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术期优质护理配合心理护理干预在脑出血患者中的应用

2019-01-07 03:39:40宫文佳
中国医药指南 2019年33期
关键词:知晓率围术例数

宫文佳

(营口市中医院,辽宁 营口 115000)

脑出血是常见的神经系统病变,属于高血压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可危及患者生命[1]。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老龄化的进程,脑出血发病率逐年增加,且趋于年轻化,成为危害中老年人健康的公共卫生问题。开颅手术是治疗脑出血的重要措施,而有效的围术期护理可增强手术的疗效。故为了探讨围术期优质护理配合心理护理干预在脑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笔者特进行研究,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120例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案分为两组各60例。观察组:男性39例,女性21例;年龄45~74岁,平均(57.29±1.60)岁。出血量平均(32.80±4.22)年。其中基底节出血39例,小脑出血12例,其他部位出血9例。对照组:男性37例,女性23例;年龄45~72岁,平均(57.25±1.66)岁。出血量平均(32.84±4.20)年。其中基底节出血37例,小脑出血14例,其他部位出血9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对照组采取围术期常规护理,术前皮肤准备、禁饮禁食,术后基础护理、引流管护理、用药护理等。观察组采取围术期优质护理配合心理护理干预,具体如下。

1.2.1 术前护理干预:①入院评估、宣教:护士应该详细查阅患者的病史资料,并询问内科专家的意见,充分评估患者的病情,制定出适合围术期的护理方案,给患者讲解脑出血的病因、表现、治疗,手术体位配合、术后康复锻炼等。②心理护理:脑出血急性期患者病情危重,多存在较重的心理负担,护士应加强和患者的沟通、交流,鼓励患者树立治疗的信心,并鼓励家属主动关心患者,避免因情绪激动,造成血压升高,加重出血。③术前准备:护士应备好气管插管、切管切开包、吸痰器、呼吸机、麻醉机、抢救药等物品。做好皮肤准备,在剃头的时候减少搬动头部,以免造成病情加重。在术前30 min,少量注射冬眠合剂避免躁动,降低颅内压,确保手术安全。

1.2.2 术后护理干预:①病情监测:密切观察患者的血压、脉搏、心率、血氧饱和度,备好抢救药,并观察颅内压情况,病情稳定后间断吸氧。②引流管护理:采用纱布覆盖引流管,并注意引流液的性质、颜色、量,保持引流通畅,避免管道受压、脱落、折曲,在翻身时避免牵拉管道。③心理护理:术后恢复期的患者可因生活需要他人协助,无法自理而感觉羞愧、悲观,护士应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干预,尊重患者,维护患者的尊严,满足患者的合理需求,倾听患者的想法,及时疏导,并给患者讲解术后康复锻炼的方法等。④饮食护理:脑出血患者的饮食以清淡、低盐(<5 g/d)、低脂、低胆固醇、少糖、高钙为主,可进食粗粮、杂粮、蔬菜、水果等,控制蛋白质的摄入量,保证1 g/kg,应进食优质蛋白,例如鱼肉、瘦肉,戒烟戒酒,保证大便通畅。⑤预防并发症:做好伤口清洁消毒工作,保持敷料清洁,观察有无出血、渗液等。做好会阴擦洗,避免尿路感染。保持皮肤干燥,定时翻身,避免长时间受压,发生压疮。

1.3 观察指标:①采取我院自制的调查表评价患者的健康知识知晓率,主要包括脑出血的病因、表现、治疗等方面。知晓率=(知晓的例数/总例数)×100%。②并发症发生率=(发生并发症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分析:数据以统计学软件SPSS20.0处理。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α=0.05作为数据的检验标准,P<0.05为差异有显著差异性。

2 结果

2.1 比较两组患者的健康知识知晓率:观察组健康知识知晓率显著优于对照组(χ2=4.227,P=0.040)。观察组60例,健康知识知晓的例数为57例,知晓率为95.00%。对照组60例,健康知识知晓的例数为50例,知晓率为83.33%。

2.2 比较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χ2=6.220,P=0.013)。2.2观察组60例,发生肺部感染1例,上消化道出血2例,压疮1例,感染1例,发生并发症5例,并发症发生率为8.33%。对照组60例,发生肺部感染4例,上消化道出血4例,压疮3例,感染2例,发生并发症13例,并发症发生率为26.00%。

3 讨 论

脑出血是指非外伤性脑实质内的血管破裂出血,占全部脑卒中的20%~30%[2]。脑出血主要和高血脂、血管老化、高血压、糖尿病、吸烟等密切相关[3]。脑出血患者多因情绪激动或运动时突然起病,早期病死率高,即便是幸存的患者也具有较高的致残率,可出现语言障碍、认知障碍、运动障碍等[4]。外科手术是其主要的治疗手段,而有效的围术期护理对于脑出血的治疗十分必要。优质护理是一种以患者为中心,全面、整体、系统的护理方式[5]。术前做好充分护理评估,有利于制定一个有效的护理方案,有据可循,且加强健康宣教,可增强患者对于疾病的正确认知。术前加强心理护理,可缓解患者的心理压力,保证生命体征稳定,告诉患者情绪稳定对于治疗的重要性。做好术前准备,备好抢救药,备皮,降低颅内压等,确保手术安全。术后应密切观察病情,监测术后体征的变化,做好管道护理等。术后心理护理也属于康复护理的一部分,术后患者生活自理能力下降,或是活动不便,担心预后,出现较重的心理负担,此时期应该加强心理护理,及时疏导负性情绪,和患者一起制定适合的康复方案,帮助患者重拾信心,增强依从性。加强饮食护理,少食多餐,避免饱餐,保持大便通畅,避免便秘,用力大便可造成内压升高,加重病情。且应指导患者戒烟戒酒,保证良好的饮食习惯。术后加强皮肤、会阴等护理,可有效避免压疮、尿路感染,加强切口护理,可避免感染、出血等[6-10]。

观察组健康知识知晓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以上研究表明采取优质护理的效果优于常规护理。综上所述,对于脑出血患者,采取围术期优质护理配合心理护理干预,可增强患者对疾病的认知度,降低并发症。

猜你喜欢
知晓率围术例数
社区老年人群早期胃癌防治相关知识知晓率的调查
人工膝关节翻修例数太少的医院会增加再翻修率:一项基于23 644例的研究
围术期舒适干预应用于口腔颌外科的效果
内镜下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的围术期处理
医学新知(2019年4期)2020-01-02 11:04:08
更正
围术期血液管理新进展
患者术后躁动危险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
提高糖尿病患者饮食健康教育知晓率
提高住院患者健康教育知晓率
β受体阻滞剂在围术期高血压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