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博文 于洪久 钟 鹏 张 楠 刘 杰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农村能源研究所/农业部种养循环重点实验室,黑龙江哈尔滨150086)
鸡腿菇(Coprinus comatus)又名毛头鬼伞,是真菌门(Eumycota)鬼伞科(Corinaceae)鬼伞属(Coprinus)的一种草腐土生菌类[1-3],因其形似鸡腿而得名。目前鸡腿菇全世界皆有分布,我国主要产于北方,近年来人工栽培技术越来越成熟。北方气候冬天寒冷干燥,夏天炎热多雨,笔者针对黑龙江气候条件总结大棚栽培鸡腿菇技术,仅供参考。
鸡腿菇菌株由黑龙江省微生物菌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提供。栽培时间一般安排在北方春季4-5月或秋季10-11月,温度在10~20℃最佳。
主要以闲置大棚栽培为主。将培养料堆置成下宽上窄的梯形垄,宽度以方便管理操作为宜,高度30~40 cm。相邻两垄之间设40~60 cm的作业过道。栽培前要对大棚进行灭菌消毒以减少致病菌和杂菌,可采用石灰浆、波尔多液、石硫合剂等药剂喷涂大棚内部。
母种也称为一级菌种。在播种前五个月制作母种,培养基为马铃薯葡萄糖培养基或棉籽壳综合培养基。
马铃薯葡萄糖培养基:葡萄糖20 g,蛋白胨5 g,琼脂18 g,马铃薯浸出液1 L。200 g马铃薯加入1 L水,煮沸后,直至马铃薯可以被捣碎,浸出液加水补足1 L,加入葡萄糖、蛋白胨和琼脂,摇匀,pH自然。
棉籽壳综合培养基:棉籽壳100 g,麸皮50 g,葡萄糖20 g,琼脂20 g,加水1 L。棉籽壳和麸皮加水煮沸40 min过滤后补足水量,加入葡萄糖、琼脂,摇匀,pH自然。
将灭菌后的培养基分别转入灭菌的培养皿或玻璃瓶中,将纯化后菌丝接种在培养基上,在24~26℃条件下黑暗培养7~10 d,菌丝布满培养基即可。
二级菌种在播种前4个月制作,采用麦粒培养基(麦粒5 kg,粪草 50 g,碳酸钙25 g,石膏25 g,硫酸镁2.5 g,磷酸二氢钾20 g,石灰10 g,pH自然)。麦粒煮沸20 min,沥水晾凉后加入各种辅料混匀,装入玻璃瓶或聚乙烯袋中灭菌,冷却后进行接种。在24~26℃下黑暗培养30 d左右,菌丝布满整个培养料即可。
三级菌种在播种前2个月制作,栽培种培养基可采用原种培养基。这一阶段即扩大菌种量,所以将原种培养基中的麦粒菌种翻搅疏松后倒入新原种培养基中,接种量为麦粒菌种薄薄一层覆盖在新培养基上即可。在24~26℃条件下黑暗培养30 d左右,菌丝布满整个培养料即制成栽培种。栽培种制作量按照大棚栽培面积决定,通常750 mL/瓶菌种可播0.3~0.5 m2。
主要原料为玉米秸秆、稻草和牛粪等,其中牛粪必须晒干捣碎使用。培养料配方各地不同,通常用的配方粪草比为1∶1,如玉米秸秆和稻草46%,猪、牛粪46%,饼肥3%,石灰2%,石膏粉和过磷酸钙各1%,尿素0.8%,硫酸铵0.2%。一般用干料35~40 kg/m2,培养料含水量约70%。
一般在播种前30 d建堆,按照培养料配方加料。最底层为约10 cm厚的玉米秸秆和稻草,再铺一层发酵过的猪、牛粪,厚约3 cm,按照此顺序不断叠加培养料,堆高1.5~1.8 m,宽1.5~2.5 m,长度可根据场地大小决定,建堆时加入饼肥和尿素,加足水。堆置7~10 d后,堆内温度可达到75℃,可进行第一次翻堆,补足水分,加入氮肥和过磷酸钙等。5~6 d后进行第二次翻堆,加入石膏,适当加水。以后每隔3~4 d可以翻堆1次,翻堆3~4次即可,依据料的干湿程度加水使含水量为70%。第三次翻堆时加入石灰调节pH为7.5左右。
播种采用建畦直播的方式。播种时料温必须低于28℃,将栽培种撒播在培养料表面。750 mL/瓶菌种可播0.3~0.5 m2,先将播种量的一半撒于料面上,然后翻入培养料中约6~8 cm,平整料面,再将剩余的菌种撒到料面,迅速覆盖一层发酵的培养料并用木板轻轻压紧。
播种3 d后换气通风,鸡腿菇菌丝生长温度最高不超过30℃,所以保持畦内料温不能超过30℃;由于温度越高菌丝生长速度越快,所以保持料温在28℃为宜。发菌初期以保湿为主,空气相对湿度保持在75%,期间以微通风为辅;中后期菌丝封盖料面后加大通风量降低空气相对湿度,促进菌丝向料内生长。由于中后期通风量较大,若料面太干则相应提高空气相对湿度。
覆土材料可以就地取材,如河泥、泥炭土、黏土。袋栽的打开菌袋后在袋上面覆土2 cm;建畦直播的在20 d左右菌丝长满培养料后进行覆土。覆土后大棚温度要保持在22~25℃,空气相对湿度保持在80%~90%,当菌丝生长至距覆土层表面1 cm时,观察土层水分喷一次透水定植,并将大棚温度降至14~16℃,刺激菌丝扭结。
出菇期间棚内温度保持在8~22℃,超过25℃时要及时遮阳或灌水降温。空气相对湿度保持在90%左右,现蕾时不宜向料面直接喷水,避免菇蕾腐烂。适当透光,使微弱的散射光照射到菇床,这样子实体会色白肥厚,但要避免强光照射,强光对子实体生长有抑制作用。
鸡腿菇最佳的采收时期是子实体菌盖边缘菌环刚开始松动但还紧包菌柄时,采收时手捏住菌柄下部轻轻旋转拔起即可。菇体大的鸡腿菇品种高度为15~20 cm采收,普通品种高度为8~15 cm采收。采收后要清除菇床中的菇根,整平畦面,洼处补土、整平、喷水。给菇床补水,补水量以喷透土层为宜。之后进行保湿、通风和温差刺激,继续下潮出菇管理7~10 d后,第2批鸡腿菇相继长出。一般可采摘3~5潮。
图1 鸡腿菇出菇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