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国荣
【摘 要】目的:探究慢性胃病的临床治療中实施半夏泻心汤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9月我院90例胃病患者档案资料,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分别给予半夏泻心汤与三九胃泰治疗,评估两组临床治疗状况、不适反应状况。结果:两组相较而言,实验组临床治疗状况更好(97.78%vs.71.11%)(P<0.05);实验组临床治疗状况更好(4.44%vs.22.22%)(P<0.05)。结论:对慢性胃炎患者施以半夏泻心汤疗法,能够显著提升临床疗效,减少不良反应,临床应用效果颇为明显,因此,可以大力推广与应用。
【关键词】半夏泻心汤;慢性胃病;临床疗效;对比观察
【中图分类号】R2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9)01-03--01
前言
胃病是临床上最为常见和多发的一种消化系统疾病,也是多种消化道疾病的统称,如慢性胃炎、胃溃疡等,它主要是由于患者生活及饮食习惯不规律而引发,临床上多表现为上腹部疼痛、恶心、反酸、嗳气等,且其病情易反复、迁延不愈,若没能及时给予有效治疗,便会影响患者日常工作和生活,导致其生活质量急剧下降。三九胃泰为非处方中成药,其中包含了九里香、白芍、两面针等多种中药材,有着“胃药之王”的美称,临床上通常给予三九胃泰颗粒予以治疗,但由于胃病的发病因素较多、病情易迁移且变化多样,所以临床治疗中缺少针对性,导致治疗疗效不甚理想,而据该疾病相关研究学者临床报告指出,采用半夏泻心汤进行治疗,并根据患者病情随症加减,可大幅度提升临床疗效,减少不良情况,因此,为了对此作出进一步研究与探索,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9月我院90例胃病患者档案资料,现报告如下。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9月我院90例胃病患者档案资料,随机分为实验组男23例、女22例;年龄26~50岁、平均年龄(42.84±1.31)岁;病程7个月~6年、平均病程(3.25±1.03)年;参照组男25例、女20例;年龄28~49岁、平均年龄(38.57±1.51)岁;病程1~5年、平均病程(2.94±1.56)年。比较两组临床个人资料,差异不明显(P>0.05)[1]。
1.2 研究方法
1.2.1 参照组
参照组患者给予三九胃泰颗粒(华润三九医药股份有限公司,规格20g*6袋)热水冲服,1袋/次,2次/天,连续服用30d。
1.2.2 实验组
实验组患者给予半夏泻心汤疗法:姜半夏10g、炙甘草6g、黄连6g、干姜6g、黄芩9g、党参9g、大枣4枚;随症加减:脘腹痞满、大便干结者:减用黄芩,另加陈皮15g, 陈皮偏温燥,便秘者不易用、枳实9g、大黄5g、厚朴6g;脘腹痞满、肠鸣腹泻、纳呆者:减用黄芩,另加山药15g、薏苡仁15g、淫羊藿叶15g、陈皮10g、白术10g、莲子10g;脘腹痞满、嗳气频发、热象不显者,减少黄芩,另加旋覆花15g(包煎)、赭石30g(先煎)、陈皮10g、白术15g;脘腹烦满嘈杂、纳呆、失眠、便干者,另加竹茹20g、枳实10g、陈皮15g;以1200ml水浸泡2小时后,大火煮沸,小火熬至450ml,分别于早、中、晚餐后服用,持续服用30d[2]。
1.3 疗效标准
评估两组临床治疗状况、不适反应状况;评估标准:无效:各临床症状未有减轻,且胃镜、X线钡餐检查结果显示患者病情无好转迹象;有效:各种临床症状有明显改善,且胃镜、X线钡餐检查结果显示病灶明显缩小;痊愈:各种临床症状完全消失,且胃镜、X线钡餐检查结果显示病灶完全消失。
1.4 统计学分析
为了对数据有更精确的计算,各项计数、计量资料通过SPSS13.0软件进行分析。以(x-±s)代表计量资料,通过t进行检验;以(%)代表计数资料,通过X2进行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治疗状况对比
由表1,可知:两组相较而言,实验组临床治疗状况更好(97.78%vs.71.11%)(P<0.05)。
2.2 两组不适反应状况对比
由表2,可知:两组相较而言,实验组临床治疗状况更好(4.44%vs.22.22%)(P<0.05)。
3 讨论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精神压力的增大,生活饮食结构的改变,导致我国胃病患者的病发率逐年增高。临床上往往给予三九胃泰颗粒进行治疗,虽然对各种胃病临床症状有缓解作用,但治疗疗效却不慎理想,而半夏泻心汤中的姜半夏不仅可以消除生半夏对胃肠粘膜的刺激,保护胃粘膜正常功能,同时又能拮抗生半夏加速胃肠运动导致的吐泻而起到一种和胃降逆止呕的功效,同时也具有破坏肿瘤细胞的作用,使细胞结构模糊,萎缩,崩解,形成碎片。方中半夏配黄连为调胃肠,理气机,和阴阳的最基本配伍,半夏辛温,善化痰散结,和胃降逆。黄连苦寒,善清热燥湿,调胃厚肠。炙甘草、黄连、干姜、黄芩、党参、大枣等相伍,有散结除痞、补中益气、温中回阳。方中半夏,干姜为辛开药组,黄连,黄芩为苦降药组,人参,炙甘草,大枣为 补虚药组,全方配伍特点为寒热并用,补泻兼施等功效,且此药方可针对不同病况的患者随症加减,临床应用中灵活多变,根据患者病情对症下药,拥有极强的治疗针对性[3]。
在本文研究中,实验组临床治疗状况更好(97.78%vs.71.11%)(P<0.05),实验组临床治疗状况更好(4.44%vs.22.22%)(P<0.05)。
综上所述,对慢性胃炎患者施以半夏泻心汤疗法,能够显著提升临床疗效,减少不良反应,临床应用效果颇为明显,因此,可以大力推广与应用[4]。
参考文献
陈亚民.半夏泻心汤用于胃病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分析[J].心理月刊,2018,06:86-88.
崔喜英.半夏泻心汤治疗慢性胃病的临床观察[J].光明中医,2017,3223:3418-3420.
赖彦桦.半夏泻心汤治疗Hp相关性慢性胃炎的临床观察及实验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6.
武建明.半夏泻心汤治疗慢性胃病随机平行对照研究[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14,2801:38-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