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浦南地区营商环境的思考
——以金山区亭林镇劳务市场整治为例

2019-01-08 23:46■程
上海农村经济 2019年5期
关键词:黑中介用工营商

■程 艳

近年来,优化营商环境成为市委、市政府深化机制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金山区提出要对标最高标准、最好水平,着力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环境、公平公正的法治环境、透明精准的政策环境、优质高效的服务环境、厚德礼尚的人文环境、宜居宜游的生态环境,努力成为全市营商环境最好的区之一。亭林镇位于上海西南,松江、奉贤、金山三区交界,是浦南地区的“咽喉”地带,在优化营商环境方面进行了一些有效的探索,形成了一些有益的经验。

一、现状与问题

松江、奉贤、金山三区交界区域的亭林,地理位置十分特殊,辖区内有日铭、胜瑞、双汇等劳动密集型企业,劳务用工量大,用工高峰期每日入职、退职人员达到1000余人,大量外来务工人员聚集在厂区周边,催生了许多非法劳务中介(俗称“黑中介”)。这些“黑中介”普遍存在巧设名目乱收费、发布虚假广告、扣押求职者证件、克扣或拖欠工资、阴阳合同赚差价等情况,个别人员大量集结同乡开设分店(主要以安徽、山东来沪人员为主),拉帮结伙,发生纠纷时就纠集大量人员无理取闹,甚至以恐吓、威胁等手段息事宁人。

“黑中介”的大量存在,损害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破坏了正常的劳动市场就业秩序。2017年,亭林镇由“黑中介”引发的矛盾纠纷达到40起,占全镇矛盾纠纷总量的20%。毗邻地区的庄行镇、叶榭镇也同样存在矛盾纠纷不断。

因此,如何整治“黑中介”,优化营商环境,为亭林镇乃至浦南地区企业持续、健康、有序发展创造条件,成了镇党委、政府迫切需要思考的现实问题。

二、原因分析

(一)企业招工需求量大

三地中,亭林镇共有实体型企业780多家,入驻工业园区的具有一定规模的企业有近400家,其中90%以上为制造业,大多数是机械制造、电子装备、服装生产、食品加工等传统产业。企业对员工的专业技术要求不高、招工门槛较低。目前在亭林工业园区内的企业一线员工80%以上是外来人口,共有3万多人。这一巨大群体的工作稳定性较差,从而催生了劳务市场的迅速发展。

(二)利益驱使迫使“你争我斗”

一方面,企业为了节约人力成本,不断精简人力资源部门人员,主动外出招工的团队更是少之又少,主要以委托第三方招工为主,从而为劳务市场的发展创造了必要条件。另一方面,各劳务中介为了自身利益,想方设法抢夺优质人力资源,有时不惜使用非法手段。

(三)政府监管相对缺失

开设劳务中介公司准入门槛较低,几乎没有技术含量,起初按照正规渠道申请开办的公司在混乱的市场中竞争不过“黑中介”,也逐步开始不正当竞争。劳务市场的监管,需要条块之间、部门之间、工业园区与村委会之间通力协作,才能形成合力,取得实效。然而,长期以来,三地的区、镇两级政府忽视了对这一领域的监管,导致以上问题的凸显。

三、对策建议

为了规范人力资源市场秩序,营造公平、有序的就业环境,三地的区、镇两级党委应坚持党建引领,积极探索构建“浦南毗邻党建”模式,联手促进行政职能部门按照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有黑扫黑、无黑除恶、无恶治乱”的工作要求,重拳打击“黑中介”。

(一)领导重视,周密部署

“黑中介”成本低,流动快,具有很强的反复性,各级党委政府要秉承“滴水穿石,久久为功”的心态,把规范劳务派遣用工市场、打击无牌劳务派遣经营活动,作为打造良好营商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企业发展提供优质服务。为确保专项整治行动取得实效,打准打狠,打出声势,必须成立专门的工作班子,科学制定工作计划,稳步推进。以亭林镇为例,该镇成立了由镇党委副书记(政法)为组长,镇社区事务受理中心、劳动监察、综治、市场监管、城管、派出所、市容、拆违等部门负责人为组员的专项工作小组,制定了详细工作方案,明确了职责分工。这一行之有效的做法完全可以拓展到毗邻地区,通过“浦南毗邻党建”模式开展联建共建,形成“围猎”效应。

