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 碑
(湖北省孝感市中医院,湖北 孝感432000)
中风病是以突然昏仆、不省人事、半身不遂、言语不利为主症的疾病,轻者出现半身不遂、口眼斜,重者出现神志不清、不省人事[1]。林珮琴在《类证治裁·中风论治》中记载了真中风、类中风、中血脉、中经络、中脏腑之辨。林珮琴对中风病的病因、病机、辨证论治及鉴别诊断等论述精确实用,为后世医家提供了良好的借鉴,现将其对中风病的论治学术思想进行系统的总结和分析。
1.1 真中风、类中风、中血脉、中经络、中脏腑的概念风邪为外感六淫之首,易发病且变化快。感受风邪发病轻者为感冒,重者为伤风,最重者为中风病。寒冷天气,气虚者,突发中风,风邪在表,为真中风;阴虚者,风邪内生,突发昏仆倒地,为类中风;血脉不利,出现口眼斜者,为中血脉;脉络痹阻,经络不通致肢体关节不得伸展、肌肤麻木不仁者,为中经络;气血逆乱致肢体关节萎废、舌强不能言语或神识不清、不省人事者,为中脏腑。
1.2 根据地理方位区分真中风和类中风 西北地区寒冷地带多见真中风,东南地区湿热地带多见类中风。《类证治裁》言:“夫以地分真、类,谓真中者西北为剧,类中者东南为多。”
1.3 引用各家学术观点阐述中风病 林氏引用古籍《千金要方》论中风:“一偏枯,半身不遂也;二风痱,四肢不收也;三风懿,奄忽不知人,舌强不能言也;四风痹,诸痹类风状也。”并列举了金元时期各医家对中风病的观点,刘河间主火,认为中风的发病与心火暴盛有关,“心火暴盛,肾水虚衰”;李东垣主气,认为中风、卒中乃是自身体内气机失调而发病;朱丹溪主痰,认为湿生痰、痰生热、热生风,故而发为中风[2]。
2.1 先辨中经络、中脏腑,再辨兼证 中风者首先分辨是中经络还是中脏腑,再考虑兼证。兼证是虚还是实,夹寒还是夹热、夹痰等。
2.2 辨闭证脱证 昏迷后表现为牙关紧闭、口噤不开、手指握固、二便闭塞等症状,多在发病一段时间后出现,为闭证;昏迷后表现为目合口张、手撒遗尿、二便失禁、肢体松软、脉微细欲绝等症状,为脱证。闭证为实证,脱证为虚证。
2.3 根据脉象判断疾病性质、病情轻重及预后 脉象浮紧为风寒在表;脉象滑数有力为痰、火邪;涩滞脉象为寒凝或血瘀。类中风者,脉象迟缓,预后良;脉弦数洪大则病情凶险,脱证脉细无力欲绝者病情凶险。
2.4 列举常见中风症状 口噤:因内有积热,外中风邪,痰凝气滞,瘀阻经络所致。口眼僻:因血液衰涸,不能荣润筋脉所致。半身不遂:因气血不至,痛痒不知,四肢不收,气虚血枯,痰湿留滞所致。角弓反张:头、颈僵硬,向后仰,胸部向前挺,下肢弯曲的症状为邪入经络所致。螈:肢体颤动,风动所致。猝倒无知:忽然倒地,人事不省,脱证常见。舌强不语:邪中经络,舌体强直,言语不利。眩晕:肝阳上亢,气虚血虚或痰浊上泛所致头晕目眩。麻木不仁:肢体关节、肌肉疼痛,麻木不仁,屈伸不利,疼痛游走不适,为风邪所致。
2.5 将中风诸证进行病因归类 《类证治裁》中共列举了10余种中风症状,其中属风邪、寒邪致病的有:口噤、角弓反张、四肢不收、麻木不仁;属痰邪致病的有:痰壅、四肢不收、舌强不语、眩晕;属气血亏虚致病的有:口眼僻、半身不遂、四肢不收、螈、猝倒无知、麻木不仁;属阴虚阳亢而致病的有:螈、舌强不语、眩晕。由此可见林氏将中风病的发病原因基本归类为风寒邪、痰邪、气血亏虚、阴虚阳亢等。
