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创业机遇与挑战

2019-01-08 23:33杨雯雯张秀娥
中国农业会计 2019年2期
关键词:农民农业农村

杨雯雯 张秀娥

作为一个农业大国,中国的农村发展与国民素质、经济发展密切相关,与社会稳定、国家富强紧密相连,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至关重要。农村经济良好发展,农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农民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才能保证全体人民共享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成果,在不断扩大内需的同时促进国民经济向着持续快速协调健康的方向发展。因此,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农业农民农村问题,大力推进农村改革和发展。国家不断推进农业现代化发展,促进农民职业转型,大力鼓励农民结合地方优势,自主创业,发展壮大农村产业。

2017年10月,中共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坚持农业和农村优先发展。加快农业和农村现代化建设,建立和完善城乡融合的政策体系和发展机制。在农村创业方面,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支持和鼓励农民就业创业,拓宽收入增长渠道,促进农村各产业融合协调发展。

2017年12月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和2018年2月颁布的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又具体阐述了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路径。培育乡村发展的新动能,提高农业发展的质量。巩固提升农业生产能力基础,以质量兴农为战略核心,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建立对外开放的农业新格局,促进小农经济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结合。

2018年9月,国务院发布了《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加快农业现代化步伐,夯实农业生产能力基础,加快农业转型升级,建立现代农业经营体系,强化农业科技支撑,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发展和壮大农村产业,促进农村产业深度融合,完善紧密的利益联动机制,激发农村创业的新活力。

国家提出乡村振兴战略的初衷是希望解决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幸福生活的首要问题。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农民要想真正“富起来”,必须发挥主观能动性,提高敏感度,自主创新创业,发展现代化特色农业。乡村振兴战略也强调充分发挥农民主体作用,支持和鼓励农民就业创业,激发农村创新创业活力。

由此可见,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与实施给农村创业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一、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创业的新机遇

(一)农村创业群体多元化

乡村振兴战略强调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体地位,同时汇集全社会的力量,加强人才支持,打破人才瓶颈。

国家鼓励农民就地创业或返乡创业,投入各方资源,大力支持本地农民创业。一方面,为从事传统家庭农业的农民提供专业的创业培训,增强他们的创业意愿,促进小农经济和现代农业发展的有机结合。另一方面,考虑到农村人口多为老人和妇女,大力鼓励在外务工的青壮年农民工返乡创业,为农村创业带来新的生机与活力。这些农民工中有些具有一定的文化水平,在外务工又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如果对他们加以适当的指引和教育,可能会成为农村创业的中坚力量。

此外,国家鼓励产学研合作,加强科研机构,大学,企业和返乡下乡人员等主体协调合作,促进农村创新创业群体的多元化。科研机构和高校可以将现代化的技术和生产方法带进农村,为农村创业提供新思路和新方向。企业可以为农村创业带来资金的支持和先进的管理经验。返乡下乡人员既对农村的实际情况有一定的了解,也具备相关的知识和技能。充分调动这些主体的积极性,发挥他们的协同作用,将会引导科技、信息、资金、管理等现代生产要素向乡村集聚。

(二)农村创业产业绿色化、科技化

习总书记一直强调,必须树立和实践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定不移地走文明发展道路,让人民富裕的同时保证生态良好,全民努力共建美丽中国。美丽乡村是美丽中国重要的一部分,要想贯彻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始终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原则。在山林耕地湖泊草原系统的管理方面,坚持乡村振兴绿色发展的方针,以保护优先,以自然恢复为主,严格遵守生态保护红线。

因此,开放、持续、高效、标准化的绿色农业一定是未来农村创业选择的主流。?绿色农业是一种新型的农业发展模式,运用先进科学技术、工业装备和管理理念,以促进农产品安全,生态安全,资源安全为目标,协调提高农业的综合经济效益,通过倡导农产品标准化,促进社会经济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除了需要关注环境、保护生态以外,农业的发展与进步也离不开新兴技术的支持。提升农业科技创新水平,搭建农业科技创新平台,加快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深入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农业科技进步,拓展农业发展空间,增加新动力,引领支撑农业转型升级,提高质量和效益。

可以预见,未来的发展过程中将会出现越来越多的农业高科技企业。在农村创业选择时,应当充分考虑产业的科技化程度,大力构建具有竞争力的农业高新技术产业。休闲农业,乡村旅游业,生态农业,循环农业,会展农业,智慧农业,电商农业将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也是农村创业的新选择和新方向。

(三)农村创业环境的优化

国家推动体制和制度创新,加强乡村振兴制度性供给,完善农业支持和保护制度。建立新的农业支持和保护的政策体系,落实和完善农民直接补贴制度,提高补贴效益。建立并健全国家对于农业投入的增长机制,政府固定资产投资持续向农业倾斜。不断完善以市场为基础的收购和补贴机制,加快建立健全支持保护政策。健全农业保险政策体系以及农业风险管理预警体系。这些向农业倾斜的政策,为现代化农业的发展带来了更多的保障和支持,对于农村创业者来说,也是一个很好的机会。

为了激发农村创新和创业的活力,优化农村创新和创业环境,推动农村群众创新和创业,培养新的动力,各地正在改进创新创业服务体系,建立创新创业激励机制。一方面,要将继续发展各种形式的创新创业的支撑服务平台,完善服务功能,开展政策,资金,法律,知识产权,财务,商标等专业化服务。建立农村创新创业园区,建立农业企业创新创业实训基地。建立“绿色通道”,打造众创空间等,降低创业门槛。另一方面,将现有的支持“双创”的财政政策措施向返乡下乡人员创新创业拓展,更大力度地支持农村创新创业。创新创业支撑服务平台的建立和相关财政政策措施的落实都使农村创业环境得到了很大程度的优化,这是农村创业的绝佳时机。

