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丽琴 罗建秀 黄雪梅
(赣州市人民医院妇科,江西 赣州 341000)
盆腔炎发生于女性生殖器官、盆腔腹膜等位置,主要是由细菌感染引起,疾病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类型。急性病症主要表现为下腹疼痛、发热、阴道分泌物增加,持续发展可引起败血症、感染性休克,甚至危及患者生命。慢性病症多是由急性病症发展而来,会有明显疼痛感,还会引起神经衰弱,可导致不育[1]。疾病治疗以药物干预为主,常使用替硝唑进行治疗,但是药物不良反应较为明显,单独用药也难以充分发挥效果,因此需辅以左氧氟沙星进行治疗。本次研究即为探讨联合用药的效果,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7年2月至2019年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22例盆腔炎患者进行研究,所选案例均已经过临床诊断,确诊为盆腔炎,未罹患其他疾病,身体情况尚好,无相关用药禁忌证,无精神类疾病,能够遵医嘱用药,且同意参加本次研究,符合研究标准。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1例。对照照组患者年龄在26~47岁,平均年龄为(36.58±5.34)岁,病程1~5年,平均病程(2.94±0.57)。观察组患者年龄在25~46岁,平均年龄为(35.86±5.22)岁,病程1~5年,平均病程(3.02±0.49)。基本信息无显著差异(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对照组使用替硝唑(替硝唑注射液,国药准字H20023661,规格:200 mL∶0.8 g,生产厂家:山东华鲁制药有限公司)进行治疗,取0.8 g替硝唑与200 mL生理盐水混合,静脉滴注,每日滴注1次。观察组除应用替硝唑外,联合左氧氟沙星(注射用盐酸左氧氟沙星,国药准字H20010539,规格:0.1克/支,生产单位:西南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进行治疗,取0.3 g左氧氟沙星与100 mL生理盐水混合,静脉滴注,每日滴注1次。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7 d。
1.3 疗效标准:评价治疗效果:疾病临床表征完全消失,疼痛缓解,白带分泌恢复正常,实验室检查显示病原菌完全清除,则视为显效;疾病临床表征有明显改善,尚有轻微疼痛感,白带分泌减少,病原菌尚未完全清除,则视为有效;临床表征没有明显改善,甚至有加重趋势则视为无效。记录显效、有效案例,作为总有效率。同时记录治疗阶段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主要记录恶心呕吐、皮肤过敏、头晕头痛。
1.4 统计学方法:使用SPSS20.0软件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用χ2检验,P<0.05代表有统计学意义。
2.1 治疗效果评价结果:根据效果评价结果,对照组61例患者评价结果为显效26例,有效22例,无效13例,总有效率为78.69%,观察组61例患者评价结果为显效31例,有效25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91.80%,观察组明显较高(χ2=4.171,P=0.041),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根据不良反应记录数据,对照组61例患者出现恶心呕吐5起,皮肤过敏4起,头晕头痛3起,共12起,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9.67%,观察组61例患者出现恶心呕吐2起,皮肤过敏1起,头晕头痛1起,共4起,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56%,观察组明显较低(χ2=4.604,P=0.032),有统计学意义(P<0.05)。
盆腔炎多见于已婚妇女,主要病因是产后、流产后感染,经期卫生不良,或是宫腔内执行过手术,后续护理不到位引起感染等,疾病持续发展危害性极大,因此需要尽早治疗[2]。药物干预是主要治疗措施,替硝唑是常用药物,该药物是常用于妇科的抗滴虫药,对于厌氧菌感染、原虫疾病治疗尤为有效,但是该药物易引起皮肤过敏、消化道不良反应等,而且对念珠菌难以发挥效果,还有一定致癌性[3]。为保障治疗效果,还需使用其他药物辅助治疗。
左氧氟沙星广泛用于泌尿、生殖系统感染,具有抗菌谱广、抗菌作用强的特点,对于多种细菌都能发挥效果,该药物也存在较多不良反应,但是两种药物联合使用能够显著减少用药量,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4]。需要注意,两种药物都有一定禁忌证,使用时需要充分注意。另外,若是患者输卵管已经出现积水或是存在卵巢囊肿,应考虑执行手术。
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治疗效果评价结果明显较优,治疗阶段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明显较少(P<0.05)。
综上所述,在盆腔炎治疗过程中,使用左氧氟沙星联合替硝唑治疗方案,能够提高治疗效果,并且不良反应较少,应用较为安全,符合患者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