客服和供应链管理。企业可通过该平台建立会员体系和消费档案,了解消费反馈,分析消费偏好,然后对服饰设计、生产、销售做出调整,使服饰产品更符合消费者需求,最大程度地避免积压和滞销。
服饰租赁平台。该平台是蒙古族服饰产业由产品消费向服务消费的升级,其可参考“多啦衣梦”、“美丽租”等服饰租赁平台的做法,完善快速响应、在线预订、专业洗护、便捷支付、信用保障、用户反馈等功能。用户足不出户便可在平台下单、取衣、还衣,享受高效快捷的配送、洗护、保养等服务。
发展蒙古族服饰产业,应以尊重传统、延续文脉、保留基因、融合创新为原则,以“三生一创”(生产、生活、生态和创意设计)为根基,既做好保护传承工作,又变革体制机制、加大扶持力度、提高人员素养、强化工匠精神、优化生产管理、加强品牌建设、创新商业模式、推进产业升级,以生产性保护提升传统产品,以创意设计和新兴技术研发现代产品,进而更好地满足、激发人们对蒙古族服饰的多样化消费需求。在此基础上,借鉴法国巴黎、意大利米兰、英国伦敦、美国纽约等城市经验,将自治区的蒙古族服饰文化节、蒙古族服饰设计大赛、蒙古族服饰手工艺技能大赛、蒙古族服饰时装周、设计师品牌时装秀等打造为品牌节事,强化媒体对蒙古族服饰企业、设计师、产品和活动的宣传力度,充分展现蒙古族服饰品牌的魅力,扩大蒙古族服饰品牌的知名度,增强蒙古族服饰品牌的国内辐射力和国际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