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婷 张绍开 崔雪峰
水肿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分类上有心源性、肾源性、肝源性、营养不良性等,有些水肿确切的发病原因尚不能完全明确,西医称之为特发性水肿,认为是由于内分泌失调引起的水钠代谢紊乱综合征,实验室检查多无异常,临床也缺乏系统的治疗方案[1]。笔者曾运用越婢汤加减治疗取得较好疗效,现将体会总结如下,以飨读者。
水肿病名首见于《内经》,其称之为“水”,并根据不同的临床表现分为“风水”“石水”“涌水”。针对水肿的治疗,《素问·汤液醪醴论》中指出:“开鬼门,洁净府”,“开鬼门”即发汗,“洁净府”即利小便。汉·张仲景在《金匮要略·水气病脉证并治》中提出:“诸有水者,腰以下肿,当利小便,腰以上肿,当发汗乃愈”,至此明确提出水肿的治疗分为发汗、利小便两大治疗原则,一直被后世沿用。南宋·严用和在《济生方》中首次把水肿分为阴水、阳水,并对其病因、病机及治法进行了详细论述,他认为“麻黄甘草汤治水肿,从腰以上俱肿,以此汤发汗”。金·李东垣在《兰室秘藏·肿胀门》中亦云:“开鬼门者,谓发汗也;洁净府者,利小便也。”元·朱丹溪在《丹溪心法·水肿三十八》中记载:“目胞上下微起……治法:身有热者,水气在表,可汗;身无热,水气在里,可下”,对应用汗法治疗水肿的症状特点进行了描述。
国家为普及中医教育、统一编写的“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中医内科学》[2]则将水肿的病因分为内因和外因两个方面。外因为风邪袭表、疮毒内犯、外感水湿等;内因为禀赋不足、饮食不节、久病劳倦等。文中认为水肿是全身气化功能障碍的一种表现,其基本病理变化为肺失通调、脾失转输、肾失开阖、三焦及膀胱气化不利,其病位在肺、脾、肾,而关键在肾。肺“主一身之气”“主治节”“通调水道”,通过宣发肃降的气机运动将体内代谢的水液下输膀胱而排出体外;若风邪犯肺,肺气失于宣降,则不能通调水道,水液下输不利,发为水肿;脾居中焦,主运化,为气机升降之枢,也是水液运行之枢,若外邪损伤脾胃,或饮食劳倦伤脾,则会导致脾运失司,水湿津液内停,溢于体表而发为水肿;肾主水,内寓真阳、元阳,水液的输布有赖于肾阳的蒸化、开阖作用,若病损及肾脏,肾失蒸化、开阖作用,则会导致水泛于肌肤,发为水肿;三焦为“决渎”之官,是水液气化、运行的主要场所,维持着水液平衡,若三焦功能失司,则会出现水液壅滞,发为水肿;膀胱有储存和排出尿液的功能,能助肾气化,若膀胱气化失司,亦会致水肿。正如《景岳全书·肿胀篇》中记载:“凡水肿等证,乃肺、脾、肾三脏相干之病。盖水为至阴,故其本在肾;水化于气,故其标在肺;水惟畏土,故其制在脾。”可见,肺、脾、肾三脏与水液代谢的关系最为密切,所以说这三个脏器的功能失调是引起水肿的主要原因,因此文中提出宣肺、健脾、温肾的基本治疗原则。
而现代医家在临床具体应用时,从脾、肾论治的居多,而对肺的宣发肃降作用的关注较少,故有治疗不效者或效不明显者。越婢汤恰恰弥补了这方面的不足。
越婢汤出自张仲景《金匮要略·水气病脉证并治篇第十四》,原文记载:“风水恶风,一身悉肿,脉浮不渴,续自汗出,无大热,越婢汤主之。”所谓“风水”,是由外感风邪引起,所以有恶风、脉浮等表证;肺主皮毛,人体感受风邪后,肺宣发功能异常,皮毛开合受阻,则体内的水液不能通过呼吸或皮肤排泄,肺肃降功能异常,使水液亦不能下输膀胱、通过尿液而排出,故滞留于肌表而成一身尽肿。这种水肿来势较急,开始仅见于面目,很快就会遍及全身,多见于西医学的急慢肾小球肾炎、紫癜肾炎、肾病综合征、继发性肾小球疾病、特发性水肿、血管神经性水肿等疾病所引起的水肿[3]。
全方仅由五味药组成:“麻黄六两,石膏半斤,生姜三两,大枣十五枚,甘草二两”。方中麻黄、生姜宣肺气、散水湿,石膏清泄肺中之热;生姜伍大枣,姜辛散而枣甘缓,以调营卫而行津液,复加甘草,取其甘缓之性,能调和麻黄、石膏寒热之性。麻黄、石膏同用实为辛凉宣泄之剂,散表邪而不助里热。
