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刘侃
司马迁在《史记》中有云:“郡县治,天下无不治。”后世将这句话改编为“郡县治,天下安”,奉为圭臬。目前,我国有2000多个县(市),有超过9亿人生活在县域,县域经济的充分发展对提升我国现代化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随着国内外宏观环境的变化,产业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县域经济普遍面临着发展与转型的双重压力。在这样的情况下,去产能、结构优化和转型升级的任务更加紧迫。在此背景下,县域产业互联网发展孕育而生。
“县域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对提升我国整体经济水平并实现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中国商业联合会副会长傅龙成在去年12月12日召开的“2018中国县域产业互联网发展大会”上表示:“为从根本上扭转县域产业在发展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通过产业互联网改造传统产业,从而打造县域新经济生态链,已成为了发展中的新思路。”
为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进一步落实乡村振兴战略,打造县域特色品牌,带动区域一二三产业综合发展,促进互联网与实体经济的融合发展,成为了当下各地在发展中探索的重要目标,且伴随消费互联网向产业互联网的转变,并通过数字经济赋能,新时期的机遇已经产生,县域经济发展未来可期。
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此后,“互联网+产业”概念成为改造现代产业、帮助传统产业转型的绝佳方式。“互联网+产业”深入县域经济,将带动县域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对于促进现代县域产业结构优化具有重要意义。
作为“2018中国县域产业互联网大会”的承办方,网库集团董事局主席王海波表示:“网库集团在产业互联网赋能县域经济的推动中把握了五个核心要素,‘第一,在特色单品中构建平台经济,抢占先机;第二,整合第三方的服务机构;第三,充分利用人才资源,实现产教融合;第四,推动龙头企业,利用产业互联网;第五,整合、推动产业投资基金。’”
“广大的县域将作为我国制造业转移的主要承接地区,肩负着产业支撑的重任,县域电商的发展极其重要。互联网、电子商务最终要回归到实体经济,农业、制造业、工业、种植业、养殖业等县域主要产业构建了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未来县域经济所承载的内容与意义将更加多元和深刻”王海波说道。
当前,各地区县政府都在大力推动产业发展,期望深度融入“互联网+”。而在产业互联网领域,网库集团有近300个产业基地,王海波谈到网库在助力各地产业化发展的过程当中表示,最核心的产业互联网应用是推动地方特色产业,特别是整合某一产业的大数据。在整合生态系统的同时,围绕每一个产业平台推动第三方服务机构共同服务产业。
网库集团的产业互联网服务以单品为核心,人的生活中大概有8万个单品,这些单品支撑起我国主要的生产结构,每个单品背后都蕴藏着一条生产、经营的链条。随着产业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每个行业甚至每个单品领域都或多或少的融入了产业互联网元素。
互联网对每一个单品的影响主要在价格和资源两个方面。互联网的诞生,打破了信息的不对称性,通过互联网,无论企业是在线采购,还是网上营销销售,都可以更精准的找到上下游用户,同样也可以更清楚的看到商品的价格是什么样子,让原本的利润差变得十分微小,改变消费者的地位,让原本的不对称的格局变的对称,让每一件商品的真实的价格变得透明。让消费者都知道这件商品的真正价格范围,使得原本商家的商品价格垄断不再成为可能。
第二点就是互联网对单品资源的赋能,互联网上充满着各种各样的资源,每时每刻都在产生大量的数据,这为企业获得需要的数据提供了便利。这些大数据可以有效的指导该单品的生产和升级创新,对这些大数据进行收集、分析、整理、总结,从而可以让企业的资源得到利用最大化。
王海波认为,每一个中小企业生产的单品如果想充分获取互联网红利,就必须利用产业互联网发展“供应链经济”,通过互联网进行在线低成本采购、在线生产服务分享和在线定制批发销售,而这必须通过一个特色单品进行突破才能实现网络聚合效应,因为互联网上要实现一个行业的聚合几乎是不可能的,只有在一个单品领域才能聚合全国乃至全球的单品上下游企业,实现效益最大化,这就是网库集团一直倡导的“单品经济”。通过单品撬动整个产业上下游供应链的需求,帮助中小型企业实现销售最大化,而县域中小型企业通过发展特色产业,搭建单品产业带,构建地域特色产业互联网平台,让产业互联网支撑县域经济的发展。