(二)摸清底数,掌握实情

要做到“稳、准、狠”地打击,必须做好各项准备工作,防止盲目出击,造成不可收拾之后果。2018年3月起,亭林镇着手开展“非法劳务中介打击整治”专项行动。专项工作组对本镇区域内的劳务中介机构进行了“地毯式”排摸,逐一审核,登记造册。经排查,全镇共有劳务中介机构100家,证照齐全机构44家,而无证无照的“黑中介”56家。

(三)部门联动,形成合力

劳务市场的监管,各个职能部门必须各司其职,共同发力,才能确保整治取得实效。亭林镇调动相关部门共计20余名工作人员,带领50余名特保,连续两个月对“黑中介”开展集中打击整治。共对56家无证无照的“黑中介”作出责令停业的行政处罚,对17家异地经营、无职业介绍许可证的劳务中介作出责令整改决定,现场拆除、没收非法广告牌及横幅110余块。对劳务中介机构负责人当场进行政策宣传和普法教育,执法过程中全程录像以备查。

(四)疏堵结合,压实责任

在专项整治的基础上,一定要分类施策,做到疏堵结合,形成政府引导、企业参与、市场化运作的良好模式。一是由区、镇劳动监察、市场监管部门对证照齐全的劳务中介机构进行政策培训和约谈指导,进一步规范运作。对有照无证但经营规范的机构,帮助其尽快办证,合法经营。派出所与劳务中介机构要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劳务公司每日上报入职、退职人员具体信息,一方面督促中介机构规范运作,另一方面为来沪人员管理提供了有效路径。以亭林镇为例,该镇制定了《亭林镇劳务中介机构评分表》,根据评分结果将优秀的劳务公司推荐给用人单位,引导劳务市场良性发展。二是可以将一些大型企业吸收为镇综治委成员单位,通过为企业提供培训教育、法治宣传等压实企业主体责任,督促其规范用工。三是充分发挥政府公益性招聘平台作用,举办各类小型、专场招聘会,为务工人员提供安全、可靠的用工信息。以亭林镇为例,拟在工业园区内开辟一个规模性劳务中介市场,吸纳劳务中介机构集中落户,为务工人员提供放心的求职环境;邀请区劳动监察大队在亭林镇设立工作点,持续加大对劳动争议的宣传和执法力度,不断规范用工市场。

(五)营造氛围,长效管理

要持续加大对“黑中介”危害的宣传。通过各种渠道提醒辖区内群众及外来务工人员,在求职时,必须保持警惕,谨防招聘诈骗,避免跌入“黑中介”的陷阱;求职时应当到有办理人力资源服务许可证的正规劳务派遣公司和信誉好的中介公司寻求帮助,特别是要到政府部门举办的各种用工招聘活动中去应聘,提高自我保护能力;一旦遇到自己权益受损的情况时,要及时报警或到政府劳动部门咨询,做到合法维权、理性维权。为防止“黑中介”回潮,要建立长效管理机制,通过“浦南毗邻党建”模式,成立联席会议制度,共同开展专项整治、日常巡查等措施,最大限度挤压“黑中介”生存空间,切实把预防控制和清理整顿相结合。在整顿劳务市场的同时,更要用心做好企业用工服务各项工作。

猜你喜欢
黑中介用工营商
营商环境“优”,一域发展“暖”
“信息超市”精准破解用工“两头难”
如何防范村级用工管理的新风险
“用工难”困扰西部地区:费力气招人 干一个月走人
优化营商环境的法治保障
营商环境软转型
room to grow
起底房屋黑中介的“黑手段”
打造营商环境邀您共同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