二、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创业的新挑战

(一)本地农民创业意愿不强、创业素质不高

作为农村的本土居民,本地农民是对当地情况最了解最熟悉的群体。农村创业问题,农民应该居于主体地位。然而,目前很多农民的创业意愿并不是很强烈。创业面临着环境和外部条件的高速变化,高度风险、模糊和不确定性是不可避免的。受我国我传统文化和传统教育的影响,我国农民大多求稳怕变,他们对于风险、模糊性和不确定性的容忍度低,更偏好于原本安逸稳定的传统家庭农业生产,而不太愿意去选择创业。

而且,作为创业活动的组织者,创业者必须具备基本的创业素养,才有可能获得成功。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农村剩余劳动力不断向城镇转移。农村中大部都是老人和妇女儿童,他们既缺乏进行农业生产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没有相应的知识和技能进行创业活动。在外务工的青壮年农民工,虽然具备一定的文化知识,但是还远没有达到创业者的素质要求,缺乏信息获取,风险承担,应变,创新,组织,参与等能力。如果农民盲目进行创业,往往效果适得其反。

(二)农村创业中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冲突

农业和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是新时期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传统的农业发展模式是以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的,不利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我国农田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污染问题,农业环境污染严重,农药利用效率低,残留严重。这些行为严重破坏了农业生态环境,与乡村振兴战略中“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基本原则相悖。

农村创业过程中,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就是对于生态环境的保护,这给创业者增加了很多限制和要求。在废弃物处理、农化学产品使用等方面,必须要符合国家相关规定和要求,这无疑大大增加了新创企业的经营成本。当今贸易往来中,“绿色壁垒”越筑越高,环保标准也越来越复杂和严格,其中以农产品为主要原料的食品的环境标准是最高的。这对于农村创业者来说,也是不小的竞争压力。

(三)农村创业服务体系、激励制度尚不完善

乡村振兴战略规划中提出完善创新创业服务体系,建立创新创业激励机制,但是从规划提出到具体落实需要一定的时间,目前尚处于起步阶段。我国农业服务体系长期以来以技术推广和产前服务为主,服务范围不广,服务机制不灵活,服务人员素质不高、观念滞后、服务能力较低,无法满足当前农业生产与经营过程的科技和信息需求。这导致很多农村创业者缺乏政策,资金,法律,知识产权,财务,商标等专业化服务的帮助。

另外,国家对于返乡下乡人员创新创业提供了很多财政政策的倾斜性支持,但是相关政策普及度还不够。这导致很多农村创业者没有及时了解并充分利用这些政策,这些政策最终没有充分发挥实际的激励和支持作用。在一定程度上,也正是由于农村创业者缺乏创业的基本素质,使得他们对于政策的敏感度不够,不能及时充分地了解并把握住机会。

三、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促进农村创业的对策

(一)加强和落实对本地农民的创业教育和培训

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过程中,其中一个原则就是坚持农民的主体地位,发挥农民在乡村振兴中的主体作用。农村创业也是如此。要充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他们的创业意愿和创业素质,鼓励农民自主创业致富。

各地方政府要加大宣传力度,让农民了解相关的创业政策,积极推介科学适宜的创业项目,提高农民参与创业的积极性。同时,要加强对农民的创业培训,安排的科学培训内容,选择合适的培训方式,加强培训后的服务跟踪。严格挑选创业培训机构,完善教学督导体制,努力提高农民的创业素质。让更多的农民不仅有意愿创业,而且有能力创业。

(二)提升农业产业现代化,促进产业融合发展

习总书记指出,现代化是农业的根本出路。提升农业产业现代化水平不仅是增加农民收入,提高产业竞争力的基本途径,也是产业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加大农业信息化建设,促进数字农业发展,实施智慧农业工程,开展“互联网+”现代农业行动。

乡村振兴战略中明确提出,要建立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体系。产业融合发展有利于农村产业体系的建设,培育农村新业态,也有利于整合资源要素,形成集聚效应。在农村创业过程中,要大力发展农业各项功能,延伸产业链,增强价值链,完善利益链。在互联网的基础上,鼓励和支持各类市场主体创新发展新型农业产业模式。发展休闲农业,乡村旅游精品项目,让农民分享整个产业链的增值效益。

(三)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农业,打造品牌化农业

我国幅员辽阔,地大物博,各地方农业差异化明显,因此在发展过程应该坚持因地制宜、循序渐进的原则。不同农村地区应该积极创新,结合当地的自然资源和文化资源,打造以市场为导向的特色产业。农村创业者要着重关注特色产业和创意农业。将当地文化要素注入特色产业,可以创造出不可模仿的、独特的“蓝海市场”,形成自己独特的核心竞争力。同时,农村创业者也要关注先进的农业技术,将特色产业与现代科技进行结合,用现代科技为传统农业增添新的生命力。

随着经济的发展与收入水平的提高,消费者的需求逐渐从温饱型转向高质化和品牌化,加强农业产业的品牌建设是顺应社会消费升级的内在要求。进行农村创业时要选准品牌定位,制定好标准化的生产流程,保障产品质量,同时与当地政府部门合作,做好品牌宣传与营销工作,打造具有当地特色的农业品牌。

提升农业产业现代化,促进产业融合发展,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农业,打造品牌化农业,这是未来乡村振兴、农业发展的方向,也是农村创业选择产业时必须考虑的要素。

猜你喜欢
农民农业农村
国内农业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擦亮“国”字招牌 发挥农业领跑作用
农民增收致富 流翔高钙与您同在
饸饹面“贷”富农民
在农村采访中的那些事
“五老”以“三用”关爱青年农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