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 慧
(辽宁省葫芦岛市连山区人民医院,辽宁 葫芦岛 125100)
由于老年人普遍存在机体免疫力不足、自然通气能力差等情况,因而是呼吸道感染的高发人群。而呼吸道感染作为一种常见疾病,需要医务工作者对其引起感染的病原体进行准确的诊断,并以此选择有效的抗生素进行治疗,但随着我国对抗生素的普遍使用,使得致病菌耐药性问题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特别是在老年患者中的使用方面,逐渐成为了相关医务工作者的关注重点。因此,本文对莫西沙星治疗老年呼吸道感染的有效性与安全性进行了研究,现将内容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17年5月至2018年5月收治的呼吸道感染老年患者72例,按照随机分组方式分为莫西沙星组及头孢组,每组各36例。其中,莫西沙星组男性18例,女性18例,平均年龄(69.2±3.4)岁;头孢组男性19例,女性17例,平均年龄(70.1±3.0)岁,两组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咳嗽、咳痰、肺部啰音等症状,且排除合并其他重要器官疾病或喹诺酮类抗菌药物过敏者,对比其一般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
1.2 研究方法:两组患者均在治疗前72 h停止使用抗菌药物治疗。莫西沙星组根据患者病情进行给药方式选择,对于病情轻者,口服盐酸莫西沙星片(北京拜尔药业保健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20100525)治疗,每天1次口服400 mg;病情较重者,使用盐酸莫西沙星氯化钠注射液(广州拜尔医药保健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J20140110)治疗,每天进行1次400 mg的药物静脉滴注,待病情好转后口服盐酸莫西沙星片。头孢组轻者口服头孢氨苄片(西南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50020155),每天4次,每次500 mg;重者使用注射用头孢唑肟钠(海南通用三洋药业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20073190),每天1次2 g的药物静脉滴注,待好转后口服头孢氨苄片。
1.3 评价指标:观察并记录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发热、咳嗽、咳痰等症状消失的时间。治疗效果:①显效标准:患者的咳嗽、咳痰、肺部啰音等临床症状消失,治疗7 d后经CT检查感染病灶明显吸收,发热情况消失,白细胞数目在(4.0~10.0)×109/L内,或中性细胞比率大于40%且小于75%;②有效标准:患者临床症状有所改善,但体温未恢复正常,或7 d后的CT检查结果显示病灶仅部分吸收,或白细胞数量或中性细胞比率中未在正常范围内;③无效标准:患者的临床症状无改善或更严重,7 d后的CT检查病灶依然存在,白细胞数目或中性细胞比率均未在正常范围内。治疗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4 统计学处理:使用SPSS 20.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以[n(%)]表示,通过χ2检验,P<0.05为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2.1 患者的治疗效果及症状消失时间比较:进行治疗后,莫西沙星组显效人数为15例,概率为41.67%;有效人数为19例,概率为52.78%;无效人数为2例,概率为5.56%;治疗总有效率为94.44%,临床症状消失时间为(3.21±0.62)d。头孢组组显效人数为9例,概率为25%;有效人数为18例,概率为47.22%;无效人数为11例,概率为30.56%;治疗总有效率为75%,症状消失时间为(4.58±1.12)d。对比两组间数据,莫西沙星组治疗有效率、症状消失时间明显优于头孢组(χ2=14.597,P=0.000;t=6.421,P=0.000),结果具有显著差异。
2.2 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进行治疗后,莫西沙星组发生恶心的患者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78%;头孢组发生恶心的患者2例,肠胃不适的患者2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11%。对比组间数据,莫西沙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头孢组,结果具有显著差异(χ2=5.368,P=0.021)。
随着我国老龄化的发展,人们对于老年疾病的研究也越来越深入,由于老年人常存在代谢能力差、机体功能下降等特点,因此很容易因呼吸肌力不足、支气管纤毛活动减弱等原因导致痰液等废物难以排出[1],进而引发呼吸道感染的情况。而在此类疾病的治疗方面,临床常选用的是喹诺酮类抗菌药物治疗,但由于其对于某一部分的患者疗效不足,因此要求相关医务工作者不断发现呼吸道感染的新型治疗方式,为患者的治疗提供更有效的保障。
莫西沙星作为新的合成型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对于革兰阳性菌及厌氧菌的活性有着良好的抑制作用,对降低光敏反应有着积极意义,并且与其他药物相比,首先,莫西沙星的半衰期比较长,最长可达15.7 h;其次,莫西沙星易于人体吸收,每天仅需要服用1次就足够,对非典型性病原菌有着明显的作用;最后,其药代动力学呈线性变化,仅需1~4 h即可达到血药峰浓度[2]。此外,由于莫西沙星的代谢途径可以使肾脏或者肝脏,因此对老年患者有更佳的安全性保障。本次研究证实,莫西沙星组其疗效、症状消失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明显优于头孢组。
综上所述,使用莫西沙星对老年呼吸道感染患者进行治疗,可以有效提高其治疗效果,且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少,安全性及有效性都较高,值得临床相关医务工作者进行推广应用。