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 茜
近百年来,中国专业声乐教育经历了从无到有,从稚嫩到成熟,从继承到借鉴,从边缘化到专业化、系统化的艰辛而坎坷的发展历程。中国的一代代声乐教育家们,从学习西洋声乐教育的模式、方法和经验,并借鉴我国传统戏曲的演唱精髓,对我国声乐人才培养进行了许多探索,在20 世纪中叶逐渐建立了较为规范的教育体系,形成了比较系统而完整的声乐教育理念。随着声乐艺术的发展和要求,专业声乐教育也逐渐和我国社会与文化的实践相结合,形成适应我国各个历史时期的专业声乐教育模式,对我国声乐艺术的繁荣和声乐教育的普及起到了巨大作用。
我国专业声乐教育已进入繁荣发展时期,然而在越来越国际化、全球化的今天,声乐演唱概念的不断更新、声乐表演事业的不断开阔,多元演唱观念和演唱形式的融入,对专业声乐教育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可以说,世纪之交的专业声乐教育是整个中国专业声乐教育发展历程中较为重要的一个阶段,是承上与启下的重要时刻。
1992 年初,教育部开启全国高校的规模化发展和扩招,不仅为我国高等教育带来了快速发展,也对包括高等艺术院校在内的各类高校产生了深远影响。
1993 年2 月,国务院颁布《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明确提出必须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努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水平。①邓小平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②1994 年4月,文化部召开“全国艺术教育工作会议”,颁布《关于贯彻落实<纲要>精神,加快艺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意见》,大力发展艺术教育。同年6 月,国务院颁发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明确提出扩大高等教育规模的教育体制结构改革目标。
国家的扩招政策也随之带动了音乐院校声乐专业的扩招。中央音乐学院、上海音乐学院两所音乐院校本着“培养专业音乐表演人才”的精英培养式办学宗旨,招生数量未明显增长。中国音乐学院在改革开放初期招生从3 人增至7 人,后又增至9 人。从1993 年起开始扩招,同年招收15 人,1999 年第二次扩招,招收37 人,至2006 年招生60 人。③其他六所音乐学院也出现不同程度的扩招,如西安音乐学院声乐系招生由20 世纪90 年代的20 多人增至2008 年的80 人。
1994 年6 月,国家教委印发《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教学工作的意见》,要求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增强教学基本建设。④我国各大音乐院校响应号召,各专业进行一系列的教学改革。
该时期,专业声乐教育的教学改革主要体现在注重学生掌握声乐技巧的同时,加强实践能力、专业知识与文化基础三方面的综合性能力。为此,各音乐学院相继在课程设置、培养模式、教材建设、毕业要求等教学领域进行深化改革。
在课程设置上,开始强调艺术实践对声乐课堂教学的检验及促进作用;在专业基础课的设置中,增加了《重唱》《合唱》《语音(意、法、德、俄语)》等课程。
在教学模式上,声乐专业课除了保持传统一对一的专业授课形式外,还增加小组课、合唱课等大课,以减少基础知识的重复讲授。同时,各音乐院校均建立由本校学生组成的合唱团,声乐教学的形式由一对一式、相对封闭的课堂环境逐渐转变为强调实践与集体合作的创演模式。
