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若干村落农村人口流动时空路径及定居意愿分析*

2019-01-07 12:19顾康康朱鹏祥陈晓华汪勇政储金龙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18年11期
关键词:意愿城镇化流动

顾康康,朱鹏祥,陈晓华,汪勇政,储金龙※

(1.安徽建筑大学建筑与规划学院,合肥 230022; 2.安徽省城镇化发展研究中心,合肥 230022)

0 引言

随着中国城镇化和工业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大量农村人口进入城镇务工。国家统计局数据表明, 2015年中国农民工总量2.774 7亿人,其中外出农民工1.688 4亿人,形成了巨大的农村人口流动。2014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明确提出了6年1亿农民工落户城镇的目标。2016年4月国家发改委发布了《国家新型城镇化报告2015》,就如何推进农民工融入城镇提出了若干新举措。由此可见,农村人口的城镇化已纳入到国家战略层面。然而,虽然有近2亿的农民工在城镇工作、生活,却由于各种原因无法平等享受城镇市民的社会福利,外来人口和本地人口之间的巨大福利鸿沟制约了新型城镇化的健康发展[1-4]。这一问题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农村人口流动的特征、定居意愿及其影响因素已成为学术界的研究热点问题。国外在20世纪50年代开始人口流动的研究,建立了引力模型、“推—拉”模型、移民空间选择模型等计量研究人口流动特征及影响因素的方法[5-8]。国内学者开展农村人口流动及定居意愿研究相对较晚,但研究成果丰硕,对世界人口迁移理论研究产生广泛影响。李强[9]通过农民工的研究认为由于户籍制度的障碍,中国的推拉模式与国际存在较大差距; 张坤[10]运用托达罗修正模型研究了国家层面的人口流动特征及影响因素,提出促进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的建议; 高更和、张苏北等从省域层面研究农村人口务工地选择及影响因素[11-13]; 向晶、赵春雨等开展了不同村庄农村人口定居意愿的社会学调查[14-15],颜姜慧[16]提出城镇化进程中的城市群发展在推动农村人口转移中的作用突显,农村人口转移空间指向城市群集聚,总体而言,国外学者关于人口流动研究已从传统的统计分析转向关注社会文化关系的质性分析,国内学者对农村人口流动时空路径的研究相对较少,对于农村人口定居意愿影响因素研究中较多关注村民个体特征,对于农村建设、周边城市公共设施等“拉力”因素的考虑较少。因此,文章基于安徽省6个不同类型村庄的抽样调研数据,运用Arcgis三维可视化和SPSS回归分析研究了安徽省农村人口流动时空路径及定居意愿的影响因素,研究成果可为促进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实现新型城镇化提供科学依据。

图1 研究区域位置

1 研究区概况与研究方法

1.1 研究区概况

安徽省位于中国华东地区,地处长江、淮河中下游。全省地域面积14万km2, 2017年常驻人口6 294.8万,城镇化率53.5%,其中外出务工人口达1 057万人。依据《安徽省城镇体系规划2012—2030》对安徽省空间地理特征的阐述,全省划分为三大特征区域:北部、中部、南部。因此,我们从三大区域中选择了淮北、合肥、宣城3座地级市作为宏观研究分区,每个地级市选择2个村庄,村庄产业类型、区位条件、外出人口特征尽量涵盖不同类型,保证调研村庄的典型性和代表性(图1,表1),通过实地调研获得相关数据。

表1 调研村庄基本情况

城市村庄类型区位条件农村人口流动性合肥东明村农业型城市经济发达,为省内中心城市,离省外中心城市较远农村劳动力数量较多,省内向心型转移趋向明显,省外流向以上海、江苏、浙江居多冶父山村综合型淮北王堰村产业型城市经济一般,远离省内省外中心城市农村劳动力数量庞大,以省内转移为主,省外流向以江苏、上海、山东居多淮海村农业型宣城安吴村农业型城市经济较发达,远离省内中心城市,近省外中心城市农村劳动力数量较少,省内转移和省外转移并存,省外流量以上海、浙江、江苏居多月亮湾村旅游型

