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 毅 李冬宁
随着我国步入老龄化社会,老龄问题日益受到重视,提高老年人的寿命和生活质量已提到日程。老年人的心理健康问题直接关系着他们的晚年幸福,因此这一问题就成了引起全社会关心的热点问题。多项研究针对不同群体的老年人心理健康状况和影响因素进行调查[1~4],结果显示老年人心理健康存在很多问题,很多老年人出现了抑郁、焦虑和老年痴呆等症状,有些老人甚至整日依靠精神类药物。造成这些老年心理健康问题的原因主要有几个方面:一是很多老年人从原来的工作岗位退下来后,落差比较大,又缺少兴趣爱好,还不能适应退休后的生活和角色转变。二是有些老人丧偶或失去其他亲人,精神上难以接受,有孤独感。三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的身体状况不如以前,有些人总是怀疑自己身体出了问题,甚至是不治之症,还有些人觉得年龄大了时日不多,存在着怕死或疑病的思想。这些问题的出现严重影响了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加重了社会的养老负担,这已经不仅是医疗问题,而且是亟须解决的社会问题。
现代医学对于老年人的心理健康问题进行了很多探索,目前以药物治疗为主,但是存在一定局限性,效果有限。首先老年人身体机能随着年龄增长出现下降,肝肾解毒功能减弱,长期服用药物易出现不良反应;其次很多精神类药物副作用较大,有的药物在治疗疾病的同时也能导致焦虑、抑郁等精神障碍,有的会引起嗜睡、精神不振,还有些药物会影响胃肠道功能,导致食欲下降。再者精神类药物很难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古代医家认为心理健康问题属于“情志病”,提出“心病得用心药医”。精神药物只是通过影响中枢神经暂时缓解症状,并没有从患者的“心结”上入手,待药力减弱或长期服用产生耐药性后,心理问题引起的症状又会反复出现。
现在一些老年大学尝试开设传统文化课,结果发现在改善老年心理健康方面取得了不错的效果,这也使我们得到启发,通过研究传统文化教育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心理健康包括有正常的智商、积极乐观的情绪、和谐的人际关系、适度的情感表达、良好的人格气质、坚强的意志力及成熟的行为等。中华传统文化历史源远流长,是中国文化自信的源泉,其首先包括各种思想,有道家的自然,有儒家的仁爱,有佛家的慈悲,有法家的严谨;之后是六艺,包括礼、乐、书、数、射、御;再然后是随着社会发展衍生出来的书法、武术、曲艺、音乐、节日、棋类、民俗等表现形式,都体现着“天人合一”“仁义礼智信”“中庸之道”这类以追求和谐为核心的人文精神,也是塑造健康心理的思想基础。从一定意义上说,我们古代的“君子”“圣人”“仁人”等,都是具有健全人格和健康心理的人。传统文化对于维护心理健康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当然每个人所处环境不同,遇到的问题各异,所以采取具体的方法是不同的,一般来说,传统文化影响心理健康可通过以下几个途径。
思维方式体现着人们看待事物感知世界的意识习惯,我国古代思想家将传统文化和古代哲学融入其中,形成了朴素的传统心理健康思想,这些思想的形成虽然是时代的产物,但对维护老年心理健康还是有着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使之同现代生活相适应。
1.1 用“天人合一”的思想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当人与自然社会和谐共生时,“儒者则因明致诚,因诚致明,故天人合一”。“天人合一”强调个人身心发展与自然、社会发展和谐统一,从而为积极心理健康提供了生态学的理念和范式。世卫组织将健康定义为:“健康是指人的身体、精神以及与社会和谐的共存状态,而不只是指无疾病或无身体虚弱的状态。”从我国传统文化看,这种共存状态是一种整体的自然和谐状态:外部是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以及人与他人关系的和谐;内部是个人身心关系的和谐。这种内外整体统一的和谐,正是当今和谐社会所要实现的理想状态。传统文化中的“仁者爱人”“与人为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思想提倡我们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心中无私天地宽”提倡我们放大格局和心胸,不为一己私利所困扰,这些也是心理健康的必备条件,当把个人私利看轻了,很多争执就不会发生了。情绪的影响是互相的,当你善待别人,也能感受到善意的反馈,比起整天与人争吵,活在不良情绪的阴影中,和谐相处才是最健康的处世之道。
