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书良 王 萍 刘彩云 金维曙 韩建东
(1德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山东德州253015;2德州胜利农业生产资料有限公司,山东德州253015;3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农业部废弃物基质化利用重点实验室,山东济南250100)
茶树菇(Agrocybe cylindracea)又名茶薪菇,是一种生长于亚热带地区的木腐菌[1]。它口感脆嫩,营养丰富,具备人体必需的8种氨基酸和必需微量元素[2]。研究表明,茶树菇具有抗衰老、提高免疫力、降血脂、抗肿瘤等作用,是一种极具开发潜力的珍稀食药用菌[3-4]。
目前,茶树菇的栽培基质主要是棉籽壳,且来源渠道有限。棉籽壳栽培茶树菇成本高,经济效益低[5],严重制约了茶树菇生产的发展。为了降低茶树菇生产成本,提高产量及效益,笔者以棉籽壳及玉米芯为栽培主料,进行栽培茶树菇基质配方对比试验,以期获得较佳培养料配方,为茶树菇生产提质增效提供参考。
1.1.1 供试菌株
茶树菇2号,引自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天龙菌业。
1.1.2 栽培原材料
玉米芯、棉籽壳、麸皮、玉米粉等由当地供应商提供。所有原材料要求新鲜、无霉变、无结块等。
玉米芯要求颗粒直径2~8 mm,且大于8 mm的含量不超过总量的10%。
1.1.3 供试培养料配方
配方1:玉米芯67.5%,棉籽壳7.5%。配方2:玉米芯60%,棉籽壳15%。配方3:玉米芯52.5%,棉籽壳22.5%。配方4:玉米芯45%,棉籽壳30%。配方5:玉米芯37.5%,棉籽壳37.5%。配方6:玉米芯30%,棉籽壳45%。配方7:玉米芯22.5%,棉籽壳52.5%。配方8:玉米芯15%,棉籽壳60%。配方9:玉米芯7.5%,棉籽壳67.5%。配方10:玉米芯0%,棉籽壳75%。上述配方均加辅料麸皮18%,玉米粉5%,石膏1%,生石灰1%。
1.2.1 栽培方法
每个配方设3次重复(每次重复100袋)。按上述配方称料,将培养料混合拌匀,含水量为65%。采用17 cm×34 cm×0.005 cm聚丙烯塑料袋装料,料高15 cm(每袋装料折干重425 g)。高压灭菌(121℃,0.11~0.12 MPa)灭菌2 h后出锅。待料袋温度降至25℃时在无菌接种箱内接种,接种后置于23~25℃发菌室避光发菌。发菌结束后进行出菇管理,出菇房温度16~24℃,保持一定的散射光和空气相对湿度,依据天气情况适当通风。
1.2.2 菌丝生长状况观察测定
从菌丝长满料面向下延伸时开始,各配方随机抽10袋,每7 d定期测定菌丝生长状况及生长量,直至满袋。菌丝长势分为3级,分别用+、++、+++表示,+表示菌丝雪白纤细,++表示菌丝洁白粗壮,+++表示菌丝洁白浓密粗壮[6]。
1.2.3 产量统计
各配方随机抽取10袋,统计4潮鲜菇的产量,计算生物学转化率(生物学转化率∕%=鲜菇产量∕栽培料干重×100)。
1.2.4 经济效益分析
经济效益(纯收入)=产值-生产成本(原料+人工+机械+包装)费用
试验数据采用DPS数据处理软件(Version 7.05)进行统计分析。
由表1可以看出,随着培养料中棉籽壳增加,茶树菇菌丝长速呈现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相应的菌丝满袋时间先短后延长。配方5菌丝生长速度最快,与除配方4、6外其他配方差异达极显著。
表1 供试配方茶树菇菌丝生长情况
由表2可以看出,随棉籽壳添加量增加,茶树菇鲜菇产量和生物学转化率均呈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其中配方6、7、8的鲜菇产量和生物学转化率较高,与其他配方差异显著,其次是配方9和10,与配方1、2、3、4、5差异显著,而配方6、7、8之间差异不显著。
表2 供试配方茶树菇产量及生物学转化率
由表3可以看出,各配方的纯收入(10袋核算)在6.63~14.11元。其中配方6的纯收入最高,为14.11元,与除配方7外的其他配方差异显著;配方7次之,纯收入13.56元,配方1最低,仅为6.63元。
表3 各配方投入产出(10袋核算)
试验结果表明,棉籽壳和玉米芯的混合料栽培茶树菇可行。棉籽壳和玉米芯混合料栽培茶树菇菌丝的生长速度比纯棉籽壳快。
综合茶树菇菌丝生长速度、产量及经济效益,配方6栽培茶树菇最优。
试验选用的辅料为麸皮、玉米粉等,其添加的量、种类、可否用其他营养物质替代,均有待进一步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