在教学层次上,声乐硕士研究生的培养在这个时期也陆续在各大音乐艺术院校中展开,多层次培养体制初步健全。为了区别本科教育,硕士研究生的培养在专业基础课的设置中增加了表演理论、声乐史论等相关课程。如中央音乐学院声乐系增加了《音乐表演美学》,中国音乐学院声乐系增加了《中外声乐史》等课程。
在师资力量上,教师规模随之增加,各院校聘请留学国外的优秀声乐人才回国任教,将国外先进的教学理念引入国内,为我国专业声乐教育与国外的全面接轨做铺垫。
在毕业要求上,声乐硕士研究生的培养也逐步开始实行“三七分”的成绩比例,即音乐会成绩占总成绩的70%,学位论文成绩占总成绩的30%。⑤此种制度随后很快被其他音乐院校采纳并实行。
在声乐演唱的教学上,以声乐教育家郭淑珍、黎信昌、王宪林、赵登营等为代表的中央音乐学院“美声”教学开始走向体系化,即在强调技术训练的基础上,注重整体艺术与舞台表现力的培养;而以声乐教育家周小燕、顾平、方琼、周正等为代表的上海音乐学院的“美声”“民族”教学,则开创教演结合的“歌剧中心”教学道路;以声乐教育家金铁霖、马淑明、邹文琴、郭祥义、朱以为等为代表的中国音乐学院民族声乐教学,则在探索中西方歌唱共性的同时,注重民族声乐人才的培养,其他音乐学院相继跟进。
由此,我国逐渐建立起较为专业化、系统化的专业声乐教育体系。下文,笔者将逐一列举我国具有代表性的三所音乐学院,从教学改革和教学理念两方面分别进行论述,以期对这一时期我国专业声乐教育发展有一个总体把握,对更进一步完善我国专业声乐的教育体系,起到一定参考作用。
随着我国专业声乐教育由学习苏联、东欧,转向学习欧美国家的改变,其教学内容上也在注重声乐技巧学习的基础上,更加重视舞台实践能力培养的综合教育模式。
在课程设置方面,采用“学年学分制”将课程细分为专业课、专业基础课、一般基础课三类,专业课包括《声乐》《歌剧表演》《重唱》《形体》《台词正音》《语音(意、法、德、俄语)》《合唱》等课程。此外,开始注重重唱、合唱、歌剧排练等实践课程的培养,排演了《费加罗婚礼》(1995)、《女人心》(1996)等多部著名歌剧。中央音乐学院院还将艺术实践纳入学分管理,于1997—1999 年间,响应“交响音乐普及要面向全国五百万大学生”的号召,组织师生赴北京各高校开展30 余场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1999 年4 月,恢复周末音乐会。
该时期,声乐专业课的培养内容包括发声练习—唱练声曲—演唱歌曲三个教学步骤。发声练习主要采用元音(a、e、i、o、u)结合不同的旋律进行技巧训练;练声曲主要选用《孔空声乐练习曲》《瓦卡伊实用声乐练习曲》等外国练习曲进行演唱技术与艺术相结合的训练。这些练习曲也是本科一、二年级专业考试的必唱曲目。此外,该时期声乐教学曲目范围也有所拓展,包括意、德、法艺术、创作歌曲和歌剧咏叹调,以及中国古典诗词歌曲、近现代艺术和创作歌曲。⑥
在教材建设方面,喻宜萱、蒋英等翻译、编订了国外经典声乐曲目和德、法艺术歌曲,如喻宜萱选编、译配的《福雷艺术歌曲选》《古斯塔夫·马勒、理查·施特劳斯艺术歌曲选集》;蒋英编的《德沃夏克歌曲选》《舒曼歌曲选》等,新教材的编译充实了声乐教学的曲目范围。
郭淑珍1952 年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1958 年留学归国,任教于中央音乐学院,先后培养了邓韵、孟玲、王秀芬、张立萍、么红等享誉国内外的歌唱家、声乐教育家。她的声乐教学特点包括以下几方面:(1)教学不局限于技术训练,注重更深层次地引导学生走向成才之路。⑦(2)强调正确划分声部在教学中的重要性,声部需要根据每个人的音域、音色、换声点等综合因素考虑进行最终确定。(3)重视广泛涉猎国外声乐文献,注重中国作品的研究与演唱,强调中国传统唱词韵味的十三辙和字头、字腹、字尾。(4)强调艺术实践对学生进步的重要性。⑧(5)强调声乐教学中声区的训练,不演唱超越能力和音域范围的曲目。⑨(6)演唱与教学立足于对作品的深入研究,形成“研究—理解—处理”三个环节的教学步骤。⑩
