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琼
摘要:高职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培养学生掌握必备的专业的理论知识和软件操作技能,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和创新能力并进行因材施教,培养具有现代设计理念的一线高素质技能型应用型人才,探索和调整具有软件技术专业特色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势在必行。本文通过软件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现状分析,针对软件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调整的影响因素,提出了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实施的几点建议,旨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努力适应社会的变化和时代发展的需要。
关键词:软件技术;人才培养模式;职业教育;专业建设
中图分类号:TH-39;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 (2019) 30-0195-02
一、前言
当今大数据时代,科技发达,经济腾飞,信息流通快速且量大,作为信息技术高速发展催生的产物,大数据、云时代和互联网技术被越来越多地提及,信息技术的分析和利用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中国的专科教育,侧重职业教育和职业发展,高职院校多数专业培养的方向是应用型技能型人才,是能生产、肯服务、懂管理的一线工作人员,而不是输送高级科研型人才。大数据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软件技术专业迎来了机遇和挑战,在这个大背景下,软件技术专业人才需求急剧增加。高职院校要以就业为导向,以够用为度,抓住职业教育的核心和本质,突出办学特色,提高软件技术专业的核心竞争力和教育教学水平,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育人质量,加快现代化建设的脚步。
我院软件技术专业,根据不同的招生模式下的生源质量,重新构建课程体系,建立多层次分方向人才的培养模式,并进行因材施教提高学生的团队意识和职业操守,运用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融入新的教学内容,加入创新学分制奖励,努力提高学生职业道德、职业技能、职业态度等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现代设计理念,担负起培养高职软件人才的使命。通过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和调整,研究人才培养的新思路和新途径,不断深化产教研相融合、校企合作、理实一体化、项目教学法,加强现代学徒制改革等教育教学模式研究,解决企业人才需求和毕业生求职之间的供需矛盾。
二、软件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现状分析
大数据的获取、储存、搜索、共享、分析,乃至可视化地呈现都是当前重要的研究课题,网络信息技术发展积累至今,大数据和网络时代的来临,提高了劳动效率,无处不在的信息感知和采集终端为软件技术专业提供了更高的发展平台。新生入校后首先熟悉校园环境,接受形式多样的入学校规校纪教育和专业教育,参观校內实验实训场地和设备,建立软件技术专业和职业基本的感性认识。
我院积极大胆地进行教学改革和专业建设,专业开设和调整是以建筑类专业为核心,不断加强建筑工程技术和工程造价专业人才的培养力度,人才培养方案通过深入的调研和分析每五年修订一次,软件技术专业招生压力巨大,就更需要教师多走访企业,根据企业岗位的工作任务和职业素养要求,不断重组整合现有课程体系,构建出工作任务分析表,对每门课程都要进行制订课程标准,明确主要专业课程和实训课程之间的先后顺序,整合教学内容和项目,突出职业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实现软件技术专业的可持续发展,构建出符合软件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新型课程体系,探索出具有专业特色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是目前高职院校的一大研究课题。
高职院校培养的是适应社会要求、适应的企业用人的岗位要求、适应行业发展的职业素养要求的高级技能型人才。根据软件技术专业学生生源情况,多鼓励多思考多总结,注重培养人际沟通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注重学生职业素养和综合素质的提高,转变教育观念,改革教育思路,摒弃传统的受学科体系影响较深的旧的教学模式和学习模式,为社会的经济发展提高人才需求和储备,为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四有新人做好坚实的基础。
三、软件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调整影响因素分析
高职院校软件技术专业要走具有自己专业特色的创新成才之路,构建先进的技术平台,培养学生的现代设计理念,需要改变现有的人才培养模式,加入一些大数据的课程以适应社会进步、时代发展和软件行业的需求。下面简析影响才培养模式调整的因素。
(一)生源质量
2019年高职院校大规模扩招100万,中西部地区计划扩招20万,扩招将会导致招生录取分数线的降低,生源质量将会有所下降。
此外,我院响应国家号召,积极探索具有区域特色的招生录取考试方式,形成了普通高考、3+2五年一贯制、普通单招和对口单招的招生模式,满足了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随之出现的问题是人才培养方案也要根据人才的需求及专业学生数量和生源质量的等因素进行调整,讨论多层次人才的培养模式显得十分必要的。
(二)教学内容
软件技术专业是一个高科技的新兴行业,因循守旧、传统的教学内容已经无法适应专业应用型复合型人才的培养目标。信息技术和大数据发展更新快,各类数据和信息呈爆炸式的增长,软件专业学生需要接受最新最前沿的计算机知识,学习新的知识和技能,当前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相对比较陈旧,需要重构,去除掉一些已经过时的专业课程,调整部分的专业课程标准,增加一些新兴课程,以满足当前软件技术人才培养的目标需求。
(三)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
