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陈婷婷
地处“黔腹滇喉”的安顺,由于得天独厚的地理自然条件,培育出了纯天然、原生态、无污染的农产品,安顺茶叶就是其中之一。近年来,安顺市全力推进茶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抓好调节调度,茶产业规模化、组织化、市场化程度逐年提高,逐渐成为安顺市“走出去”的一张靓丽名片。
“从今年3月下旬开始采摘茶青,目前支付了村民4万多元的采摘费,看着大家收到钱后高兴的样子,我觉得自己的努力没有白费。”在西秀区岩腊乡青杠坡村,岩腊乡原生态姐妹手工古树茶行负责人李兴娥一边指导村民采茶,一边开心地告诉记者。
“我是从蔡官镇嫁到岩腊乡的,之前在蔡官一直都从事茶叶生意,所以对茶有特殊的感情。后来有机会去遵义、湄潭、凤岗等地学习,看着别人利用茶资源走上了致富路,而我们青杠坡村有20000多丛古茶树,老乡们守着金山银山却没有好好利用,实在可惜。当时我就想着要把家乡的古茶树发展起来。”李兴娥说,青杠村的古茶树有100年至500年的历史,村里大多数农户都拥有古茶树,村民管护得很好,但都是通过粗加工自己制作小锅茶来喝,或者进行零散销售,不成规模。
通过培训,李兴娥认识了从西秀区农业农村局到岩腊乡挂职的李亚林。在李亚林的悉心指导下,李兴娥第一次做出来的古树茶受到大家的认可和喜爱。第二天,她就跑到平坝夏云买了一口锅,天天练习炒茶、提高手艺,今年还参加了“水城春杯”斗茶大赛,获得了不错的成绩。
“如今,茶行的茶叶供不应求,主要销往广州、福建等地,但苦于茶行规模小,人手不够,无法大量提高产量,很多茶青都采不完,所以扩大规模,运用机械化生产加工是我目前最迫切的需要。”李兴娥说,政府高度重视古茶树的保护与利用,在乡里建起茶厂,如今茶厂已建成,机器也陆续运送过来。
“我现在就开始动员大家参与到古树茶的发展中,希望明年能扩大产销规模,希望不远的将来,我们村的茶叶能走得更远。”李兴娥满怀希望地说。
2017年,安顺市启动全市古茶树资源普查工作,通过实地调查,境内有古茶树135451株,分布范围东起平坝安平办事处、白云镇,南至西秀岩腊乡,紫云坝羊镇,镇宁江龙镇、革利乡,西至关岭花江镇、普利乡,北至普定化处镇、鸡场坡镇、马场镇等,共6个县区18个乡镇仍有存活的古茶树。
立足优势资源,一直以来,安顺市积极开发古茶产品,创建有古茶树特征的茶叶品牌,安顺朵贝茶等带动地方茶叶茶产业发展。
同时,从2011年起,安顺市采取以奖代补等方式,鼓励支持茶叶生产经营主体、种植大户和农户新建茶园,通过开展茶产业示范基地建设,每年筛选近20家茶叶示范基地进行跟踪扶持和重点培育。
据了解,截至目前,安顺市茶园种植面积达37.67万亩,其中,今年新植茶园面积4.1万亩,推广茶树优良品种种植1.4万亩,主要优良品种有中茶108、黄金叶、金牡丹等。
西秀区明英茶业的生产加工厂内,工人正在加工夏茶,杀青、揉捻、烘干……忙得不亦乐乎。
“机器每天都在运转,最忙的时候是春茶生产期间,厂里的机器都是24小时连轴转,订单量大时一天能有1000多斤茶叶出厂。”明英茶业负责人吴汉明说。
西秀区的另一家茶企、安顺市御茶村茶业公司也是忙得不可开交,工人们根据订单有条不紊地进行茶叶生产。
“公司的夏秋茶按照有机和欧盟标准来进行茶叶生产,赢得了国际市场与发达国家市场一致好评。”御茶村茶业公司负责人邵亦俊说,安顺市还成立了有机茶产业联盟,通过抱团发展进一步提升安顺茶叶的整体水平。
在镇宁自治县,金瀑农产品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正忙着加工生产黑茶。
在紫云自治县,紫云映宏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也很忙碌,工人们正忙着拼配茶的生产加工。
春茶生产刚落幕,夏秋茶生产加工方登场。据了解,全市拥有茶叶加工企业(合作社)234家,其中,省级龙头企业13家、市级龙头企业29家。安顺市的茶叶加工企业陆续投入到夏秋茶生产中,黔中大地到处是手指尖飞舞、茶叶加工机械轰鸣的忙碌景象。
“通过上次到北京参加世博会推介茶叶,认识了北京的茶商,他向我订了1000多斤夏茶,可是今年的夏茶采得比较晚,我只能先答应给他提供300多斤茶叶。”在贵州哚贝古茶开发有限公司,公司负责人代琼非常忙,忙着生产夏茶,还要筹备8月13日到香港参加茶叶推介的产品和物资。
同样很忙碌的还有陈茜。2012年,在北京打工的织金人陈茜来到紫云,在坝羊镇新山村开始了筑梦茶产业之旅。她成立了紫云映宏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流转荒山种植茶叶,成为新山村村民致富的领路人。指着满山碧绿的茶园,陈茜说:“以前这里全是荒山,现在满山翠绿,形成了一道漂亮的风景!”