1.2 数据来源

2017年7—8月,组织3个调研小组对研究区进行调研,通过统计年报和村庄规划收集、政府部门访谈、村民问卷、现场观测等多种形式获取相关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其中,调查问卷包括个人和家庭基本情况、村庄发展与建设、外出务工情况、定居意愿等方面,最终获得有效问卷东明村、冶父山村、王堰村、淮海村、安吴村、月亮湾村分别为83、85、104、84、83、101。

1.3 分析方法

(1)时空路径分析。对农村人口转移就业历程进行调查分析,获得其轨迹片段、驻点等时空数据,从而构建时空数据模型。其中,驻点指时空活动过程中个体的位置,包括纬度、经度、时刻; 轨迹片段指个体在起始驻点、终止驻点之间移动的情况[17]。通过Arcgis软件确定各样本村及打工地的位置,用Visual Studio构建三维可视化的时空路径。

(2)定居意愿影响因素分析。根据相关研究成果和问卷调研的初步结果,构建农村人口流动性影响因素指标体系(表2)。运用多元回归模型,定量分析农村人口定居意愿的影响因素。被解释变量为农村人口定居意愿,解释变量为家庭状况、产业发展和村庄建设,各解释变量进行pearson相关性分析,指标之间pearson相关性<0.80,认为指标之间相互较独立。

表2 农村人口定居意愿影响因素指标体系

指标分指标东明村冶父山村王堰村淮海村安吴村月亮湾村家庭状况年龄<20=1、20-40=2、40-60=3、>60=4224334文化程度文盲=0、小学=0.25、初中=0.5、高中(中专)=0.75、大专及以上=10.360.470.510.40.310.42非农劳动力比重%597075785156工作模式常年在外=0、农闲时外出=0.25、早出晚归,住在家里=0.5、主要务农,偶尔外出打零工=0.75、常住家中,不外出=10.50.650.730.890.170.33子女上学地点本村=0、镇区=0.25、其他镇=0.5、县城=0.75、市区=10.330.450.310.390.130.68产业发展村庄产业类型农业型=0、半农半工=0.5、工业主导=100.51000.5家庭总收入万元4.353.823.034.034.013.45非农收入比例%959864607578村庄建设村庄住房条件不满意=0、较满意=0.5、满意=10.550.580.680.670.330.23村庄设施配套不满意=0、较满意=0.5、满意=10.140.250.550.550.410.51村庄景观风貌不满意=0、较满意=0.5、满意=10.450.5510.470.540.57

2 农村人口流动的时空路径

表3 农村人口流动的时空路径类型

类型时空特征稳定型一直在一地打工逐步稳定型不是一直在一地打工,但近些年稳定在一地打工5年以上漂泊不定型外省市打工地超过两地,最近在一地稳定时间不超过5年回流型以前在外省市打工,近年回到本市内打工逐步开拓型开始打工在本市,后逐步到外省打工断续型打工过程不连续,有些年份回家务农

相关研究表明,农村人口流动的时空路径类型分为稳定型、逐步稳定型、漂泊不定型、回流型、逐步开拓型和断续型[17](表3)。表4可以看出,稳定型的农村人口流动模式比例都最高,表明农村人口对初始流入地有着较强的空间依赖性。除了稳定型,其他类型的农村人口的时空路径类型在各研究村不尽相同。冶父山村、月亮湾村和王堰村以逐步开拓型为主, 3个村庄均有一定的产业基础或周边有较强吸引力的城市,所有人口流动初期均以本地为主,逐渐到外省市打工; 东明村、安吴村以漂泊不定型为主, 2个村庄均为农业型,周边缺少产业吸引,外省流动趋势显著; 淮海村以逐步稳定型为主,早期流动地点波动性较大,最近几年集中在周边几个大城市。地域差异性对于农村人口流动类型影响较大,其中村庄的地理位置、产业结构以及早期外出务工者的带动性影响最为显著。

表4 不同类型的农村人口流动人数及比例

人,%

表5 农村人口流动的时空路径

城市村庄人口流动时间人口流入地区合肥东明村1990江苏、上海、浙江2000苏南地区2010合肥冶父山村2000省内和长三角2008上海、合肥淮北王堰村2000浙江、内蒙古淮海村2000徐州、南京宣城安吴村2005江苏、上海月亮湾村2000上海2010宣城、月亮湾村

