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复理疗应用于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的效果研究

2019-01-07 09:53李梅
健康必读·下旬刊 2019年1期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效果

李梅

【摘 要】目的:研究康复理疗应用于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9月到2017年8月期间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式,试验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实施康复理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并比较两组治疗后疼痛评分和腰椎功能障碍评分。结果: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数据对比P<0.05。试验组治疗后疼痛评分及腰椎功能障碍评分优于对照组,数据对比P<0.05。结论:康复理疗应用于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的效果较好,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疼痛和腰椎功能障碍,临床价值较高。

【关键词】 康复理疗 腰椎间盘突出症 治疗效果

【中图分类号】R681.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9)01-03--01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临床上常见的腰椎疾病,其在中老年人群中的发病率较高,患者发病后腰椎及下肢的活动将受到严重影响,导致其生活质量严重下降。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病因较多,腰椎间盘的退行性改变是其发病的基本因素,在损伤、遗传因素和其它诱发因素的作用下导致患者发病[1]。本研究对康复理疗应用于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的效果进行分析,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从我院2015年9月到2017年8月期间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中选取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50例。对照组男29例,女21例,患者年龄31~75岁,平均(49.62±5.84)岁。试验组男28例,女22例,患者年龄28~76岁,平均(49.73±5.96)岁。两组基本资料比较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患者入院后对其进行腰椎牵引和药物治疗,其中腰椎牵引主要适用腰椎牵引床完成,牵引治疗时将牵引重量设定在60~120㎏,每天治疗1次,每次治疗时间控制在40min。药物治疗主要是让患者按照0.4g/次的标准口服血塞通,按照0.5g/次的标准口服血栓通,按照75㎎/次的标准口服双氯芬酸钠缓释片,每日用药1次,连续治疗10d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结束。

试验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实施康复理疗,其中主要是给予患者手法治疗、针灸治疗和康复训练。手法治疗主要是对患者进行局部按摩,医师将手置于患者腰椎肌肉处进行按摩,在患者肌肉放松后采用对抗牵引和屈髋抬腿等手法进行手法治疗,每天给予患者1次手法治疗,每次时间控制在30min左右。针灸治疗主要是选取患者昆仑、承山、委中、风市和夹脊穴,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不同长短的毫针对穴位进行针刺,每次留针20~30min,每天给予患者1次针灸治疗。康复训练主要是根据患者的恢复情况指导其开展相应的训练,其中早期训练主要是在医护人员的协助下完成对脊柱的小角度前屈、后伸和旋转等训练;患者病情恢复较好的情况下指导其开展直抬腿训练,并指导其开展梨状肌舒缩训练等。训练过程中指导患者开展适当的运动,如慢走和打太极等,每次训练的时间控制在30min左右,训练时可根据患者的耐受情况适当增加训练时间。连续治疗10d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结束。

1.3 评价指标

评价患者疗效,对患者治疗后疼痛和腰椎功能障碍进行评分。疗效判定标准为: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症状基本消失,直抬腿幅度在70°以上为显效;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症状有所改善,但正常生活及工作受到一定影响为有效;治疗后患者的病情无明显变化甚至病情加重为无效。疼痛评分用VAS量表完成,分值在0~10分,分值越高代表疼痛越严重。腰椎功能障碍评分用腰椎功能障碍指数完成,包含睡眠、站立和行走等10各方面内容,分值在0~50分,分值越高代表腰椎功能障碍越严重。

1.4 统计学方法

SPSS22.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X2检验计数资料差异,t检验计量资料()差异,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治疗效果

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数据对比P<0.05,见表1。

2.2 各项评分

试验组治疗后各项评分优于对照组,数据对比P<0.05,见表2。

3 讨论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多发病,患者在发病后的临床症状以腰部疼痛、一侧下肢或双下肢麻木和疼痛为主要临床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临床上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方法较多,其中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均有广泛应用,一般能让患者的病情得到缓解[2]。其中常规治疗方式以药物治疗和腰椎牵引为主,在患者服药的过程中配合对腰椎的牵引,让患者腰椎的各个部分恢复正常位置,从而起到改善患者临床症状的作用[3]。但临床实践表明,常规治疗方式起效较慢,并且患者病情较重时疗效通常较差,不利于患者的生活质量提升。

康复理疗是中医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一种方式,其主要是在患者治疗过程中采用针灸、推拿和康复训练等方式,在促进患者气血循环的基础上,让患者的腰背部和下肢得到全方位的系统性训练,从而促使其局部改善,提升患者的腰部力量,降低腰椎的负荷,从而让患者的局部劳损得到改善,让其腰椎功能恢复正常[4]。相关研究表明,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实施康复理疗时通常能让患者的治疗效果得到有效提升,促使患者腰椎功能的恢复。

本研究对康复理疗应用于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的效果进行分析,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数据对比P<0.05。试验组治疗后的疼痛评分及腰椎功能障碍评分优于对照组,数据对比P<0.05。综上,康复理疗应用于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的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王冬梅.康復理疗在腰椎盘突出症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研究[J].双足与保健,2018,27(05):12-13.

胡强,汪春春,陈波珍.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康复理疗措施及临床效果[J].基层医学论坛,2018,22(01):140-141.

郭军,马芳莲.康复理疗在腰椎间盘突出症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6,1(20):194+196.

李巧红,李佳宇.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康复理疗措施及临床效果[J].实用医技杂志,2016,23(01):89-90.

猜你喜欢
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效果
后路椎间盘镜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观察
绝对卧床休息对非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的影响
比较胸腔镜与开胸手术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治疗效果
胶原酶化学溶解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