如何把茶山上的茶叶销售出去,让茶产业带动百姓增收是陈茜一直以来最关心的问题。
“早些年在北京打拼时结交了一些朋友,大家一起帮我出谋划策闯出了一些销路,今年,通过市茶办等筹划的安顺茶产业推介活动,在青海、青岛等地的茶叶推介中,公司的茶叶被抢购一空,我们的产品被更多人熟知,也带来了更多的订单。”陈茜说,以后的茶产业推介活动公司都会积极参与,让更多人知道公司的茶叶,购买安顺的干净茶。
近年来,安顺市委、市政府出台了一系列茶产业发展优惠政策,鼓励支持茶叶生产经营主体不断扩大提升产能。为加快“安茶出山”,按照“政府搭台、企业唱戏”模式,每年组织20至30家安顺茶企参加各类推介活动、农博会、茶博会,以茶为媒、以茶结缘,不断扩大开放合作成果,共享安顺茶业发展红利。
此外,为了给本地茶企、合作社寻找更大的合作空间,今年开春之际,市农业农村局对长期合作的青岛茶商发出了“闻着花香到安顺,载着茶香回青岛”的邀请函,陆续到安顺进行洽谈采购的青岛茶商6家,在安顺西秀区明英、南春茶果场、关岭焕荣合作社、东关岭茶场、黄果树等企业、合作社采购现货茶叶8000余斤、订单10万余吨。
据介绍,今年上半年安顺市茶叶销售量8460吨,销售额1.73亿元,茶叶外销量1750吨,占比20.68%,出口840吨,占比9.93%。新增省内销售窗口34个,省外销售窗口6个。4月份,在上海帝芙特茶场开设了两个安顺茶宣传销售窗口,入驻企业23家,在江苏开设了一个白茶专营销售窗口。根据不同市场需求,生产适宜消费者口味的茶叶产品,高香型扁型绿主要销往山东等北方市场,清香型的卷曲型绿主销江苏、浙江、重庆等省,红茶通过福建经销商转出口销售,主销摩洛哥、迪拜等非洲国家和地区,黑茶主销内蒙古等边疆地区及香港等地。
“我一年到头都在茶厂务工,来采茶、除草等,务工费加上公司给的分红,一年能有3万多元的收入,不用去外面打工也能有经济收入,还能照顾到家里,所以我很感谢这片茶山,也希望茶叶产业能发展得越来越好,大家都能挣得更多,生活得更好。”在哚贝古茶开发有限公司的茶山上,普定县化处镇朵贝村村民任润莲一边采茶一边说。
悠悠茶香,浓浓情深。安顺茶产业已然发展成为安顺市推进产业扶贫、增强造血机能、助农稳定增收的富民产业。
据了解,目前安顺市茶园投产面积达37.67万亩,产值23.9亿元,涉茶人数13余万人,茶农年人均涉茶收入达到6000元以上,累计带动2万多名贫困群众依靠发展茶业告别了贫困户,走上了小康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