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志辉 王娜 王晓爽 牛菊敏
鳞状上皮内病变(SIL)指HPV感染后,在鳞状上皮内形成的具有相应临床和病理学表现的上皮内病损。低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HPV感染后,鳞状细胞具有成熟分化能力的上皮内病损,具有较低的复发或转化为浸润癌的风险。外阴鳞状上皮内病变指局限于外阴表皮内,未发生间质浸润的癌前病变。多见于45岁左右妇女。近年来年轻妇女患病率逐渐增加。约50%伴有其他部位的上皮内病变。约38%病变可自行消退,2%~4%进展为浸润癌。2014年世界卫生组织将外阴鳞状上皮内病变分为:低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和分化型外阴上皮内病变(与HPV感染无关,可能为P53突变所致)。
症状无特异性,多表现为外阴瘙痒、皮肤破损及溃疡,部分患者无症状,病变可发生于外阴任何部位。最常见外阴病变为丘疹、斑点、斑块或乳头状赘疣,单个或多个,呈灰白、粉红、少数为略高出皮肤的黑色素沉着,严重者可呈弥漫状覆盖整个外阴。
确诊需要依据病理学检查。对任何可疑病灶应做多点活组织病理检查。取材时应注意避免遗漏浸润癌,采用局部涂抹3%~5%醋酸或1%甲苯胺蓝,有助于提高病灶活检的准确率。
3.1 治疗目的 在于消除病灶,缓解临床症状,预防SIL恶变。
3.2 治疗方案的选择依据
3.2.1 患者因素 年龄、症状、一般情况、手术并发症、随诊情况。
3.2.2 疾病因素 病灶的病理类型、大小、数量、位置、发生浸润的风险、病变是否侵犯黏膜及阴毛生长区。
3.2.3 治疗方式 对于外阴外观、形态、结构、功能的影响制定个体化方案。
3.3 治疗方案 ①低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的处理。无明显症状可不予治疗,定期随访;有症状者,可选择局部用药,如咪喹莫特软膏、5-氟尿嘧啶软膏、1%西多福韦。年轻患者病灶广泛时可辅助激光治疗。②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的处理。病灶局限性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采用病灶局部表浅切除术,切缘超过病灶外至少0.5 cm;较大融合型病灶或病变较广泛或为多灶性,尤其阴道镜检查已疑似早期浸润癌可能,可考虑行外阴皮肤切除术;病变累及阴蒂周围或肛周可采用CO2激光消融术。③分化型外阴上皮内瘤变的处理。单纯外阴切除:适用于老年病灶广泛的患者,包括外阴皮肤及部分皮下组织,不切除会阴筋膜。广泛性外阴切除和双侧腹股沟淋巴结切除术:伴有浸润癌或合并汗腺癌。
约38%的SIL可自然消退。治疗后的SIL的复发率为10%~20%。本病复发的高危因素是高危型HPV感染、切缘阳性等。SIL治疗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各检查1次,随访5年。
避免不洁性生活、预防HPV感染、及时治疗外阴炎、避免吸烟、长期应用免疫抑制剂时注意外阴病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