1.2 用“五行生克”理论认识自己,调节情绪 我国传统哲学认为世间万物包括情志都可以用五行来概括。五行相生起促进作用:“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五行相克起抑制作用:“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内经》将五行相生相克作为疾病与健康消长的内在规律和原因,并且总结了情志的属性分类、各种情志的生理基础、情志变化规律。《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记载:“天有四时五行”“人有五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五脏分属五行:“肝主木,心主火,脾主土,肺主金,肾主水。”,五脏之气对应五种情志:“肝主怒,心主喜,脾主悲,肺主忧,肾主恐”。故情志之间也存在着互相生克的关系:“喜伤心,恐胜喜;思伤脾,怒胜思;怒伤肝,悲胜怒;忧伤肺,喜胜忧;恐伤肾,思胜恐”。这些根据五行生克关系总结的情志互相制约关系,被广泛应用于中医对情志病治疗和心理调节实践中,当然在应用时也需要因人而异、辨证论治,每个人性格、气质都存在差异,出现的心理问题也各有不同,人贵在有自知之明,正确认识自己是塑造良好人格的前提。识己难于识人,很多心理问题其实源于对自身的错误认识,黄帝内经中说怒、喜、思、悲、恐五种情绪可以伤及五脏,过于自信会造成情绪急躁易怒,而过于自卑会使人抑郁焦虑,古人讲中庸之道,在心理方面不卑不亢正确面对自己,进而能保持乐观、恬静、满足的良性情绪,才能使身体和心灵健康成长。
1.3 用“阴阳平衡”的方法指导作息,和谐身心 阴阳是中国古代哲学对宇宙万物的抽象概括,可以包罗万象,阴阳互根互长又互相制约,《素问·生气通天论》说:“阴平阳秘,精神乃治”。“一阴一阳之谓道”,阴阳之间的相互作用决定着宇宙的和谐,也包括身心的健康,阴阳平衡则身心和谐,精力充沛,阴阳失调则会出现各种症状,具体到心理疾病方面,阴盛阳衰则会出现喜安静、喜卧、少动懒言等类似抑郁症的表现,而阳盛阴衰则会出现焦躁易怒、坐卧不宁、甚至伤人毁物等类似狂躁症的症状。阴阳平衡或失衡与健康和疾病的关系表明心理健康是一个可以调节的动态变化的过程。
2.1 重德修身是古人家训的精髓 古人把修身齐家治国作为人生努力的目标,这其中修身是基础,通过修身养性,使自身修养不断提高,才能进一步实现齐家治国的抱负,个人先实现了内在的和谐,才能去追求家庭和社会的和谐,这在一定程度体现了传统文化中个人与社会和谐统一的特征。而修身的方法就是重德,个体修身养性离不开仁、义、礼、智、信等传统道德规范指导。君子修身养性之道,在于内圣外王。《论语·述而》说:“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孟子·离娄下》说:“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这也是古人构建和谐社会关系的标准。
2.2 “和为贵”的中庸之道 《中庸》说:“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喜怒哀乐乃人之常情,但人的情绪在理想状态下应处于不偏不倚的平衡状态,谓之“中”;阴阳平衡谓之“和”。“中和”意味着身心处在内外平衡的理想状态下,儒家的“和为贵”集中体现了这种和谐思想。每个人都是社会的组成部分,和谐社会必然是由和谐的个体组成。如果人体不能达到内在和谐状态,与周围的人和环境也难以和谐相处,轻则导致心理疾病困扰自身,重者甚至造成社会的不和谐。中庸强调温和谦让,避免偏激,通过调和事物间矛盾关系以达到天地万物间和谐共处的状态[5]。“和为贵”成了良好心理健康状态的标志。