3.1 中风病多变化,治疗需相机而动 寒凝者,用干姜、附片、桂心;热痞者,用栀子、黄芩、石膏;湿滞者,用苍术、厚朴、茯苓;血瘀者,用桃仁、红花、丹参;气滞者,用木香、香附子、青皮、陈皮;痰阻者,用胆南星、法半夏、橘红、竹茹。
3.2 治内风宜滋阴息风,濡养营络 内风主要由肝风所致,临床表现有类似风动摇不定、急骤、变化快的特点。引起内风的原因有邪热亢盛、引动肝风,肝肾阴虚、肝阳化风,阴亏血少、虚风内动等。治疗当滋阴息风,濡养营络,以天麻、钩藤、羚羊角、龙骨、牡蛎、石决明、白芍、龟板、全蝎、蜈蚣等平肝息风,生地黄、白芍、菊花、枸杞子、天冬等濡养营络。
3.3 治外风宜宣通经隧,养血顺气 真中风者,为风邪所中,症见猝然倒仆、不省人事或口眼斜、半身不遂、舌强不能言。外见寒热等六经形证者,治以宣通经隧,养血顺气。
3.4 对中风体虚者注重补气、养血、滋阴,培元固本中经络者气血亏虚,脉络不和者需培补元气,通调血脉,方用大补元煎、固本丸培元补中,五福饮、补中益气汤补气健脾,十全大补汤气血双补,复脉汤养阴润燥,还少丹通补,生脉补精汤补肾益精等。中脏腑后遗症、肢体萎废不用、语言不利者,应用地黄饮子滋补肾阴、化浊开窍等。无不体现林氏补气、养血、滋阴、培元固本的思想。
3.5 闭证、脱证的治疗 牙关紧闭、双手紧握,辨证为寒闭者,方用苏合香丸、三生饮温通开窍。神志淡漠,甚则昏迷,气息微弱,大汗淋漓,口开手撒,脉微细欲绝为脱证,理中汤主之。痰热内闭者至宝丹主之,但凡闭证者先用通关散吹鼻,有嚏可治,无嚏多死,以判断疾病的预后。《类证治裁》记载:“足阳明之经上夹口,风寒乘虚袭入,则挛急口噤……宜竹沥、姜汁调苏合香丸灌之,再用巴豆油纸卷皂角末,烧烟熏入鼻中,人事自省。”
3.6 火中、虚中、湿中、寒中、暑中、气中、食中、恶中的施治 林氏记载了上述8种类似中风症状的疾病,临床需加以鉴别。火中:心火亢盛,猝然倒地,凉膈散主之。虚中:体虚之人,劳累过度、猝然晕倒、不省人事,补中汤主之。湿中:痰湿体质者,因感受外邪,忽然昏倒,苍白二陈汤主之。寒中:忽感寒邪,手足厥冷,人事不省,姜附汤主之。暑中:夏日行于户外,感受暑气,突然昏倒,汗大出,千金消暑丸含服。气中:情志抑郁,肝气怒冲,牙关紧闭,与中风病相似,木香调气散主之。食中:暴饮暴食,胸膈痞闷,猝然昏倒,神术散服之。恶中:惊吓过度,又感外邪,猝然言语错乱,神志不清,葱姜汤服之,继服以神术散。
林氏对中风的分类、病因、治疗等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提出了各类中风的概念。治外风宣通经隧,养血顺气;治内风宜滋阴息风,濡养营络[3]。中风夹杂兼证需注意辨别寒凝、热痞、湿滞、血瘀、气滞、痰阻等因素,灵活加减用药。对中风体虚者注重补气、养血、滋阴,培元固本,并记载了火中、虚中、湿中、寒中、暑中、气中、食中、恶中8种类似中风症状的疾病,为临床对中风病的鉴别、诊断及治疗提供了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