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化护理模式在老年呼吸衰竭患者中的应用

2019-01-07 03:39:40
中国医药指南 2019年33期
关键词:生理呼吸衰竭人性化

吕 莹

(沈阳急救中心,辽宁 沈阳 110006)

呼吸衰竭患者呼吸功能异常,呼吸障碍不断加重,致二氧化碳潴留或机体急性缺氧,属于临床常见的代谢障碍及生理功能紊乱的综合征[1]。通常情况下,呼吸衰竭患者在静息状态下,肺部通气和换气功能无法正常交换,尤其是老年呼吸衰竭患者,在合并肺部功能障碍后,极易诱发其他脏器功能障碍[2]。因此,临床必须要重视老年呼吸衰竭患者实际情况,加强患者临床护理工作,以此改善患者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本次研究就对老年呼吸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笔者根据多年经验,采取人性化护理模式,对其应用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整体筛查法选取我院2016年12月至2018年3月期间收治的老年呼吸衰竭患者126例,所有患者符合呼吸衰竭;认知功能正常;精神状态良好;具有良好的沟通能力;患者知情本次研究;医院医学伦理会批准通过此次研究;随机双盲法分为两组,对照组有63例患者,男性患者41例,女性患者22例;年龄:55~82岁,平均(65.38±5.26)岁;重症肺炎患者24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22例,支气管哮喘患者17例;观察组有63例患者,男性患者40例,女性患者23例;年龄:55~82岁,平均(64.86±5.31)岁;重症肺炎患者25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22例,支气管哮喘患者16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及病因等资料差异具均衡性(P>0.05),可予以对比。

1.2 护理方法。对照组:常规护理。医护人员应注意患者实际情况,创建舒适、干净、卫生病房环境,定时通风换气,清洁消毒。向患者讲解呼吸衰竭治疗方法、目的及注意事项,纠正病因,对症处理。

观察组:人性化护理模式。医护人员对患者常规护理基础上,采取人性化护理模式。①评估患者需求,创建人性化护理内容。医护人员应与老年患者积极沟通交流,明确患者的心理、生理、病情需求,制定符合患者需求的护理方案。医护人员应帮助患者放松身心状态,增加躯体、心理舒适度。②人性化心理护理。老年患者发病期间,多存在紧张、焦虑、抑郁、恐惧、不安等情绪,护理人员应重视老年患者心理状态,主动与患者沟通交流,耐心开导患者。给予患者鼓励性语言、安慰性语言、肢体性语言,适当消除患者陌生、不信任之感;播放舒缓音乐、采取社会支持干预,消除患者负面心理状态。同时对患者、家属发放健康教育手册,指导患者呼吸衰竭及病因控制措施,指导患者生活干预及呼吸功能锻炼。③人性化生理护理。老年患者住院期间,应注意生理舒适度。护理人员应做好患者的口腔护理,帮助患者清洁口腔,协助患者饮水、进食,保持床单的舒适、整洁、平整,防寒保暖。鼓励家属多陪伴患者,集中处理各项护理、治疗措施。做好患者排痰干预,协助患者咳痰,对无力咳痰者应叩背排痰,必要时雾化吸入。老年呼吸衰竭患者吸氧过程中,应根据患者需求选择合适导管吸氧,及时清洁鼻孔,保护鼻腔黏膜。面罩吸氧者,应注意调整面罩松紧度,湿化瓶温度在37 ℃,湿度80%,每天更换湿化瓶、湿化液。口鼻罩者,指导患者用鼻呼吸,避免张口呼吸。

1.3 评价指标:采用简化舒适状况量表(GCQ)[3]评价患者生理舒适(8条32分)、心理舒适(9条36分)、社会舒适(7条28分)及环境舒适(4条16分)4个维度,共 28个条目。每个条目为1~4级评分法,总分112分,分数越高表示越舒适。自制护理满意调查表[4]调查患者对此次护理满意程度,分为满意和不满意两个级别。

1.4 统计学处理:数据统计处理采取SPSS20.0统计学软件包。计量数据处理采取t;计数数据的处理采取χ2,当数据检验P<0.05时,说明数据比较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舒适度比较:观察组生理舒适(85.93±6.42)分,心理舒适(86.27±7.15)分,社会舒适(85.94±8.20)分,环境舒适(86.36±7.51)分;对照组生理舒适(68.39±10.53)分,心理舒适(69.87±11.96)分,社会舒适(68.58±11.76)分,环境舒适(69.86±12.05)分;两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t=11.289、9.342、9.611、9.224;P=0.000、0.000、0.000、0.000)。

2.2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观察组护理满意率98.41%(62/63),不满意1例;对照组护理满意率79.37%(50/63),不满意13例;两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χ2=9.723,P=0.002)。

3 讨 论

呼吸衰竭患者在除了原有肺部疾病,多会合并多脏器功能障碍。尤其是老年呼吸衰竭患者,患者基础病症较多,身体机制降低,在合并呼吸衰竭后,中枢神经系统受到一定影响,长期脑组织缺氧,则会影响患者注意力、认知能力,同时会影响心脏及血液循环,致各种心律失常发生[5]。老年呼吸衰竭患者处于危急状态,生理、心理严重不适,若未及时干预处理,机体代偿功能失偿,常会危及患者生命安全。因此老年呼吸衰竭患者在临床治疗时,不仅需处理患者病症,也需采取必要干预措施,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改善患者生活舒适度。

人性化护理的实施,充分考虑患者的心理、生理状态,尊重、理解、关心、爱护患者,以患者为护理核心内容,充分调动患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同时能够增强护理人员的职业认同感[6],以此为患者提供舒适、高效、优质的护理工作。本次研究中,与对照组常规护理相比,观察组患者生理舒适、心理舒适、社会舒适、环境舒适明显提高,有统计学意义。说明,人性化护理模式,尊重患者,了解患者需求,针对患者需求而制定针对性处理方法,帮助患者树立准确的认知观念。医护人员将人性化护理渗透到护理工作中的每个细节,使患者从每项护理措施中都能感受到舒适、尊重、理解和信任。研究结果中,观察组护理满意率98.41%高于对照组护理满意率79.37%,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人性化护理的实施,尊重、理解患者,爱护患者,给予患者高效的护理模式,进而显著提高了患者护理满意度。

总而言之,对老年呼吸衰竭患者采取人性化护理模式,能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及生活湿度,护理效果显著。

猜你喜欢
生理呼吸衰竭人性化
打破生理“平衡”
世界科学(2020年1期)2020-02-11 07:39:34
《呼吸衰竭》已出版
《呼吸衰竭》已出版
基于BP神经网络的旋转血泵生理控制
人性化
幽默大师(2019年6期)2019-06-06 08:41:38
《呼吸衰竭》已出版
《呼吸衰竭》已出版
加入人性化考量令体验更佳 TDG Audio IWLCR-66 & IWS-210
妈妈们产后的生理烦恼
Coco薇(2017年5期)2017-06-05 13:03:24
“扶不扶”的人性化选择
公民与法治(2016年2期)2016-05-17 04:08: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