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云南中医药大学,云南 昆明 650500;2.昆明市中医院,云南 昆明 650500
腰痛属于祖国医学“痹病”“经筋病”范畴,是指背部肋弓下缘至臀沟之间疼痛不适的一种综合征,伴或不伴下肢放射痛。现代医学认为,任何原因引起的肌肉、肌腱、韧带、筋膜和关节的病变所导致的脊柱失衡等疾病均可引起腰痛[1]。有文献表示,腰痛的发病率高达85%,在患者就医的原因中,概率位居第2,仅次于上呼吸道感染的发病概率[2],因腰痛引起的误工、经济问题等对患者工作、生活均造成很大影响。
1.1 经筋理论的概述 经筋理论起源于远古时代,大约形成于战国时期,《阴阳十一脉灸经》、《足臂十一脉灸经》首次描述“筋”的概念[3]。《说文解字》中对经筋作出解释:“筋者,肉之力也”,“筋”即指能够产生力量的肌肉而言。《灵枢·经筋》中阐述“经筋”即十二经筋,是十二经脉在肢体外周的连属部分,即十二经脉之气结聚散落于筋肉关节的体系,能维络全身关节、骨骼,有主管全身运动的作用[4]。然而其走形与十二经脉各不相同,十二经筋以本身奇特的循行方式,起、结、聚、散去网络全身。随着社会的进步,对经筋理论的探索与挖掘,使其在发展中日益完善。有医者[5]将中医经筋理论作为基础,结合易筋经相关知识与练功实际体验,及西医运动解剖学知识,认识到经筋具备形态、功能的统一,是人体一个有机的系统组织。中医的经筋理论上既包括了肌肉、韧带等软组织构造基础,又囊括了整体效应根本,但又不是二者单纯的合并,而十二经筋是由肌梭、肌腱以及韧带、关节囊等具有张力本体感受性的线性构造本质持续而成的。也有医者结合现代解剖学知识及生物力学理论,遵循各大家的经验,领悟到十二经筋是前人应用那时匮乏的解剖知识,配对相应的医学术语,以十二条运动力线为纲,对人体韧带学、肌学及其附属组织生理和病理规律的概括和总结[6]。
1.2 经筋的生理病理特点 《内经》描述了经筋的三大生理特点[7],《素问·痿论》中论述道:“宗筋主束骨而利机关也”,指出经筋具备“利机关”束缚骨的联络,主司枢纽关头活动的生理作用;《素问·五脏生成篇》曰:“诸筋者,皆属于节”,推出筋多附于骨和枢纽处,具备束缚骨骼的功效;《灵枢·经脉》曰:“筋为刚,肉为墙”,提出经筋坚固骨骼且对人体主要脏腑起到护卫。《类经》中指出,经筋是“联结百骸”“维络全身”“筋会于节”的构造。它与十二经脉的最大区分是“内无中空”“各有定位”“有刚有柔”之分。“刚筋”多分散于躯体表面、背部,多与肢体的舒展活动有关,“柔筋”多分散在躯体内部、腹部,多同肢体的屈收运动相联,因此,经筋的刚中有柔,柔中带刚的特性,成为机体大大小小关节正常运动与连结的关键。经筋阴阳平衡,刚柔相济,肢体的俯与仰、屈与伸、外旋与内旋、外展与内收等功能活动就灵活自如、矫健敏捷[8]。
“主束骨而利机关”为经筋的重要生理功能,当关节、肌肉的联动跨越某一区域或超过等长时间的运动,使经筋形成一定程度的损伤,造成“筋挛、筋痿、筋结”等病理结构的改变。正如《灵枢·经筋》中阐述:“经筋之病,寒则反折筋急,热则弛纵不收。”“筋急”可以理解为人体筋肉骨骼在过度劳作状态下产生拘急、扭转、挛缩、肿胀、僵直、掣动等病理表现,进一步牵涉则发生疼痛,痛则制动,故而影响肢体运动功能。一块肌肉的应力点通常在腱与骨的联结处,肌腱止点位置,该处一般为肌纤维束或肌腱的功能集中点,外力损伤的主要位置,也是产生硬结的常见病变部位,此部位十二经筋称之为“结”和“聚”,即“筋结”,是经筋损伤后所产生的病理产物[9]。
根据中医基础理论,十二经筋循行贯通腰部,通常腰痛的位置与经筋循行的部位基本吻合,其中足太阳经筋、足少阳经筋和督脉与腰痛的形成原因关系最为紧密,其他经筋亦可引发腰痛。《灵枢·经筋》中关于腰痛经筋病理的论述,可阐述为:凡涉及腰部经筋的疾病,在腰部运动达到机体承受能力时,则会发生痉挛、僵直,进一步产生腰痛,反之,腰部运动量不足,机体发生失代偿作用,牵涉筋肉组织,可产生挛缩变性则引发腰痛。腰部经筋之病,可选用相应经筋上的痛点进行治疗,通过疏通经筋之气血,从而恢复经筋的正常生理功能[10]。
关于“腰痛”在《灵枢·经筋》篇中提及:“脊反折、腘筋急,前引髀,后引尻、胫转筋、脚坚跳。”描写了腰腿痛的症状,故经筋理论提出腰痛归属于“经筋病”的范畴,其病理体现是“筋结”点的产生,“筋结”挛急导致疼痛,痛则制动,故可见运动功能障碍,也能对经脉产生压迫导致经脉闭阻。现代医学理解的“筋结”则是软组织的急慢性损伤后未能正常修复,形成的组织挛缩、粘连从而产生一系列无菌性炎症病灶的病理改变,因此,如何消除筋结和如何准确地找到“筋结”点成为治疗本病的关键之处。而大部分腰痛患者在各腰椎棘突、横突、关节突、关节囊、棘上韧带、棘韧带、竖脊肌、髂腰肌韧带附着处、梨状肌体表投影点等处可触及明显的压痛及条索状或结节状硬结,可通过经筋触诊找到“筋结点”并标记来进行多点位治疗。再根据“以痛为输”“以结为输”“以舒为输”的取穴原则,按照腰部之归经,将经筋疗法应用于这类疾病,能获得较理想的疗效。