麻黄与石膏的配伍,早在唐代以前治疗中风、风气的方剂中极为常见,如续命汤类。而此处因为石膏的用量,历代医家对原文“渴”与“不渴”的问题颇有争议。如清·尤怡在《金匮要略心典》注解时将原文中“脉浮不渴”改为“脉浮而渴”,他认为“风水”的病机是热郁肌腠,而越婢汤的作用即清散郁热,故“渴者,热之内炽,汗为热逼……故得以石膏清热”。《素问·至真要大论篇》中则提出:“风淫于内,治以辛凉,佐以苦甘。”清·张志聪在《本草崇原》中则提到:“石膏质坚色白,气辛味淡,纹理如肌腠,坚白若精金,禀阳明金土之精……中风寒热者,风乃阳邪……金能制风,故主治中风之寒热。”他认为,以气味辛寒之石膏治风气合乎《内经》之旨。后世温病学派的医家在治疗太阴风温时也是根据“辛凉苦甘”之法处方以治风气[4]。孙思邈在《备急千金要方·胃腑脉论第一》中补充:“扁鹊云:足太阴与阳明为表里,脾胃若病实,则伤热,热则引水浆常渴。虚则伤寒,寒则苦饥常痛,发于风水。”他认为,当脾胃中阳气不足而形成虚寒病机时,则发为风水;而患者由于发作之时体内阳气亏耗故无口渴之证。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口渴并不是越婢汤的辨证特点,即使郁而有热,但因体内有留饮、津液分布异常,即使见渴亦不欲饮。而在《金匮要略·水气病脉证并治》的同一章节中云:“里水,一身面目黄肿,其脉沉,小便不利,故令病水。假如小便自利,此亡津液,故令渴也。越婢加术汤主之”,明确指出渴者当用越婢加术汤。此处石膏用量大于麻黄,麻黄散寒发汗,石膏泄热止汗,相为制而相为用,旨在开达肺气,内除肺之郁热,开毛窍而散水消肿[5]。
张某,女性,53岁,主因“水肿3个月”于2018年8月27日就诊。自诉3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开始出现眼睑及双下肢水肿,头晕,出汗少,手足心热。饮食二便睡眠正常。曾先后于三家三甲医院检查,未能明确病因。舌红、苔薄白,脉沉。药用麻黄5g,石膏15g,生姜10g,大枣10g,炙甘草6g,茯苓皮10g,陈皮6g,桑白皮10g,大腹皮10g,泽泻10g,炒白术10g。7剂。1周后复诊,患者头晕、水肿减轻约50%。继以上方口服。
按:此患者眼睑肿、汗少、手足心热,考虑为表不解、里有郁热,需发汗清热,故选用越婢汤发越阳气、利水清热;其双下肢水肿,配合利小便,予以五皮饮行气化湿、利水消肿;其头晕为水饮内停、清阳不升,加用泽泻汤利水渗湿。泽泻汤亦是仲景经方,方中仅两味药,泽泻与白术,二者相须为用,重在利水、健脾以制水,为治脾虚水饮内停之专方。
汗法治疗水肿可谓是异病同治、提壶揭盖。纵观历代采用汗法治疗水肿的方药,发汗解表类药物应用最为广泛,而其中绝大部分为辛温解表药,尤其以麻黄使用频次最多,并多以微出汗为用药的法度[6]。有学者则提出,在治疗水肿时,不论阳水、阴水,适当配伍一些发汗解表类药物将会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7]。笔者认为,不管何种原因、何种部位的水肿,只要里有郁热、外有表邪未散均可使用越婢汤加减,可根据临床具体表现调整药物剂量配伍。
《素问·至真要大论》中云:“诸湿肿满,皆属于脾。”水湿内停,困阻中焦,导致中焦脾胃的气机升清降浊功能失常、三焦失于通利,则水道不利、水邪犯溢肌肤则发为水肿。陈修园亦云:“能制水行气者在脾,脾既能伐肾,以制水液,又能制肺气行制水。此言制脾,重在强化脾的运化之职,以助水津布散”,可见脾胃在水肿的发病中起着关键作用。脾胃为后天之本、升降之枢,故临床治疗时加用补脾胃、培土制水之品可更快见到疗效。笔者也认为,临床无论是否见“渴”,只要有湿、有饮内停,均可加白术或苍术以健脾化湿,增强消除水肿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