根据上述郭淑珍先生的声乐教学特点来看,该时期中央音乐学院的“美声”教学逐渐走向体系化。在强调技术训练的同时,提高综合表演能力。在这种整体观念的引导下,我国“美声”教学逐步转向“中西结合、洋为中用”的发展阶段。
在教学模式上,围绕该目标进行教学改革。五年本科学制实行一、三、五分段制,第一年试读,三年后考试合格者升入四年级;专科学制三年,培养民族声乐演唱、少数民族演唱、歌剧、戏曲演唱的专业人才;同时开设专业演员和师资进修班,分为两年(有学历)和一年(无学历)两种类型。硕士研究生学制两年,主要培养民族声乐的优秀师资和表演人才,如1998 年开设的“中国民族声乐、民族器乐优秀青年演员研究生班”。
在课程设置上分专业课、专业基础课、文艺史论、政治、文化体育和选修课六类。其中,专业课包括声乐、传统声乐演唱、歌剧表演、艺术实践、合唱,专业基础课包括民族音乐概论、形体、台词等;同时开设意大利语、德语、民族器乐等选修课。该时期还新增了《中国传统声乐文献演唱》和歌剧表演主修课,并邀请骆玉笙、常香玉、新凤霞等戏曲名家来院授课。21 世纪初,声乐系改善培养内容,新增加了古典诗词歌曲作品,以提高学生对中国古典文化的了解与感受力。
毕业音乐会的曲目要求,包括中国古曲2 首、近现代歌曲2 首、当代歌曲1 首、中国民歌或民歌风格曲目1 首,并用三种语言演唱8 首外国歌曲,包括17—18 世纪古典艺术歌曲2 首、艺术歌曲2—3 首、歌剧选曲3—4 首;并每年给毕业生排演毕业歌剧。⑫
在教材建设上,金铁霖先生带领声歌系教师共同编订的全国通用性声乐教材《中国民族声乐教材(1—3)》(2001),以及个性化教材《金铁霖声乐教学曲选》(2006)、《金铁霖声乐教学艺术》(2008)等,都成为中国音乐学院乃至全国民族声乐教学的核心教材。
本时期,金铁霖先生强调民族声乐的教学要在借鉴国外声乐技术的基础上,体现本国民族特色。他提出,民族声乐学生的专业考试曲目必须包括中国传统音乐风格的曲目,⑬以此避免民族声乐学生因过于追求外国演唱技巧而丢失我国民族演唱特色的现象。他指出:“在中国传统唱法中有科学性,在外国唱法中也有科学性。不同语言、不同风格、不同民族的欣赏习惯,是会有不同的个性和特色的,……很多人对这个问题搞不清楚,经常把各种唱法分割开来去解决基本训练问题,或只用科学唱法训练而不再去体现其个性和特色。对于民族声乐教学更要注意这个问题,应将科学性和民族性关系搞好,这也是共性和个性的关系问题。”⑭
他还在总结长期的教学实践经验中,提出民族声乐教学中科学性、民族性、艺术性、时代性的“四性原则”。
笔者认为,金铁霖先生声乐教学在该时期的核心是,在中西声乐艺术有机结合的基础上发展民族声乐,寻找中西声乐艺术的共性,对我国民族声乐艺术和声乐教育的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并启迪了包括马秋华融合三种演唱的“演唱多样性”、杨曙光“中西多种风格演唱”等在内的新一批声乐教育者的声乐教学理念和教学实践。
2 鼻空肠管与空肠造口 鼻空肠管适用于存在胃十二指肠功能障碍而不宜经鼻胃管给药的患者。经空肠营养可增强危重症患者对肠内营养的耐受性,加快营养吸收的速度,降低吸入性肺炎的风险。常见临床鼻空肠管放置方法有盲插法、经X线透视引导法、内镜下引导法、电磁导航定位法等[14]。
上海音乐学院自建院之初就将办学定位于中外文化交流之中,并在该时期我国深入推进改革开放的背景下,其教学体系做出向欧美声乐教育体系学习的调整。
首先体现在课程设置的完善,主要包括专业主干课、专业基础课、公共基础课三大类。专业课包括声乐(美声、民族)、歌剧、重唱等;文化课的设置在这一时期增加了论文写作课,以提高声乐专业学生的理论能力;专业基础课除完善了音乐史论和音乐素养课程外,还增加了“语音正音”“语音(意、德、法、俄语)”等课程,弥补了之前在教学中普遍出现外语发音程度低的问题。⑮
在教学模式上,与中央音乐学院相似,针对新时期社会对声乐人才的多样化需求,开始注重合唱和艺术实践能力的培养,增加了“合唱”课程,成立合唱团,使学生走出传统封闭式的声乐课堂,增加了声乐学生毕业后的就业选择。
