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中国市政工程西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廖耀华 郑秀琦
阿尔及利亚某城市绕城高速公路为东西走向,路线全长18.37km。沿线属山地地貌,地形起伏较大,高填深挖段较多,其中挖方边坡最高级数为8级,坡高63.1m。道路走廊带范围内多为泥灰岩、页岩。
本工程在施工期间,由于当地习惯及其他因素影响,挖方边坡均为裸坡状态。边坡受岩土本身性质、堆载、阳光雨水等综合因素影响,最终诱发边坡变形、剥落、局部坍塌等不良现象。本文结合工程实际,主要针对PK9和PK12两处工点的边坡变形,阐述其变形机理,并针对性地提出处置措施。
工程沿线属山地,植被茂盛,地形起伏较大。根据地质调查和钻探显示,地层分布如下。
粘土质碎石土:该土层GTR分类为B6,且对气象条件敏感。
强风化、中风化页岩:黄褐色,砂质结构,裂隙发育,岩芯多呈片状或短柱状,破碎到较破碎,易风化,遇水强度易软化。
微风化页岩:灰白色,短柱状,裂隙不发育,易风化,遇水强度易软化。
强风化、中风化泥灰岩:灰绿色,泥质结构,层状构造,岩芯呈柱状,节理发育,风干易碎,遇水易软化,具有一定的膨胀性。
路线范围内主要的含水层为第四系冲洪积层和含砾粘土层,主要受雨季降水和灌溉用水入渗补给,以地下水开采和蒸发的方式排泄,其水位受季节变化的影响起伏波动较大,勘察期间未揭露地下水。
场区为Ⅲ类,工程类别分级属2级,地震加速度A为0.30g,属地震高发区。场地属于坚固场地,场地级别S2。
岩土体本身的性质是边坡变形的基本因素。填土TR层主要为黏土及岩石碎片,分选性差,渗透性较强,地表水易于下渗,是水渗流良好的通道。页岩是由粘土物质经压实作用、脱水作用、重结晶作用后形成,抗风化力弱,不透水,但遇水后岩石强度极大降低。泥灰岩具有中、强膨胀性,遇水易软化,且强度急剧下降。
边坡开挖不当。海外项目一般工期较长,图纸批复耗时较多,施工企业基于人、机成本,往往追求生产效益,忽略了科学挖坡、坡率到位的重要性。同时,边坡开挖过程中未做好临时排水措施,未做到分段、分区开挖。边坡开挖前,岩土体内部存在先期固结压力和岩土体侧向压力。在边坡开挖过程中,由于临空面的存在,导致岩土体侧向压力释放,产生侧向位移,坡面的岩土体产生一定量的卸荷回弹,导致应力重分布、应力集中等现象。随着开挖的进行,进而导致边坡变形。
堆载。施工单位为便于后期耕植土的利用,往往将清表土置于坡顶不远处。堆载增大了边坡的负担,对边坡的整体稳定性极其不利。
排水设施、边坡防护的滞后。边坡成形后,坡顶截水沟、平台边沟、急流槽及坡脚边沟的排水设施,边坡防护措施往往不能随着边坡的形成而立即开展,遇降水易形成小范围积水,随着雨水的下渗,产生了不利影响:(a)土体含水率增大,容重增加;(b)土体自身C、φ值降低;(c)泥灰岩膨胀,增大下滑力;(d)增加动、静水压力。
PK9工点段左侧挖方最大坡高约34m,采用坡率1:1.25至1:1.50的四级边坡。坡顶外约14.5m处有一处国际高压铁塔,为阿尔及利亚、摩洛哥供电线路,不能拆移,且必须保证安全。
经计算,三种工况安全系数分别为2.33>1.50、1.97>1.30、1.99>1.30,均满足要求。
边坡成形后未做任何防护。
图1 最不利断面模型图
图2 裂缝贯穿整个坡体
经现场调查,PK9+025至PK9+075范围内边坡存在一条较深的裂缝从坡顶贯穿至坡底,裂缝发育与边坡岩体主结构面一致,若裂缝进一步发展,边坡整体失稳破坏的可能性较大,存在重大安全隐患。
经多方案技术讨论比选,并结合施工难易程度、造价、安全性等因素,处置建议如下:清理坡面风化层和岩石碎屑;在贯穿裂缝中进行灌浆封闭(常压灌浆);设置泄水管;设置预应力锚索对一、二、三级边坡进行加固处理;第四级边坡进行挂钢丝网+喷砼处理,坡口至截水沟之间采用砼封闭;边坡设置监测点进行边坡位移、变形监测。
PK12工点段左侧挖方最大坡高约28m,边坡坡率均为1:1.50,边坡分级高度为5m。该工点段主要为泥灰岩,地层物理力学参数如表1所示。
表1 地层物理力学参数
图3 最不利断面模型图
图4 PK11+925局部崩塌
图5 PK12+025全景图
经计算,三种工况安全系数分别为1.89>1.50、1.50>1.30、1.51>1.30,均满足要求。
经历两个旱、雨季交替后,坡体病害问题开始显现:
PK11+900至PK12+025挖方区表层为3m至4m厚残坡积碎石土层,下伏强风化、中风化泥灰岩。边坡开挖后排水系统不完善,边坡长期裸露未进行任何保护。PK12+025处原有一处谷地,为地下水渗流通道。在边坡形成之后,地下水流向坡体表面,对其造成长期的冲刷,在雨季流量增大的情况下,形成了较严重的水土流失,坡顶外侧耕地存在牵引式小型滑移现象。处治建议为:
清除流失土体直至出露基岩;
加强横向排水,设置坡面急流槽,间距为20m一道;
渗水处设置混凝土护面V字形沟或盲沟,并与坡面急流槽相连通,形成完整的排水系统;
原耕地田埂处设置高度为50cm的砖砌矮墙,恢复原状,防止水土流失。
北非地区阿尔及利亚公路项目具有自身的特点,其边坡工程在计算稳定性满足要求的前提下,尽量不采取防护措施(或以覆盖腐殖土 + 撒播草籽为主)。裸坡状态经旱、雨季交替后,常因为施工方法不当、堆载、降雨积水等因素而出现各种病害。本文通过借鉴国内同类边坡病害的处置方法,结合阿尔及利亚当地经验,综合考虑施工水平、造价、环境等因素,针对不同的病害,分析其变形机理,因地制宜,针对性地提出处置方案,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为以后北非地区公路项目同类型的边坡变形处置,提供参考和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