3.1 常规针刺 张景岳于《类经》中说起“十二经筋痹刺”。李瑞杰等[11]采用经筋刺法治疗慢性非特异性腰痛患者,以“以痛为俞”的原则寻找结筋病灶点,总有效率为82.76%。黄土其[12]通过筋针针刺筋结压痛点且带针活动治疗急性腰扭伤1例,症状改善明显。王程等[13]在经筋理论指导下用毫火针治疗寒湿型腰肌劳损,将毫火针针身烧红烧透作用于经筋治疗点达到缓解疼痛、改善症状的目的,治疗后治疗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陈如等[14]应用集针刺法治疗梨状肌综合征,即使用双针并刺、集多针于十二经筋产生局灶性病变点,点面结合、疗效明确。邹瑜等[15]基于经筋理论应用三棱针挑刺局部筋结点治疗腰肌劳损急性发作,治疗后观察组ODI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基于经筋理论的针刺方法简单、易操作、疗效确切,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3.2 理筋手法 理筋手法主要是将经筋理论融入于传统推拿手法中,吴谦在《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中将推拿手法实际应用于经筋之病。曾祥成[16]通过理筋手法对足三阳经筋在腰部的循行予舒筋解结,对腰骶部、臀部筋结点进行松解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总有效率达93.3%。王波[17]应用理筋手法作用于腰臀部有压痛、条索、结节的部位来治疗慢性非特异性下背痛,可显著改善疼痛及不适症状,治疗后VAS评分及ODI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所下降(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93.33%,对照组总有效率73.33%。贾佃萍[18]遵循“按摩舒筋,复其旧位”的理念,将宫廷理筋术改良手法用于治疗慢性非特异性腰痛,在缓解疼痛方面的及时效果优于对照组,且疗效能在治疗后维持1个月。理筋手法是基于传统推拿手法的创新,直接作用于病灶点,其针对性强,疗效确切。
3.3 其他特殊针刺 黄国松[19]联系现代解剖知识及生物力学系统地分析了经筋病的诊疗手法、手段,发现并接连产生了一系列特殊的治疗经筋病的工具,如经筋刀、微创针刀镜、新铍针、筋针疗法等方法来解结松筋。董福慧等[20]运用铍针治疗皮神经卡压性腰臀部疼痛患者,循经筋触到明确的条索、结节,采用多点式松解,对疼痛改善有较好疗效。陈振虎等[21]采用自制的岐黄针针具基于经筋理论治疗腰痛,采纳传统五刺的合谷刺和输刺方法,其疗效显著。王海军等[22]运用经筋刀松解腰背部治疗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下腰痛,选取有明显深压痛处,进行横向和纵向的剥离,总有效率达84.09%。司江涛[23]基于经筋理论治疗老年性非特异性下腰痛,运用经筋刀对筋结点进行钝性松解,疼痛改善率达96.6%。苏鑫童[24]将长圆针用于治疗非特异性下腰痛,寻触到局部结筋病灶处,应用其锐而不利,圆而不钝的特点进行钝性分离,改善腰痛功能障碍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庞青民[25]采用筋针治疗腰背肌筋膜炎患者,循经筋走向选取筋结点或压痛点沿皮肤平刺,配合活动疼痛部位,取得较好的疗效。李晓昊等[26]将经筋理论与电子腔镜原理相结合,创新出微创经筋刀来治疗强直性脊柱炎髋关节病变,其结果中多项指标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明显降低本病的活动指数和功能指数。治疗技术的改革、创新,使得经筋理论进一步发展,针具的种类增多,提高了临床疗效,操作简便,治疗范围更广。
经筋理论是中医基础理论之一,与十二经脉相互联系又各不相同,相比经脉理论,经筋理论发展相对缓慢,故对经筋理论进行阐述,对其生理病理及其实质的描述,结合现代知识对经筋理论有了新的认识。从理论支撑到临床应用紧密衔接,基于经筋理论治疗腰痛的操作手段繁多,可分为常规针刺、理筋手法、其他特殊针刺三大类,其他特殊针刺包含经筋刀、岐黄针、铍针、长圆针、新铍针、筋针、微创经筋刀等,在治疗慢性非特异性下腰痛、腰背肌筋膜炎、腰椎间盘突出症、梨状肌综合征、腰臀肌筋膜痛性综合征等有繁多的经验报道及研究。经筋理论已趋于完善成熟,应用经筋理论治疗腰痛临床疗效确切,值得进一步推广,但是在腰痛的临床应用中方法多,治疗种类繁杂,范围广泛,难以统一,所以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尤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