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颈扩张球囊用于足月妊娠促宫颈成熟和引产的临床评价

2019-01-07 03:39:40
中国医药指南 2019年33期
关键词:子宫颈宫素初产妇

许 岩

(辽宁省营口市妇产儿童医院,辽宁 营口 115007)

引产的成功率和宫颈成熟度有较大关系,而以往促宫颈成熟的手段主要以缩宫素为主,但缩宫素引产成功率低,并且药物不良反应比较严重,更加安全有效的促宫颈成熟方式值得探讨[1-2]。子宫颈扩张球囊目前已被广泛运用于足月妊娠促宫颈成熟和引产中,其为非药物治疗手段,应用安全,效果显著,具有深入研究价值,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我院自2016年2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宫颈Bishop评分≤6分的足月妊娠初产妇76例,采取数字随机法分成2组,观察组38例,年龄在23~35岁,平均年龄(27.6±1.9)岁;对照组38例,年龄在22~35岁,平均年龄(27.0±2.0)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2.1 观察组:采取子宫颈扩张球囊促宫颈成熟及引产,选择美国COOK公司所生产的J-CRB-184000型子宫颈扩张球囊,常规铺巾消毒,应用宫颈钳将宫颈前唇夹住,应用无齿圆钳将球囊前端夹住,缓缓置入宫颈内口的上方,将40~60 mL生理盐水注入内球囊内,向下拉动球囊的导管,当外球囊露在宫颈外口后,将40 mL生理盐水注入外球囊内,向外轻轻牵拉导管进行固定。固定后应用无菌纱布将导管末端进行包裹,将其置入阴道。

1.2.2 对照组:采取缩宫素促宫颈成熟及引产,给予500 ml的5%葡萄糖注射液,2.5 U的缩宫素,行静脉滴注,每分钟8滴,每隔20 min调整1次滴速,直至出现有效宫缩,最大滴速每分钟≤40滴。若无效,则次日重复使用,持续使用1~3 d。

1.3 观察指标:促宫颈成熟效果评定标准[3]:显效:初产妇的宫颈Bishop评分提高≥3分;有效:初产妇的宫颈Bishop评分提高1~2分;无效:与上述不符;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00%。记录两组初产妇12 h内自然临产率及分娩方式,分娩方式包括剖宫产、阴道助产、自然分娩。记录两组新生儿结局,包括新生儿体质量、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等。

1.4 统计学方法:数据采用专业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处理。计数资料用率(%)表示,计量资料以()表示,组间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促宫颈成熟效果:观察组显效34例,显效率89.47%,有效4例,有效率10.53%,无效0例,无效率0.00%,总有效率100.00%,对照组显效12例,显效率31.58%,有效17例,有效率44.74%,无效9例,无效率23.68%,总有效率76.32%,观察组初产妇宫颈成熟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引产效果:观察组12 h内自然临产23例(60.53%),对照组12 h内自然临产15例(39.47%),观察组初产妇12 h内自然临产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两组分娩方式:观察组剖宫产6例(15.79%),阴道助产0例(0.00%),自然分娩32例(84.21%),对照组剖宫产5例(13.16%),阴道助产1例(2.63%),自然分娩32例(84.21%),两组初产妇分娩方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4 两组新生儿结局:观察组新生儿体质量(3357.38±919.13)g,胎儿窘迫5例(13.16%),新生儿窒息3例(7.89%),对照组新生儿体质量(3305.77±901.92)g,胎儿窘迫4例(10.53%),新生儿窒息2例(5.26%),两组新生儿体质量、胎儿窘迫发生率、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引产主要为帮助足月妊娠但未自然临床的孕妇,是产科常用的手段,探讨适宜引产方法对产妇有利,引产应遵循保护产妇和胎儿的原则,而传统采用缩宫素的引产方式可能导致胎儿长时间处于宫缩刺激状态,并且诱发产妇疲劳,容易导致宫内窘迫的发生,探讨更为安全的引产方式对产妇和胎儿有利[4]。

本研究观察的子宫颈扩张球囊是近年流行的一种引产手段,其设计科学,主要用于促进宫颈成熟,该装置可通过球囊以及导管对宫颈管产生的压力,促进内源性前列腺素的合成,达到软化宫颈的目的,可有效的促宫颈成熟。优点在于该方式为机械刺激,无药物不良反应,较为安全,本研究结果中显示,观察组初产妇宫颈成熟效果优于对照组,说明了子宫球囊为宫颈管提供了较为稳定的张力,持续性机械扩张促进前列腺素分泌较缩宫素更加有效[5-6]。而观察组初产妇12 h内自然临产率高于对照组,也证实了子宫颈扩张球囊符合患者生理,可提高患者的自然临产率。

本研究还对两组患者的新生儿结局以及分娩方式进行了观察,两组初产妇分娩方式、新生儿体质量、胎儿窘迫发生率、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说明子宫颈扩张球囊的应用较为安全,不会引发胎儿窘迫与胎儿窒息,并且也不会影响自然分娩率,是一种相对安全的引产辅助方式[7-8]。

综上所述,促宫颈成熟是引产的重要条件,而子宫颈扩张球囊是一种优秀的促宫颈成熟方式,属于非药物治疗方法,避免了药物不良反应,较为安全,并且效果较传统缩宫素更加优秀。

猜你喜欢
子宫颈宫素初产妇
麦角新碱联合缩宫素在高危妊娠剖宫产术中的应用
无保护助产在促进初产妇自然分娩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云南医药(2021年3期)2021-07-21 05:40:44
助产师对初产妇分娩疼痛的认识分析
妊娠期连续细致化护理对高危妊娠初产妇不良情绪及对剖宫产率的作用
一次性子宫颈扩张球囊在足月妊娠引产中的应用
分娩镇痛联合微泵静注缩宫素的临床效果观察
牛羊子宫颈扩张不全引起难产的诊治
无创分娩应用于初产妇的临床观察
子宫颈扩张球囊在足月妊娠产妇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间苯三酚联合缩宫素在产程活跃期的应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