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肥与林分密度对四方竹出笋量的影响试验

2019-01-08 05:14黄紧生施小弟张志坚余国新
世界竹藤通讯 2018年6期
关键词:竹笋磷肥竹林

黄紧生 施小弟 张志坚 余国新

(1 宜春市林业科学研究所 江西宜春 336000;2 奉新县林业局种苗站 江西奉新 330700)

四方竹[Chimonobambusaquadrangularis(Fenzi)],别名四季竹、四角竹,属禾本科观音竹属,是我国特有的珍稀竹种。秆高3~8m,径1~4cm,秆方形,但由基部向上逐渐变圆,竹子越大竹秆越方。秆深绿色,粗糙,秆环甚隆起。节间长20~23cm,秆下部节上有刺状短气根一圈,并向下弯曲。箨鞘纸质,无毛,具多数紫色小斑点。箨叶极小,每节分枝开始为3枚,以后增多成为簇生。小枝着叶3~5片,薄纸质,窄披针形,长10~20cm,宽1.5~2.5cm,无毛。秋季出笋。

四方竹是我国目前最具开发前景的珍稀竹种之一[1]。适生于年平均温度12~20℃、绝对低温不低于零下-9℃、年降雨量1800mm以上的长江以南大部地区。在产地海拔800m以下均有自然分布,尤以海拔200~600m生长最好。喜土质疏松肥厚、排水良好的沙壤土,低丘及平原均可栽培。四方竹笋味美、价高,鲜笋带壳售价达30元/kg以上,年产值可达1.0万元/667m2以上,开发利用四方竹笋市场前景广阔。此外,因秆形独特,人称“竹中君子”,为观赏竹中的精品;方形竹秆可加工成手杖、烟斗等工艺品。因此,研究四方竹丰产林培育及加工利用技术对于林农的增产增收具有十分重要的实际意义[2]。

1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地位于宜春市袁州区洪江乡,地处明月山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森林公园内玉华山保护区内,海拔600m左右,土壤肥沃的沟谷,生境区年平均气温14℃,有效积温4161℃,极端低温-9.2℃,年降雨量1857mm,年平均相对湿度在85%以上。

试验地的四方竹位于壳斗科等树种组成的稀疏阔叶林的下层,林下植被主要有饭汤子(ViburnumsetigerumHance)、圆锥绣球(HydrangeapaniculataSieb.et Zucc.)、郁香野茉莉(Styraxodoratissima)、米饭花(Vacciniuimsprengelii)、水腊树(LigustrumobtusifoliumSieb. Et Zucc. )、虎杖杖(PolygonumcuspidatumSieb.et Zucc. )、血水草(Eomeconchionantha)等。试验地土壤有机质为3.0%~3.3%,pH值5.5,全氮含量0.12%~0.23%,全磷含量0.1%~0.15%,速效钾7.0~20.5mg/100g。

2 材料与方法

2.1 竹林施肥试验

试验选择4种肥料种类:尿素(含氮量40%)、磷肥(钙镁磷肥)、钾肥(氯化钾)、有机肥。试验设置4种处理:处理Ⅰ,施尿素50kg/667m2、磷肥30kg/667m2,钾肥20kg/667m2;处理Ⅱ,施尿素30kg/667m2、磷肥15kg/667m2、钾肥10kg/667m2;处理Ⅲ:施有机肥150kg/667m2,并覆盖谷壳;处理Ⅳ:以不施肥作为对照。

设置12块固定样地,每块样地面积400m2。采用随机区组排列,3次重复。试验于2012年和2013年进行2次。施肥时间为每年的8月份。施肥方法,无机肥采用沟施,有机肥采用撒施然后采用谷壳覆盖。于每年9—10月份进行样地调查,调查指标包括出笋数、竹笋地径、新竹成竹率、新竹地径等[1]。样地基本情况见表1。

表1 施肥试验样地基本情况

2.2 竹林密度试验

选择地形地貌、林相、水肥条件等相似的竹林设置样地,2013年7月对样地进行疏伐,保留3种林分密度,亦即立竹数分别为:1500、2000和2500株/667m2,试验重复3次,共设置9块样地,每块样地面积为400m2。于同年9—10月进行样地调查,调查指标有出笋数、笋大小、出笋量等。

3 结果与分析

3.1 不同施肥处理对竹笋生长的影响

调查结果显示(表2),施肥能明显提高四方竹的出笋量,施用的肥料类型不同,对出笋的影响不同,但出笋量均明显高于对照。其中,施用有机肥的处理(处理Ⅲ)出笋量最多,施用氮肥、磷肥和钾肥的2个处理(处理Ⅰ和处理Ⅱ)间施肥效果十分接近。试验结果表明,施有机肥更能促进竹林发笋[3-4],可能是由于谷壳覆盖,改善了土壤的水热条件,从而促进了发笋行为,且发笋时间相对其他几种处理都更早一些。

表2 不同施肥处理的竹林出笋量 个/400 m2

从出笋产量看(表3),施肥处理的笋产量均高于对照,处理Ⅰ、Ⅱ、Ⅲ的笋产量分别较对照提高25%、14%、56%;从出笋质量看,4个处理一级笋所占比例以施用有机肥的处理为最高,其次为处理Ⅰ(尿素、磷肥、钾肥施肥量分别为50、30和20kg/667m2)。可见,施用有机肥并加以覆盖也有助于提高出笋质量。

3.2 竹林密度对出笋的影响

3种立竹密度竹林出笋情况的调查结果见表4。从表4可以看出,在3种密度处理中,立竹密度越大,所发笋的形态越小,产笋量越低,说明立竹数越多,营养空间减小,从而影响竹子发笋[5-6]。从笋品质上看,密度越大的林分所产的笋,其可食部分所占比例也越小;从新竹生长情况看,密度大的林分,新竹高生长强烈,但地径则减小,呈“苗条”状。由此可见,竹林密度影响四方竹的笋产量和质量。

表3 不同施肥处理的出笋质量

表4 不同竹林密度的出笋情况

4 结论与讨论

四方竹由于其特殊的形态及生理特征,使其在笋用、材用及园林等方面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开发利用前景广阔。目前,对于四方竹的丰产栽培、加工利用等方面的研究仍处于试验探索阶段。本研究试验了施肥与密度对于竹林发笋的影响,得到一些初步结果。

四方竹作为笋用林,由于常年挖取,对于土壤养分消耗大,导致竹林土壤肥力退化,施肥是改善这一现象的有效措施。试验结果显示,施肥能大大促进竹林的发笋,提高单位面积的竹笋产量。在施肥方案中,可以考虑以见效快的复合肥作为先导肥料保证当年生产,而以见效慢但持续性长、能改善土壤温度条件的有机肥作为长效肥保证持续生产,二者结合,作为最佳施肥方案。

竹林密度是影响发笋的重要因子,进而影响竹子的发育与生长。试验结果表明,立竹量在2500株/667m2时,所发笋个体形态明显减小,笋产量明显降低。因此,培育高产、稳产的四方竹林立竹量宜控制在1500~2000株/667m2。

猜你喜欢
竹笋磷肥竹林
印度磷肥需求提升
花生增产巧喷磷肥
寻访竹林隐士
全球磷肥价格上涨
印度磷肥需求提升
竹笋
竹笋
小竹笋的梦
竹林奇俊
挖竹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