在教材建设方面,以周小燕为代表的声乐教学团队,再版了声乐理论与教学曲目为一体的《声乐基础》(2003);针对声乐教学中缺乏重唱作品的现状,出版《外国歌剧重唱经典》(三册),包含男女高音二重唱、其他声部二重唱、各声部重唱各一册。
毕业要求上,在全国率先实行“三七分”—毕业音乐会成绩占总成绩的70%,学位论文成绩占总成绩的30%的培养制度。⑯
笔者认为,这种培养制度与要求不仅高标准的要求声乐研究生需具备研究生级别的专业技能与舞台实践,也强调文化理论的累积与提高,既强调专业技能又注重学术深度。
本时期,周小燕先生声乐教学的重要转变,是由过去单一的声音技术训练,转向综合歌剧表演训练,秉承“不断创新,与时俱进”的教学理念,强调歌剧表演艺术需要准确的语言表达与支撑,注重各国语言学习⑰,其培养模式借鉴采纳国外先进的歌剧培养机制,并专门针对语言学习在专业基础课中增加了意、德、法、俄四门外语。2003 年12 月,成立了集教、演、研为一体的“周小燕国际歌剧中心”,培养出一批优秀的歌剧演员。⑱
上述可以看出,周先生在本时期突破较为封闭的传统声乐教学模式,开创教、演结合的新式声乐教学道路,为上海音乐学院声乐专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也带动了我国专业声乐教育开始重视歌剧表演,与国际声乐教育界频繁交流的多维度教学方式。
综上所述,本时期我国专业声乐教育在改革开放第二次高潮的背景下,走向教学改革之路。在注重技术训练的传统教学理念基础上,借鉴欧美国家强调艺术实践的教育理念,在课程设置上,加强“重唱”“歌剧排练”等实践性课程,声乐教学由知识传授型转变为表演实践型;教材建设在使用各院校内部教材基础上,出现精选各类曲目的综合性教材,并增加德、法等国歌曲的教材编译。以声乐教育家周小燕、郭淑珍为代表的“美声”教学则进一步增强对外交流,教学理念由专注声音训练转变为兼顾声音与歌剧表演训练;以声乐教育家金铁霖为代表的民族声乐教学则开始建立比较完善的教学体系。至此,我国专业声乐教育在世纪之交的改革期出现了较大的调整与变化,为之后我国专业声乐教育的繁荣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作者附言:本文系课题“我国专业声乐教育发展研究——以音乐学院为例”之阶段性研究成果。)
注 释
① 湖南省教育委员会编《〈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学习资料汇编》,1993 年,第2 页。
② 陶纯孝《在第二届全国音乐学院院长会议上的讲话》,《乐府新声》1995 年第3 期。
③ 马秋华《中国音乐学院声乐歌剧系系史》,中国青年出版社2015 年版,第40、44、47 页。
④ 欧少亭《教育政策法规文件汇编》,延边人民出版社2001 年版,第643 页。
⑤ 贾达群《音乐创作表演学科的学术性认知—兼谈我国音乐学学科设置与学位体系构想》,《人民音乐》2010 年第6 期。
⑥ 张大军《浅谈中央音乐学院声乐学习心得》,《西北成人教育学报》2005 年第4 期。
⑦⑧⑨ 田玉斌《与郭淑珍谈歌唱》,《人民音乐》1999 年第3—5 期。
⑩ 王次炤《郭淑珍中国作品演唱和教学述评》,《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89 年第2 期。
⑪ 同注 ③ ,第36 页。
⑫ 同注 ③ ,第37 页。
⑬ 同注⑫ 。
⑭ 金铁霖《金铁霖声乐教学文集》,人民音乐出版社2008 年版,第31—32 页。
⑮ 详见上海音乐学院官网声歌系简介。
⑯ 同注 ⑤ 。
⑰ 廖昌永、丁西《中国歌剧畅述—与廖昌永谈戏剧》,《上海戏剧》2003 年第5 期。
⑱ 详见上海音乐学院官网周小燕歌剧中心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