2015年被称为“B2B元年”,主要以撮合交易为主;而2016年,B2B开始进入“信息流、物流、现金流”三流合一的2.0时代,即“产业互联网”时代。
随着数字经济被提升至国家战略的高度,以及互联网巨头们频繁进行组织架构和战略调整,移动互联网的主战场正在从上半场的消费互联网向下半场的产业互联网方向发展。
2018年,是产业互联网变革最大的一年。2018年2月,国家发布乡村振兴战略规划初稿;2018年11月,召开民营企业座谈会。这些都为产业互联网的发展、县域经济的发展、民营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契机。
2018年之所以被称为产业互联网变革最大的一年,是网库集团结合多年来发展产业互联网的经验与深度分析当下国家政策得出的结果。乡村振兴战略是当下国家最主要的发展战略,而产业互联网则是互联网与县域、乡村发展的有机结合,是发展县域经济的有力推手,是互联网变革的开始。发展数字经济也被作为国家经济发展的核心推动力之一,推动力度之大,重视程度之高在互联网发展史上也是不多见的。民营企业座谈会则更是发展产业互联网的另一大契机,无论是优化营商环境、减免税收,或是建立公平竞争环境、政商关系、融资政策等方面,无不都凸显着产业互联网发展的好势头。
在过去的20年中,消费互联网的触角延伸到电商、餐饮、出行、旅游等社会的各个领域,几乎覆盖了消费者的方方面面。尤其在近10年,移动互联网的出现更是推动了新一波流量红利,消费互联网的规模也在成倍增长,催生了一大批互联网新一代企业。
网库集团从2011年正式进入产业互联网领域以来,不断致力于产业互联网的建设,稳扎稳打,为产业企业做实事做好事,真正的让产业借助互联网开花结果。在发展过程中,无论是王海波提出的以“聚合传统产业 变革电子商务”为宗旨的4B理论,或是2013年由工信部指导的“腾计划”,以及已建设的位于全国各地的300余个产业互联网基地、产业网,都是网库多年来发展产业互联网的真实成果。
“县域发展在中国现阶段经济发过程相对滞后的情况下,数字经济在其中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王海波说道。
2018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指出,要大力发展数字农业,实施指挥农业工程和“互联网+”现代农业行动,鼓励对农业生产进行数字化改造;同时,实施数字乡村战略,加快物联网、地理信息、智能设备等现代信息技术与农村生产生活的全面深度融合,深化农业农村大数据创新应用。
在新形势下,县域经济的发展也迎来了新机遇与新要求,基于数字经济的赋能下存在着巨大发展空间。全球数字经济时代已经到来,作为国家发展战略之一,2017年我国数字经济总量达到27.2万亿元,同比名义增长超过20.3%,显著高于当年GDP增速,占GDP比重达到32.9%,同比提升2.6个百分点。。
“数字经济在县域范围,特别是产业互联网上还有很大价值提升空间。”王海波表示。县域在发展产业互联网过程中,不能一直停留在低端的生产制造,要思考如何通过互联网从一产二产跨向利润更高的三产,包括生产服务、技术研发、品牌升级等,利用数字经济推动实体产业发展。
目前县域已经成为我国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推手,更是我国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战略的主要战场。数字经济对地方产生的作用,是重构县域产业生态和产业的智能化。在国家的数字经济大战略环境下,县域经济和数字经济的结合,定将会使每个县域的特色产业成为中国供给侧改革和产业振兴的真正抓手和推动力。
王海波认为,在数字经济背景下,县域经济要共享生产服务资源,打造产业发展生态圈。他以燕麦产业为例介绍,平台模式提供的不再是以往的交易和信息撮合,而是燕麦产业互联网平台,涉及原材料采购、生产服务、定制化销售等。推动全国90%以上的燕麦在平台开展原材料采购、生产服务;在县域开展燕麦相关产业的招商,打造燕麦产业园区;提供网上品牌推广渠道,让燕麦企业借助平台网络资源推广,打造产业生态系统。
“通过产业智能化发展、优化县域产业生态,带动服务升级,从一产二产向三产发展。”王海波认为,数字经济能够推动一县一品一产业发展,利用产业平台推动产品优质优价、产业升级,使县域特色产业成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乡村产业兴旺的动力。
2018年中国县域产业互联网发展大会暨颁奖盛典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