运用Arcgis三维可视化分析村民打工时空路径表(表5),安徽省6个村庄经过多年的人口流动发展,已形成一个或多个稳定的人口流动方向。合肥市东明村1990年开始出现有规模的外出打工,流动方向以江苏、上海、浙江为主; 2000年以后外出打工地集中到江苏,尤其以苏南地区为主; 2010年以后,随着合肥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其对农村人口吸引力逐渐加强,出现了一定的人口回流。合肥市冶父山村2000年才开始出现有规模的外出打工,早期务工者主要聚集在省内和长三角2个集聚中心; 2008年以后省外流动地逐渐以上海为主,省内以合肥为主。淮北市淮海村早期以市内打工为主, 2000年以后扩展到周边徐州、南京等大城市。淮北市王堰村早期外出务工者不多,主要在村庄周边的矿区工作; 2000年以后。主要扩展到浙江和内蒙古两个地区,主要从事建筑、运输等行业,早期务工村民的带动作用十分显著。宣城市安吴村早期外出务工者集中于市区及周边,从事建筑业和服务业,务工形式以临工为主; 2005年以后扩展到江苏、上海等地。宣城市月亮湾村早期外出务工者集中于村庄周边,从事服务业为主; 2000年以后省外务工人数逐渐增多,以上海为主; 2010年随着村庄旅游的发展,回流的村民不断增加,多在村庄周边从事旅游相关的服务业。整体而言,安徽省农村人口流动性不断增强,从早期的村庄周边地区务工为主,到现在的省内与省外并重的格局,其中省外以长三角地区为主,省内以合肥及周边地域为主,部分产业发展向好的村庄出现了显著地人口回流现象。

3 农村人口定居意愿

分别选取村庄、乡镇、县城(城市)、省会城市、省外城市5个定居地点,通过对样本村村民定居意愿的调查,得到村民定居意愿统计图(图2)。可以看出,安徽省农村人口定居意愿选择依次是村庄、县城(城市)、省会城市、乡镇和省外城市。对比安徽省3个典型区域,皖北地区的村民虽然选择村庄作为第一定居点,但也有30%多的村民选择县城(城市),这表明周边城市对皖北村民的吸引力较强,但小城镇吸引力不足; 皖中地区的村民选择县城(城市)的比例更高,其中东明村村民的第一选择定居点是县城(城市),选择省会城市的比例也是3个区域最高的,表明合肥市的吸引力十分强大; 皖南地区的村民选择村庄的比例是3个区域最高的,选择乡镇的比例也高于其他地区,表明该地区村民就地城镇化的趋势十分明显。运用SPSS分析年龄与定居意愿的相关性,两者达到显著相关,进而分析不同年龄段村民定居意愿(图3)。小于20岁的村民40%选择省外城市, 32%选择省会城市,他们对定居大城市有强烈的意愿; 20~40岁的村民42%选择县城(城市),中小城市是他们定居地的首选; 大于40岁的村民60%多选择村庄,城市生活的高成本以及对村庄生活的眷恋让他们选择留在村庄。

图2 村民定居意愿统计 图3 不同年龄段村民定居意愿

表6 农村人口定居意愿回归分析

指标估计参数标准误自由度显著度水平年龄-0.028***0.00710文化程度-0.4650.16510.43非农劳动力比重0.0020.08110.98工作模式0.0180.06510.78子女上学地点0.175**0.06810.025村庄产业类型-0.322***0.07110家庭总收入0.0950.13710.57非农收入比例0.1220.12710.45村庄住房条件0.0530.11510.23村庄设施配套0.001**0.03310.03村庄景观风貌-0.167***0.05310 注:***1%的显著性水平;**5%的显著性水平