部分专业课程教师专业技能水平较差,不愿接受新兴课程的教学任务,不愿意学习新的授课理念,不愿使用新的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授课方式,导致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效果较差,甚至无法胜任新兴课程的教学。软件技术专业需要先进的教学理念,需要学历层次合理的教学团队和学术团队,需要较高水平的学科带头人领衔的骨干教师和青年教师新鲜血液的注入,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导致人才培养的效果不佳,无法满足大数据时代对软件技术类人才的需求。
四、软件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施
根据软件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与定位,以建筑院校为依托,全面协调发展学生的专业技能和综合职业素养,不断夯实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内容,加强校企合作、现代学徒制和产学研结合等办学模式,健全适合专业特色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保证体系,是完成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培养的根本任务。
我院软件技术专业建设的首要内容是重新定位软件技术专业的培养目标和标准,适应“大数据”时代对软件技术人才提出的新型需求,并在就业方面向建筑和智能制造靠拢。
(一)明确培养目标,构件多层次分方向人才培养方案
培养目标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中心点,合理的人才培養方案是人才培养的保障。软件技术专业要求掌握软件设计、编码、测试及维护等能力,还必须会利用软件技术对数据进行挖掘和处理。面向社会和软件行业需要,构建现代软件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新体系,突出应用性、技能型能力的培养,以学分制为基础,摒弃传统的、单一学科的教学模式,改革课程内容,突出实践应用能力培养。人才培养的专门化方向不是孤立的个体,而是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在教学改革与实践中,各个层次各个方向具有相同的专业平台课程,然后根据三年制和五年制分层次按软件开发方向、软件测试方向和大数据应用方向分方向设置课程体系,实现和企业之间的无缝衔接。
(二)建设专业和课程体系,改革教育教学方法
高职院校的课程建设要体现专业性、职业性和顺序性,注意课程开设的先后顺序,突出实践操作的职业能力,满足职业标准,培养企业迫切需要并且与社会接轨的生产一线高素质人才。在学科建设中,从职业技能人手,构建专业课程体系,做岗位(群)进行能力分解,掌握最新最前沿的软件知识。软件技术专业是一门实践性比较强的专业,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要求较高,这就需要在教学的过程当中不断改革和创新,要改变传统的受学科体系影响较深的旧的教学模式和学习模式,学习和采用一些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案例教学、项目教学、任务教学、理实一体化教学等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
(三)以赛代练,奖励学分
活化专业方向,丰富形式多样的第二课堂,组织学生积极参加校内、外各种职业技能大赛活动,参与课外科技作品大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将自主个性化学习与创新创业奖励学分纳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旨在展示教学成果和自主实践能力,激励学生的职业意识,塑造学生的职业人格,促进学生个性发展,选拔出一批创新性人才,鼓励创新和拓展,优秀的给予奖励。
(四)更加规范顶岗实习管理
高职院校软件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的模式主要是按照“公共课”一“专业基础课”一“专业课”一“毕业设计、顶岗实习”的顺序来循序渐进地组织教学,比较符合学生的认知习惯。但也缺乏综合项目应用和企业真实案例的训练,缺乏与企业实际需求的融合,缺乏对学生专业知识以外的职业基本素养的培养。因此,应规范软件技术专业顶岗实习管理,拓展学生的工作体验和生活磨练,让学生能够熟悉企业的工作流程并掌握真正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水平,进行针对性的技能型人才的培养,以实现毕业即就业。
综上所述,软件技术专业人才的培养要以人为本,不仅强调学生要掌握现代信息系统规划、分析、设计、实施和运行维护的方法和技巧,而且要有现代管理科学思想和强有力的信息系统开发能力以及数据分析处理能力。
此外,还有积极推进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和改革,提出了“任务导向,能力递进”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与企业进行深度密切合作,将企业实际工作过程中的一些实际任务进行加工和提炼,将知识目标和技能要求融入到人才培养方案当中,形成项目化的课程体系,在授课的过程当中模拟企业的真实环境,让学生在学习和完成一个教学案例的过程当中掌握专业技能和形成良好的职业习惯,旨在解决当前软件技术专业人才培养和软件企业人才需求之间的供需矛盾。
五、结语
高职院校肩负着高技能人才的培养使命,为了培养出符合大数据时代需求的高素质的软件技术专业人才,就需要与时俱进、不断探索、勇于改革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我院软件技术专业积极与企业进行深度融合和合作,加强课程体系改革,使学生不仅有良好的软件应用开发、测试和维护的能力,而且具有对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的能力,达到大数据时代对软件技术人才培养的持续输出,争取软件产业科学、持续、高速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赵志建,蒋继冬,五年制高职较件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析[J].电子元器件与信息技术,2018 (13).
[2]章朝峰,五年制高职水利工程类人才培养方案探索[J].科技风,2018 (11).
[3]尚峰,乔斌.机械专业多层次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华章,2010.
[4]崔圣祥.基于就业导向的汽修专业五年制高职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研究[J].现代职业教育,2018 (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