2.3 “性本善”的初心 孟子提出的人性本善论在我国传统文化中一直占有主导地位。因为人性本善,人性中先天存有仁、义、礼、智、信等思想的善根。“性本善”揭示了人心向善的天生本能,很多心理问题其实正是由于后天偏离了这种本性造成的,只有从根本入手,才能“治病求本”,而传统文化中的仁、义、礼、智、信等正是启发人的“性本善”天性的钥匙。人性本善说认为通过传统文化教育,可以使人们回归初心,实现个人身心以及个体与社会的和谐统一。因为维系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仁、义、礼、智、信等社会规范,均是人类“性善”的本性体现。
很多刚从工作岗位上退休的老年人都有着不同程度的失落感,这时让他们适应的最好方法就是重新找到感兴趣的事情。心理治疗学中的一种疗法就是转移疗法,其目的就是通过一些方式使老人实现自身价值,得到心理的满足感。很多老人没有兴趣爱好,退休以后感到空虚无所事事,这就需要培养适合他们的兴趣爱好,我国传统文化中有健身养生的运动方式,其主要精髓在于以下方面:
3.1 “形神一体”的身心观 形神一体即身心一体。“形”指人的外在形体,包括筋脉肉皮骨、五脏六腑、精血津液等。“神”即人内在的精神领域,包括思维意识、喜怒哀乐等。《黄帝内经》提出“形”是“神”存在的物质基础。“形盛则神旺,形衰则神惫。”古时人们已经认识到了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互相影响、密不可分,只有身体心理都健康,才是真正的和谐状态。传统文化中的一些健身方法通过活动身体影响心理健康,以身调心,如八段锦、太极拳等,可以使老人们陶冶情操,填补空虚,建立自信,从一些不良情绪中转移出来,恢复健康的心理状态。以八段锦为例,在练习过程中需要全神贯注、摒除杂念、聚精会神地练习,这样可以使学习者进行情志和精神状态的调节,缓解精神紧张和压力,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使人心情愉悦、心旷神怡、心态平和、阳光向上,对各种心理疾病的治疗都有积极作用[6]。
国内学者对八段锦对城市失独老人的心理干预曾有专门研究,采用了实验、访谈、文献资料、痕迹工作、心理测量等各种方法,使用的研究工具是目前业内通用且采信度较高的SCL-90症状自评量表及社会支持量表,实验对象选择了28位失独老人,并从中随机抽取5位老人作为跟踪调查对象,并且从形式和内容两方面深入研究了八段锦动功对失独老人心理健康的干预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八段锦对失独老人群体的心理健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情绪自控能力,能有效地调节失独老人焦虑、恐惧、抑郁等因子量表评分,其中的强迫症因子、人际关系敏感因子、精神病症因子有显著差异(P<0.05),焦虑因子呈现极具显著性差异(P<0.01),社会支持中的客观支持分数也有显著性差异[7]。
3.2 “不治已病治未病”的预防思想 古人强调“不治已病治未病”,“未病先防、已病防变”。这种治病求本、标本兼治的传统医学理念放在现代的大环境下看,观念也是十分先进的。传统医学认为人体是一小宇宙,道法自然是维护健康的关键,提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适应自然环境的养生之道,同时把心理调控作为养生的重要方法,提出“精神内守,病安从来”,对外须适应气候变化,“虚邪贼风避之有时”,对内需调和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情志。随着年龄增长,老年人可能会面临着离开工作岗位、身体多病、丧偶等诸多不顺心,应该在早期干预,开导他们面对现实,适应环境,用平常心面对现实,这对于防止不良情绪进一步发展为身心疾病,就显得尤为重要。
综上,中国传统文化是人类文明的宝库,是几千年智慧的结晶,传统文化中以和谐为核心的心理健康理念对于解决困扰现代社会的老年心理问题无异于一剂良药。通过教育可以使老人掌握正面的思维方式、正确的行为规范和适合自己的健康养生方法,这些对于帮助老年人摆脱不良情绪困扰,维护心理健康状态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可以有效地实现“未病先防”“治病求本”“身心同治”,不仅可以节省宝贵的医疗资源,而且可以减少家庭成员的负担和社会压力,在达到医疗效果的同时能够实现社会效益,这也有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和我们国家目前倡导的文化自信相也是一致的,值得我们在社会实践中去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