以村民定居意愿为因变量,将定居意愿影响因素指标作为自变量引入SPSS软件回归分析中的Ordinal函数进行分析,得到模型运算结果(表6)。

3.1 家庭特征

年龄与农村人口定居意愿显著相关,小于20岁的村民具有强烈定居大城市的意愿, 20~40岁的村民具有相对强烈的定居县城(城市)的意愿, 40岁以上的村民倾向于留在农村。通过调查, 40岁以下的年轻人从事农业的较少,年轻人分配的宅基地较少,加上城市生活的强烈吸引力,使得年轻人倾向于定居城市。影响因素指标中“子女上学地点”与农村人口定居意愿也有较强的相关性,子女在县城或城市上学的父母更希望定居县城或城市。调查显示, 20~40岁的村民希望定居离家较近的县城或城市,一方面有较多的务工机会,享受城市的教育和医疗资源,有利于子女的发展,另一方面可以照顾家乡的老人和田地。老年人由于技能有限,生活习惯等问题,较希望留在村庄生活。

3.2 产业发展

村庄产业类型与农村人口定居意愿显著相关,工业主导型村庄的村民更愿意定居村庄。调查显示,产业条件较好的村庄,附近就业岗位较多,村民在附近务工的同时也能照顾家庭,普遍认为农村生活成本低、环境好,放弃农地拿到城市户口的意愿相对较低。与此相反,产业条件一般的村庄,村民收入水平较低,希望进城务工的意愿较强,虽然也反映城市生活压力大,但为了获得更好的生活,定居城市的意愿较强。

3.3 村庄建设

村庄设施配套、村庄景观风貌与农村人口定居意愿显著相关,村庄设施配套、景观风貌满意度高的村庄的村民定居村庄的意愿较高。调查显示,随着城乡统筹和安徽省美好乡村建设,城乡差距在降低,若能在村庄享受城市公共服务,村民定居城市的意愿会大大降低; 近年来随着部分城市环境污染的加剧,拥有较好景观风貌村庄的吸引力越来越大,导致一些生态环境良好村庄的村民,定居村庄的意愿越来越强。访谈中,村民表示未来的城市居民会选择来环境好的村庄居住,他们的土地价值会不断提升,这让他们更加坚持在村庄定居。

4 结论与建议

新型城镇化是我国现阶段的重要任务之一,农村居民的城镇化是我国新型城镇化的重要支撑,通过实地调研安徽省6个典型村庄及540份调查问卷,初步到以下结论:

(1)安徽省农村人口经过多年的流动和变迁,各地区由于经济和社会条件的差异,已经形成差异性较为显著的人口流动模式。皖北地区的农村人口流动属于逐步稳定型,空间选择集中于周边大城市,但分散性显著; 皖中地区的农村人口流动属于稳定型,空间选择形成合肥和长三角两个中心区; 皖南地区的村人口流动属于逐步开拓型,空间选择以省外为主,集中于上海和浙江等区域,近年人口回流趋势明显。

(2)安徽省农村人口定居意愿选择依次是村庄、县城(城市)、省会城市、乡镇和省外城市。县城(城市)和乡镇是农村人口异地城镇化的重要载体。影响农村人口定居意愿的影响因素为年龄、子女上学地点、村庄产业类型、村庄设施配套、村庄景观风貌。年龄越小的村民定居大城市的意愿越强烈,产业条件、村庄设施配套、村庄景观风貌好的村庄的村民就近城镇化的意愿越强,城镇的教育资源、就业岗位、医疗条件是吸引农村人口定居城镇的主要因素。

(3)中国新型城镇化的重点是农村人口的城镇化,不同地区的农村流动人口因其家庭条件、村庄发展水平不同,对于定居地的选择有较大的差异性[18-19]。中国县城、乡镇城镇化水平较低,农村人口全部转移到大城市也不现实,加强当地县城(城市)和乡镇的人居环境建设,满足农村人口的就业、教育、医疗等需求,县城(城市)和乡镇将成为中国新型城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

猜你喜欢
意愿城镇化流动
健全机制增强农产品合格证开证意愿
关于“十四五”新型城镇化实施方案的批复
汪涛:购房意愿走弱是否会拖累房地产销售大跌
流动的光
家乡的城镇化
为什么海水会流动
An Analysis on Deep—structure Language Problems in Chinese
加快推进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
对构建新型城镇化的观察思考
Chatterbox—Willingness意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