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的几个建议

2019-01-07 06:26陈亚娟
农家致富顾问·下半月 2019年11期
关键词:技能培训农民工建议

摘 要 加强农民工职业化培训工作是扩大和稳定就业、解决就业总量矛盾和结构性矛盾的根本措施,也是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的必然要求。

关键词 农民工;技能培训;问题;建议

1 重视解决“培训资金来源单一,培训补贴较少”的问题

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当前国家对非常重视,凡劳动年龄内、有就业意愿的农民工,均可按规定参加职业技能培训并享受职业培训补贴政策。为此,各部门要積极配合,大力组织实施“雨露计划”“惠农计划”“在岗农民工技能提升培训”“农村实用技术培训”等国家资助类培训项目,分类开展转移培训、在岗提升培训、创业培训和实用技术培训。大范围多数量高质量完成农村劳动力培训任务,将人力社保部门年培训人数纳入市政府民生实事考核项目,进一步创新培训机制,根据农民工的特点和产业发展重点,合理设置培训专业、培训内容、培训时间,确定补贴标准。开展新一轮的职业技能培训职业(工种)成本和市场需求程度调查,扩大培训职业(工种)补贴范围并更加贴近培训市场成本,利用政策充分调动农民工的参训积极性,充分发挥培训促进就业的作用。完善健全农民工就业培训补贴办法,把培训后取得职业资格证书情况和就业状况作为享受培训补贴的主要依据,继续推进经费直补农民工和企业工作试点。同时,努力争取各级财政支持,调整就业专项资金支出结构,提高就业资金用于技能培训比例。

2 重视解决“职业技能培训与职业技能鉴定联动效果不好”的问题

职业技能鉴定分为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两个科目。理论知识有一定的书面化、理论性要求。目前,我们在理论知识考试中大量采用选择、判断等客观题型,提高试题的亲和度。操作技能考核是依据国家职业标准,遵照职业活动内容,采用典型工件加工、生产作业项目、模拟操作等方式进行的测评。工作中我们紧密结合生产实际,设计相对应的试题内容,合理并有效开展农民工职业技能鉴定和专项职业能力考核工作。针对农村转移就业人员和下岗失业人员掌握的职业技能比较单一、短期内难以取得国家职业资格证书的情况,进一步细化完善专项职业能力考核体系,并鼓励他们参加专项职业能力考核。

3 重视解决“参加积极性不高、农民参与度不高”的问题

对农村转移就业劳动者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对具备中级以上职业技能的农民工开展高技能人才培训,将农民工纳入终身职业培训体系是上级要求各地抓好和落实好的工作。目前,各地已经把开展农民工培训作为稳定就业岗位、增强农民工就业能力的重要举措。(1)在镇(街)、社区或企业建立培训点,方便农民工参加培训,确保参训农民工学有所成,并免费对符合条件的农民工开展职业技能鉴定和专项职业能力考核。(2)特别针对新生代农民工,立足长远,实行免费中等职业教育;对企业新生代农民工,重点开展与企业生产经营相关的培训。如:在新生代农民工就业较多的建筑行业实施“建设行业惠农转移培训工程”,加强对建筑行业农民工的教育培训,提高了他们的职业技能。(3)为有创业意愿的新生代农民工提供创业能力、市场经营知识方面的培训,加强新生代农民工心理疏导、交往礼仪及人生观、价值观等方面的培训,提高农民工的文化素质和创业就业能力。(4)在探索开展了农民工新市民培训。综合考虑进城农民工及其家属子女的年龄、学历、工作等因素,针对不同的群体,采用集中式培训、讲座式培训和线上网络培训等三种培训模式。

建设农民工新市民网络学院、开发手机APP和微信公众号,学员通过电脑、手机均可免费接受培训,极大的方便农民工群体的学习。后续要重点从两方面做好工作:(1)科学规划、合理设置农民工培训网点。整合优质培训资源,依托就业技能培训开展跨区域培训,有效提高农民工技能水平。将培训效果好、就业率高的社会培训机构作为农民工就业技能培训专门机构,按照“就近就便、优质服务”的原则,在农民工比较集中的社区、公租房小区建立培训点。充分发挥职业技能培训作用,通过“培训+招聘”服务模式,实现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职业(工种)与企业技能岗位需求联动,促进农民工通过技能培训实现就业。(2)分类开展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按照“需求引导培训”要求,大力开展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特色职业(工种)培训,提高培训的针对性,满足农民工就地就近技能就业需要。a.大力开展跨区域培训。适应农民工转移就业对技能提升需要,让农民工不论身处何地,均能享受到均等化的职业技能培训补贴政策,并通过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就业能力;为有创业意愿的农民工提供创业能力、市场经营知识方面的培训;特别是针对新生代农民工,立足长远,实行免费中等职业教育;加强农民工心理疏导、交往礼仪及人生观、价值观等方面的培训。(3)抓好农民工技能竞赛,建立考核合格者与岗位薪酬挂钩机制,并将技能考核合格作为落户城市的优先条件,进一步调动农民工参加培训的积极性。

4 重视解决“培训力量薄弱,培训效果差”的问题

(1)按照“按需培训、突出技能、差异补贴”的思路开展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加大职业技能培训力度,让更多农民工通过技能提升增强就业能力。(2)大力推行“校企联合”“定点、定单、定向”等培训模式,围绕新增重要用工企业,实施农民工就业技能培训、岗位技能提升培训、创业培训。(3)采取集中授课、分散实习、一对一帮扶等形式,开设半日班、晚班、周末班等,方便农民工参加培训,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和培训效果。同时,支持对农民工中的贫困人员、化解过剩产能职工等重点群体开展免费职业技能培训,力争“应训尽训”。(4)充分利用各级各类职业学校和成人学校资源,采取送教入企、送教职工下乡、送教进社区等形式,组织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扩大职业教育服务范围,积极帮助农民工获得必要的职业技能。(5)积极筹备建立统一的职业培训信息管理平台,将促进职业培训工作在培训人员实名制核查、政府补贴资金监管、培训补贴直补、培训项目和用工信息发布等方面的功能更好发挥,进一步拓宽农民工获取各类培训和就业信息的渠道,提高农民工参训后的就业率。

作者简介:陈亚娟,女,吉林通榆人,大学本科,高级讲师,从事基层农民科技教育培训教学工作。

猜你喜欢
技能培训农民工建议
我国2.8亿农民工月均收入3 275元
关于不做“低头族”的建议
浅谈美军士官技能培训特点及启示
关于钻井一线技能人才培养的思考
三代人的建议
浅谈飞机维修技能培训
士官学校优质课程建设研究与探索
公租房计划中不能少了农民工等5则
FOO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